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為教育,鄭州教育看這裡

2021-01-09 房天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縱觀鄭州,哪裡是教育高地?

腦海裡第一個蹦出的,便是地處西北的高新區。

歷來是鄭州教育高地的高新區,承載了不少人的名校夢。

在這裡,有「雙一流」高校鄭州大學、「軍中小清華」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有馳名中原的鄭州中學、楓楊外國語學校;更有數量龐大、品質優良的初中小學等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一應俱全,求學學子說:「小學到大學,都在高新區。」

「高新區的教育資源,堪稱奢侈。」一位長期生活在鄭東新區的人感慨著。

同樣是國家級中心城市區縣,高新區的教育憑什麼就「奢侈」了?

替換高清大圖

為什麼是高新區?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高新區教育為什麼能夠一枝獨秀,成為全市教育高地?號脈問診,須得從望聞問切開始。

1 主城區外溢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地處鄭州西北,高新區自誕生起就帶有中原區的印記。

在城市格局向外擴大過程中,高新區承接了中原區外溢的人口、配套等。而中原區本就是鄭州的核心區域,區域內的教育配套是老鄭州的頂級配置,在此基礎上外溢出的高新區,也承接了優良的教育基因。

2 厚積薄發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作為城市外擴的區域,相比其他區域來講,始建於1988年的高新區,正當而立之年。

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88年啟動籌建,是河南省第一個開發區,也是1991年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相比2003年啟動建設的鄭東新區,高新區的發展歷程足足多了15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業,從來不是一項短期工作,相比其他新建區域,高新區建區時間久,反映在教育上自然是厚積薄發的深厚底蘊。

3 學校集中薈萃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當其他區域炙手可熱時,高新區接受了看似無用的教育。如今高新區與區域內的學校一道,成為了鄭州的教育高地。

立身鄭州西北,建區之初空有廣袤土地,卻成為冷門之地。距離主城區的稍偏遠,讓這裡鮮人問津,也使得一批學校得以進入。

高校方面,鄭州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輕工業大學無不是校區廣大、吸納眾多學子,高新區的人文氛圍就此奠基。

鄭州中學、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中學進入高新區,依託廣大土地,營造出更廣大而純粹的教學場所,一批批生源來了又去。

高新區教育資源盤點

記者從高新區社會事業局了解到,高新區匯聚了河南省從幼兒園到大學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形成了學段完備、架構合理的教育體系:

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軍內、國內四所著名高校集聚高新區;高中: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中學、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河南省最優質的高中位於高新區;初中:58中、37中、八一中學、實驗中學、外語中學、鄭州中學初中部等初中學校成績斐然;小學:北師大附屬鄭州市創新實驗學校、華中師大附屬萬科城小學和榮邦城小學、鄭州大學實驗小學、鄭州中學附屬小學「一校多區」、河南省實驗小學、河南省實驗幼兒園等學校在高新區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基礎教育新格局。

如今,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上海復旦中學、新加坡國際學校、鄭州大學附屬學校、河南省實驗小學、河南省實驗幼兒園、鄭州八中等一大批優質教育資源已落戶高新區,高新區合作辦學項目學校已達到11所。

截止目前,高新區共有中小學30所,其中公辦中小學26所(初中7所、小學19所),民辦中小學4所(艾瑞德國際學校、朗悅慧外國語中學、長明中學、鄭中國際)。

近年來,高新區已高標準新建、改擴建學校21所,2018年秋季有3所學校投入使用:科學大道第二小學(36個班)、創新大道小學(36個班)、鄭州中學初中部擴建項目(12個班)。

目前已開工建設項目4個並預計在2019年投入使用:

鄭州市創新實驗學校(初中部),位於紅樺街北,凌霄路東,佔地27000 m2,建築面積約24000m2,主要建設教學樓、實驗樓及行政辦公樓、運動場、環形跑道及綠地等,設置36班,提供1800個學位。

錦和苑中學,位於黃楊街南,錦和中路西,佔地25507m2,建築面積約22000m2,主要建設教學樓、實驗樓及行政辦公樓、運動場、環形跑道及綠地等,設置24班,提供1200個學位。

錦和苑小學,位於黃楊街北,錦和中路西,佔地16858m2,建築面積約13000m2,主要建設教學樓、行政辦公樓、運動場、環形跑道及綠地等,設置24班,提供1080個學位。

