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這件事,登上今日人民日報!

2020-12-20 澎湃新聞

鄂爾多斯這件事,登上今日人民日報!

2020-12-07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裸土復綠 礦山蔥鬱

白音華二號礦排土場,昔日的土堆已經長滿植被。

核心閱讀

內蒙古礦產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煤電基地之一。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一些企業環境保護意識不到位,給當地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近年來,內蒙古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努力在保護礦山生態環境的同時,倒逼資源的集約高效和可持續利用。

說是露天礦山,卻已看不出排土場層疊堆土的樣子。昔日塵土飛揚的裸露排土場,如今已被茂密的植被覆蓋。

「我們的目標,是讓開發過的區域重新填滿植被,並讓生態系統實現自維持、免維護。」在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的國家電投白音華煤電公司二號露天礦,該礦總工程師賀希格圖對記者說。

實施喬、灌、草立體式栽種,保證生態修復效果

每年,白音華二號礦都會迎來許多參觀者,煤炭生產是主要參觀內容之一。近兩年,幹採煤出身的賀希格圖,總喜歡先把參觀者帶到露天礦曾經排土的地方。

春夏季節,沿著坡頂的木棧道行進,映入眼帘的是鬱鬱蔥蔥的披鹼草、紫花苜蓿、沙打旺等植物。若不走棧道,人已很難在密密麻麻的花草灌木間行走。「實施喬、灌、草立體式栽種,讓植被可自然更替,能抵禦高寒地區惡劣氣候,從而保證生態修復效果。」在礦區植被栽植種類選擇上下了大功夫的賀希格圖說。

在這座幾十米高的排土場腳下,就是煤礦的辦公區和生活區。過去,一颳風,整個廠區塵土飛揚。如今,高聳的裸露土堆已滿眼綠色。

內蒙古生態環境廳巡視員張樹禮介紹,截至目前,內蒙古有52家礦山企業被自然資源部列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有191家礦山企業列入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

明確綠色礦山建設路線圖,為礦山治理設硬性要求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副院長趙振光介紹,2017年,自治區提出:到2020年,全區礦山總體達到綠色礦山建設基本條件標準;到2025年,全部礦山達到國家或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在今年,自然保護區內的礦山企業也將全部退出。

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屬於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植被貧瘠,水土流失嚴重。同時,這裡煤炭資源豐富,煤炭開採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怎樣在開採過程中實施保護,成為當地推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即便是在企業經營最困難的時候,煤礦復墾綠化工作也沒有停止,買樹苗的錢不曾少過。」在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準能集團副總經理宋日告訴記者。

在鄂爾多斯礦區,2018年,恢復治理面積首次超過損毀面積;2019年,需建成綠色礦山19個,實際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有70個;截至目前,共建成國家和自治區兩級綠色礦山97個。今年,鄂爾多斯提出到2024年優先部署安排基礎條件好、儲量規模大、服務年限長的大中型礦山建成綠色礦山,不符合綠色礦山標準的礦山企業逐步退出市場。

「雖然綠色礦山指標有限,不可能所有礦山全部獲評綠色礦山,但我們要求礦山達到綠色礦山評估標準。」錫林郭勒盟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科科長劉培說。

開一處礦山,育一片綠色,守一方生態

作為內蒙古東部草原為數不多的露天開採煤礦,位於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東明露天煤礦今年1月被正式列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沿著主幹道入山,自觀景臺至山頂,漫山樹木枝葉繁茂,道路兩旁生長著雲杉、連翹等80餘種植物,3座人工蓄水池碧波蕩漾,最吸引人的花卉種植區和生態蔬菜種植區更是讓人仿若置身田園。

不是單純的復綠,而是讓昔日滿目瘡痍、寸草不生的露天礦排土場變成可創造價值的可利用土地,這是內蒙古各地在綠色礦山建設中的探索。遠在千裡之外的準能集團,在準格爾旗哈爾烏素露天煤礦外排土場建立了規劃佔地面積約1萬畝的現代光伏農牧業示範區,示範區內的肉牛繁育及養殖基地有8座牛舍。今年,準格爾旗礦區生態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這裡飼養了1000頭牛、500隻羊、2000多隻雞。示範區內種植的紫花苜蓿等收割、發酵後成為牲畜的飼料,牲畜的排洩物又可作肥料。

