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別只教他「告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樣做

2021-01-08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前,每個家長應該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被人欺負,能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處。

尤其在看了《少年的你》之類反應校園暴力的影視作品之後,當媽的心裡總是會想「要是我家孩子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麼辦?」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告老師」不是上策!

最高法曾發布過15年-17年的校園暴力案件數據報告,雖然這些被拿到明面上的校園暴力事件只是一部分,但其中已經有55.12%是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的。

而更多的「沒那麼嚴重」、「不被人注意」的校園暴力事件則多是一些平常「小事」,比如用紙團打人、推搡等。

孩子告訴老師之後,老師最多也只能「多關注」、批評對方而已,最多請家長,但在老師看不到的時候,施暴者可能會變本加厲。

而且,在幼兒園和學校這樣的「小社會」中愛告老師的孩子往往不招人待見,要是孩子只會告老師,很可能還會影響其他同學對孩子的態度,得不償失。

那麼,當孩子遇到校園暴力時,到底該怎麼做呢?

李玫瑾老師建議這樣做!

李玫瑾教授曾參加過一個和俞敏洪對話的直播,兩位探討了一些育兒、教育方面的問題。

李玫瑾教授提到「校園暴力」時就為家長提了3點建議。

1、要讓孩子強身健體

李玫瑾教授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到強身健體這件事了,李玫瑾老師雖然不提倡以暴制暴,但卻支持孩子反抗校園暴力,向施暴者傳遞一個「我不好惹」的信號。

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可以從小讓孩子學一些拳擊、跆拳道或者其他孩子感興趣的體育運動,身體有了力量就不容易成為被人欺負的對象。

還可以讓孩子練跑步,在校外遇到事情打不過還可以跑!

2、幫助孩子廣交朋友

李玫瑾教授在多年的工作中發現,很多被欺負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老實,不會主動惹事但卻容易被壞孩子盯上。

大部分欺負人的壞孩子,都是成幫結夥的欺負人,而被欺負的則多半勢單力孤。

其實校園暴力中的施暴者往往是欺軟怕硬,盯著一些內向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欺負他也不會有人幫著說話。

所以李玫瑾教授建議,應該讓孩子多交朋友,學會分享。

這樣孩子在遇到壞孩子的時候,身邊有朋友幫助,受欺負的機率就會少很多。要知道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但如果孩子有幾個交心的朋友團結起來就不容易被欺負了。

3、教會孩子學會求救

李玫瑾老師還提到了一個家長們很關心的問題:孩子被欺負了,家長要不要替孩子出頭?

李玫瑾老師認為,家長不應該想著幫孩子打架,解決孩子的問題需要用智慧。

家長不可能永遠跟在孩子身邊,所以與其糾結要不要親自下場,不如教會孩子自己處理,教孩子身邊有朋友就團結起來對抗,打不過就跑,跑不過就先低頭示弱。

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因為反抗造成的結果,都有家長幫著兜底,不用因為「怕」就瞻前顧後的任人欺負、不告訴父母。

就像保冬妮老師的平安童謠《不惹事也不怕事》中說得:

強大不能欺負人,弱小也不怕欺凌。遇事一定告家長,成人應做保護神。

這個平安童謠出自《幸運的米拉》安全教育繪本中「不許欺負人」的故事,故事中小雪狼大維是個幼兒園中的「小霸王」,經常欺負人,米拉和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歡他。

但在老師、大維父母和小朋友們的幫助下,大維終於改掉了欺負人的壞習慣。

這個故事告訴孩子,欺負人是不對的行為,被人欺負了要想辦法反抗。

這套繪本是國內唯一一套將心理安全和生理安全結合起來的原創繪本。

通過北極熊米拉身上發生的趣味故事教孩子如何在社交、家庭、戶外等場景中保護自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保持心理健康。

