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吟誦| 《三字經》,媽媽們的親子共度課程好禮

2020-12-22 長沙新聞網

      高橋國學館2018年公益課程正在火熱報名中,你有興趣沒?有興趣的話就快報名參加學習一番啦!我們非常歡迎孩子們和家人一起,來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喔~~

  高橋國學館本期開設的公益課程有:中醫養生保健、傳統手工體驗、禪舞修習、吟誦入門、商務禮儀、青少年禮樂、青少年禮射等。如果你心動的課程在這裡,就快參與報名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孩子們學習弟子規

  孩子們學子拱手禮

  萌習團的孩子們著漢服吟誦弟子規

  吟誦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公認的中國文化獨特魅力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吟誦是中國漢語古詩文的活態。在吟誦中,包含了很多語言本身所沒有的意義,這些意義也是附著詩文一起流傳的。

  吟誦是寫詩的重要入門途徑

  在古代,「讀書」是上學的代稱,「讀書人」是文人的代稱,因為「讀」是學習文化的基本方法。

  古人讀書的方式有很多。有帶旋律曲調的歌唱方式,有不帶旋律曲調的誦讀方式;有拖長的吟詠方式,有加嘆詞的哦嘆方式;有看著書的讀念方式,也有背書的諷誦方式。古人讀書的狀態也有很多,有高、低、朗、默、急、緩、恬、苦、長、短、細、漫等,所以有高歌、高唱、高吟、高詠,也有低歌、低唱、低吟、低詠;有朗歌、朗唱、朗吟、朗詠,也有默歌、默唱、默吟、默詠。所有這些方式,統稱為「讀」,今天則改稱為「吟誦」。

  現在人們都以為讀書的樂趣在於讀的內容好。其實對古人來說,「讀」本身就是「樂」。曾國藩曾言: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一樂也。

  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各地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啟用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教材,其中,語文教材中古詩文選篇數量陡增。那麼,古詩文應該怎麼學?

  「部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曾說,要讓學生多誦讀、多吟誦,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不要把課文分析搞得那麼瑣碎、程式化。

  吟誦是學習中國古典詩歌非常重要的入門途徑。「吟誦不但是讀詩、欣賞詩、理解詩的重要法門,而且是寫詩的重要入門途徑。詩要自己『跑』出來,怎麼做?你要對詩歌中文字的音聲、節奏、韻律非常熟悉。你熟於吟誦,於是你的詩便會隨著聲音『跑』出來。」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說,詩歌一定要會吟誦,才能得到它的精華。

  吟誦不僅僅是漢詩文的讀法,它還是傳統教育的基本教學方法。漢詩文不單是文字藝術,更是聲音的作品。聲音是有意義的,不僅讀法會影響含義,讀音也會帶來情緒感覺。

  「世界上有聲調語言的民族,它們的詩歌和文章多數天然就是可唱的。我們中國的詩歌傳統,是用聲音作詩。了解吟誦的老師都知道,一旦吟誦起來,所有的聲韻都展示出來,那些古詩是一下子煥發了多大的光彩!就像明珠拂去泥塵,陡然間豔照四壁。

  吟誦的方法:

  平長仄短,依字行腔

  吟誦的價值點:

  背誦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誦。吟誦便於記憶,這是公認的經驗。

  吟誦也便於理解。傳統文化或者經典詩文,如果除了解釋字義,還要分析主題、結構、寫法、背景、意象、意境等等,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年紀幼小,多半不能記住,更難得理解。

  而古代老師,除了解釋字義以外,講解不多,而多半通過吟誦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給學生。學生會記住吟誦,其中如句讀、語氣、聲調、情緒等等,一起記下,等到年長,自有豁然開朗的一天。是以古人記的多,悟的也多。現在講解太多,背誦太少,講的記不住,背的無神韻,自然竹籃打水。

  關於報名

  課程時間:周四(晚上)

  基礎費用:20元/人/次。(含茶點費、茶水費、老師交通費等)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報名結束。名額有限,欲報從速!先到先得!

  報名地址:長沙市雨花區高橋大市場酒店用品城30棟2樓11號扶梯左轉(4號扶梯右轉)高橋國學館

  聯繫人 :劉女士 17773816001

  電話:0731—85118709

  您還可以線上報名喔!

