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紅包被逼婚被問收入 壓力催生春節「恐歸族」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近些年來,在城市中出現了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在異鄉工作,每逢春節,盼望回家卻又害怕回家。讓他們恐慌的不只是逼婚,還有發不完的壓歲錢、還不清的人情債、探不完的隱私……在網絡上,這群人被稱為「恐歸族」。

  不過,恐歸族也有自己應付的辦法,今年春節,針對被逼婚,沒錢發紅包,被問隱私怎麼辦,網上出現了各種神回復,見招拆招之間,也折射出現代生活與鄉土傳統之間的落差與衝突。

  A類恐歸族恐慌

  年過三十剩男剩女怕被逼婚

  「有對象沒」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過年回家最怕被問起的問題,這個父母親戚們過年團圓最熱衷話題讓他們苦不堪言。今年是鍾小姐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剛滿25歲的她一直認為,會被家裡人逼婚的就是年過三十的「大齡未婚男(女)青年」,但這次回家的第二天,「有男朋友了嗎?」、「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啊?」、「不小了,別再挑三揀四了!」……這些問題已經被自己大家族中的幾十個人輪番問了十幾遍,讓鍾小姐覺得自己在父母親戚的眼裡儼然變成了「大齡剩女」。外公還特意提醒她,如果明年過年仍然不能帶回男朋友給家裡人看,這樣的「審問」還會繼續下去。「回家過年簡直就是在受刑!」鍾小姐感慨說,要是明年也這樣逼婚,她也會變成「恐歸族」。

  A類神回覆:對於鍾小姐這樣的「女學霸」,在《春節返鄉反逼婚指南》中對應的招數就是各種反問,「念高中的時候準我談戀愛了嗎?那我念大學的時候你準我談戀愛了嗎?念研究生的時候呢?」在家長節節敗退回答「沒有」的時候,作為女學霸的你就可以大吼一聲「我成女博士了您讓我嫁人?」如果你是宅男,那就更簡單了,一句「你從小就不讓我跟陌生人說話啊」,家長只能一邊淚奔一邊反思自己了。

  B類恐歸族恐慌

  紅包越來越大 春節變春劫

  如今,90後開始進入職場,80後也集體「奔三」,收紅包的年紀過了,發紅包就難以逃脫。但隨著物價水平的年年增高,紅包的厚度也是年年看漲。1989年出生的王小姐感慨地說,小時候過年大人給10塊錢都能高興好久,但今年自己給剛上幼兒園的小侄子包了500元的紅包都沒能換來他甜甜地叫一聲「姑姑」。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還有侄子侄女、外甥……」王小姐掰著手指頭數起自己要發紅包的對象,從年三十回家到年初四,她一共發出去10個紅包,主要給了家裡的長輩和晚輩,細算下來已經花了近7000元,好不容易盼到的年終獎所剩無幾。除了回家後發的紅包,回家前採購的「年貨」也是王小姐的一大筆開銷,不到年初三,王小姐從北京帶回老家的十幾盒點心、烤鴨、果脯就已經送光了,「還有親戚朋友沒送呢,又要落埋怨,明年還得多買!」如此一番折騰下來,年還沒有過完,王小姐已經為自己年後缺錢的生活發愁了。

  B類神回覆:回家難免要送禮,全送「高大上」,一年的血汗錢就打了水漂,所以學會低調(便宜)、奢華(樣子貨)、有內涵(靠忽悠)。給孩子們的壓歲錢可換成「熊貓銀幣」,立馬就顯了檔次。面對孩子,你應該把重點放在熊貓圖案上,讓他們拿著銀幣樂和樂和;對著家長,可以大談一下近幾年郵幣卡投資市場的火熱,不經意透露一下「這銀幣的升值前景很明朗!」當然,你帶回來的銀幣只是淘寶買來的。

  C類恐歸族恐慌

  回家無隱私

  收入財產情況,本屬於每個人的隱私,尤其對於在外工作的年輕人,自己每月收入幾何、如何開支,往往希望對親戚朋友甚至家裡人保密。在北京從事IT行業已有兩年的小寧,便是如此。小寧的月收入與績效掛鈎,因此每個月實際收入不平均,基本保持在7000至10000元之間。大專畢業的他已報名參加自考,拿到本科學歷,周末就貢獻給了培訓班。而報名自考的事,親朋好友大多不知情。

