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漢服 吟誦詩歌 親子少兒詩歌詠誦會 圓滿落幕

2020-12-19 晉江新聞網

  晉江新聞網1月7日訊 為展示美麗新農村建設成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經典詩詞成為打開新農村風光美景大門的鑰匙,昨日,由晉江市農業局、龍湖鎮人民政府主辦,龍湖鎮恆豐休閒農莊承辦、龍湖鎮詩書畫協會協辦的「詩詞歌山水童心頌悠情」親子少兒詩歌詠誦會在龍湖恆豐休閒農莊圓滿落幕。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龍湖鎮恆豐休閒農場,只見一個個穿著漢服的親子家庭正在現場緊張地準備著,雖然天寒,但是小朋友和家長們對活動滿滿的熱情和期待,讓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天氣也似乎沒有那麼冷了。不少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都是第一次穿上漢服,紛紛用手機留下這一個值得留念的時刻。

  古韻十足的舞蹈和內坑在什音隊的表演為活動拉開序幕,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參加活動的小學生集體上臺,朗誦《弟子規》節選,氣場十足。詠誦會現場,近百名小學生和家長身著漢服,按順序登上舞臺,伴隨著美妙的古典音樂,大家生動的表演,充滿感情的朗誦,演繹了詩詞背後的故事和情感。詩詞在中國人心裡一直處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身著漢服的親子家庭的表演,仿佛將現場的嘉賓、觀眾拉進歷史的長河,回味來自歷史的文化盛宴,在詩詞中重溫經典,感受歷史的厚重。

  大家的朗誦中表達出了對鄉村田園的無限熱愛,現場掌聲不斷。龍湖鎮的施文品和女兒施奉延也是參加此次活動的親子家庭之一。在他們登臺的時候,施奉延彈奏琵琶,父親施文品負責朗誦詩詞,一首《我愛我家》聲情並茂。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我愛我家》是施文品自己創作的詩。「採摘信鴿遊戲多,踏青實踐親子樂。彩虹大橋把它揚,恆豐美名將家頌。」這幾句就是《我愛我家》中的詩句。施文品說,他所在的龍湖杆柄村和恆豐農莊一樣,都是在龍湖東溪田野中,因此他對這裡很熟悉也很有感情,這首詩歌也是為了參加此次活動所創作的,充滿了濃鬱的農家山水風情。

  據了解,此次詠誦會系2018年晉江市「海絲農業、振興鄉村」活動月中的一個活動。當天詠誦會結束後,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還一起體驗農家風味餐,一起現場磨豆漿、做饅頭。美味的午餐過後,大家還參觀了農耕文化園、信鴿園,體驗傳統農耕文化,近距離接觸大自然。隨後,還舉行了「千裡走單騎」「齊心協力」「五角拔河」三項趣味競技體驗,一起度過了充滿詩情畫意的一天。

  (記者_施蓉蓉 秦越 文圖)