這套繪本共50冊,分為5個篇章:行為篇、心理篇、意外篇、戶外篇、家居篇。

「不許欺負人」是《幸運的米拉》行為篇中的一個故事。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別只教孩子「告訴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麼做
    孩子第一次上學,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娃受欺負,或者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我們經常會跟孩子說,在學校不要去欺負別人,如果別人欺負你,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不過,事實證明當孩子欺負後告老師是沒有用的,李玫瑾教授說要這麼做!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家長只會讓娃找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李先生是一個思想非常前衛的人,有一天他去到朋友家做客,恰巧碰見朋友的孩子放學回來向父母哭訴說,自己在學校被欺負了,但是朋友卻告訴孩子,只要自己不欺負別人就好,明天去告訴老師,讓老師替自己做主。李先生很驚訝地問道:「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你還讓他告訴老師?
  • 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孩子被欺負,家長別只會教「告老師」
    其實隨著孩子們逐漸的長大,開始融入集體,很多家長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欺負。所以家長們就會囑咐孩子,如果遇到欺負第一時間一定要「告老師」,讓老師來想解決辦法。可這樣的方法只會招致壞孩子們的報復,讓孩子受到更多的欺負。
  •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校園暴力受害者?李玫瑾教授說了這三點
    在9月10日教師節這天,我看了李玫瑾教授與俞敏洪的直播節目。這兩位大咖在節目中談了很多自己對教育問題的觀點和方法。校園暴力這個現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李玫瑾教授也在節目中談到了這個話題。現在的孩子,總是會為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並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 李玫瑾:孩子在校被欺負,別只說「告訴老師」,家長還可以這樣做
    對於這點,李玫瑾教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孩子小的時候缺乏是非觀念,不懂得孰是孰非,他們做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單純的覺得好玩,如果孩子遭受到同齡人的無端欺負後選擇默默忍受,那麼這樣的欺負就會常態化。李玫瑾教授認為:校園暴力如果受害者不及時反抗,那麼當施暴者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慢慢變得無視規則,只要有一次沒被告發,就會有更加過分的下一次,最終從「欺負」演變成「校園霸凌。」
  • 遇到校園暴力該怎麼處理?李玫瑾教授來教你
    最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開始被更多的人所關注。校園暴力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人們最頭痛的還是如何去應對,去解決這類問題,尤其是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時候。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在一檔節目中就和大家講述了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校園暴力。在青春期,就是在小學後期到中學,是孩子暴力行為的一個高發期。我們要防兩個問題,一是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一個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在家教方面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負比你弱的。
  • 孩子被同學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讓孩子告老師就是在毀孩子
    聽女兒這麼說讓我又心疼又氣,我就和她說,下次小朋友再欺負你就打他,回家媽媽也不批評你。女兒後來告訴我,小朋友又抓她辮子時,她把對方打哭了,之後那個小朋友再也沒欺負她。孩子上學後,小孩子之間打打吵吵不可避免,輕度或重度的校園暴力也時有發生,家長若是從小不教孩子如何應對,很可能會讓他們變成施暴者或者是受害者,影響性格養成和心理健康。
  • 孩子在學校被打,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李玫瑾的方法是上策
    久而久之,班裡的同學開始把小張的兒子當做欺負的對象,甚至還給他起了一些難聽的外號。孩子回到家裡越來越悶悶不樂,小張發覺到了異樣就開始找孩子聊天,沒想到兒子經常被同學打,但他從來不還手,也沒有告訴過老師。小張有點生氣,最後對孩子說:「你是一個男子漢,被欺負的時候就應該勇敢的站出來並打回去,這樣才能阻止別人的暴力行為。」
  • 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怎麼辦?教授:快還手
    ,也讓很多家長十分焦慮:萬一我的孩子被校園暴力怎麼辦?家長們雖然知道面對威脅,要遠離,遠離不了就找外在助力。本文就給家長們分享孩子遇見校園暴力該如何做,教練都說這方式明確。1、報告教師很多家長習氣於通知孩子,假如遭到欺負報告教師,讓教師管束那個打人的孩子。一次兩次還好,打人的孩子遭到一時震懾,會誠實幾天。
  • 校園凌霸頻頻發生,家長要怎麼教孩子「自保」?李玫瑾教授支招