  備註:本班招募志願者,並對有意願成為講師助理的學員進行免費培訓。

相關焦點

  • 銘成華府來訪送好禮,超有愛的親子活動你get了嗎?
    【河源搜狐焦點訊】很多親子活動都可以拉近寶寶和爸爸媽媽之間的距離,能讓家長們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性格,也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在親子活動的過程中,看著孩子每一次積極的回應,家長們都會感到莫大的欣慰,這種從內心油然而生的幸福感無以言表,總之是超滿足的。而孩子也有愛和交往的需要,需要家長們的愛和關注,需要經常與爸爸媽媽互動交流。
  • 萊蕪:吟誦經典弘揚國學 傳統節日讓傳統文化淵遠流傳
    趙老師介紹,由於大都是3-6歲的孩子,有些沒有上過其他幼兒園,直接在這邊從誦讀經典學起,所以是老師領著孩子們指讀。老師們拿著教杆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讀,等讀到50-60遍的時候,接受能力好的孩子就能夠記住大部分,這時候讓這些孩子也上來當小老師領讀,讀得不正確老師再糾正一下。慢慢地隨著遍數增加,其他孩子也輪流上來當小老師,拿著教杆像老師一樣讀。孩子們的成就感上來了,在快樂中學習,吸收效果很好。
  • 義烏志願者打造「親子屋」 與福利院孩子共度「親子時光」
    2018-11-15 09:46 | 義烏商報理髮師正在為孩子理髮「媽媽,抱抱我。」「爸爸!爸爸!」11月11日,義烏市兒童福利院的20多名孩子又到了和「爸爸媽媽」見面的日子。孩子們口中的「爸爸媽媽」是來自義烏市城市有愛公益慈善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他們經常陪著這些孩子在「親子屋」裡共度歡樂的「親子時光」。走進「親子屋」,記者看到,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幾位理髮師正在為孩子們洗頭、理髮,還有一些志願者則陪著孩子坐在小木桌前玩積木。
  • 《三字經》傳承文脈
    「吟誦圖」上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介紹了《百家姓》的花樣讀法,這篇文章我們會為大家繼續帶來關於《三字經》、《弟子規》的吟誦的內容。想要吟誦《三字經》,就必須要了解他的時代、背景、作者。《三字經》的作者是誰呢?是南宋的王應麟。他一位大儒。在他留下的著作中包含了天文、地理、農耕、水利、詩詞、文賦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在宋朝滅亡以後,王應麟回到了寧波,拒絕了元朝統治者伸出的橄欖枝,隱居山林,開了一間小私塾。《三字經》就是自他的私塾中傳抄而出。
  • 中國鐵建國際城「親子布貼畫 共度好時光」活動舉行
    本次中國鐵建國際城(相冊 戶型 價格 動態)舉辦了「親子布貼畫 共度好時光」活動,邀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DIY布貼畫,共度歡樂時光。活動現場,主辦方為大家布貼畫模板、剪刀、彩筆等製作補貼畫的工具,還請來了專業的指導老師教小朋友製作。有趣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前來參加,小朋友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認真地製作布貼畫。
  • 棉花糖「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共度美好親子時光?
    適逢國慶假期前夕,如何陪伴孩子度過美好的親子時光,成為父母最為關注的話題。2020年9月29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於愷律老師(開開哥哥),受邀為羅陽河畔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親子溝通」的講座分享。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
  • 第72期湘潭幸福文化課堂12月12日開班了(長沙立德○吟誦、親子課程○杜先棟)
    家長課堂: 「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教育、「家和萬事興」的家庭教育、經典開啟智慧的親子教育課程等。       2.兒童課程:《弟子規》《大學》等經典誦讀與踐行;禮儀、 勵志教育; 心靈輔導(由資深老師面對面心靈對話,破除親子教育心理煩惱困惑)。
  • 兩江新區翠雲小學附屬幼兒園舉行親子賀新春慶祝活動
    為弘揚國學經典,慶賀新春佳節,近日,翠雲小學附屬幼兒園舉行了以「經典潤童心,和樂伴成長」為主題的親子賀新春慶祝活動。伴隨著歡聲笑語,數百名幼兒、家長、教師齊聚一堂,共同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吟誦《弟子規》。
  • 【耍事】渝北新添一處親子樂園 共度一段親子慢時光
    【耍事】渝北新添一處親子樂園 共度一段親子慢時光 2020-04-06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字經》的作者原來是他......
    《三字經》不僅僅要求會背,我們更需要理解成語典故、增強孩子的識字能力~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有許多類似的問題,小壹今天就幫您答疑解惑~俗話說得好「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由此可見,《三字經》作為啟蒙階段的經典讀本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關於《三字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歷代說法不一,但是大多數學者的意見,傾向於「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的說法。