相關焦點

  • 「暑」不盡的美好時光親子民謠詩歌會舉行
    活動現場「地球媽媽是一位慈愛的媽媽,我們在她的搖籃裡讀書、畫畫,一天天長大……」7月22日晚,由郴州電臺舉辦的「暑」不盡的美好時光親子民謠詩歌會上,數十對親子家庭相約越界書社,讀國學、誦經典,給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份書香味的清涼。
  • 吟誦,讓古典詩歌生命延續
    中國的傳統吟誦是結合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特色,經過一個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過程所形成的一種吟誦的音調,雖然現在聽來會覺得奇怪、甚至於單調,但是卻為中華民族所獨有。  中國語言文字的特色  中國語言文字最大的特色是「獨體單音」,不似西方的拼音語言。比如,我們說「花」,屬於單音,一個聲音;獨體,一個方塊字。但是英文的flowers是由很多音節組成的。
  • 中國古典詩歌的美感特質與吟誦
    年輕人沒有聽過古人吟誦,常把吟誦與朗誦或歌唱混為一談。雖然唱歌很好聽,有節拍、韻律,學起來也更加容易,但那並非傳統的吟誦。     中國的傳統吟誦是結合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特色,經過一個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過程所形成的一種吟誦的音調,雖然現在聽來會覺得奇怪、甚至於單調,但是卻為中華民族所獨有。因此,我認為中國的傳統吟誦很重要。
  • 葉嘉瑩:吟誦,讓古典詩歌生命延續
    中國的傳統吟誦是結合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特色,經過一個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過程所形成的一種吟誦的音調,雖然現在聽來會覺得奇怪、甚至於單調,但是卻為中華民族所獨有。中國語言文字的特色中國語言文字最大的特色是「獨體單音」,不似西方的拼音語言。比如,我們說「花」,屬於單音,一個聲音;獨體,一個方塊字。
  • 古老吟誦文化在當代中國煥發新生機
    近日,近百名手握書卷、打扮頗具「古風」的詩歌愛好者聚集在武漢,吟誦著他們喜愛的古老經典詩句。一句句抑揚頓挫的聲調,抑或平仄起伏的行腔穿越古今,在當代中國傳遞文化風貌、煥發勃勃生機。吟誦,指中國古代讀書人朗讀詩歌的方式。
  • 李白詩歌專場吟誦晚會暨綿陽市第四屆中華吟誦(非遺)展演速寫...
    吟誦晚會現場再見詩仙應未晚。近日,2020年李白詩歌專場吟誦晚會暨綿陽市第四屆中華吟誦(非遺)展演,在綿州大劇院舉行。來自市內外的300餘名吟誦傳承者用吟誦的方式,讓市民們重新認識了詩仙李白。從2015年,綿陽吟誦學會成立至今,越來越多吟誦傳承者參與到其中,讓吟誦在最大範圍得到了傳播傳承。29首詩歌 重新認識李白「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在四川省吟誦學會王傳聞先生一首李白《聽蜀僧濬彈琴》的演繹下,整臺演出正式開始。
  • 重慶長壽湖再現古「花朝節」 賞花吟詩誦國學經典
    重慶長壽湖再現古「花朝節」 賞花吟詩誦國學經典 2017-03-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官志雄     身著漢服的女子在長壽湖景區
  • 聚焦「詩歌周」|中外詩人觀摩正則學校詩教活動:詩歌進校園,校園盡...
    下午四點,在正則學校體育館觀眾席各個方位響起的洪亮誦詩聲中,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詩歌進校園詩會"專場節目拉開序幕。現場詩歌教學、少兒群舞《相和歌》……精彩節目紛紛登場,引得現場掌聲連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世界同吟一首詩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
    今日下午,60餘位中外詩人來到「季冬樹木蒼」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詩聖雕像前,高聲吟誦詩歌。在各國語言的吟誦聲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作為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朗誦會貫穿了「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中外詩人、遊客、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本次詩歌朗誦會上,國內外的詩人大家在杜甫草堂集結,一起追溯千年前「詩聖」杜甫的足跡,開啟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詩歌對話。
  • 開學第一課:千名師生雙語朗誦詩歌 場面壯觀全球直播
    活動共分「五個一」:一次創作、一份邀請、一次相聚、一次吟誦和一次互動,其中的「一次吟誦」即「開學第一課·成都千名學生吟誦邀請之詩」活動於2017年9月4日(周一)下午5:00,在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風雨操場舉行。
