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個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平臺上線 可為海外華人提供中醫服務

2020-12-13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記者 王聞聰)4月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說,4月2日,首個北京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平臺,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將權威發布北京中醫藥在疫情防控、康復、護理全周期方案,依靠網際網路融合技術,實現線上實時互動、遠程問診等服務,讓世界共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北京經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醫藥憑藉其獨特優勢,得到了患者和群眾認可,進入到國家診療方案中,最新版本的中醫藥診療方案被翻譯成英文,分享到了有需求的國家和地區。

按照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部署要求,為有效適應海外華人的中醫服務需求,助力海外華人的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充分發揮首都中醫藥資源優勢,聯合23個海外中醫藥學術組織,組織首批10餘家中藥企業以及物流、貿易等相關企業,共同開發了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平臺開通後,將為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國外朋友開展中醫藥防治方案、遠程諮詢、產品服務等,實現「五個一點」快捷服務,即「一點了解北京方案」「一點學會居家防護」「一點找到三甲醫院」「一點找到專家諮詢」「一點了解中藥服務」,讓世界共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北京經驗。

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功能多樣,為海外華人提供個性化、便捷化、精準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平臺分為北京方案、北京服務和北京產品三個功能,每個功能又分為三個模塊。其中,北京方案分為指南發布、防護視頻、生活指導3個模塊,向全球發布北京中醫藥防治、康復、護理全周期方案,其中中醫藥防治方案已更新至第四版,以視頻方式形象展示居家防護科普,內容涉及中醫藥預防方、穴位保健、兒童防護、心理調適等內容,此外平臺生活指南提供了百餘篇生活防護知識,指導民眾疫情期間的日常生活;北京服務分為遠程諮詢、千名專家、精品課件3個模塊,可連結到北京市四家三甲中醫醫院,近千名中醫藥專家在平臺上為海內外民眾提供遠程諮詢服務,推送北京中醫藥疫情防控精品課件,提升海外中醫從業者服務能力;北京產品分為一鍵查詢、一點對接、我要服務3個模塊。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將中藥產品分類分途徑推送。海內外民眾將一鍵了解查詢中藥企業的海外銷售點分布,供需雙方多途徑多渠道精準對接,實現中藥產品服務。

此外,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實現「五渠道」統一服務,緊密對接海內外中醫藥服務需求。平臺動態採集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通過中醫藥企業海外渠道、國內企業流通渠道、其他貿易渠道、海外華人華僑社團及個人中醫藥服務渠道、世界中醫藥組織海外渠道實現統一服務。