鄭州中學高中部外遷項目,位於蓮花街北,紅松路東。

其中錦和苑小學、錦和苑中學項目,設計為「民國風」建設風格,建成後將成為鄭州市首家民國風中小學。乳白色的拱門,外牆建築仿古,教學樓內寬敞明亮,小橋流水般的文藝小清新與寬敞明亮的現代簡約派相互融合。

結語

中國人骨子裡的傳統宗族觀念、祖宗崇拜,也表現在國人重視培養下一代上:古有孟母三遷,如今學區概念火熱。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春秋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發展人口、教育訓練,一舉破吳。

……這一切,無不印證著教育為本。

教育於國,是長期發展的戰略;教育於家,是父母傾注的心力。對於區域而言,發展教育,更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大事。

5月4日,鄭州高新區管理體制與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新成立的社會事業局將統籌教育事業、文化體育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高新區投資吸引力和環境競爭力。

高新區將著力發展高新教育,站定鄭州的教育高地。

文章來源:樓市商報

相關焦點

  • 孟母三遷為教育,太湖新城教育看這裡!
    教育二字,輕於鴻毛,也重於泰山。孟母三遷其居,擇鄰而處,最終讓孟子成為一代大家。「孟母三遷」的典故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效仿,住宅所在的人文教育環境更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規劃之初,星公元就將教育作為發展的源動力。歷史為無錫積澱了豐沛迷人的文化遺產,無錫也為越來越多的學子開拓了豐厚的教育資源。
  • 從「孟母三遷」談學校教育……
    說起孟子,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關於孟子母親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堪稱教育子女成功的典範,讓人爭相學習的楷模,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三遷「說的就是孟軻(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故事原文是這樣說的: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
  • 孟母三遷,五子登科,從三字經裡看教育的力量!
    這是三字經裡非常知名的一段,講的就是關乎教育成長的例子,那麼,我們現代人,又該如何正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點呢?「昔孟母,擇鄰處」這六個字,以另外一種說法而聞名,就是「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這本書講歷史上各種偉大的女性,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也在裡面。
  • 教育感悟82:孟母三遷,「遷」了什麼?
    2上文中家長提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出自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
  • 教育新高地 美好在銀基 | 鄭州八中教育初結碩果
    在期末四縣一區聯考中喜創佳績用實力為自己代言在通往名校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鄭州八中教育集團銀基軒轅實驗中學於2020年8月31日正式開學,迎來了首批七年級新生。位於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的銀基軒轅實驗中學,是由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秉承「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攜手鄭州八中教育集團建立的一所現代化中學。
  • 與未來,一起鄭州 鑫苑「教育+」,澎湃鄭州城南鑫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古有「孟母三遷」傳誦千古,今有越來越多用心的父母,將「教育」作為置業時考量的關鍵要素。可見教育對城市發展和生活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洞見了這種重要性,鑫苑集團從推動區域發展戰略的角度出發,真正為片區為業主引入名校資源,澎湃鄭州城南鑫。
  • 看這裡!鄭州安全教育平臺登陸入口
    一、鄭州安全教育平臺學生登錄入口【http://www.cntoluna.com/zhengzhou/】二、鄭州安全教育平臺簡介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推動全國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託,中國教育學會組織專家,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參考國外經驗
  • 【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夯實,優化,創新,看鄭州教育黨建...
    「十三五」時期,鄭州教育工作緊緊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總目標,按照「深化改革、完善機制、擴充資源、優化配置、提升質量、優質均衡、保障民生、促進公平」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機制體制改革,努力破解影響教育發展的突出障礙,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市教育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學在鄭州」教育品牌更加凸顯,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 教育小故事:孟母三遷,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孟母三遷的啟示:一、關於人的發展問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的人透過教育使之成為社會的人,一個人從生下來,帶成長為人類社會的一員,是一個相對較長的社會化過程。孩子在現實社會裡學習社會的行為方式,同時參加各種和會群眾活動,理解行動準則和價值體系,進而發展其社會性。
