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怎麼辦?李玫瑾老師的做法,是我見過最棒的方法

2020-11-12 墨墨說育兒

學校是孩子學習的地方,但是校園欺凌這種事情卻並不少見,當孩子面對校園霸凌的時候,通常要麼默不作聲,要麼奮起反抗,要麼告訴老師、家長。那麼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呢?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曾說關於校園霸凌的事情,講述了自家外孫女的的故事:孩子在學校的時候被一個男生欺負,因為孩子比較瘦小,也沒男孩子力氣大,被撞到了桌子上臉都腫了。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說:「你不要怕他,如果他下次再來欺負你,你就雙手揪他的耳朵,讓他疼一下或者是使勁推開他。」孩子的媽媽就說:「你怎麼能教孩子這麼做呢?」

李玫瑾教授答道:「沒關係的,就應該這麼做。」還對孩子說如果看到他過來還可以使勁踩他的腳,然後趕緊跑開,總之是不讓他再欺負自己。

面對女兒的質疑又解釋說:「要教會孩子反抗,可以去推別人,但是要記住告訴孩子不可以去戳別人的眼睛,不能對別人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李玫瑾教授認為,在受到校園欺凌的時候,千萬不可以默然接受,這樣只會讓施暴者變本加厲,要懂得反抗,要讓別人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負的。

避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雪今年已經上二年級了,平時學習成績很好。這天放學被兩個男生攔住了去路,要求小雪給自己寫作業,在受到拒絕之後直接把小雪推倒在地並言語威脅,小雪嚇的沒有辦法最終答應了兩人。

之後的幾天小雪一直受其壓迫幫他們寫作業,過了一段時間,就再也不肯去學校了。兩個男生不僅要求她寫作業還總是欺負她。

經過這件事情以後,小雪變得非常怯懦,膽子很小,時時刻刻好似一隻驚弓之鳥。並且不願意再去學校,不管家人怎麼開解,都沒有改善。陰影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小雪的心裡。

校園欺凌很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比如說:恐懼、消沉、抑鬱等等。家長一定要重視,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教孩子反抗、解決問題。

避免施暴者變本加厲

面對別人的欺凌一味的忍讓、膽小怕事,只會助長施暴者的氣焰,令其感覺你是一個軟柿子,變本加厲的欺負你。

欺凌者的欺凌,被欺凌者的忍讓,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從而令受害者擔驚受怕,內心備受煎熬。

對於欺凌同學的人決不能姑息放縱,要學會反抗,人人都是欺軟怕硬的,小孩子更是如此,收起你的軟弱和眼淚,堅強勇敢的告訴他你不怕,澆滅施暴者的囂張氣焰。

避免傷害進一步擴大

有時候被欺負的孩子不敢反抗會通過附和欺凌者的行為來保護自己,轉而幫助欺凌者去欺負其他人,擴大傷害。這樣不僅自己會變成趨炎附勢的小人,還會讓別人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比較極端,繼續發展很有可能會誤入歧途。與其如此,不如在遭受欺負的時候,奮力反抗,還自己一個「陽光明媚」。

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受到校園欺凌的傷害?

首先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孩子學會分辨對錯,在受到不平待遇和欺負時知道該怎麼做,據理力爭,不要一味妥協。

讓孩子知道校園欺凌是一件錯的的事情,讓孩子不欺負別人的同時也懂得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欺負。

其次教給孩子一些應對方法

告訴孩子在受到欺負時候可以大聲告訴他們自己不怕;可以盯著他們告訴他們不準欺負自己;也可以推開他們或者像李玫瑾老師說的揪他們的耳朵、踩他們的腳,總之要懂得反抗。切記千萬不要默不作聲,逆來順受。

但是千萬不能真的傷害到別人,這樣就跟他們一樣了。此外,要懂得審時度勢,看到對方人多或者自己無法應對的時候,要及時跑開或尋求別人的幫助,反抗的前提是先保證自己的安全。

