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運營做什麼?電商運營日常工作。接下來讓峰哥來教你怎麼做好電商。近幾年電商行業的各大網站紛紛通過降價、促銷等方式來吸引用戶,KPCB的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到2015年全球移動端新用戶的增長率持續下滑,可以預計在2016年這一增速將繼續放緩。這意味人口增長帶來的流量紅利正在逐漸消退,用戶增長將更加乏力,那麼,通過單純的價格戰來吸引新用戶的方式還可行嗎?
電子商務運營-ElectronicCommerceOperation(ECO)最初定義為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網站、論壇、博客、微博、商鋪、網絡直銷店等)建設,各搜索產品優化推廣,電子商務平臺維護重建、擴展以及網絡產品研發及盈利。從後臺優化服務於市場,到創建執行服務市場同時創造市場。
電子商務運營從名字上來看就可以分成兩塊,ECommerce和Operation,(電子商務和運營),前者指的是後者所在的平臺。
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和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是一樣的。
B2B是企業對企業進行網上交易B2B指的是BusinesstoBusiness,即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B2C(BusinessToCustomer)是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絡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C2C的意思就是消費者(consumer)與消費者(consumer)之間的電子商務。打個比方,比如一個消費者的有一臺舊電腦,通過網上拍賣,把它賣給另外一個消費者,這種交易類型就稱為c2c電子商務。C2B是電子商務模式的一種,即消費者對企業(customertobusiness)。最先由美國流行起來的消費者對企業(C2B)模式也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嘗試。C2B模式的核心,是通過聚合為數龐大的用戶形成一個強大的採購集團,以此來改變B2C模式中用戶一對一出價的弱勢地位,使之享受到以大批發商的價格買單件商品的利益。目前國內很少廠家真正完全採用這種模式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是電子商務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1、直接銷售模式。2、黃頁模式。3、打折券模式。4、佣金模式。5、預定模式。6、市場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用戶增長速度的放緩,用戶體驗愈發重要,之前無目的的簡訊推送、APP通知有可能使用戶厭煩,破壞用戶的體驗;甚至可能導致用戶退訂、卸載。
精細化運營的情況下,做好用戶運營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
一是找到用戶留存的關鍵點;
二是採取差異化的運營策略,區分不同的用戶群體,對不同群體採取差異化的運營方式。
具體運營工作安排:
1.找到用戶增長的「魔法數字」留住一個客戶的成本遠遠小於重新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所以留存至關重要,它關係著一個平臺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留存曲線分成三個周期,開始是震蕩期和選擇期,經過這兩個周期,如果用戶能夠留下來,就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穩期。在矽谷流向的growthhacking中,經常提到magicnumber(魔法數字)。那麼作為一個電商平臺,你的平臺的魔法數字是什麼?以某電商平臺為例,在該網站上7天內完成3次購買的用戶的留存度(紅色)是一般用戶(綠色)的4倍左右,因此在一周內讓用戶完成3次購買就是他的魔法數字。
2.差異化的運營策略不同用戶的活躍度、商品偏好、購買決策階段都各異,我們需要採取差異化的運營策略。差異化的運營策略主要從3個角度出發:基於用戶的活躍度、基於用戶對不同商品的偏好、基於用戶所處的決策階段。基於用戶的活躍程度,我們可以將用戶大致分成「流失用戶」、「低頻活躍用戶」和「高頻活躍用戶」。
一般情況下,一個用戶30天甚至更久沒有登錄你的平臺,我們基本可以認為該用戶流失了。對於流失客戶,是否要考慮採取召回策略。30天內活躍10天以上的高度活躍用戶,我們是否可以向其推薦更多精準的商品。其次基於用戶對不同商品的偏好,我們採用用戶分群,將用戶區分成「美妝類」、「鞋帽類」、「數碼類」、「書籍類」等不同群體,然後精準推送新品。
最後,基於用戶購買決策的不同階段。一個標準的購買流程,先後經歷「首頁瀏覽/搜索——瀏覽商品詳情頁——商品對比——加入購物車——支付成功」等幾個環節,用戶在每一個節點都處於不同的決策階段。我們從維度(屬性數據)和指標(行為數據)出發,對用戶分群,如「領取了優惠券,但是未使用」的用戶,採取精準的推送。我們從GrowingIO提供的API導出這些用戶的ID和屬性,然後對接企業內容的CRM或者EDM進行精準的推送和提醒,刺激用戶的轉化。
