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輯】 遇到校園暴力怎麼辦?法官告訴你

2020-12-27 澎湃新聞

「校園欺凌」,你真的了解它嗎?

或許在一些人的眼中,玩笑與欺凌,打鬧與傷害,並不是涇渭分明的,所以大家對校園欺凌乃至校園暴力的惡劣性質沒有明確的認識。甚至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之間發生的糾紛都是小巴掌對小拳頭的事情,能嚴重到哪裡去?

事實上,校園欺凌可能涉及到《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通則》甚至《刑法》,怎麼可能是過分的「玩笑」呢。

近年來,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

好吧,來,搬個小板凳,坐穩聽好,棗法君帶你了解什麼是校園暴力,如何避免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是什麼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

校園暴力一般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

典型的欺凌者通常表現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粗言穢語、喝罵。

2、對受害者的重複的物理攻擊,身體或物件。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

3、幹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5、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繫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11、畫侮辱畫。

12、網上欺凌,即在網誌或論壇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校園暴力中施暴者可能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校園欺凌(校園暴力)往往伴隨傷害的行為,由於此傷害行為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及相關的財產損失,由侵權人來承擔。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是一年,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作為每個家長也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我一直個人認為,類似的事情一定不能簡單的不了了之,施害人不付出代價,一定會有更多的孩子受害)。

2、行政責任:校園欺凌(校園暴力)情節較輕的(理論上來說只要動手就會受到行政處罰),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對於這種事情一點提起,就別輕易接受調解)。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給予處罰,對其給予形成處罰後,並不影響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的訴訟。

3、刑事責任:校園欺凌(校園暴力)情節較重的,行為人是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重傷他人,需要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參與毆打,輕傷及以上的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一般會按故意傷害罪進行處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是法治問題,更是教育問題。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問題少年,只有少年問題。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暴力文化泛濫、家庭教育、法治宣傳缺失。孩子們該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1、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

5、積極、勇敢地向老師、家長等求助。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

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夠

安全、健康、快樂成長!

(說明:上述資料來源於網絡)

end

發布:棗陽市人民法院

(2020年第83期/總819期)

