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2020-12-20 騰訊網

最近校園欺凌事件頻發,最讓人痛心,氣憤的是,江蘇南通15歲少年為了制止校園欺凌被同學打死,這事一出,引起了大家的熱議。被毆打至死亡男孩的媽媽,在各大網絡上求助,要求嚴懲兇手,還兒子一個公道。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除了對兇手的譴責,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同情,還給我們做父母的敲了個警鐘,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該怎麼預防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做,孩子該怎麼做?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的關心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普遍得多。

近年來校園欺凌還呈現低齡化、群體性、網絡化特點,女生之間的暴力事件也逐漸增多。

為什麼校園欺凌頻發,且久久不能消除呢?

頻發的校園暴力事件,不僅成為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頑疾,也成了不少家長心中的一塊「頑石」,對於校園欺凌我們每個人都帶著疑問,有人問這個社會怎麼了?有人問現在的學校怎麼了?還有人問現在的少年怎麼了?為什麼沒人管管?這樣的兇手為什麼不判死刑?家長為什麼不能保護好孩子?這些疑問許多年前至今,從來沒有過答案,回應我們的是一樁樁,一件件血案。我們除了責罵,憤怒,卻很少去找產生問題的原因,種什麼因結什麼果,校園欺凌時至今日,依然盛行,一定是有原因的。

01.家庭教育因素

說到家庭教育,我覺得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家庭教育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欺凌者的家庭

過度溺愛孩子,孩子的要求,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多數情況下,總會獲得滿足。於是,一切的付出都開始扭曲了,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支出,當孩子犯錯了,父母也不引導,不教育,還包庇,導致孩子任性,霸道驕橫。到了學校以欺凌弱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彰顯自己是「老大」的身份。

或者有些家庭,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父母很少陪伴,親情缺失,幾乎不被關注的孩子,沒有得到過愛,自然也不會去愛別人,更不可能具有同情心,叛逆期到來時,任何別他弱小的都可能被當作出氣的對象。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候,使用暴力的方式,孩子不聽話,犯錯時,對孩子進行,打、罵、吼,孩子會模仿大人,同樣也會使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

被欺凌者家庭

在很多被欺凌者的家庭中,很多父母一味的打壓孩子,管教孩子:要聽話,不要與別人爭、搶,做個乖孩子,卻忘記了教育孩子,允許孩子:當在別人在採取自己討厭的方式觸碰,欺負自己的時候,可以反抗,可以說「不」。

當孩子跟父母說:「自己在學校被人欺負後」,很多父母不當回事,或者責怪孩子,說:「你怎麼又惹事了,叫你不要惹他,躲他遠點,他就不會欺負你了」。這樣的家庭教育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受欺負。

其實,很多時候,調皮的孩子在剛開始欺負別人時,可能只是無意行為。但是,當他發現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會強烈反抗,很好欺負後,他就會從這種欺負行為中得到滿足,從而得寸進尺,有意欺負你。

一味地忍讓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助長欺負者的氣焰,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傷害。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父母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決定生孩子,一定要教他,愛他、陪伴他,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善是罪過。父母不僅要教會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欺負別人,還要教會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

02.學校因素

一方面,學校重視成績而忽視了法治、道德的教育,導致很多學生不懂法,不守法,法制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薄弱。

另一方面,學校缺乏嚴格的管理和懲戒制度。

對於一些同學的打架,鬥毆,或者危害了社會治安的校園欺凌事件,學校能採用的,只是一個說服教育,學校把欺凌與衝突相混淆了。很多學校認為找到挑事者並與他交談就夠了,只要欺負者向被欺負者道歉就夠了,事急於息事寧人,這種說服教育和那血淋淋的砍殺相比照,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03.社會因素

近年來,網絡盛行,青少年身心發展還不完全成熟,警惕性低,缺乏判斷力,而暴力影片,暴力網路遊戲等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模仿,致使近年來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犯罪事件,不斷上升。

04. 法律制度因素

法律界定不清晰,懲戒不嚴,法律規定:14周歲以下屬於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在國內,校園欺凌一般要到非常嚴重,甚至已經觸犯刑法的程度,才會受到社會關注。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並且目前我國法律中對於這種校園欺凌行為,並沒有非常有效的幹預措施。很多校園欺凌案件未引起刑事司法程序介入,是因為當事人均為未成年人。

法律制度對欺凌者懲戒不嚴,這也無疑是助長了校園欺凌之風。甚至有學生直接喊話:「我打你怎麼了,我又不犯法」。

校園暴力事件是校園之殤,不僅給孩子造成恐懼,留下心理陰影,也造成孩子對他人及社會的仇視與牴觸。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的傷害,成了很多父母思考和憂慮的問題。作為父母要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預防是關鍵。

作為父母該如何防止自己孩子不被欺凌呢?