網站運營
一、從大的方面來看,網站運營是一切與網站活動相關的總稱,甚至包括技術、美工、市場、銷售、內容建設等等,皆屬於網站運營的範疇;
二、從小的方面來看,網站運營卻是獨立於技術、美工、銷售、市場等工作內容而存在的,在一些大的網絡公司,一般都設有專門的網站運營部門,所以,我們常能聽到這些網絡公司有運營經理、運營總監等職稱。
顯然,對網站運營的理解,我們還是應當從小的方面來理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具體什麼是網站運營進行定義,才能更明確網站運營的具體內容,也才會顯得比較有指導意義。
網站運營應包括網站需求分析和整理、頻道內容建設、網站策劃、產品維護和改進、效果數據分析、部門溝通協調六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需求分析和整理
對於一名網站運營人員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需求,在此基礎上,提出網站具體的改善建議和方案,對這些建議和方案當然不能囫圇吞棗,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要與大家一起討論分析,確認是否具體可行。必要時,還要進行調查取證或分析統計,綜合評出這些建議和方案的可取性。
需求創新,直接決定了網站的特色,有特色的網站才會更有價值,才會更吸引用戶來使用。例如,新浪每篇編輯後的文章裡,常會提供與內容極為相關的另外內容鏈結,供讀者選擇,就充分考慮了用戶的興趣需求。網站細節的改變,應當是基於對用戶需求把握而產生的。
之外,需求的分析還包括對競爭對手的研究。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看看他們做了哪些變新,判斷這些變化是不是真的具有價值。如果能夠為用戶帶來價值話,這就毫無疑問地實行「拿來主義」了。
頻道內容建設
頻道內容建設,是網站運營的重要工作。整個網站,其實你都會感覺在做內容,這對一些信息門戶網站來說,感覺會更為明顯。網站內容,決定了你做的是一個怎麼樣的網站。當然,也有一些功能性的網站,比方說搜索、即時聊天等等,只是提供了一個功能,讓大家去使用這些功能。但也別忘了,使用這些功能最終仍是為了獲取想要的信息。
頻道內容建設,更多的工作是由專門的編輯人員來完成,內容包括頻道欄目規劃、信息編輯和上傳、信息內容的質量提升等等。編輯人員,做的也是網站運營範疇內的工作,屬於網站運營工作中的重要組成成員。
內容建設,是一長期積累的過程。網站內容質量的提升,應當是編輯人員最終的追求目標。很多的小網站,或部分大型網站,網站編輯人員就承擔著網站運營人員的角色。不僅要負責信息的編輯,還要提需求,做方案等等。
網站策劃
包括前期市場調研、可行性分析、策劃文檔撰寫、業務流程說明等等內容。策劃是建設網站的關鍵,一個網站,只有真正策劃好了,最終才會有可能成為好的網站。因為,前期的網站策劃涉及更多的市場因素。在此,就不在本文做探討了。
根據需求,來進行有效地規劃。文章標題和內容怎麼顯示,功能鍵怎麼擺放、廣告如何展示等等,都需要進行合理和科學地規劃。
頁面規劃和設計是不一樣的。頁面規劃較為初級,而頁面設計則上升到了更高級的層次。對運營人員策劃的方案內所給出的初級規劃,設計人員填圖加色,使之變成為美觀的頁面,才能夠讓客戶或用戶得到好感。
產品維護和改進
產品的維護和改進工作,其實與前面講的需求整理分析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在這節裡,更強調的是產品的維護工作。產品維護工作,更多應是對顧客已購買產品的維護工作,響應顧客提出的問題。
在大多數網絡公司,都有比較多的客服人員。很多的時候,客服人員對技術、產品等問題可能不是非常清楚,對顧客的不少問題又未能作很好的解答,這時候,就需要運營人員分析和判斷問題,或對顧客給出合理的說法,或把問題交技術去處理,或找更好的解決方案。從這個角度來說,客服人員是運營人員的「顧客」。
此外,產品維護還包括制定和改變產品政策、進行良好的產品包裝、改進產品的使用體驗等等。產品改進,大多情況下,同時也是需求分析和整理的問題。前面已經提到過,就不再贅述了。
效果數據分析
效果數據分析,是指將網站劃分為階段性數據分析並整理,指導可持續性運營策略的重要工作。是根據用戶習慣來調整網站方向,對網絡媒介的每一個細節進行分析,完成和提高網站對用戶的粘性,提高吸引力及網站關注度。主要通過分析頁面訪問記錄來實施,也可通過在線調查問卷的形式獲取更多的用戶體驗。
用完善的數據分析來調整網絡介質的傳播方式及表現形式。如:系統功能改進,美工設計變動調整,改版等。以數據分析來指導運營才能有的放矢的抓住核心,抓住用戶,更好的提升運營效果。因此這個環節雖然枯燥,卻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步。
各部門協調工作
這一部分的工作內容,更多體現的是管理角色。運營人員因為深知整個網站的運營情況,知識面相對來說比較全面,與技術人員、美工、測試、業務的溝通協調工作,更多地是由運營人員來承擔。
作為一名運營人員,溝通協調能力是必不可少。要與不同專業性思維打交道,在溝通的過程中,可能碰上許多的不理解或難以溝通的現象,是屬於比較正常的問題。運營人員與技術人員爭吵不休,最終把一個簡單的小問題解決掉,這在所有網絡公司中幾乎都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