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抓周」,只因爺爺隨手放的一個小物件,全家人的笑容都消失

2020-12-20 騰訊網

抓周是我國的一種民間風俗,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專門為小孩子預測前途的習俗,古時候,人們會將筆墨紙硯算盤和錢幣等物品放在滿周歲的孩子面前,讓他們挑選,選到的東西則是孩子將來所擅長之物。

抓周傳到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不再有這樣的習俗了,不過也有些家庭為了活躍氣氛還是會舉辦這樣的儀式為孩子慶祝滿一周歲。

寶寶「抓周」,只因爺爺隨手放的一個小物件,全家人的笑容都消失

軒軒是家裡的獨苗,又是男孩子,十分受寵,尤其是爺爺奶奶,對軒軒更是寵愛有加,在軒軒滿一周歲的時候,爺爺奶奶就要給孩子舉辦一個「抓周」儀式,只不過,現在的抓周儀式沒有過去的抓周儀式那麼隆重了,顯得更為隨意一些。

大家找出各種各樣的小物件,擺在地上,有本子、有戒指盒、有百元大鈔、有精緻的碗還有車鑰匙、計算機等等,就在大家都覺得差不多就這些東西的時候,爺爺不知什麼時候手裡抓來一個小物件,順手就扔在了離寶寶最遠的那一邊。

沒想到,孩子開始抓周以後,眼前的一排東西也沒有吸引到他的注意力,徑直爬向了爺爺剛才扔的小物件,等孩子拿起來看的時候,家裡人臉上的笑容一點一點的僵住了,原來爺爺剛剛扔過去的小物件是一個麻將。

麻將本身就是供人娛樂的東西,但是很多人卻通過麻將進行賭博,而且還上癮,很多人本來沒什麼壞習慣,一旦粘上了麻將就一發不可收拾,所以,當軒軒抓周拿起來的是麻將的時候大人們臉上的喜悅就掛不住了,奶奶甚至還責怪爺爺把麻將放在了裡面。

抓周本來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美好的願望,家裡人一般都會挑選一些有意義的物品,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有過人之處,不過,畢竟這只是一種寄託的形式,父母沒必要太注重結果,孩子的未來不可能局因為抓到物品就決定了的。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成,但是抓周對孩子來說既沒有預測也沒有幫助,純粹是圖個吉利和喜慶,家長想讓孩子將來有一番自己的成就,就應該做好教育,引導他們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規劃。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對未來的規劃呢?

1.尊重孩子的興趣

興趣愛好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產生了濃烈的興趣愛好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就會做得更好,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能讓孩子過得更有意義,家長應該鼓勵他們支持他們,這樣不僅能拉近親子關係,也會讓孩子更有信心。

2.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孩子的選擇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如果孩子自己覺得他們比較擅長某個領域,選擇這個領域作為將來發展的方向,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不同就阻止孩子,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先溝通,再交換意見,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會做家長的往往不是給孩子鋪好路,指好方向,而是應該作為孩子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操控他們,決定他們的人生。