01.給孩子進行體育鍛鍊,增強孩子體格

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來講啦》當中說,防止自己孩子不被欺凌的一個辦法就是:給孩子從小進行體育鍛鍊,只要孩子有運動,有強迫的體格,他就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人欺負。

確實是這樣,我老公讀小學的時候,又矮又瘦,又小,很自然的就成了同學欺凌的對象,後來到了初中,他拼命進行體育鍛鍊,每天打籃球,長大了一米八,沒人敢欺負他了。只有自己強大了,被人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02.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李玫瑾教授說:「一個人朋友多了,他才不容易被欺負,身邊有十幾個朋友,誰敢欺負他」。

人生在世,總要有一些朋友,沒有人能獨自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也給予別人幫助,朋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多交朋友也是至關重要的。

03.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言語是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孩子言語要好的話,肯定跟人打交道,跟同學打交道就不怵人臉,不害怕,不害羞。

有時候我們在生活當中,會發現,有些人,他就為什麼不招人欺負呢,他一說話別人就樂了,所以別人就會很開心,這種人往往不挨人欺負,相反,如果這人,一說話就讓人煩,說話特別衝,說的話特別難聽,容易傷人,這樣的人就容易挨揍。因此首先要教會孩子言語表達能力。

父母除了要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防止孩子被欺凌,還要教會孩子被別人欺負時,該怎麼做?

當孩子遇到了校園欺凌,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有人說:「叫孩子跑」。

有人說:「教孩子打回去」。

還有人說:「告訴老師,告訴家長」。

叫孩子跑,跑的了一次,跑不了兩次。有時候還沒來得及告訴老師,告訴家長,傷害已經造成,教孩子打回去,又怕兩敗俱傷。

好像無論怎麼做,都很難讓孩子避免校園欺凌。

當主持人問李玫瑾教授:「如果你自己的孩子告訴你,被別人欺負,你會支持,孩子打回去嗎?

李玫瑾教授霸氣回應:「當然,要打回去,但要注意方式」

所以,當孩子遇到校園欺凌時正確的做法是:

1.首先要教會孩子一些防身術

2.當孩子遭受欺凌時,要反抗,告訴對方:「不可以欺負我」先用語言擊退對方。告訴對方,自己不是好欺負的。

3.如果對方還是不依不饒,教孩子打回去,打回去要注意方法,最好不要傷到對方。可以採用一些防身術把對方撩到,或者通過扯頭髮,揪耳朵,咬手,踩腳等方法,使對方放手,然後跑。

4.被人欺負了,一定要告訴家長,告訴老師。嚴重的要報警處理。

結語:校園本該是純淨之地,不應該被這些欺凌事件汙染,讓學校成為一個犯罪場所。對抗校園欺凌,不只是老師,父母,孩子的事,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盡一份力,那個失去的樂園將會重新被陽光灑滿。