相關焦點

  • 首個北京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平臺上線 可為海外華人提供中醫服務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通報,4月2日,首個北京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平臺,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將權威發布北京中醫藥在疫情防控、康復、護理全周期方案,依靠網際網路融合技術,實現線上實時互動、遠程問診等服務,讓世界共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北京經驗。
  • 「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提供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
    首個北京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平臺——「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今日正式上線,將向全球疫情地區民眾權威發布北京中醫藥防控疫情防治、康復、護理全周期方案。該平臺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聯合多部門開發,依靠網際網路融合技術,實現線上實時互動、遠程問診等服務。統計顯示,截至4月1日,北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使用中醫藥患者達88.68%,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中醫藥抗疫成效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最新版本的中醫藥診療方案被翻譯成英文,分享到了有需求的國家、地區。
  • 中英雙語 「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上線 中醫藥健康服務走向世界
    為了更迅速、方便地為他們提供健康服務,首個北京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平臺——「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今日正式上線,將向全球疫情地區民眾權威發布北京中醫藥防控疫情防治、康復、護理全周期方案。此平臺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聯合多部門開發,依靠網際網路融合技術,實現線上實時互動、遠程問診等服務,讓世界共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北京經驗。
  • 北京提供多條新冠肺炎「線上問診」渠道,部分平臺提供雙語諮詢服務
    四是在線諮詢,可通過留言等方式提問,專家給出專業解答。2月23日起,線上諮詢平臺開通了線上診療服務板塊,連結到5家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引導市民線上診療,方便群眾。平臺還連結了今日頭條、京醫通、好醫生、好大夫、醫渡雲、微醫、阿里健康、春雨醫生、京東健康、華為、海納醫信、領創醫療、和緩醫療、東華醫為等10多家網絡。
  • 北京中醫藥大學全球抗疫平臺正式上線
    中醫藥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顯著優勢,令世界矚目。隨著疫情在海外持續蔓延,廣大海外同胞、華人華僑和國際友人的安全健康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心。北京中醫藥大學將中醫深厚底蘊與防治新冠肺炎積累的實際經驗相結合,願將中醫藥預防治療的方案與世界人民分享,守護您的生命和健康。
  • 體驗針灸按摩藥膳 北京向海外推出中醫養生遊
    將在海外建中醫養生體驗館   中醫藥文化一直為港澳臺同胞和華人華僑所喜愛,而現在,針灸、足浴、藥膳等中醫藥養生方式,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歐美遊客。   此次推出的中醫養生文化遊重點是要向海外市場推廣。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王粵介紹說,目前中醫養生旅遊針對不同的人群制訂了不同行程、不同特點的線路。
  • 北京開通心理諮詢專線為海外華僑華人服務
    中新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 於立霄)當前,海外疫情快速擴散,已波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加強與海外僑胞的溝通,解決他們因疫情產生的焦慮情緒,北京推出搭建心理諮詢平臺、開通遠程問診平臺等舉措,助力海外僑胞增強抗疫信心。
  • 非中醫類別醫師也可提供中醫藥服務
    本報訊(記者張淑會)非中醫類別的醫師,能否給患者提供中醫藥服務?日前,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衛生健康委聯合下發通知,就我省非中醫類別醫師提供中醫藥服務有關事項作了明確規定。 據介紹,在我省,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取得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或《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經所在主要執業機構考核,確認中醫藥專業技術達到相應水平,並填寫《河北省非中醫類別醫師提供中醫藥服務登記表》,在批准該機構執業的市、縣衛生健康委(局)中醫藥主管部門登記(市直、省直醫療機構在同級中醫藥主管部門登記)後,可以在臨床工作中提供相應中醫藥服務。
  • 第五屆京交會中醫藥雙語養生講座「絲路大使話中醫」活動在京舉行
    5月30日,北京市朝陽區衛計委與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共同承辦了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醫藥雙語養生講座——「絲路大使話中醫」活動,來自國內外各界人士近100人出席了本次活動。對話活動主持人是兩位雙語中醫藥專家:國藥藥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藥文化研究會理事、朝陽區中醫協會常務理事、北京鹿銜草堂中醫診所館長程彥傑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馬良宵。他們通過圖片用中英文向參會嘉賓介紹中國與外國進行包括中藥材在內的經貿往來活動和中醫藥與沿途國家交往等情況。