  「我不想告訴爸媽,但是他們就想知道我錢花在哪兒了。」小寧說,在京工作兩年基本沒有存款,但都花在自己認為該花的地方。過年一回到家,父母和親戚朋友便仔細詢問他收入如何,讓他十分無奈。「還有一個不願說的原因,就是擔心別人找我借錢拿不出來。」小寧回憶,此前朋友找他借錢,手頭緊張又不好意思拒絕,東挪西湊才借來5000元給朋友。

  C類神回覆:解決小寧的擔憂,網友支招「要主動出擊」,不等親戚朋友問及工作就主動曝光。「月收入三萬,so easy!」當然,你也可以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中石化、中石油這些央企,是你時常合作的商業夥伴,它們的產品價格高、質量差是眾所周知的。不過沒辦法,這就是工作,「一個乙方還耍大牌,只能忍了」。這不算撒謊,因為你開車總是要加油的。

  逼婚之神回復

  逼婚之女學霸版

  家長:怎麼還不結婚啊?

  女兒:我念高中時您準我談戀愛了嗎?

  家長:沒有……

  女兒:那我念大學時您準我談戀愛了嗎?

  家長:沒有……

  女兒:那我念研究生時您準我談戀愛了嗎?

  家長:也沒有……

  女兒:我成女博士了您讓我嫁人?

  逼婚之宅男版

  家長:讓你相親,你幹嗎不去啊?

  兒子:不敢去。外面車多太危險,你從小就這麼教的啊。

  家長:那你打電話了嗎?

  兒子:沒有。你從小就說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的啊。

  專家觀點

  「恐歸症」反映了

  傳統觀念和現實的割裂

  年輕人害怕回家過年,歸因於個人心理素質不過關,還是家長們過於「強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社會傳統觀念和年輕人的生活現狀不接軌,是造成部分年輕人患上「回家恐懼症」的深層次原因。他解釋,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視野較為開闊,思想也更為開放,與家長們對待壓歲錢、婚戀等的觀念有一定分歧。

  「不少年輕人其實收入並不高,生活壓力比較大。」夏學鑾教授分析,許多北漂青年的實際收入有限,與家長、親戚朋友的期望或許不相符。他們的老家在小城鎮或鄉村,社會風氣較為傳統,街坊鄰居相互攀比,「好面子」的家長嘮叨不停,逼婚、壓歲錢等自然讓年輕人不勝其煩。「要治好『恐歸症』,家長們應該學學春晚小品《人到禮到》中的『剎住不正之風』,理性、開明地接受年輕人的新觀念。」

