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間「小打小鬧」越界成為「校園欺凌」,家長該如何預防?

2020-12-16 湘湘帶你看社會

近日,柳州小學生被校園欺凌的事件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該小學生被四個男生輪流踹、抽打。小學生被打倒在地,不停哭泣,四個男生仍不滿意,其中一名男生竟然將鞭炮點燃放入小學生衣兜裡,隨後拍攝小學生窘迫視頻傳到了班級群內,以此對小學生進行羞辱。()

這件觸目驚心的校園欺凌事件也引發了家長們的思考,甚至有些家長更是憂心忡忡,生怕自己的孩子遭受校園欺凌。

確實,最近幾年,類似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案例頻發。

例如,2019年典型的校園欺凌案例: 雲南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一女生被6名女同學又踢又打,女生被打暈後,欺凌者用冷水把女生潑醒,讓女生給她們磕響頭,最終女生被毆打致左耳鼓膜穿孔!

新近發生的:陝西興平15歲少年袁某,被興平市職業教育中心以梁某為首的多名學生索要錢財,遭到拒絕後,梁某等人用鎬頭對袁某進行毆打,隨後將袁某埋於距興平市職業教育中心20公裡外的空地裡。

當然,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孩子打鬧引發爸爸們鬥狠約架,一人頭被敲破。( )在這一案例當中,兩個小孩子只是普通嬉鬧,不涉及「校園欺凌」,孩子的爸爸們卻坐不住了,約架鬥狠。

那麼,家長們究竟怎樣來區分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還是「校園欺凌」?

「小打小鬧」是指 孩子之間的嬉戲、玩鬧,這是孩子正常的一種社交方式。

「校園欺凌」是指 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兩者之間的區別

區別之一:主觀上存在惡意,「校園欺凌」者往往存在蓄意,有意、故意等主觀因素。

區別之二:方式不同,「校園欺凌」包含毆打、網絡暴力,語言暴力等方式。

區別之三:程度不同,「小打小鬧」,只是孩子們之間嬉戲的傷害行為;「校園欺凌」往往被欺凌者遭受身體、心靈等的重大創傷。

區別之四:次數不同,一般「小打小鬧」只是同學們之間的玩鬧而已;而「校園欺凌」往往是孩子多次遭受毆打,欺辱等。

當孩子之間只是玩鬧時,家長不必太過憂心,但是當孩子多次身體、身心遭受創傷,家長們就需要注意了,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正在遭受「校園欺凌」。

孩子間的「小打小鬧」與「校園欺凌」雖然有眾多的區別。但是,有時候「小打小鬧」也會積累、演變成「校園欺凌」事件。家長們也不要小看了孩子們之間的「小打小鬧」,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行為,打一下,碰一下,罵兩句。可是要知道,「校園欺凌」往往就是這種軟暴力的累積,當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往往會升級為暴力相向。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也是日積月累的,成為難以承受的傷痛,引發嚴重的後果。

父母應該如何避免孩子間的「小打小鬧」

上升成為「校園欺凌」?

家長要更擅長傾聽

當孩子有苦惱向家長傾述時,家長要擅長成為一名傾聽者聆聽孩子內心的苦惱,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孩子進行合理引導。

2

教會孩子區分兩者之間的界限

孩子們之間的「小打小鬧」與「校園欺凌」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家長朋友們需要教會孩子認真區別對待。

3

父母是孩子最堅強的依靠

在家庭教育當中,家長們固然要教育孩子獨立自主,但當孩子遭遇自己無法處理的事情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自己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依靠。

對此,山東省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寧陽縣首屆家庭教育講師薛克幹有自己的觀點。

一、防患於未然

作為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動向、精神狀態,及時捕捉孩子負面情緒,當孩子不願上學或不願去某一個地方時,家長要鼓勵孩子說出不願去的原因。當孩子向家長說出自己和同學之間的矛盾時,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和孩子一起分辨出矛盾的性質。如果只是孩子之間的正常玩耍,就要進行勸慰;如果是有欺負和侮辱、團夥等特點,家長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制止,不能讓孩子變成一個受害者或是施暴者。

二、關注孩子身體或所帶物品出現的異常

假如看到孩子衣服上或身上出現用筆或者別的工具划過的痕跡,或身體有異樣、孩子受了傷、書扯壞了等情況,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說出原因,並予以針對性解決。

三、讓孩子堅信爸媽和老師永遠是自己的堅強後盾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無法獨自解決時,告訴爸爸媽媽或老師是正確的選擇。同學間出現糾紛時,鼓勵孩子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家長給予孩子充分理解,及時和老師做好溝通,第一時間幫助孩子處理「隱形欺凌」,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環境中成長。

今日話題

孩子間「小打小鬧」越界成為「校園欺凌」,家長該如何預防?