相關焦點

  • 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怎麼辦?李玫瑾老師的做法,是我見過最棒的方法
    學校是孩子學習的地方,但是校園欺凌這種事情卻並不少見,當孩子面對校園霸凌的時候,通常要麼默不作聲,要麼奮起反抗,要麼告訴老師、家長。那麼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呢?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說:「你不要怕他,如果他下次再來欺負你,你就雙手揪他的耳朵,讓他疼一下或者是使勁推開他。」孩子的媽媽就說:「你怎麼能教孩子這麼做呢?」
  • 孩子被欺凌是「打回去」還是「忍回去」,李玫瑾給出了正確建議
    如果孩子有一天來到你面前,哭著對你說:「媽媽,學校有人欺負我!」你會怎麼處理呢? 教會孩子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孩子告訴老師還是自己去學校為孩子出頭?李玫瑾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說過: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孩子「打回去!」,比教孩子容忍強。
  • 預防校園欺凌活動走進呈貢學校
    預防校園欺凌活動走進呈貢學校 活動圍繞預防校園欺凌為主 開展「法律知識小講堂」和別「抱」我心理劇
  • 金塔解放路小學召開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
    金塔解放路小學召開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 2020-12-14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泗縣:遠離校園欺凌 共建和諧校園
    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小學生,9月17日下午,泗縣人民檢察院書記員薛愛博、檢察院一部副主任吳會岱受邀走進泗城一小,給四、五年級學生們作了一堂預防校園欺凌專題知識講座。
  • 漯河市實驗中學舉行預防校園欺凌專題講座
    6月17日下午,「遠離校園欺凌 健康快樂成長」預防校園欺凌專題講座在市實驗中學綜合樓六報告廳舉行,漯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明輝擔任主講,近200名同學參加。 6月17日下午,「遠離校園欺凌  健康快樂成長」預防校園欺凌專題講座在市實驗中學綜合樓六報告廳舉行,漯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明輝擔任主講,近200名同學參加。
  • 開平檢察:拒絕校園欺凌,遠離校園暴力
    開平區人民檢察院認真落實中央《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方案部署,繼續推進「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4月18日,該院未檢科、民行科檢察官聯合區教育局李傑部長共同來到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學,以「拒絕校園欺凌,遠離校園暴力」為主題,為師生開展了一場生動形象的法制教育講座。
  •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和暴力
    培養健康心理 預防校園欺凌為響應上蔡縣總工會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活動號召,12月14日下午,上蔡一中舉辦了以「培養健康心理 預防校園欺凌」為主題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陳老師主要從「校園欺凌及其危害」、「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如何有效預防校園欺凌」、「與校園欺凌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學生人際交往技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說和心理健康指導,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一起預防校園欺凌和暴力,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共同營造和諧的一中校園!
  • 預防校園欺凌|向校園欺凌說不!
    一、定義: 中小學生欺凌(下稱「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 欺凌事件是指的有圍觀者,並在班級、校園或校外產生一定不良影響的欺凌行為。 二、表現形式:
  • 對校園欺凌說不 還孩子純淨校園
    對校園欺凌說不 還孩子純淨校園 2020-12-14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預防校園欺凌,遠離性侵傷害—「防欺凌防性侵」專題講座
    為進一步加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不斷增強全校學生防欺凌、防性侵的意識,不讓美好的青春蒙受衝動的懲罰,2020年6月23日下午,共青團海南省委、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臺、共青團東方市委、八所中學團委聯合開展了青少年自護教育「防欺凌防性侵」主題教育知識講座。
  • 納溪區棉花坡小學開展「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周麗 文/圖)校園暴力是危及學生身心健康、破壞校園和諧的一大隱患。為了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和危害,學習預防校園欺凌的方法與技巧,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棉花坡小學近日開展了「預防校園欺凌」的主題班會。
  • 廣西一女生68秒被打超40次,校園欺凌事件如何預防和避免?
    如何預防或避免校園暴力事件?如何預防或是儘量避免類似的校園欺凌事件呢?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從小的言行與舉止都是模仿父母而來。
  • 預防校園欺凌 建設和諧校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0日訊(通訊員 周萍 鄒芳)為了打造陽光校園,讓孩子們健康成長,5月20日,祁陽縣八寶鎮黃市完小開展了「預防校園欺凌,建設和諧校園」安全教育活動。在此次活動中,各班級開展了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從什麼是霸凌欺凌、霸凌欺凌對未成年人的危害、遇到霸凌欺凌應該怎樣做等進行了講解。並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對學生進行了深刻的防校園暴力教育,讓學生了解校園欺凌、暴力的危害性,學會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學生在遇到校園暴力時如何求救、自救等。
  •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校園暴力受害者?李玫瑾教授說了這三點
    在9月10日教師節這天,我看了李玫瑾教授與俞敏洪的直播節目。這兩位大咖在節目中談了很多自己對教育問題的觀點和方法。校園暴力這個現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李玫瑾教授也在節目中談到了這個話題。現在的孩子,總是會為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並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 遠離校園欺凌 健康快樂成長:漯河育才小學開展法治專題講座
    9月11日下午,「遠離校園欺凌 健康快樂成長」法治專題講座在漯河育才小學錄播教室舉行。漯河市檢察院王明輝檢察官擔任主講,全校兩千多名師生通過校園網直播系統觀看了講座。首先,王檢察官從校園欺凌「搶小錢付出大代價」、「小口角引發大麻煩」等檢察工作中真實的案例入手,引出了校園欺凌會觸犯法律,讓同學們對校園欺凌的危害有了直觀的認識。之後,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實用的法律知識,直觀明了的視頻畫面,重點解讀了由校園欺凌引發的聚眾鬥毆犯罪,讓同學們感到極大的震撼,使同學們受到深刻的警示。
  • 孩子間「小打小鬧」越界成為「校園欺凌」,家長該如何預防?
    ()這件觸目驚心的校園欺凌事件也引發了家長們的思考,甚至有些家長更是憂心忡忡,生怕自己的孩子遭受校園欺凌。確實,最近幾年,類似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案例頻發。當然,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孩子打鬧引發爸爸們鬥狠約架,一人頭被敲破。( )在這一案例當中,兩個小孩子只是普通嬉鬧,不涉及「校園欺凌」,孩子的爸爸們卻坐不住了,約架鬥狠。那麼,家長們究竟怎樣來區分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還是「校園欺凌」?
  • 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12.4」國家憲法日,民警進校園開展「法治之光,伴我成長」主題講座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杜絕校園欺凌、遠離違法犯罪」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華聲在線12月4日訊 今日下午,長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聯合長沙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赴長沙市雅禮十五中學開展以「法治之光,伴我成長——杜絕校園欺凌、遠離違法犯罪」為主題的「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活動採用「現場+直播」課堂相結合的方式進行,2600餘名師生聆聽講座。
  • 預防校園欺凌 ,「守望者」大型公益活動啟動
    啟動儀式就校園欺凌的話題對彭凱平教授進行了專訪,彭凱平教授認為在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至少可以從四個層面預防,其一是政策方面的支持,包括設立熱線,讓受到傷害的孩子有求助的渠道;設立支持小組,家長可以聚到一起討論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孩子也可以聚到一起互相支持;第二是多元參與,參與的人越多,校園欺凌越容易被制止,包括社區也要參與進來,小區的保安也是能夠制止欺凌的人;
  • 預防校園欺凌視頻(中學段)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建議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司委副主任委員王勝明說。校園欺凌在近年成為熱點,遏制校園欺凌也成了全社會的強烈呼聲。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制定頒布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