校園欺凌時有發生,不僅傷害著孩子的身心健康,還影響孩子的學業、校園的氛圍。不能徹底解決校園欺凌那就只能儘量避免,讓孩子少受傷害。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除了對兇手的譴責,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同情,還給我們做父母的敲了個警鐘,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該怎麼預防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做,孩子該怎麼做?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的關心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普遍得多。
  • 孩子在學校遭「欺凌」,選擇忍讓還是反擊,這位父親的做法就很棒
    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我們肯定不想讓孩子受到一點的傷害。如果我們孩子在校園遇到了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很多人往往不知道怎麼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以暴制暴?忍氣吞聲?我想很多家長的第一想法是這兩種,但是我們想一下,這樣的做法有用嗎?能不能讓欺凌者受到懲罰。
  • 3歲兒子被小朋友踢頭,媽媽的做法被狂贊 || 用3個方法遠離欺凌
    翻看網友評論,有人譴責打人的孩子,有人聲援被打孩子的媽媽,有人認為孩子之間的打鬧,大人不應該插手。無論是孩子打人,還是挨打,這樣的消息都會讓媽媽心頭一緊。到底因為什麼原因動手?打人事件發生後怎麼跟老師、孩子甚至對方小朋友的父母溝通?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做客《開講啦》節目時,給了父母很好的建議。
  • 如果校園欺凌來自於老師,我們該怎麼辦?
    另一種形式的「校園欺凌」如今,校園欺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到社會和媒體的關注。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卻基本都是同學之間發生的欺凌事件。面對同學間的校園欺凌,專家學者給出了我們各種建議,如反擊,離開,無視欺凌者,向家長和老師,甚至任何成年人求助。可對於來自老師的「欺凌,」幾乎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法。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校園暴力問題近年來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據《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霸凌最常出現在初中階段,其次是小學、高中,校園霸凌最容易發生在學校廁所、宿舍等私密場所,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 40%孩子會遭受校園欺凌,99公益日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打回去啊!」有40%孩子身邊發生過校園欺凌,但以暴制暴顯然無法徹底遏制。當孩子經歷痛苦的時候,一心撲在學習上並不是解決問題根源的方法。我們需要的是溝通和引導。,在包括學生、家長、老師在內的2400餘名受訪者中,有39.1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孩子身邊偶爾發生校園暴力,另有3.2%的受訪者表示校園暴力經常發生,17.5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學生遭受過校園暴力,1.23%的人表示經常遭受校園暴力。
  •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校園暴力受害者?李玫瑾教授說了這三點
    在9月10日教師節這天,我看了李玫瑾教授與俞敏洪的直播節目。這兩位大咖在節目中談了很多自己對教育問題的觀點和方法。校園暴力這個現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李玫瑾教授也在節目中談到了這個話題。現在的孩子,總是會為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並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家長只會讓娃找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俗話說的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總是會給孩子傳輸:「欺負別人不對」,但是卻忘記了教會孩子被欺負時應該怎麼辦。李先生是一個思想非常前衛的人,有一天他去到朋友家做客,恰巧碰見朋友的孩子放學回來向父母哭訴說,自己在學校被欺負了,但是朋友卻告訴孩子,只要自己不欺負別人就好,明天去告訴老師,讓老師替自己做主。李先生很驚訝地問道:「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你還讓他告訴老師?
  • 孩子被欺凌怎麼辦?李玫瑾:不僅要打回去,高段位父母還會這樣做
    校園欺凌帶來的影響是什麼?還記得周冬雨的電影,《少年的你》周冬雨演了一個被長期霸凌的女生,由於面臨高考,她的同學勸她忍著,高考完就好了,而當她告訴老師的時候,老師的說法是她們怎麼偏偏挑中了你。如何預防校園霸凌,以及發生霸凌事件怎麼辦?1.與老師,學校保持良好溝通孩子被欺負,不要升級到有嚴重後果的霸凌事件才引起重視,很多小朋友包括在幼兒園裡,被搶玩具,被撞倒等都可以算作欺負。
  • 為什麼學霸很少遭受校園欺凌?老師分析十分到位,學生拍手稱讚
