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過得怎樣,或被父母或身邊的人怎麼對待,可能會決定一生的命運。
孩子的童年
今天和先生討論了下童年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造就的現在的性格缺陷。
他的童年學習成績比較好,經常是被肯定的,媽媽強勢,爸爸在他成長過程中沒起什麼作用,家裡事情基本媽媽做主。
小時候有被打和被罵的經歷。他告訴我,他的媽媽買了一個重要的玉還是什麼東西給他,然後他弄丟了,結果,媽媽發了好大的火。
孩子被責罵
讓他出去找,沒找到不要回來,結果他沒找到不敢回家。
能看出小時候的先生是比較怕媽媽的。
那個時候爸媽都上班,他是奶奶帶大的。由於是家裡的獨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當婆婆說我家先生很大還在餵飯,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帶我孩子的時候,那麼大了還餵飯。
他還告訴我他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遇到一件事,具體什麼事他忘記了,還說要問問媽媽再做決定。
他旁邊一個大哥就說,這個事還要問你媽呀?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現在的先生,跟父母沒什麼親密感。他的性格是內向的,有上進心,但卻是少了一份做決定的勇氣,缺乏一點主見,一個男人有的大格局。因為他的父親沒有給到他男性的影響力。
而他的媽媽脾氣也不太好,他說小時候都是害怕的,被別人欺負也不敢還手。
以致於被媽媽說膽子怎麼這麼小。
可那時候的先生的媽媽根本意識不到是自己的原因導致孩子這樣的。
他長大後花了很大心力衝破害怕這道心牆,越過這個障礙。
他不是沒有一點優點,也許恰好是童年的學習不錯,得到的那一點肯定,讓他很有上進心。
幸運的是他通過自己不斷地改變,這個內動力讓童年的影響降到最低。
而很多人是不幸的,比如我,小時候經常被身邊的人否定,因為爸媽不在身邊,在身邊的時候也不管這些。
對於我的童年,我記得我被親戚說,被送到親戚家住,起碼住了三四家。
害怕的孩子
小時候很害怕犯錯誤,被欺負了也不敢跟家人說。對媽媽唯一的記憶就是媽媽教我寫拼音字母a。
長大後的我就是無法衝破性格裡的那些缺陷。
但我和父母的親密感又有,源於小時候的年夜,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過去成績,未來的打算。
現在的我就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爭不搶,不強勢,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想得多。我想向上,去爭去搶,可是總感覺內動力不夠,覺得自己做不到,就是無法去擴展自己的事業。
我很悲哀,也許就是因為這些缺陷,我錯過了那些我不敢經歷的事情,我的人生少了一點衝勁。
我也是內向的,因為我發現我只能從內裡獲得能量,無法從外界獲得。我只想靜靜思考自己的人生,很難從他人那裡吸取到經驗。
到了我也生了孩子,可我還是太年輕,當時對科學育兒完全沒有準備,也沒有這個意識。
孩子在4歲以前都是奶奶帶的,因為我的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我不能放手不管了。
後來我看了很多育兒知識,才意識到孩子的童年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然後我下定決心自己教育孩子,從自己的童年經歷中吸取教訓。我不停地自我修正,在孩子內心種下愛的種子。
現在我的孩子親密感不錯,喜歡鼓勵別人,每天都在進步,但由於餵養環境不穩定,安全感不足,對陌生的大人多的環境會感到害怕。
現在我也致力於把孩子所受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孩子和媽媽
或許這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
慢慢育兒,分享育兒點滴和身邊的育兒故事,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如果您看了文章後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