家住薛家灣鎮寧格爾塔村的陳運海,2016年被識別為貧困戶。經過實地走訪了解情況,準格爾旗礦區生態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為陳運海安排了餵養牲畜的工作,改善了陳運海一家的生活條件。「我在這兒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離家又近,日子好多了。」陳運海說。

開一處礦山,育一片綠色,守一方生態,生態修復讓荒地礦山變成青山。如今,在內蒙古,一大批礦山企業以綠色礦區、綠色農業、綠色產業為特色開展企地合作,打造體現礦區工業旅遊特色、兼具休閒農業觀光功能的現代產業科技示範園區,實現礦區「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鄂爾多斯這件事,登上今日人民日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鄂爾多斯整版登上《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1月6日 第 4 版)鄂爾多斯展開時代新畫卷看,那草原最美的顏色!草原上,什麼最美?有人說,是碧野無涯,牛羊漫步;有人說,是天高雲低,駿馬奔騰;還有人說,是水草共生,駝鈴陣陣。其實,再美的自然景觀,也比不上各民族之間的心手相牽。
  • 高考結束,鄂爾多斯市一中學霸們都在做這件事
    7月11日至15日,鄂爾多斯市一中剛剛參加完高考的部分學生們返回學校,在學校「綠愛」社團的有序組織下,將高三畢業生捐贈的6.5萬餘冊筆記、書籍分類整理開展義賣活動。鄂爾多斯市一中高一、高二的學生都抓緊時間來淘師哥師姐們留下的書籍。截至目前,已義賣5萬餘本書,總金額61040元,剩餘書籍會放到學校的「綠愛」誠信超市,義賣金額將全部用於愛心助學。
  • 鄂爾多斯登上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大名單!
    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李文忠參加會議,杭錦旗旗委副書記、旗長王羽強在生態示範創建與「兩山」實踐分論壇上作了典型發言。▲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腹地,由汛期的黃河水匯聚而成的溼地在日光照射下顯現出絢麗多彩的顏色,形成沙水共存的獨特景觀。
  • 這條朋友圈火了!央視、人民日報都關注了銀川這件事
    這條朋友圈火了!央視、人民日報都關注了銀川這件事 2020-12-14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鄂爾多斯登上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大...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範區榮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也是截止目前全國僅有的29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之一。
  • 崇禮這件事幹的漂亮!《人民日報》給予充分肯定!
    臨近歲末,人民日報記者親赴崇禮,就我區搶抓冬奧籌辦契機發展冰雪產業的良好經驗進行了深度採寫,並於今日在人民日報第14版上予以刊發報導,深入細緻地講述出了我區通過發展體育產業助力人民群眾奔向小康生活成功範例。
  • 今天,江西這位鄉村教師登上人民日報!
    今天,江西這位鄉村教師登上人民日報!2020年11月6日 人民日報第18版鄉村教師支月英託起山裡孩子的未來記者 顧仲陽「脫貧攻堅是一場偉大的戰役,我有幸為教育扶貧出力
  • 南京學「zha」登上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頭條!
    昨天  一位南京學「zha」登上央視新聞頭條!  今天,  他又一次登上人民日報頭條!  這張成績單  屬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的周長宇  網友:這成績,我慕了  看到這優秀的成績  網友紛紛表示,真的是羨慕極了  「一看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我是來人間當綠葉的」
  • 今日冬至 新樂人別忘了這件事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運城這對夫妻登上新華社、人民日報官微頭條!引發數萬網友點讚!快...
    運城這對夫妻登上新華社、人民日報官微頭條!引發數萬網友點讚!快看你認識嗎? 新聞視頻 近日,運城這對夫妻 登上新華社、人民日報官方微信頭條