責編:梁軍 | 編輯:王丹丹

立案諮詢熱線:0710-6314747

執行諮詢熱線:0710-6310908

原標題:《【六一特輯】 遇到校園暴力怎麼辦?法官告訴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遇到家庭暴力、校園暴力、夫妻財產分割、套路貸怎麼辦?法官給你來...
    長城網訊(記者李麗鈞 李紅霞 武新傑)家庭暴力、校園暴力、夫妻財產分割、套路貸 ......遇到這些問題,怎麼辦?12月4日,長城新媒體《問政河北》邀請到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梁俊麗、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助理張效烽做客長城新媒體演播室,與網友進行交流。訪談現場。
  • 學生遭遇校園欺凌怎麼辦?新鄉法官:牢記「NOT」原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娜 通訊員 韋德濤「同學們,如果我們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一個原則——NOT,N代表No、拒絕,學會拒絕,O代表off,要學會離開,T代表talk,不保持沉默……」5月27日,輝縣市黃水鄉中心小學的多媒體教室內,200餘名身穿藍色校服的學生分開落座,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講的小故事,來自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們以案說法,為孩子們送去了一堂生動精彩的法治安全教育課。
  • 送法進校園 | 被起惡意綽號怎麼辦?金城江法官姐姐告訴你
    送法進校園 | 被起惡意綽號怎麼辦?金城江法官姐姐告訴你 2020-12-23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濠江法院: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法治校長開課支招了!
    濠江法院: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法治校長開課支招了!「如果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校園欺凌對施暴者和被欺凌者有什麼影響?」10月19日下午,濠江法院謝俊光法官作為華南師範大學附屬濠江實驗學校的法治副校長,為該校七年級新生開展了一場以「增強法律意識 拒絕校園欺凌」為主題的開學季普法活動。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家長只會讓娃找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這是屬於校園暴力,不僅僅只是讓孩子告訴老師,還是得讓孩子懂得反擊才好,不然就會一直被欺負。」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在學校被欺凌的情況吧,有的時候家長都不到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好。其實這種情況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要打回去!」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家長只會讓娃找老師?
  • 刑警叔叔進學校,守護「少年的你」 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
    重慶打拐英雄樊勁松為同學們講解校園欺凌特點▲同學們踴躍回答問題本報訊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彭光瑞 攝影報導)近期上映的電影《少年的你》,再次引起社會各界對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的關注。下午4點活動開始,重慶打拐英雄樊勁松作為主講人告訴同學們,除公開暴力行為外,起侮辱性外號、損壞受害者財產、脅迫受害者做不願意做的事,這些行為並不僅僅屬於「玩鬧」的範疇,同樣會對被欺凌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均屬於校園欺凌行為,都是我們應該重視並防範的行為。那麼如何應對呢?
  • 「我,被校園暴力了」,怎麼辦?
    這部電影從一上映就引發熱議,總票房高達15.58億,這個驚人的數字,讓我們直面校園暴力:我們究竟要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01、校園暴力有多恐怖?很多人認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遠。「我的孩子那麼乖,怎麼會欺負別人呢?」「我的孩子從來沒跟我說過,應該沒事吧!」直到悲劇一次次上演,才發現校園暴力就在每個孩子身邊。
  • 遇到校園暴力如何自保?
    其實,校園暴力從很多年前就已經存在,只是在一些家長「孩子打鬧而已,多大點事」的忽視態度及學校的「偶發事件、孩子間玩笑」的不作為處理下沒有被曝光出來,所以人們對它的了解並不多。實際上,有很多孩子都遭受過或者正在遭受校園暴力!
  • 明星普法丨王俊凱探訪最高檢,告訴你「校園暴力」怎麼解決?
    在視頻裡面,他不僅帶我們認識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還向我們普及了一些法律知識,其中最讓我動容的是,王俊凱提出了一個問題——遇到「校園暴力」,該怎麼解決?「校園暴力」是什麼?校園暴力也叫校園欺凌,就是指強勢的學生(群體)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大家也許看過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那就是一部以「校園暴力」為題材的電影。
  • 孩子,遇到校園欺凌你要這樣做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許琴攝     「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犯罪低齡化問題,法律層面如何應對?」    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件高發頻發,成為公眾關注焦點。校園欺凌已成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黑手」。    「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網談中,一名正在收看網絡直播的中學生向檢察員留言諮詢。     「校園欺凌不是孩子之間的玩笑,是一種暴力行為!」
  • 當孩子遇到校園暴力時該怎麼自我保護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七歲的女童,被同學校園暴力往眼睛裡塞了幾十張的小紙片,這個事情再一次引起了家長們對校園暴力的關注。 那麼孩子在學校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好自己呢,下面將我總結出來的這幾個方法告訴自己的孩子。
  • 【六一特輯】「六一」國際兒童節,快來跟竹法君一起「感受公正」
    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六一國際兒童節"為中國兒童的節日。六一兒童節02 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是法院義不容辭的責任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是法院義不容辭的責任。
  • 開學後如果擔心校園暴力,你能為孩子準備什麼?
    有時衝突是無心之舉,但有些則涉及校園暴力了。面對校園暴力家長往往就走兩個極端,一種是認為小孩子的打打鬧鬧,要麼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還有一種就是過度緊張,往往是孩子無心之舉,動不動上升到校園暴力的高度。電影《少年的你》中,胡小蝶、陳念等遭受校園暴力,影片中陳念「誰能幫我」的痛切反問令人心疼。
  • 南京警方調查校園欺凌 25%孩子選擇忍氣吞聲
    「六一」兒童節來臨,近年來頻頻見諸媒體的校園欺凌、校園暴力事件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麼,當遇到此類事件孩子們會怎麼做呢?近日,南京秦淮警方走進校園進行了調查。讓人意外的是,受訪的100名學生中,有25%的人選擇了忍氣吞聲。
  • 【六一特輯】2014年兒童節怎麼過?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知道日報》特別推出了「六一特輯」系列問答策劃,邀請包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專家們,跟大家一起聊聊兒童節的話題。這篇問答是「六一特輯」的開篇,接下來幾天還會有系列問答。歡迎大家在評論中向我們留言,把你們的想法和意見告訴我們。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別只教他「告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樣做
    尤其在看了《少年的你》之類反應校園暴力的影視作品之後,當媽的心裡總是會想「要是我家孩子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麼辦?」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告老師」不是上策!最高法曾發布過15年-17年的校園暴力案件數據報告,雖然這些被拿到明面上的校園暴力事件只是一部分,但其中已經有55.12%是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的。
  • 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何時止?校園暴力到底該如何解決?
    隨著《少年的你》熱映,校園暴力問題再度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 面對校園暴力,我告訴孩子:打回去!
    我告訴他: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你是男孩,家長能照顧你一輩子嗎?要和同學和睦相處。有一次放學很長時間孩子還在值日,我到教室找他。同學告訴我,有個男生扇了大寶一個耳光。我問孩子為什麼不告訴我,他說:「你讓我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所以我沒說。」此時,我真的愣住了,不知道說什麼,更不知道十歲的孩子是怎樣每天忍氣吞聲的生活的。
  • 開學季丨共同努力,防範校園暴力!
    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怎麼辦?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的拖延時間。2、求救。遇到暴力侵害時,要想辦法找機會逃跑,採取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適時找機會向老師、保安、路人呼救求助,或者儘可能躲避到有監控攝像頭的區域,養成取證意識。3、保證人身安全。
  • 【平安銅川】"六一"特輯|警娃展才藝作品集錦(一)
    【平安銅川】"六一"特輯|警娃展才藝作品集錦(一) 2020-05-30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