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與我們互動。同時,在明天(11月19日)早上7:01播出的《新聞早敲門》節目中,家庭教育專家還將繼續與我們交流相關話題,期待您的關注與參與。

作者:倪珍臻

本文編輯:CHEN°

責任編輯:劉龍 林美妮

【來源:山東教育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面對校園欺凌,父母該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自從去年《少年的你》上映,大家終於明白「校園欺凌」並不只是大家口中的小打小鬧那麼簡單。校園霸凌在我國已經十分普遍,揪頭髮、扇耳光、下跪已經是家常便飯;拳打腳踢,語言侮辱,頭浸髒水是基本手段;老師家長眼中的「孩子之間的鬧著玩」,卻有可能讓孩子深陷自卑、恐懼、絕望、不安、焦慮、抑鬱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 孩子被欺凌,從不是家長眼裡的"小打小鬧",怎麼做才能保護孩子
    近年來,校園霸凌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在一些因為校園霸凌而導致學生跳樓、自殺等惡性事件發生之後,大家才明白,原來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美好。其實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一個社會,有善良的孩子,同樣就會有不善良、愛欺凌的孩子,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如何來應對欺凌,如何保護自己。
  • 孩子被欺凌,從不是家長眼裡的「小打小鬧」,怎麼做才能保護孩子
    近年來,校園霸凌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在一些因為校園霸凌而導致學生跳樓、自殺等惡性事件發生之後,大家才明白,原來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美好。
  • 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除了對兇手的譴責,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同情,還給我們做父母的敲了個警鐘,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該怎麼預防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做,孩子該怎麼做?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的關心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普遍得多。
  • 孩子遭受欺凌時,別再說是同學間的「小打小鬧」了
    校園欺凌,這四個字似乎離我們很遠,又似乎離我們很近。 近年來,隨著被曝光的校園暴力、欺凌事件越來越多,這個存在於校園陰暗角落的現象,終於被更多人注意到。 被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就觸目驚心↓ ↓ ↓ 廣平縣一學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女孩被逼下跪叫爹娘。
  • 面對校園欺凌,家長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反擊?打回去不是最好的辦法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除了在教育過程中,去引導小學生健康發展,更要去教會他們怎麼保護自己,面對欺凌正確的反擊。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受到欺凌的學生,幾乎都沒有得到家長的保護。「就是孩子的玩笑」、「別人怎麼專打你呢」、「小打小鬧,你去告訴老師就好了」,於是本該我們重視的校園欺凌,在家長眼裡都變成了理所應當。
  • 校園欺凌成為常態,社會應該指責哪一方?是學校、家長、還是孩子
    校園欺凌成為常態,社會應該指責哪一方?有哪些校園欺凌事件?01.校園欺凌事件接連不斷,層層發酵,讓很多學生以及家長寒心,就在2019年1月4日就發生過讓人無法挽回的局面。03.在2019年3月在某地14歲的女孩被幾名男生在學校的衛生間毆打女孩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引發網友的大量評論,該女孩也表示不敢再回到校園,可想而知,此次事件對女孩一生當中留下的陰影不可磨滅,目前正接受心理相關的治療對於校園欺凌事件,我們應該如何避免?
  • 面對校園欺凌,你該如何做?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通過肢體、語言等手段欺負、侮辱另一方(個體),致使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事件。被霸凌者往往內心很痛苦,在外界尋找不到支持,自身的力量又不足以和霸凌者抗衡,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些校園欺凌事件。當然不止我們國家,在每個國家都會遇到校園欺凌事件。2015年6月 日本政府公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在為期6年 的追蹤調查中,發現近九成學生曾遭遇過校園欺凌。
  • 預防校園欺凌,平潭檢察院打出「組合拳」
    活動中,檢察官給500名中學生上了一堂預防校園欺凌的法治課,學生們自發地在籤名榜上簽名,抵制校園欺凌。依託12309檢察服務熱線開通防校園欺凌熱線,平潭檢察院選派20名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分別對各掛鈎學校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工作,查看校園欺凌教育宣傳情況,入校開展各種形式的法治輔導。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建立預防、應急處置等預案,健全舉報、懲戒等措施,聘請法制輔導員進行風險預警機制,加強普法宣傳和心理疏導,安全巡視重點防查,全員參與淨化校園環境,綜合有效管控,及時發現有效遏制校園欺凌暴力的苗頭,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 預防校園欺凌,請家長們注意這些知識
