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開始被更多的人所關注。校園暴力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人們最頭痛的還是如何去應對,去解決這類問題,尤其是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時候。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在一檔節目中就和大家講述了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校園暴力。
在青春期,就是在小學後期到中學,是孩子暴力行為的一個高發期。我們要防兩個問題,一是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一個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在家教方面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負比你弱的。
在防止孩子被欺負方面,一個方法是你的孩子從小要進行一些體力鍛鍊,只要孩子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人欺負。另一個就是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防身術,對於女孩子尤為重要,在被人侵犯的時候可以有還手的餘地。
而且由於校園暴力事件的隨機性,許多同學都對其產生了焦慮甚至恐懼。在自身真正遭遇了之後往往選擇忍氣吞聲,不向老師和家長反映情況,更別說報警了。所以在自己或者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老師、家長或者警察求助,採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也希望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能對青少年有更正確的引導,將校園暴力扼殺在搖籃中,能給廣大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