  • @康巴什居民,鄂爾多斯城市親子研學營地今日恢復開園!
    鄂爾多斯城市親子研學營地恢復開園啦~恢復開園公告各位尊敬的市民、遊客朋友:鄂爾多斯城市親子研學營地為了更好的服務遊客,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和服務內容,對園區內的項目進行維護、改造,現已完成內部建設,於2020年8月24日恢復開園,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 人民日報:牙齒矯正前你該知道的18件事
    今天分享一些人民日報整理的牙齒矯正前你該知道的18件事,給各位家長做個參考。
  • 魅力內蒙古,鄂爾多斯今日風採!
    鄂爾多斯市,蒙古語意為「眾多的宮殿」。鄂爾多斯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起源於「河套文化」。擁有文化歷史悠久,是一個多民族文化結合的城市。「康巴什」為蒙古語,其漢語意思是「卓越的老師。康巴什區位於鄂爾多斯市中南部,是鄂爾多斯市市委市人民政府駐地。是鄂爾多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鄂爾多斯大草原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鄂爾多斯西南方向杭錦旗錫尼鎮。在這裡既可以欣賞到草原的綺麗風景,也可以體驗草原人民獨特的文化風情。庫布齊沙漠是中國七大沙漠之一,全長400公裡,沙丘最高60米。
  • 鄂爾多斯,媽媽最愛的牌子,現在我也愛
    閒來無事,又刷起了最近時尚圈的各種秀場圖。上周,在上海當代藝術館上演了一場秋冬新品大秀,整個秀場的搭建以及new look都特別的精緻!共和君本以為是某個獨立設計師品牌,原來,它是我們熟知的鄂爾多斯!瞧瞧這個秀場布置得是不是像個藝術展覽一樣?
  • 這名開平人登上人民日報!擬獲國家級表彰!
    昨天(10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擬表彰人選公示》。廣東省82人入選全國勞動模範、40人入選全國先進工作者。其中,開平1人入選全國勞動模範。▲截自人民日報以下是2020年廣東省全國勞動模範名單開平海鴻電氣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負責人,高級工程師 梁慶寧成功入選
  • 人民日報:高考前全國家長、考生都要知道的15件事
    「你什麼事都不用管,只管複習考試」,「再堅持下,咱們就都解放了」…父母一句不經意的話,卻可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高考衝刺階段什麼話不該說?孩子總問「我考不好怎麼辦」,家長如何回答?《人民日報》官網匯總了高考前全國家長、考生都要知道的15件事,大家一定要注意。
  • 人民日報今日談:只需四個半鐘頭的耐心
    這事不複雜,甚至挺簡單:一村民反映2007年縣級道路改造時佔用了他的承包地,一直未付補償款。對此,到村會計那裡查一下領取手續就一清二楚了。但這麼件小事,辦事機構推來推去,上級領導批示來批示去,就是沒人坐下來耐心聽一聽、認真查一查。結果,本來不麻煩,拖成了真麻煩。6年來,這個村民一次次跑縣裡、市裡甚至赴省、進京上訪,讓更多幹部拿出更多時間精力處理此事。
  • 人民日報刊登,高考結束後必做的24件事,家長收藏了
    以下是人民日報建議高考結束後必做的24件事,好好看看,有大收穫。
  • 登上人民日報微博
    登上人民日報微博 湛江日報 湛江日報微信號 zj_daily 功能介紹 同城百萬粉絲,講好湛江故事,傳播湛江聲音。 湛江中考成績已在7日公布普通高中的錄取工作也正在進行你們有被理想的學校錄取嗎?在眾多考生中有一位湛江學霸引起了網友的注意甚至登上了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
  • 江門這處水鄉靚照登上《人民日報》!這裡太美了,是你家鄉嗎?
    今日鶴山古勞水鄉靚照登上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刊發了一張鶴山古勞水鄉的照片,配文道:1月8日,廣東省鶴山市古勞水鄉,村民在划船作業。▲古勞水鄉(何小力 攝)在鶴山市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這就是「古勞水鄉」。古勞是鶴山市的一個鎮,位於鶴山市的西北部。「古勞水鄉」習慣上指昇平、雙橋、新星、坡山等「圍墩」區,這裡有魚塘和耕地共14300多畝,人口1.5萬,是典型的溼地生態地貌。「古勞水鄉」是怎樣形成的呢?與這裡的地理環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