  • 孟母三遷:教育好壞,環境真的很重要
    學校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相比,重要的是家庭環境。它決定了兒童成長,奠定了兒童的一生發展的基礎,決定了兒童成人後的人性。什麼樣的環境出什麼樣的人。圍觀李天一案例,除了看名人的熱鬧之外,國人應當自省,媽媽們應該戒除像夢鴿一樣的「夢幻」母愛。
  • 古代「孟母三遷」與近代「梁母教子」的教育方式,誰更適合現代?
    在家庭教育上,更是有著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故事,其中最為人們熟知和稱道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憑藉《三字經》的流傳,多少年來「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教育方式,被多少望子成龍的母親們奉為圭臬,代代相傳。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孟母三遷應該是最早的關於學區房的故事了,經過了兩千多年,但中國人的觀念也還是一樣,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教育環境,雖然房價已經高不可攀,但如果是學區房,似乎房價比周圍的再高一點也能咬牙接受。讓我們完整的看一下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經過三次搬家搬到了學堂旁。看到這裡大家就會說了,是吧,連孟子都要有學區房呢。可大家看到這裡好像都停下來了,忘了故事只說到了一半。
  • 你落腳鄭州的第一站,已升級為萬人矚目的「教育港灣」!
    於鵬小時候,母親經常對他說的一句話,他至今記憶猶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十二歲定終生。」在胎教書上,柏拉圖的一句話也時刻刺激著於鵬的神經:「與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為無知是不幸的根源。」廟李和陳砦,曾經是鄭州最大的兩個城中村,所以被稱為「鄭州小澳門」「鄭州小香港」。如今,遠去了人間煙火氣,迎來了教育書香氣。
  • 在鄭州遇見詩意校園 讓教育在時時處處「潤物細無聲」
    文化育人方法既有「灌輸式」的文化知識教育,更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式的隱性教育。把二十四節氣畫到校園,改善校園環境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一班一主題,一班一特色,讓每個班級都有獨特的班級文化;結合校園環境,開展校園採摘活動,讓學生在採摘的過程中感受詩意人生。鄭州各學校堅持環境育人,讓環境說話,讓教育在時時處處,讓學生從每一棵樹中汲取力量,在每一朵花中浸潤成長。
  • 你贊成孟母三遷嗎?孟母三遷真的有意義嗎?
    這指的是孟母三遷的典故,孟子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起先孟母和孟子居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常常模仿大人跪拜哭嚎;孟母就帶著孟子搬到了市集處,孟子又開始學著做生意,屠宰豬羊;孟母又帶著孟子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看到了來文廟的官員禮貌相待,自己也會學習他們。孟母為了孟子的教育煞費苦心,終於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地方,而這也正是適合孟子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最佳的場所。
  • 淺談歷史典故:「孟母三遷」究竟為的什麼?
    「孟母三遷」是中國古代膾炙人口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孟子的母親為了教育好自已的孩子,三次搬遷家庭住地。那麼,「孟母三遷」有沒有意義呢?其實孟母之所以三次搬遷主要是為了給孟子的成長尋找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個人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個人社會化的過程,它是社會對其成員施加影響的教育過程,也是個人培養自已社會性和個性的過程。影響個人社會化的因素就是全部的社會環境,主要可分為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因素。小編認為「孟母三遷」主要是考慮社會環境因素對個人社會化的影響。
  • 欄目介紹--鄭州教育信息網
    鄭州教育信息網新版正式開通運行。為方便大家瀏覽、查詢所需信息,現將網站欄目做一介紹。   一、新版基本欄目:   (一)綜合信息:包含新聞、考試、校園、招聘、就業、培訓等欄目。
  • 中華成語小故事——孟母三遷
    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
  • 孟母三遷新解
    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孟母為了孟子有個良好的讀書成長環境,幾經遷居,終在學館旁邊安定下來,孟子耳濡目染學習氛圍,勤奮好學,終成一代「亞聖」。現在,試著以新的角度來解讀孟母三遷。現在很多父母教孩子教得很累,苦口婆心地勸說著孩子要好好學習,但沒有過幾天,還是老樣子,玩手機、打遊戲......最不濟的就是狠下心來,棍棒教育,以為可以「畢其功於一役」,但卻為孩子的叛逆埋下了禍根。
  • 淺談鄭州外國語教育集團系列學校(上)
    隨著2016年鄭州被確立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市的城市經濟開始一波高速發展,這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地市居民為了孩子的教育發展來鄭州安家置業。面對著鄭州市眾多的公辦民辦學校,這些家長一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說起鄭州市的優質教育資源,首先讓人想到的便是在鄭州市教育界神一樣存在的外總和外高。在鄭州市教育系統,凡是與「外國語」三個字掛鈎的學校都會吸引眾多家長的目光,成為教育界的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