你覺得家長給孩子鋪好路是對孩子好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寶寶抓周,逕自抓住舅舅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我國自古便有抓周習俗,一般在抓周禮上,家長們會隨意給孩子放些有寓意的小物件。比如金元寶或代表著「財」、印章代表著「官」、筆代表著「學問」,還有福袋、算盤、勺子、玩具寶劍或小汽車等等,孩子隨手抓到的東西就被看作是日後的職業方向。
  • 寶寶滿歲抓周,奶奶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漸漸凝固
    今日問題:關於抓周抓什麼,是否可以決定孩子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代一直都存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說到抓周大家一定不陌生,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孩子來選擇,通過抓周的方式,來判斷孩子未來會從事什麼工作,有沒有發展,是不是天生富貴命。抓周可以決定孩子未來嗎寶寶的抓周宴上,奶奶隨手放下的一個"小東西",父母看到後瞬間臉色大變。
  • 寶寶抓周,竟抓住叔叔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臉都僵住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老祖宗給留下了很多傳統,比如寶寶出生後滿一周歲,要進行抓周,放上幾樣物件,看寶寶抓了哪個雖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不再相信,但傳統儀式不能少,寶寶抓周現場,也經常「意外」不斷,讓人哭笑不得,最近一位叔叔,發了他侄子抓周時出現的「意外」,自己隨手放的小東西,竟然是侄子的「最愛」。
  • 一歲寶寶抓周,爺爺無意放下一個「東西」,全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
    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會有給周歲的孩子抓周的習慣,作為我國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即便是現在的年輕父母對此也都保持一定的信任感。所以寶寶周歲的時候,大家還是會比較隆重的操辦一番,以此表示對寶寶未來的祝福。滿滿的擺了一地,大家都在看著寶寶,不知道寶寶究竟會抓到什麼。
  • 寶寶抓周,被爺爺隨手放的「東西」吸引,全家人笑容逐漸消失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每個孩子降臨在這個世界,相信很多寶寶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都已經想好以後寶寶的未來規劃,在小濤面前居然擺了一個小麻將,好巧不巧,小濤第一眼就看中了這個麻將,第一個抓起來的就是這個小東西。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
    01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剛滿周歲的寶寶軒軒,在他的抓周儀式上,他的面前擺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有計算機,車鑰匙等等而當軒軒的爺爺無意地放下一個小東西時,軒軒馬上爬向那個小東西,抓了起來。當家長們仔細看到了那個小東西的真實面目時,一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漸漸凝固了,那個小東西就是麻將。麻將是娛樂消遣的方式,可是現在有很多人通過麻將進行賭博,演變成惡習。這也就是為什麼家長在看到孩子抓起麻將時,笑容消失的原因了。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八條」,孫子直奔而去,全家人黑臉
    不管是在學業,還是工作上,都要言聽計從。長輩們總是代替孩子做決定,只會讓孩子失去自主能力。現在的長輩們,總是會為孩子舉辦「抓周儀式」,在長輩眼裡,孩子的「抓周儀式」,第一個抓到的是什麼,就象徵著將來會從事哪方面工作,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 1歲寶寶抓周,奶奶放了這東西,寶寶的舉動讓全家人笑容都凝固了
    孩子是家庭聯絡情感的紐帶,家有一萌娃,如有一活寶,有了新生兒寶寶的家庭,也多了不少的歡聲笑語。1歲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有的寶寶開始學會了叫爸爸媽媽,甚至有的寶寶大膽走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很多家長借著1歲生日給寶寶抓周,希望通過這種沿襲的習俗以及滿滿的儀式感來試探寶寶未來的喜好、志向,同時增加生日的氛圍。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的一個東西被寶寶抓到,全家人全都笑不出來
    在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就是在寶寶周歲的時候,讓寶寶進行抓周,寶寶抓到什麼東西就代表寶寶長大之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多家長對於寶寶的抓周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因為寶寶對於這些東西都沒有相對的概念,有時候拿的東西就會讓家長哭笑不得的。