  • 【中醫藥「十三五」成就巡禮】新疆:中醫藥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
    「十三五」以來,自治區陸續出臺《自治區中醫藥健康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等專項規劃和政策措施扶持發展中醫藥事業,深入落實《中醫診所備案管理辦法》和相關工作。截至6月30日,已經完成中醫類診所備案289個。
  • 民間、官方「祭妙招」 服務海外華人「尋根熱」
    對故鄉的思念,是根植於華人血脈的「基因」。近年來,目睹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受益於愈發便利的出入境政策,越來越多海外華人來華尋根溯源。  但是,受資料匱乏、祖宅拆遷以及掌握情況的老輩逐漸故去等客觀因素影響,加之自身中文水平有限、難以通過網絡獲得有效線索,海外華人的尋根之路難免遇阻。藉助「外力」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幫助海外華人尋根,民間力量表現活躍。
  • 微醫全球抗疫平臺中英文版上線 6000餘名中國醫生馳援全球守護同胞
    3月14日,中國最早提供抗擊疫情在線義診服務並挺進核心疫區武漢救援的數字健康平臺微醫(WeDoctor),聯合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同步上線微醫全球抗疫平臺中英文版,匯聚海內外醫療資源,向旅居海外6000多萬同胞和億萬國際友人推出新冠肺炎實時救助服務。
  • 微醫全球抗疫平臺中英文版上線,6000餘名中國醫生馳援全球守護同胞
    伸出援手,守護海外同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刻不容緩!3月14日,中國最早提供抗擊疫情在線義診服務並挺進核心疫區武漢救援的數字健康平臺微醫(WeDoctor),聯合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同步上線微醫全球抗疫平臺中英文版,匯聚海內外醫療資源,向旅居海外6000多萬同胞和億萬國際友人推出新冠肺炎實時救助服務。
  • 中醫藥雙語網站在北美開通
    中新網北京10月8日消息:一個具備中英文界面的網中醫網站(healthphone.com)日前在加拿大多倫多市開通,打開了中醫藥走入西方社會的新窗口。  據介紹,開辦這個網站的目標是「運用現代科技及網絡技術,衝破時間、空間、國界與文化的局限,準確地把中醫藥最有用的知識和技術介紹給西方人民,提供高質量、高效率、低費用的電子醫療保健服務,開闢傳統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新紀元」。  根據來訪對象的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網中醫實行分版劃類全方位服務,設置了英文、中文兩種語言的普通版和專業版。
  • 京東健康中藥飲片服務平臺上線 提供名醫開方、按方抓藥、代煎配送...
    9月2日,京東健康正式上線「中藥飲片服務平臺」,通過打造覆蓋全流程一體化的中醫藥服務能力,為用戶帶來中醫在線問診、按方抓藥、中藥飲片代煎及配送到家的一站式服務體驗。據介紹,用戶在京東健康中醫院在線問診後,將獲得由專業團隊提供處方自煎、代煎服務,有效降低因不當操作帶來的有效成分流失。同時,平臺已經實現了「按方抓藥」功能:用戶僅需手機拍照處方並上傳,就可獲得品質優良的中藥飲片服務。
  • 全國首個域名交易國際平臺上線
    為了將中國的域名產業推向世界,打造一個專業的域名門戶網站,易名中國將於2009年8月1日正式推出全國首個域名交易英文國際平臺(ename.com)。據悉,為了促進國內、外域名投資者的交流,更為適應網際網路域名產業的發展趨勢,易名中國經過反覆的論證,多渠道開拓市場,將於明日正式推出國內首個域名交易英文國際平臺。易名中國英文國際平臺(ename.com)主要分域名註冊、域名經紀、域名停放、域名交易等幾個領域,該平臺面向海內外,國外投資者可以無障礙登錄進行域名交易等操作。
  • 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揚州國醫書院,感受中醫藥魅力
    揚州國醫院二樓,中醫師張學志通過望聞問切的中醫方式給海外華文媒體採風團的部分人員進行了診治。馬來西亞海內外雜誌社社長續炳義剛剛做完檢查,他告訴交匯點記者,在馬來西亞中醫很受歡迎,馬來西亞三分之一的人口是華人,中醫文化在那邊保留得非常完整並得到很好的傳承。
  • 中醫「出海」成需求 北京中醫藥大學向世界傳播「中醫好聲音」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 (記者 陳靜)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國際傳播中心18日在此間披露,該校已在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德國建立了四大海外中醫中心,這四大海外中醫中心正在向世界傳播「中醫好聲音」。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教授對記者表示,近年來,依託「一帶一路」倡議,中醫「出海」正在成為一種需求。
  • 2019「京交會」中醫藥服務板塊 將呈現六大活動亮點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6日訊(記者 支豔蓉)4月26日上午,2019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中醫藥服務板塊活動說明會在京舉行。本屆中醫藥服務板塊將圍繞「科技中醫、智慧生活」這一主題,以中醫藥三條主線為核心,藉助京交會的平臺,宣傳中醫藥服務貿易成果,促進行業提升服務能力。
  • 北京首個中醫發熱門診開診 可為患者"量身定製"診療處方
    北京首個中醫發熱門診開診 可為患者"量身定製"診療處方發布時間: 2020-12-01 11:19:05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為避免交叉感染,發熱門診配置獨立CT室、負壓留觀病房、負壓手術室,還將為患者提供「一人一方」的中醫診療服務。這也是北京地區首個開診的中醫發熱門診。「從此,我們有了衝鋒陷陣、施展能力的陣地,可以用中西醫結合的手段治療新發與突發的傳染病,充分發揮出中醫藥對抗疫病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