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在很多地方都有「抓周」的習俗,這個古老的習俗源於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會選擇在孩子周歲時通過抓周來看看孩子未來的成就、前途。在古代抓周的物品主要集中於文房四寶以及錢幣、書籍和寶劍。不過這個習俗發展到今日,抓周的物品可謂是「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從抓周的物品上,還是能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對孩子未來望子成龍的期待。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全家人都傻眼了
在孩子周歲這一天,小宇和妻子將所有的親戚請到家裡為孩子慶周歲,並且還提前準備了不少物品打算給孩子抓周用。像是文房四寶、汽車鑰匙、平板電腦、百元大鈔等。
大家將物品隨意的擺在孩子的面前,抓周活動一開始,本來孩子是奔著平板電腦去的,不曾想孩子的老舅竟然隨手從牌桌上取了一張「八條」瞬間放到了抓周的物品當中,孩子的目光立馬被這張麻將牌吸引了。
當時原本的歡笑聲「戛然而止」,小娃的舉動,讓一家人都看傻眼了,甚至小宇和妻子的笑容全部僵在了臉上。而就在大家心裡默念著別選「八條」、別選「八條」時,果真是念叨什麼就發生什麼,孩子最終將「八條」這張麻將牌握在了手裡,並且開心的咬了起來。
老舅哈哈笑道:「這小子以後絕對是打牌的一把好手,八八八發發發,將來鐵定大發財。」小宇聽到老舅這麼說,更是面色難看,而周圍也沒幾人附和老舅,此時的老舅媽更是狠狠的橫了丈夫一眼,趕忙上前賠禮道歉,周圍親戚一看氣氛不對,也是幫著打圓場。老舅似乎也覺得大家的表情不對,很尷尬的愣在了那裡。原本好好的抓周活動,卻因為老舅「橫插一手」有些尷尬。
雖然抓周是一種家庭的娛樂活動,但是在熱鬧的同時,還是要注意很多細節問題的。那麼,孩子抓周的物品有哪些禁忌呢?下面這些物品最好不要擺進去。
(1)護身符不要擺在抓周物品裡
首先,在抓周物品中不要擺放一些個人所謂的「護身符」。有些父母會將自己常年帶著的護身符擺在抓周物品中,如果孩子抓到就說明孩子與這個護身符有緣,會順便送給孩子,這個護身符通常是像平安牌、蜜蠟掛件、金鎖、玉墜等等。但不管是什麼,只要父母常年戴在身上的最好不要拿下來送給孩子。
從科學的角度講,一件物品在一個人身上戴久了會產生各種細菌,而且這些東西體型較小,萬一孩子塞進嘴裡容易發生危險。尤其是針對剛周歲的孩子,不適合送給他們。
(2)財神、觀音、名人像或照片不適合擺放在抓周物品中
在古代抓周中,其實會擺放一些像是觀音像、佛牌玉墜等等,尤其是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這些更是抓周的常備物品。而我國一些家庭裡,抓周時還會擺上名人像,為的是圖吉利,想讓孩子成為名人一樣有才華。但建議像是神靈像、名人像又或者一些商業大佬、明星照等等都不適合擺放到抓鬮物品中。
(3)去世老人的物品不適合擺放到孩子的抓周物品裡
有些父母會將老人生前的一些物品擺放到抓周物品中,像是老人生前喜歡的文房四寶、玉扳指、書畫、鼻煙壺、金戒指、項鍊等等。
建議只要是去世老人生前常常帶著的物品,都不要放在抓周物品中,以免影響到孩子。有些父母或許會反駁,老人生前最喜歡小孫子、小孫女了,放到其中又有何不可?其實像是老人生前常用的古物,會有一些灰塵細菌等物質,而且如果是易碎物品,孩子拿在手上,很容易發生危險。
(4)不要將寵物放到抓周的物品中
生活中總有一些愛「搞怪」的父母,會將家中的寵物貓狗放到孩子抓周的物品中。其實這些父母並不圖什麼寓意,也不相信孩子抓到的東西會與孩子未來人生有何關係。只是單純的覺得有趣、好玩,就把寵物丟盡了「抓周物品堆兒」裡,結果沒想到有的孩子還真的對「活物」感興趣,一把抓住了貓尾巴或狗尾巴。
而一旦貓狗被抓急眼很有可能傷到孩子,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所以父母要多加注意。不過就父母這種做法本身而言,既然不重視抓周,又何必讓孩子抓周戲弄孩子呢?這畢竟是孩子的周歲,與其用抓周搞怪、用孩子博得大家一笑,不如換一種其它形式,而不是如此「逗弄」孩子。
(5)「低俗」的東西不適合抓周
還有一些父母準備的抓周物品寓意不太好或有些低俗,這些物品同樣不適合抓周。比如說美女照片、大帥哥的照片或海報就不適合抓周。此外像是白酒、打火機又或者名牌包包、高檔化妝品等等都不太適合作為抓周的物品。
畢竟抓周是從古流傳到今日的一種風俗儀式,作為父母可以在孩子周歲不去安排,但既然安排了也要有所鄭重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戲弄」,最好還是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和寓意。
此外,在抓周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三點。
第一點,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抓周,更不要在場外不斷嚷嚷著指揮孩子抓周
尤其抓周開始後,父母或親朋的場外叫嚷很容易嚇哭孩子,而抓周過程中被惹哭的孩子很容易受到驚嚇。小孩子受到驚嚇後很容易突然大哭又或者高燒不退,本來一個熱鬧的活動,最後如果讓孩子生病,可謂是得不償失了。
第二點,抓周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在旁守護
這樣是為了避免孩子抓周后將抓到的一些物品放進嘴裡導致危險的出現。曾經就有父母將結婚時佩戴的鑽石戒指放在抓周物品裡,沒想到孩子一眼看到後,竟然抓起戒指咬了起來,最後鑽石不慎掉落,被孩子吞進了肚子裡。所以在抓周時,儘量不要放太過於小的物品,務必小心孩子將抓起的物品塞到嘴裡。
第三點,正確對待抓周,即便孩子抓的「不理想」也不要信以為真
如果家中父母或老人有很信抓周的,那最好不要讓孩子進行抓周,避免讓家人產生彆扭的情緒。
孩子周歲畢竟對自己面前的物品不了解,只是哪些東西顏色更鮮豔或者更突出,孩子就會去抓哪個,並不會因為大人喜歡哪個就去抓哪個。抓周傳到如今,其實更像是一種「樂呵的活動」,不要太過當真或信以為真。畢竟孩子的未來,掌握在家庭、教育和孩子自己的手中,不是簡單的「抓周」所能決定的。
對於抓周你還有哪些需要補充的,或是當地還有哪些抓周禁忌?歡迎下方留言,談談你或你家孩子的抓周經歷,期待你的分享、關注。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