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身經歷看,童年的經歷是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的?

2020-10-10 慢慢育兒記

孩子的童年過得怎樣,或被父母或身邊的人怎麼對待,可能會決定一生的命運。


孩子的童年


今天和先生討論了下童年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造就的現在的性格缺陷。

他的童年學習成績比較好,經常是被肯定的,媽媽強勢,爸爸在他成長過程中沒起什麼作用,家裡事情基本媽媽做主。

小時候有被打和被罵的經歷。他告訴我,他的媽媽買了一個重要的玉還是什麼東西給他,然後他弄丟了,結果,媽媽發了好大的火。


孩子被責罵


讓他出去找,沒找到不要回來,結果他沒找到不敢回家。

能看出小時候的先生是比較怕媽媽的。

那個時候爸媽都上班,他是奶奶帶大的。由於是家裡的獨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當婆婆說我家先生很大還在餵飯,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帶我孩子的時候,那麼大了還餵飯。

他還告訴我他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遇到一件事,具體什麼事他忘記了,還說要問問媽媽再做決定。

他旁邊一個大哥就說,這個事還要問你媽呀?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現在的先生,跟父母沒什麼親密感。他的性格是內向的,有上進心,但卻是少了一份做決定的勇氣,缺乏一點主見,一個男人有的大格局。因為他的父親沒有給到他男性的影響力。

而他的媽媽脾氣也不太好,他說小時候都是害怕的,被別人欺負也不敢還手。

以致於被媽媽說膽子怎麼這麼小。

可那時候的先生的媽媽根本意識不到是自己的原因導致孩子這樣的。

他長大後花了很大心力衝破害怕這道心牆,越過這個障礙。

他不是沒有一點優點,也許恰好是童年的學習不錯,得到的那一點肯定,讓他很有上進心。

幸運的是他通過自己不斷地改變,這個內動力讓童年的影響降到最低。

而很多人是不幸的,比如我,小時候經常被身邊的人否定,因為爸媽不在身邊,在身邊的時候也不管這些。

對於我的童年,我記得我被親戚說,被送到親戚家住,起碼住了三四家。


害怕的孩子

小時候很害怕犯錯誤,被欺負了也不敢跟家人說。對媽媽唯一的記憶就是媽媽教我寫拼音字母a。

長大後的我就是無法衝破性格裡的那些缺陷。

但我和父母的親密感又有,源於小時候的年夜,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過去成績,未來的打算。

現在的我就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爭不搶,不強勢,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想得多我想向上,去爭去搶,可是總感覺內動力不夠,覺得自己做不到,就是無法去擴展自己的事業。

我很悲哀,也許就是因為這些缺陷,我錯過了那些我不敢經歷的事情,我的人生少了一點衝勁

我也是內向的,因為我發現我只能從內裡獲得能量,無法從外界獲得。我只想靜靜思考自己的人生,很難從他人那裡吸取到經驗。

到了我也生了孩子,可我還是太年輕,當時對科學育兒完全沒有準備,也沒有這個意識。

孩子在4歲以前都是奶奶帶的,因為我的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我不能放手不管了。

後來我看了很多育兒知識,才意識到孩子的童年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然後我下定決心自己教育孩子,從自己的童年經歷中吸取教訓。我不停地自我修正,在孩子內心種下愛的種子。