    為什麼學霸很少遭受校園欺凌?老師分析十分靠譜,學生拍手稱讚8月已經過半,各地中小學即將進入開學時間。在暑假「悶」了兩個月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希望儘快開學。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的學生,總是憂心忡忡,他們希望永遠不要開學,因為,一進學校,就會遭受校園欺凌。
  • 孩子被欺負,教他「告訴老師」沒有用,李玫瑾教授教你這樣做
    孩子進入學校如果遇到高年級的惡霸學生或者是幾個行為不端的學生對自己進行欺凌,首先想到的辦法便是去告訴老師。但這種方法不一定管用,反而很可能會造成校園暴力的升級,使被欺凌的同學產生心理陰影,不敢去上學,甚至造成學業的荒廢,進而影響其整個人生。大家應該如何正確面對校園欺凌,真的被別人欺負了該怎麼辦?孩子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防範。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別只告訴老師,合理反擊更有效
    ,但是很少會走父母去教孩子,如果在學校受欺負了,該怎麼辦。  2017年11月2日,北京西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校園欺凌案,一名女生被5名同學脫光衣服並給其拍攝了羞辱視頻,然後發送到了微信群,被判處了有期徒刑1年和11個月不等,如果孩子在第一次被欺凌的時候就知道告訴老師,並且正面還擊,相信這些女生也不會如此猖狂,不知道這個女生的父母還有多麼的心疼。
  • 兒子遭受校園欺凌,調查結果出來了
    兒子遭受校園欺凌,得到了好的解決,老師處理的結果讓兒子滿意。 我今天打電話給老師,問了調查的結果。老師說,女孩這學期確實搶了我兒子的東西。 這學期學校分麵包的頻率很高,女孩一直搶我兒子的東西放在她書包裡。
  • 孩子被欺凌是「打回去」還是「忍回去」,李玫瑾給出了正確建議
    如果孩子有一天來到你面前,哭著對你說:「媽媽,學校有人欺負我!」你會怎麼處理呢? 教會孩子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孩子告訴老師還是自己去學校為孩子出頭?李玫瑾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說過: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孩子「打回去!」,比教孩子容忍強。
  • 「我,被校園暴力了」,怎麼辦?
    這部電影從一上映就引發熱議,總票房高達15.58億,這個驚人的數字,讓我們直面校園暴力:我們究竟要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01、校園暴力有多恐怖?很多人認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遠。「我的孩子那麼乖,怎麼會欺負別人呢?」「我的孩子從來沒跟我說過,應該沒事吧!」直到悲劇一次次上演,才發現校園暴力就在每個孩子身邊。
  • 孩子遭受欺凌時,別再說是同學間的「小打小鬧」了
    校園欺凌,這四個字似乎離我們很遠,又似乎離我們很近。 近年來,隨著被曝光的校園暴力、欺凌事件越來越多,這個存在於校園陰暗角落的現象,終於被更多人注意到。 被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就觸目驚心↓ ↓ ↓ 廣平縣一學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女孩被逼下跪叫爹娘。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別只教他「告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樣做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前,每個家長應該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被人欺負,能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處。尤其在看了《少年的你》之類反應校園暴力的影視作品之後,當媽的心裡總是會想「要是我家孩子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麼辦?」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告老師」不是上策!
  • 孩子被霸凌怎麼辦?李玫瑾:低段位父母找老師,高段位父母這麼做
    性格變化校園霸凌對於孩子來說受到的心理創傷的時間都無法治癒的,孩子的性格也會因為遭受校園霸凌而發生巨大改變。校園霸凌給孩子造成的影響十分深遠,我們在知道校園霸凌施暴者為何這麼做的原因後,又該如何讓孩子變為施暴者和受害者呢?李玫瑾:低段位父母告老師,高段位父母這麼做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被問到:如果孩子被打,您會支持打回去嗎?
  • 「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原標題:「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檢察官你好,我遭受到了語言欺凌!因為我長得胖了點,有的同學就嘲笑我是『曲美』,我聽了很難受,現在覺都睡不好,我該怎麼辦呢?」  「這種言語上的欺凌一般不構成犯罪,重要的是我們心理上的調節和認識上的改變。
  • 「你孩子真好欺負」開學了,別讓孩子挨打哭著回家,李玫瑾建議
    1校園霸凌並非冰山一角,每 5 個小孩中至少1 個受害者我最感到震驚的是,迄今為止依然有很多人覺得被霸凌是發生在極少數的孩子身上的事。噩夢,卻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一位遭受校園欺凌的10歲男孩媽媽說:「10年前,我拼了命生下兒子,10年前,兒子拼命來到我的身邊。每對母子都要拼了命才能相見,可我卻沒能保護好他。曾給孩子描繪過完美世界,但當校園暴力充斥在他身邊時,卻沒辦法護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