    導讀:校園凌霸頻頻發生,家長要怎麼教孩子「自保」?李玫瑾教授支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校園凌霸頻頻發生,家長要怎麼教孩子「自保」?李玫瑾教授支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你是在「毀」孩子!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教他去找老師?
    學校霸凌存在很多學校內,很多孩子都難以避免被欺負,家長也都會有這個擔心;那麼有很多家長就有一個疑惑,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被打了,應該怎麼做?很多電影和實際生活都在告訴我們,一昧的忍讓只會讓「施暴者」變本加厲;完全解決不了問題。告訴老師,也不能得到完美的解決,遇到不負責的老師,事情只是一拖再拖,甚至還會反過來斥責學生,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專門欺負你啊?
  • 「你孩子真好欺負」開學了,別讓孩子挨打哭著回家,李玫瑾建議
    校園暴力是持續性傷害,碾壓性絕望。忍受過校園暴力的孩子,心靈都會有難以磨滅的傷口。黃執中在《奇葩說》中給人文質彬彬的印象,很難想像,他曾因為小時候被欺負,極度厭煩孩子,決定一輩子不生。被暴力的孩子身處沼澤,父母卻也未能倖免。校園暴力的殘忍之處,是這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沒有憐憫之心。採訪中,小園對我說道,令他害怕的,並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所散發的負面能量。他從來沒有想像過,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當這些小天使受到傷害時,是所有父母最不願面對的事。近期,孩子被欺凌事件的持續曝光,更是不斷地提醒父母,壞人真的存在,應對的方式刻不容緩。面對孩子被欺負,李玫瑾教授說:先要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 孩子被欺負,教他「告訴老師」沒有用,李玫瑾教授教你這樣做
    孩子進入學校如果遇到高年級的惡霸學生或者是幾個行為不端的學生對自己進行欺凌,首先想到的辦法便是去告訴老師。但這種方法不一定管用,反而很可能會造成校園暴力的升級,使被欺凌的同學產生心理陰影,不敢去上學,甚至造成學業的荒廢,進而影響其整個人生。大家應該如何正確面對校園欺凌,真的被別人欺負了該怎麼辦?孩子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防範。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只教他「告訴老師」嗎?來看看李玫瑾的說法!
    李玫瑾教授是主攻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的專家,她通過多年來接觸到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以此反推得出了諸多實用的家庭教育理念,為很多家長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育兒經驗,那麼關於孩子被欺負該如何正確教育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節目中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我支持我的孩子打回去。
  •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孩子在學校被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現在學校都提倡素質教育,要求校風好,讓孩子不要打架。但是禁止了聽話的孩子,卻讓那些「調皮蛋」有機可趁。我孩子所在的班級老師開始也是要求不要打架,但是同學群裡經常看到這個孩子被誰欺負了,那個女同學臉被人劃傷了。不要打架,成了愛打人孩子的「護身符」校園暴力屢禁不止,被打要不要打回去?‍
  • 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當孩子跟父母說:「自己在學校被人欺負後」,很多父母不當回事,或者責怪孩子,說:「你怎麼又惹事了,叫你不要惹他,躲他遠點,他就不會欺負你了」。這樣的家庭教育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受欺負。 其實,很多時候,調皮的孩子在剛開始欺負別人時,可能只是無意行為。
  • 孩子被欺負,忍著還是告訴老師?看看李玫瑾教授是怎麼教孫女的
    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要怎麼處理,才能既不傷害孩子們在學校的情誼,又能好好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呢?是讓孩子忍著,或者只是告訴他,讓他去「告老師」,通過老師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還是讓孩子打回去,在第一時間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 孩子面對暴力,你是怎麼教他保護自己的?父母是孩子最後的希望!
    我們一直在教導孩子,要懂禮貌、要懂文明、要寬容大量、要學會原諒別人,但是卻忘了教他,面對暴力時要怎麼保護自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做客《開講啦》,節目組有觀眾問: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打,會不會支持孩子打回去?李教授回答「肯定會啊」,或許很多人不認可這個觀點,認為「這不是鼓勵孩子用打架解決問題嗎?」
  • 孩子受欺負了,與其教他去告訴老師,不如看看李玫瑾教授的做法
    很多家長在面臨孩子與其他孩子衝突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尷尬感。不管吧,自己家孩子委屈得直掉眼淚,而且長此以往,說不定對方還會變本加厲,更加欺負自己家孩子。可是要是管呢,家長又會覺得無所適從,自己也沒辦法教育別人家的孩子,頂多跟老師或者對方的家長提一句,如果雙方家長恰好認識,那就更加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