現在我的孩子親密感不錯,喜歡鼓勵別人,每天都在進步,但由於餵養環境不穩定,安全感不足,對陌生的大人多的環境會感到害怕。

現在我也致力於把孩子所受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孩子和媽媽

或許這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


慢慢育兒,分享育兒點滴和身邊的育兒故事,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如果您看了文章後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童年經歷對性格塑造的影響,有以下三種
    你如何理解自己的童年,你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弗洛伊德說:「一個人的童年將影響他的一生」。童年,是一個人全部人格的基礎,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性格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現代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經曆本身並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人性格的是對經歷意義的解讀。同樣是具有生理缺陷的人,有些人因為童年的歧視一生都活在自卑之中,變得怯懦和消極,不敢與異性交往。
  • 童年的不良經歷,足以毀掉一個人
    看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而童年經歷對於人的一生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童年所經歷的照顧、愛、教育、突發事件等等都會深深影響著孩子,只是有些是直白的,有些是隱藏著的。
  • 【人格心理學】童年經歷對你的人生有影響嗎?
    在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學派,經常強調一個詞,叫做童年早期經驗。就是在人很小的時候的經歷。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認為,在人童年的時候的一些經歷,雖然你可能記得不清甚至忘記了,但是它們仍然在你的潛意識裡發揮作用,影響甚至決定你的一生
  • 童年經歷之殤 | 《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人格受內外環境的制約,特別是童年經歷的影響。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沃茲沃思(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彩虹》一詩中寫下了這句話:「兒童是成人的父親。」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兒童的純真是我們成人應該學習的,二是成人後的表現是由童年經歷所決定的,兒童是未來的成人。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解讀童年經歷:一是童年對人格的一生發展具有什麼樣的作用?
  • 童年經歷好不好會影響壽命的長短?有科學研究給出了結論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期,童年時期的孩子應該在父母家人的呵護和鼓勵之下,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自信,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童年時期的孩子應該是無憂無慮的。然而現實情況卻不是如此,有很多孩子在童年時期有過被虐待,被忽視,被家庭暴力等等不好的童年經歷。
  • 家暴豈止是夫妻,陳喬恩的童年經歷,是多少孩子一生的噩夢!
    許多孩子在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下,被父母用棍棒教育著長大,而明星也不例外,陳喬恩說起自己童年時的經歷,也是讓許多網友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被家暴的經歷。陳喬恩,1979年出生於中國臺灣。一位憑藉偶像劇《青蛙王子》、《命中注定我愛你》多次刷新收視率的女演員,是當之無愧的偶像劇女王。
  • 「人格心理學」童年經歷對你的人生有影響嗎?
    在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學派,經常強調一個詞,叫做童年早期經驗。就是在人很小的時候的經歷。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認為,在人童年的時候的一些經歷,雖然你可能記得不清甚至忘記了,但是它們仍然在你的潛意識裡發揮作用,影響甚至決定你的一生。
  • 人生常常是童年經歷的翻版
    誰也想不到,所有她之後的人生,竟然被小時候這麼小的一段經歷影響的這麼深。人這一輩子最難解讀的是父母的愛。比瓷器更易碎的是孩子的心靈,孩子幼小的心靈是敏感而脆弱的,不太容易解讀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看不清父母對自己的愛。童年裡的一點點小事,在孩子看來都像是天塌下來了的感覺。因此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孩子,認真傾聽孩子說的話和表情動作是很重要的。
  • 童年創傷如何影響一生的健康
    「 所以,我開始查閱手頭所有的相關資料, 了解暴露在不幸中, 是如何影響兒童的大腦和身體發育的。然後有一天,一個同事走進我的辦公室, 他問我,「伯克醫生,你看過這個嗎?」 在他用手的是一份調查研究的複印件,譯文 是「童年不良經歷(ACE )研究「。 那一天,改變了我的臨床實踐,也最終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
  • 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等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知道了!
    現在不同了,生活富足了,孩子數量也少了,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對孩子文化知識教育的重視,父母還對親情教育、親子關係的教育,逐漸重視起來。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童年階段的成長對人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親子關係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育兒知識】母親童年經歷影響孩子智力?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育兒知識】母親童年經歷影響孩子智力?來源:鳳凰網親子綜合 作者: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導:美國《神經科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稱,母親的童年生活經歷會對子女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產生直接影響
  • 《愛德華醫生》:童年經歷會影響人的一生
    他還認為成人的行為的根本原因是童年經歷所遺留下來的未解決的心理衝突。心理學家需要做的就是理解這種內在驅力,無論它是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會賦予行為能量並指導行為。在這部影片裡,女主彼特森的老師和女主就是運用這種方法來治癒JB的失憶症及犯罪情結的。
  • 童年的經歷決定著性格與命運,看不見的心理傷害,會伴隨你一生
    文/錢江趕潮人01如何理解與面對原生家庭和早年創傷的影響,生發出療愈的勇氣和力量。在我童年時期,發生過一件記憶非常深刻的事情,三歲的記憶如此清晰與頑固,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現象。所以童年的影響對人的一生是很大的,對每一個人都一樣,我也逃脫不了,只是以前不知道這樣的心理影響,所以不知道某些性格是由此而引起。在五十多年前的農村裡,娛樂生活相對匱乏,當時還在一個特殊時期。這天上面派來的文藝宣傳隊來演樣板戲,不知道是《紅燈記》還是《沙家浜》。
  • 童年經歷對於人來說,有什麼重大影響呢?
    童年其實應該是很美好的一段時光,無憂無慮的生活,開開心心沒有煩惱。但小時候廂廂家裡很窮,只能維持基本的溫飽,從記事起就要幫著幹家務活,約莫8、9歲的時候就要跟著媽媽去廠裡打工,沒有很多的玩耍時間。小時候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挨揍了,經常在犯錯的時候挨打,媽媽折起一根細條就開抽,一直記得那個東西打在身上很疼。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上)
    如果把現在看作未來的起點,那麼,童年的經歷只是一個背景,告訴你為什麼你現在所站的是這樣一個起點,未來會怎樣,要看你從現在開始走了一條什麼樣的路。而童年充滿虐待的孩子,因為小時候缺乏這樣的經驗,成年以後,在技能方面需要重新學習。
  • 《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她童年的悲慘經歷,一生都無法治癒
    這個創立了輝煌事業的女人,卻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也是她一生都不想提起的經歷,那就是她的童年。今天,讓我們走進可可·香奈兒的童年,看看這位締造了永不過時的時尚女巨頭,都曾經歷過什麼傷心往事吧。香奈兒的品牌跟奢侈品有關,但她本人的出身經歷,跟有錢、有地位、非常富裕的家庭毫不沾邊。
  •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
    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學界的開山鼻祖弗洛伊德認為童年時期習得的情緒經驗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就拿自卑這件事來說,對於一個成年人而言,他總是會在不同場合莫名其妙的感到自卑,這可能就與他童年時期遭受的經歷有關。
  • 胡滿基:童年期不良經歷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說的: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快樂幸福的童年是我們每個孩子的嚮往,童年裡父母的陪伴,無憂無慮的生活,特別幸福。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如此幸運,他們可能會因為家庭的一些陰影,導致成長過程的不愉快。
  • 《唐山大地震》方登:淺析童年經歷對人性格塑造的影響
    三個字伴隨了方登一生所以從這兩方面分析,我也能夠理解方登執意去離家遠的學校就讀,同時不願意回家的原因了。究其根本,還是她在童年時經歷的一些事情,以及她成長的環境所造成的。如今自己有了孩子,她面臨著是否打掉她的抉擇,於是她也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當年的經歷。於是她決定,自己當年被放棄了,如今就更不能放棄這個孩子。
  • 心理學家:孩子童年有三種經歷,會留下心理創傷,變得怯懦、自卑
    備受煎熬的小雅,終於鼓足勇氣去看了心理醫生,她希望心理醫生的幹預,能夠讓她變得更自信,在一番長聊後,心理醫生找到了小雅自卑的原因:小雅的擰巴心理其實是父母在她童年時期埋下的一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