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國學館2018年公益課程正在火熱報名中,你有興趣沒?有興趣的話就快報名參加學習一番啦!我們非常歡迎孩子們和家人一起,來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喔~~
高橋國學館本期開設的公益課程有:中醫養生保健、傳統手工體驗、禪舞修習、吟誦入門、商務禮儀、青少年禮樂、青少年禮射等。如果你心動的課程在這裡,就快參與報名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孩子們學習弟子規
孩子們學子拱手禮
萌習團的孩子們著漢服吟誦弟子規
吟誦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公認的中國文化獨特魅力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吟誦是中國漢語古詩文的活態。在吟誦中,包含了很多語言本身所沒有的意義,這些意義也是附著詩文一起流傳的。
吟誦是寫詩的重要入門途徑
在古代,「讀書」是上學的代稱,「讀書人」是文人的代稱,因為「讀」是學習文化的基本方法。
古人讀書的方式有很多。有帶旋律曲調的歌唱方式,有不帶旋律曲調的誦讀方式;有拖長的吟詠方式,有加嘆詞的哦嘆方式;有看著書的讀念方式,也有背書的諷誦方式。古人讀書的狀態也有很多,有高、低、朗、默、急、緩、恬、苦、長、短、細、漫等,所以有高歌、高唱、高吟、高詠,也有低歌、低唱、低吟、低詠;有朗歌、朗唱、朗吟、朗詠,也有默歌、默唱、默吟、默詠。所有這些方式,統稱為「讀」,今天則改稱為「吟誦」。
現在人們都以為讀書的樂趣在於讀的內容好。其實對古人來說,「讀」本身就是「樂」。曾國藩曾言: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一樂也。
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各地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啟用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教材,其中,語文教材中古詩文選篇數量陡增。那麼,古詩文應該怎麼學?
「部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曾說,要讓學生多誦讀、多吟誦,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不要把課文分析搞得那麼瑣碎、程式化。
吟誦是學習中國古典詩歌非常重要的入門途徑。「吟誦不但是讀詩、欣賞詩、理解詩的重要法門,而且是寫詩的重要入門途徑。詩要自己『跑』出來,怎麼做?你要對詩歌中文字的音聲、節奏、韻律非常熟悉。你熟於吟誦,於是你的詩便會隨著聲音『跑』出來。」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說,詩歌一定要會吟誦,才能得到它的精華。
吟誦不僅僅是漢詩文的讀法,它還是傳統教育的基本教學方法。漢詩文不單是文字藝術,更是聲音的作品。聲音是有意義的,不僅讀法會影響含義,讀音也會帶來情緒感覺。
「世界上有聲調語言的民族,它們的詩歌和文章多數天然就是可唱的。我們中國的詩歌傳統,是用聲音作詩。了解吟誦的老師都知道,一旦吟誦起來,所有的聲韻都展示出來,那些古詩是一下子煥發了多大的光彩!就像明珠拂去泥塵,陡然間豔照四壁。
吟誦的方法:
平長仄短,依字行腔
吟誦的價值點:
背誦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誦。吟誦便於記憶,這是公認的經驗。
吟誦也便於理解。傳統文化或者經典詩文,如果除了解釋字義,還要分析主題、結構、寫法、背景、意象、意境等等,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年紀幼小,多半不能記住,更難得理解。
而古代老師,除了解釋字義以外,講解不多,而多半通過吟誦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給學生。學生會記住吟誦,其中如句讀、語氣、聲調、情緒等等,一起記下,等到年長,自有豁然開朗的一天。是以古人記的多,悟的也多。現在講解太多,背誦太少,講的記不住,背的無神韻,自然竹籃打水。
關於報名
課程時間:周四(晚上)
基礎費用:20元/人/次。(含茶點費、茶水費、老師交通費等)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報名結束。名額有限,欲報從速!先到先得!
報名地址:長沙市雨花區高橋大市場酒店用品城30棟2樓11號扶梯左轉(4號扶梯右轉)高橋國學館
聯繫人 :劉女士 17773816001
電話:0731—85118709
您還可以線上報名喔!
備註:本班招募志願者,並對有意願成為講師助理的學員進行免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