  • 寶寶一歲抓周,一把抓到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逐漸凝固了
    文|文兒前幾天,朋友家寶寶滿一歲,一大家子人都很高興,寶寶的爺爺奶奶還專門拿出一大堆東西,讓寶寶抓周,預測一下寶寶的「未來」。奶奶放了糖果、筆、書、錢、計算器之後,覺得5個東西不吉利,就又隨手拿了桌子上一個象棋子。
  • 寶寶抓周的時候,爸爸隨意放的一件東西,讓全家人的笑容突然消失
    有的孩子從小就擁有了自己的夢想,有的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有的想變成老師,但不管孩子想要成為哪種職業,家長都應該給予支持。在寶寶抓周的時候,爸爸放的一件東西讓全家人的笑容消失有一個寶媽在網上分享了孩子抓周的過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
    父母給孩子的規劃和孩子本身的興趣不一致,是許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位寶寶周歲時,父母在地方擺放了各式各樣的物品,其中包括車子、錢包、計算器、手機等,讓孩子抓周選取。爺爺出於好奇的心理,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放下了一個小東西,沒想到孩子避開眼前的所有東西,徑直朝著爺爺擺放的麻將方向爬去
  • 寶寶抓周,小叔隨手放下一個「小麻將」,讓全家的笑容都僵化了
    許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安排一場「抓周」,來試探小孩的愛好。看看小孩對什麼東西比較有興趣,讓家長有大致的方向對孩子進行培養,也蘊含著家族對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長大前程似錦。而在抓周這件事兒上,還有的家庭因為粗心,鬧出了讓人哭笑不得的趣事兒。
  • 寶寶「抓周」,爸爸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家人笑容逐漸消失
    一個是為了讓家庭成員歡聚一堂來慶祝新生兒的獎勵,二是要舉辦抓周的民俗習慣,既增加了趣味性也是對孩子未來的許願。01寶寶「抓周」,爸爸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但有這麼一個家庭,他們為孩子所舉辦的抓周活動,卻讓現場氣氛冷到極點。
  • 寶寶抓周,直直拿起爺爺隨手放的「小物件」,看清後全家笑不出來
    寶寶抓周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很多家庭會在寶寶周歲那天,將筆、墨、算盤、錢幣、書籍等東西,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不在任何人的引導下,自己選擇。這既是對家長啟蒙教育的判斷,也是對於寶寶對來職業預測的一個依賴。
  • 寶寶抓周,叔叔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卻讓全家的笑容都凝固了
    並且在隨著孩子的成長,許多家庭還會圍繞著孩子做一些活動,比如抓周就是非常常見的一個活動。雖然說根據孩子抓到的東西來斷定孩子的未來有些不靠譜,但是,很多時候,抓周不過是父母表達自己對孩子期望的一種體現。案例然然(化名)的兒子滿一周歲了,因為這個孩子是家中的長孫,所以家裡的長輩都是非常的在意孩子即將要進行的抓周儀式,在好幾天前就開始了準備,然然身為媽媽自然也非常的關注。於是,在孩子周歲生日的那天,一大家子人歡聚一堂給孩子辦周歲酒,順便也給孩子進行抓周儀式。大家也給孩子準備了不少東西,紙、筆、書、錢、零食等等,這些東西也寄託著長輩們的期望。
  • 孩子抓周,卻被一個隨手放的「八條」吸引,爺爺直呼:完了
    我們中國孩子周歲的時候有一個「抓周」的習俗,就是在孩子周歲生日那天,在還面前買一堆東西給孩子抓,圖一個好寓意。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他們也對孩子的夢想十分好奇,在孩子小的時候長輩們就會組織一場抓周活動。
  • 寶寶抓周時,爺爺臨時放了一個「物件」,惹得寶媽大怒!
    在日常生活中,家裡有寶寶的父母們都會有這樣一個儀式,就是寶寶在滿周歲的時候,在地上擺滿寓意吉利的物件,讓寶寶自己挑選,而寶寶選擇哪個物品,就預示著將來長大後寶寶所從事的職業,比如:算盤、人民幣、鋼筆、印章等,在民間,人們管這種方式叫做「抓周」
  • 「抓周」爸爸亂放東西,寶寶看到直奔而去,全家人生氣又想笑
    近些年,讓寶寶抓周這項活動似乎又流行回來了,很多家長都喜歡用這種方式對寶寶未來做預判,雖然有迷信成分在,但有時候寶寶抓到稀奇的物件,還是非常有趣的。 可媽媽一個沒注意,爸爸就將一塊麻將隨手放在了抓周物件裡,而這個寶寶也不負眾望般的爬向了這個「麻將」。
  • 爺爺中途放下「小玩意」,毀了寶寶整個抓周禮,家人表示笑不出來
    寶寶抓周禮上,爺爺隨手放下一「小玩意」在準備抓周物品的時候,全家人可謂是費盡心思,準備了人民幣、車鑰匙、書本等一眾物品。雖然都是好兆頭,但孩子不同的家屬,也都各懷心思,希望孩子能抓到自己準備的那份,這樣一來孩子就算是繼承了自己的願望了。比如媽媽就希望孩子拿到那本書,現代社會還是多讀書做狀元靠譜!而爸爸希望孩子抓到錢,畢竟在哪兒錢都是很好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