  • 金秋詩歌朗誦會:吟誦抒懷 演繹詩歌文化的美麗
    「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昨天(10月22日)晚上,在美麗的句容葛仙湖畔,一場金秋詩歌朗誦會精彩上演。來自句容各界的詩人、詩歌愛好者共同演繹詩歌文化的美麗,為現場觀眾帶來一份餘音繞梁的感動。
  • 初識吟誦| 《三字經》,媽媽們的親子共度課程好禮
    孩子們學習弟子規  孩子們學子拱手禮  萌習團的孩子們著漢服吟誦弟子規  吟誦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公認的中國文化獨特魅力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有帶旋律曲調的歌唱方式,有不帶旋律曲調的誦讀方式;有拖長的吟詠方式,有加嘆詞的哦嘆方式;有看著書的讀念方式,也有背書的諷誦方式。古人讀書的狀態也有很多,有高、低、朗、默、急、緩、恬、苦、長、短、細、漫等,所以有高歌、高唱、高吟、高詠,也有低歌、低唱、低吟、低詠;有朗歌、朗唱、朗吟、朗詠,也有默歌、默唱、默吟、默詠。所有這些方式,統稱為「讀」,今天則改稱為「吟誦」。
  • 錦繡華年首屆大中華少兒漢服藝術節暨2019西安國際少兒服裝周舉辦
    由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西安文理學院關中書院、陝西廣播電視臺少兒藝術中心主辦,中華儒商文化總會、西安從吾藝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安文漾清奇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錦繡華年首屆大中華少兒漢服藝術節暨2019西安國際少兒服裝周6月9日下午在全國四大著名書院之一的西安市關中書院盛大舉辦
  • 和詩以歌 成都杜甫草堂童聲吟誦開啟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
    古詩傳統吟誦活動開啟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身著傳統漢服的9歲小姑娘餘昂昂用清亮的童聲吟誦著杜甫的《客至》。仔細聽來,這一首原本很多人熟悉的七律,仿佛又有一些不同和獨特的韻味。餘昂昂並不是在朗讀這首詩歌,而是在用傳統吟誦的方式進行表達。
  • 青龍湖畔作舞臺,吟誦經典展風採~
    青龍湖畔作舞臺,吟誦經典展風採~ 2020-06-01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昕餘專訪/喜迎國慶70周年 · 紅色詩歌誦讀圓滿成功
    迎國慶 · 紅色誦讀詩歌朗誦會取得圓滿成功陝西大唐文化藝術社訊:(報導:小麥子 攝影:老頑童)金秋送爽,萬裡河山披錦繡;丹桂飄香,高歌歡唱寄深情。2019年9月22日下午由陝西盛唐國際茶文化有限公司,西安市雁塔書法家協會,陝西大唐文化藝術社,新加坡國際華語詩歌藝術節,國際華語藝術節長安女子書畫院主辦,由西安龍澤廣告有限公司,西安終南山藕芳園書院,西安市旗袍藝術研究會共同協辦的《迎國慶﹒紅色誦讀詩歌朗誦會》誦讀經典,不忘初心,在陝西商貿學校圓滿舉行,來自藍田,長安,鹹陽等地的七十多位詩人、書畫藝術家歡聚一堂
  • 雅典吟誦:最好的詩歌教育
    張本義說,吟誦,即吟詠誦讀,是中國古典詩文特定的展讀方式。它首先是一種學習方法,其次是古人創造的一種藝術形式。吟,即小聲哼念;詠,即詠唱,將聲音拉長,並以旋律美化之;誦,即對字詞音調有節制地念出其抑揚聲調和徐緩節奏。前人在展讀一篇詩文時,往往夾吟夾誦,而詠唱歌詩是更高級別的詩歌展讀形式。
  • 以詩歌表達時代的迴響——第五屆上海國際詩歌節圓滿落幕
    12月4日上午,由《上海文學》雜誌社等聯合主辦的「人類同心,共抗疫情」主題詩歌徵集活動頒獎儀式在靜安區圖書館舉行,並為新出版的詩集《天涯同心——詩人思想錄》舉行首發式,這標誌著第五屆上海國際詩歌節圓滿落下帷幕。▲詩集《天涯同心——詩人思想錄》舉行首發式。
  • "古代才女"武亦姝:詩歌是個人的不希望被打擾
    吟誦起「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時,她笑得恣意,「我在江南沒有什麼好給你,那我就把一整個春天都送給你吧。」末了,不忘問攝像,「多美啊,是吧?!」她柔軟也獨立。書柜上只有一本書,「就是陸遊的詩」。她試圖用未被選入課本的一句詩展示陸遊的「可愛」: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你看外面風啊雨啊那麼大,我還是在家裡摸貓吧,我就不出門了」。
  • 激情滿懷迎接2019 理光之星教育元旦親子嘉年華圓滿落幕
    送走2018,滿懷激情迎來2019,理光之星教育元旦親子嘉年華,12月29日在李家村校區盛大開幕,50多組學員家庭歡聚一堂,在這裡載歌載舞,笑語歡聲,共同歡度快樂的親子時光。  四位同學表演詩歌朗誦《明天的花兒》,為我們展示了新時代的少兒風採。  兩位小美女獻上的精彩的拉丁舞,倫巴被譽為拉丁之魂,舞步動作婀娜款擺,十分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