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計劃#
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身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彬彬有禮,謙虛懂事的好孩子,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教育孩子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是很少有家長教導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後該如何處理。
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孩子遭到校園暴力後不知道該不該還擊,同時也正是因為缺乏這方面的教育,孩子往往也會不知所措,身體和心理受到傷害卻不知道如何訴說而默默忍受。
關於這個問題,不少家長也是十分頭疼,不知道如何處理,到底讓孩子還手還是讓孩子「告訴老師」呢?對此,家長們不妨參考一下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的方法。
李玫瑾:支持孩子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節目中表示:我肯定會支持啊,支持孩子打回去。
或許大家會覺得,為什麼一個育兒專家會教導孩子與其他孩子打架,這不就違背了我們教育孩子彬彬有禮的初衷了嗎?對於這點,李玫瑾教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孩子小的時候缺乏是非觀念,不懂得孰是孰非,他們做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單純的覺得好玩,如果孩子遭受到同齡人的無端欺負後選擇默默忍受,那麼這樣的欺負就會常態化。
李玫瑾教授認為:校園暴力如果受害者不及時反抗,那麼當施暴者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慢慢變得無視規則,只要有一次沒被告發,就會有更加過分的下一次,最終從「欺負」演變成「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也是時有發生,為人父母,每每看到此類新聞都會由衷的感覺到心疼,甚至還會思考著,如果自己的孩子遇上這樣的事情,該多無助,該怎麼辦好?
校園霸凌給人的影響是非常持久深遠的,如同夢魘般縈繞在孩子心中,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巨大而且長久的傷害。那麼,家長該如何預防自己的孩子遭受校園霸凌呢?李玫瑾教授為家長們出了幾招。
學會這幾招,告別校園暴力
增強孩子體格,學會自我保護家長們在孩子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讓孩子的體能訓練也跟上,這樣孩子在被欺負的時候才能夠有一定自保和反擊能力。
孩子平時多運動多鍛鍊,增強體質的同時還能保證自己不容易被病痛所困擾,而且,如果孩子有一副健碩的體格,別人在想欺負他的時候還要掂量掂量是否能夠欺負得了他。
畢竟如果孩子是一副一碰就倒的樣子,那麼欺負孩子的的人下一次肯定還會繼續欺負他,而且可能更加肆無忌憚。
但是,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不成為校園暴力受害者的同時也不要當施暴者,鍛鍊身體只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在被欺負的時候有質保訥訥立管,而不是欺負人的。
不能一味的忍讓很多家長從小便教育孩子與人和善,和同學一定要和平相處,被別人欺負了就告訴老師。許多孩子還是非常聽父母的話的,所以在被欺負後的第一時間腦海裡閃過的念頭便是:忍一忍就過去了。
但是,如果孩子一味的忍讓還是會被人欺負的,家長要先教會孩子以理服人,讓孩子和對方講道理,如果對方道歉也就不便繼續追究,如果對方聽不進去,那麼就要教會孩子:學會反擊。
學會反擊並不是讓孩子學會打架,家長們一定要跟孩子劃清打架和反擊的界限,不要讓孩子從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成為了下一個施暴者。
注重家教,不能以大欺小在孩子從小接受體育鍛鍊擁有了強大爆發力的時候,家長們就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了,讓孩子不能以大欺小,要與同學和平共處,幫助弱小被欺負的同學討回公道。
同時,家長們也應該教導孩子如何正確的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讓孩子學會自我消化這些負面情緒,而不是將自身的負面情緒通過暴力發洩在別人身上,這樣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家長們要讓孩子知道,對於過度霸道的孩子欺負自己時,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放心打回去讓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欺負的;對於弱小的同學,應該幫助他不被他人欺負,在教導孩子不被校園暴力傷害的同時,也一定要讓孩子不成為校園暴力施暴者。
欣媽說
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每個孩子情況不同,教育方法也不同,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是欣兒媽,家長們如果遇上育兒方面的問題,不妨在評論區發表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或者私聊我和我一起探討如何孩子的教育問題,歡迎大家幫忙轉發點讚哦,謝謝!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