    親愛的家長朋友: 你們好! 校園安全、孩子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期盼。然而近年來,各地中小學校校園欺凌亊件卻頻繁見諸媒體,引發熱議。對此,除了感慨「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之餘,家長朋友又可以做些什麼?
  • 預防校園欺凌視頻(中學段)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建議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司委副主任委員王勝明說。校園欺凌在近年成為熱點,遏制校園欺凌也成了全社會的強烈呼聲。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制定頒布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 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這到底是誰的錯?家長又該如何保護孩子?
    這段時間有一部電影非常火,電影就是由周冬雨與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這是一部以校園欺凌為主旋律的電影。在之前也有一部題材相似的電影《那悲傷逆流成河》,這兩部影片敘述的都是校園欺凌帶給同學們的傷害。很多家長一般都以為在學校孩子是最安全的,因為有老師和校長的保護。但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學校也是多數校園案件頻發的地點。
  • 在學校裡遭遇校園欺凌,學生應該如何應對?
    不過,因為校園欺凌的存在,使得部分人的學生時期並不那麼美好。關於校園欺凌,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所謂校園欺凌,指的就是校園內學生間一方對另一方通過肢體、語言等行為實施蓄意的欺凌、侮辱或挑釁,對另一方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甚至還伴隨著財產上的損失或者心理上的傷害。
  • 面對諸多校園欺凌事件,你該這樣教育保護自己的孩子
    ,恍惚想起自己在年幼也受到過欺凌,那時我是留守兒童,親戚帶養,在學校被一群人毆打扯頭髮,威脅要錢,無處可說,畢竟,在當時大人的眼裡,那只不過是孩子們的小打小鬧而已。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叫做「校園欺凌」,我看過很多部校園欺凌的電影,每次都是哭著出來的,我很心疼他們,也很心疼過去的自己。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只因心善將自己的衣服蓋在了跳樓同學胡小蝶的屍體上,卻成為了下一個被欺凌對象。
  • 從河南省柘城縣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探討防止校園欺凌的方法
    特徵:中小學生對自身認識不夠全面,心理、心智尚不成熟,將欺凌理解為小打小鬧,因此校園欺凌主要發生在中小學校園中。欺凌者一般由多人組成,年齡大、身體壯,在勢力或實力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被欺凌者不敢反抗,在心理上異常恐懼、懼怕,形成仗勢欺人、恃強凌弱不對等的對局。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多數人被欺凌竟不知該如何處理……
    有專家指出,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後,一些部門在處置時存在「重平息、輕教育」的傾向。那麼,遭遇校園欺凌後,到底應該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如何有效預防?能否提前幹預?本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學生 多數人若被欺凌不知該如何處理「你知道校園欺凌嗎?」「你有沒有碰到過?」
  • 預防校園欺凌 ,「守望者」大型公益活動啟動
    啟動儀式就校園欺凌的話題對彭凱平教授進行了專訪,彭凱平教授認為在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至少可以從四個層面預防,其一是政策方面的支持,包括設立熱線,讓受到傷害的孩子有求助的渠道;設立支持小組,家長可以聚到一起討論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孩子也可以聚到一起互相支持;第二是多元參與,參與的人越多,校園欺凌越容易被制止,包括社區也要參與進來,小區的保安也是能夠制止欺凌的人;
  • 如何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欺凌?
    最近幾年,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事件屢屢進入輿論場。看到那些讓人不忍直視的視頻和報導,很多人都會在想,為什麼會有這樣近乎殘忍的事情,為什麼這些事情是發生在未成年人中,該怎樣杜絕校園暴力。我們試著談談如何治癒這個校園毒瘤。
  • 如何與孩子討論欺凌——給家長的建議
    【內容來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欺凌或網絡欺凌而身心痛苦,很令人心碎。有些家長不清楚怎麼幫孩子應對欺凌和暴力。還有些家長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旁觀者,甚至是欺凌者。欺凌也不例外。從預防開始我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免受校園欺凌?要讓孩子遠離面對面的欺凌或網絡欺凌,首先要確保他們認識到這個問題。告訴孩子什麼是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