  本組文/本報記者 董鑫 周敬啟

相關焦點

  • 聚焦城市恐歸族:怕家長式盤問 怕一事無成之「殤」
    近鄉情怯,「恐歸族」怕什麼?有家難回,子女和父母誰更受傷?是家鄉也是江湖 回家團圓有三「怕」有著相似糾結的年輕人不止許駿一個。結婚了嗎、朋友怎樣、收入多少、房子多大,這類問題屬於例行盤問,考驗著每個歸家人的耐性,打磨著遊子思鄉的熱情。「重複著同一個答案,一開始還硬著頭皮,到後來答到麻木,就是有點寒心。」胡小慶在朋友圈中發布了一條消息:「不逼婚,咱們還是親戚」。更有人吐槽家庭聚會最悲催,親戚們期待的眼神裡往往帶著些許問號,直逼餐桌前你的身上尋找答案。
  • 春節給老人發紅包,讓反向壓歲錢發起來
    咱們大家在春節拜年時,一般長輩都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另外因為壓歲錢主要是為了在年三十晚上幫孩子驅邪保平安而誕生的,所以,給孩子的壓歲錢,應該是在年三十晚上給。
  • 過年發紅包壓力大?廣東人笑了:收100元激動好幾天
    怕是又到了大出血封紅包的時候了喜事時時有春節特別多寶寶們,你們的紅包準備好了嗎?(所以才催生了那個過年最大謊言:乖,媽媽幫你保管壓歲錢)但是對於已參加工作的未婚、已婚但尚未生兒育女的小夥伴們而言,過年紅包只出不進,只能眼巴巴心塞塞地看著一個個鼓鼓囊囊的紅包一去不回頭,一個月或數月工資轉手成空。
  • 湖南人春節發紅包蠻「大氣」
    湖南人春節發紅包蠻「大氣」本報發起調查,近六成受訪者發紅包總金額超千元 瀟湘晨報長沙訊 發紅包、收紅包是中國人過春節的傳統習俗。春節期間,你共發出去或收到了多少紅包?近日,瀟湘晨報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發布了「2018湖南春節紅包調查」,統計發現,湖南人在發紅包方面可謂「大氣」。發紅包金額過1000元的投票數達到近60%,其中更有超過半數的發紅包金額在4000元以上。對此,有網友評論大呼:壯哉我大湖南人!
  • 父母逼婚被指親情綁架:雖不違法但也不道德
    (CFP/圖)   2014年春節回老家期間你被長輩逼婚了嗎?日前百合網以外婆逼婚為故事的廣告引起眾多網友的吐槽甚至抵制,不過許多盼望子女成婚心切的父母們卻表示認同。故事如下:「見著我,她只會說,『結婚了吧』」,這樣的對話從女主角上大學時,持續到工作後,直至外婆躺在了病床。
  • 春節發紅包全攻略
    下面小編簡單來講下春節發紅包攻略。首先要了解春節發紅包的來歷。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關於壓歲錢的來歷有許多說法,其中為孩子壓住邪祟、給小孩壓驚、為小輩闢邪三種傳說流傳最廣。給孩子後輩收紅包是小孩子們春節最期待的事情,所以要格外重視。對於孩子後輩而言,送紅包重要的一點要公平公正。另外紅包的多少最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對於自家的孩子想必大家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 各國春節發紅包都有什麼習俗匯總 紅包應該給多少合適
    ­  各國友人發紅包 這些紅包可以有­  中國春節發紅包的習俗傳到海外,一些外國友人也坐不住了,參與到發紅包的活動中來。­  就在前幾天,南非開普敦市新上任的市長丹普拉圖,邀請200位華人參加市政府舉辦的「歡慶中國新年茶會」。這在開普敦歷史上,也在南非歷史上是第一次。
  • 放縱不羈的年輕人別再浪了,國家要逼婚催生收單身稅了!
    因為很多結婚有小孩的家庭,教育、醫療、住房的很多費用可以扣除,特別是二胎政策開放,有的消費可以扣除,能少交一筆錢,而一些單身者,沒有家庭、沒有小孩的則享受不到此項政策,雖然比較隱晦,但是國家還是提倡更多的年輕人結婚,從而減少人口壓力,應對老齡化。
  • 貼春聯發紅包《非人學園》即將開啟春節新版本
    寒假已經到來,春節還會遠嗎?當年味漸濃,《非人學園》春節版本也將隆重開啟,發紅包、貼春聯等玩法福氣上線,更有全新頭像框「上分大吉」等你來拿哦~壕氣發紅包 金磚天降喜氣洋洋1月23日,發紅包、貼春聯等充滿春節氣息的喜慶玩法也將全新開啟!
  • 父母催生神操作!90後女子離家,媽媽塞滿一行李箱小孩衣服催生
    父母催生神操作!90後女子離家,媽媽塞滿一行李箱小孩衣服催生本文為小編原創,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並不,他們總有話能問,很多結了婚的再回到家過年,親戚們的話就已經變成了啥時候生孩子啊?生了孩子的回家過年,親戚們的話又變成了,趁著年輕啥時候生二胎啊?不管是哪個階段,到家之後都逃不過親戚們的魔音穿耳。93年出生的賈小姐是一名山西人,她終於逃離了親戚和父母的年年催婚,早於一年前就結婚了,但是這些人又把目光放在了她的肚子上。