  • 抓馬線上課程匯總 | 陪您共度高質量的親子時光
    抓馬精心為大小朋友們準備了高質量的線上內容,來陪伴大家共度親子美育時光。雙向的討論、分享,這樣的親子溝通方式能夠激發孩子更主動地思考,從容地面對未知的未來。課程的前半部分是講述故事的部分,後半部分是討論部分。您可以先觀看課程,再與家人、孩子分享,也可以與孩子一同觀看,開放地討論。要提醒您的是,課程裡的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請您拋開偏見去聆聽、分享,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孩子的想像力。
  • 【班級活動】手作之禮表孝意 淺唱低吟頌親恩——德勝小學一年1班「我愛媽媽」母親節親子活動
    2016年5月8日,德勝小學一年1班全體師生與家長來到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優美的校園裡,開展了親情洋溢的「我愛媽媽」親子活動。樹蔭下、綠茵上、花叢中,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溫潤的空氣裡瀰漫著親情的甜味兒。
  • 廣州天河區要求一年級全本背誦《三字經》等書
    4齡童用《弟子規》教育爸爸不可打人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每天傍晚放學回家,4歲的童童就變身小老師,教爸爸媽媽學《三字經》,經常引來不少街坊四鄰的圍觀。  據了解,童童所讀的幼兒園年初開始增設《三字經》和《弟子規》課程,短短半年多時間裡,不少孩子已經因此產生了變化。
  • 江油河口小學舉行新生開筆禮
    原標題:開筆明禮 啟蒙人生江油河口小學舉行新生開筆禮綿陽新聞網訊 「開筆明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為啟蒙兒童舉行的教育儀式,為讓一年級新生領略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近日,江油市河口小學師生歡聚一堂,在學校操場舉行了新生開筆禮啟蒙儀式(如圖)。巍巍佛寨山,悠悠潼江水。當天,江油市河口小學校園操場升旗臺上,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一年級新生身著漢服襦裙,在學哥學姐的引領下,在家長的殷切注視下,步入莊重的拜師開蒙儀式現場,稚嫩的臉上滿是期待。
  • 《三字經》,只有1000多字,想告訴孩子什麼?
    很多孩子接觸過《三字經》後表示:「媽媽,學《三字經》也太無聊了!」如果不能讓孩子喜歡它,那《三字經》價值內核的傳遞就無從談起。不知不覺,媽媽就會發現孩子可以自主吟誦出《三字經》的內容。 現在要恭喜您的孩子,帶著興趣與好奇心打開了國學之門,進入了《三字經》的世界。
  • 什麼是吟誦 吟誦的意義 聲音的重要性
    什麼是吟誦 吟誦的意義 聲音的重要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新型的讀書方法——吟誦。不知道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面對古詩文,我們中國古人是如何讀的呢?是像我們現在的人一樣麼?朗誦詩文,聲音短促?還是有別的方法呢?
  • 小議幼兒園中班讀誦《三字經》
    綜合考慮後,我班(中2班)在09年2月開始,開展了讀誦《三字經》的特色活動。  一、何謂《三字經》  一部不知出處的《三字經》為何會成為自南宋以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約定俗成的兒童啟蒙讀物?為何「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部中華傳統兒童啟蒙讀物中,只有《三字經》被後世奉為「經」?
  • 倆萌娃吟誦將進酒,媽媽:把果汁喝成了老白乾的效果
    7歲哥哥和2歲弟弟背誦《將進酒》,媽媽在家庭聚餐,自己7歲的大兒子和2歲的小兒子在喝完一杯沙棘汁後,兩個人竟然吟誦起古詩來;吟誦的就是李白的《將進酒》。視頻中哥哥吟誦上一句弟弟就接著下一句,哥哥抬著頭仰望上方,好像真的是李白在感嘆人生;而2歲的弟弟用他的小「奶音」搖頭晃腦地接著哥哥的每一句詩,自己的小手孩子前面不停地揮舞著,好像體會到了詩仙李白勸人飲酒的盛情。兄弟兩人一邊喝著沙棘汁一邊吟誦著《將進酒》,一旁的媽媽看到兩個孩子搞笑的樣子說道:一杯沙棘汁讓你們喝出了老白乾的效果。
  • 美哉漢服古禮 妙哉吟誦清音---鄭州62中悅然國學讀書社弘揚傳統文化
    悅然國學社團的學生們認真誦讀積極發言悅然國學社學生在校外活動場所傾聽吟誦專家曾老師的講座一是輔導老師趙渝、趙豔霞向學生進行古代禮文化的介紹,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研習禮儀規範,品味古禮的細節和意義;二是讀書社的同學們在臨近學校的尚書房茶吧聆聽鄭州市吟誦學會副會長曾令中老師的古詩詞吟誦講座。曾老師是我省吟誦界的專家,現行的吟誦普及教材就是由曾老師主編的。此次鄭州62中悅然國學讀書社請來曾老師給學生進行講座,旨在推廣吟誦這種傳統的詩文誦讀方式,讓孩子們了解中華詩詞的音聲協和之美。
  • 開筆禮 | 我們送給孩子的入學禮
    ——開筆禮是我們送給一年級新生最好的成長禮物「開筆禮」是古時極為隆重的典禮,俗稱「破蒙」,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是對少年兒童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首先,中天北京小學京劇班的學生為大家帶來了《京劇聯唱》暖場表演,並攜手一年級新生吟誦《三字經》。同學們全身心地投入,在誦讀中品味作品的意境和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