  • 春節為啥發紅包?別只懂傳說故事!孩子們該懂的答案
    春節到了,無意中與兒子看了一個視頻。視頻裡,一位喜歡中國文化的美國人在街頭給路人發紅包,並且觀察他們的反應。嘻嘻哈哈地笑完,兒子問我:「媽媽,新年的時候,為什麼(人人)都要發紅包?」「據說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過年時,會有怪獸出現。
  • 春節怎麼樣發紅包才合情合理
    說到喜慶的春節,當然少不了那些令我們添增喜慶的紅包。順著古代到現在的演變,紅包已經越發越多新花樣,一般都是以已婚家庭對親戚朋友們進行一個發壓歲錢的禮節和習俗,從而達到在新的一年送出祝福,希望能夠一帆風順的意義。雖說只是普通的習俗,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要怎麼樣才能更合理合情的發出自己的心意去令大家能夠更加開心呢?下面讓小編來教教大家吧!
  • 2020春節過年紅包發多少錢合適 新年發紅包吉利數字和吉言
    2020鼠年春節新年就咬到了,在辭舊迎新的時候我們會給重要的人發紅包,那麼春節過年紅包發多少合適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春節發紅包吉利數字和吉言。代表順順順順、一帆風順  8.88、88.8、88.88、888——代表發發發的意思  9.99、99.9、99.99、999——意思是你和朋友的友誼天長地久  20.99、21.88、29.98、29.99、20.09——(兩人友誼長長久久)  1.66、16.6、16.66、166、166.6——人生一路順風  新年發紅包吉利數字和吉言
  • 送你一波春節表情包,拿走不謝
    部分同學搶先進入春節攝影模式……部分同學還在曬年會模式:部分同學,已機智的進入預防逼婚模式:針對系列事件,同事和我做了以下對話,機智如我,表情足可作答第一問來自@廣大的熱心網友,快過年了又多了一個操心事。
  • 春節系列之四:過年發紅包可是個大學問,發不好了影響關係呢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不拿紅包,打成熊貓」是一代代人童年美好的回憶,但是當隨著年齡的長大,人生角色從收紅包轉變成發紅包之後,很多人把春節喊成了「春劫」!大呼回家過年紅包發不起!其實看著簡單的發紅包學問大著呢,處理不好錢花了,人得罪了,關係也疏遠了,事實是怎樣的呢?先說說金額,很多家庭兄弟姐妹眾多,經濟條件也不一樣,十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
  • [直播貴陽]春節臨近「用工荒」將至 企業發紅包誘員工留守
    [直播貴陽]春節臨近「用工荒」將至 企業發紅包誘員工留守 春節臨近,「用工荒」將至,企業發紅包誘員工留守。
  • 小紅包,大學問,你會發紅包嗎?紅包金額到底多少最合適?
    無論紅包是大是小,每個人收到紅包時,心裡總是樂呵呵的,多少年來中國形成了獨特的紅包文化,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紅包寄託著人們對親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來往於親戚友人之間。我們每個人都收過紅包,也發過紅包。但是這小小的紅包裡也包含著各種人情世故。這或許是很多人不曾注意到的。 去年春節的時候,我用紅包的方式向我的老同學、老朋友發去了祝福。十幾個紅包中,每個裡面平均不到2元錢。
  • 三十而立「恐歸族」:沒有房子拿什麼相信未來
    因為巨大的就業壓力和高企的房價,他們很難真正融入城市,他們是另一種類型的農民工,在「跳農門」過程中。 城漂族,繁華都市艱難尋夢 他們出身農村,在大學擴招的背景下進入了高等學府深造;但又遭遇就業壓力,穩定的工作像一個難以企及的夢。他們是城市裡尋夢的「城漂族」。看遍城市的繁華後,他們不願再回到原來的生活,但在城市立足卻也絕非易事。
  • 春節又快到了,年輕人第1次給父母發紅包,應該注意這些要點!
    記得還沒畢業踏入社會工作的時候,只要臨近春節就特別的開心,畢竟可以收到很多長輩的紅包呢。但是隨著自己慢慢長大,踏入社會工作以後,就一直煩惱著要不要給長輩發紅包或者是發多少紅包才比較合適,這些問題很容就困擾著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發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