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一水流殤
9月19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禮拜在臺灣地區新北真理大學舉行,正在臺灣地區進行「訪問」的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等政要都會參加。這也被媒體評為「美日臺」首次同臺亮相的歷史性畫面,可見李登輝的個人魅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李登輝作為臺灣地區的前領導人,雖然把他推上「寶座」的是臺灣地區國民黨,但他卻讓國民黨失去了執政黨的地位,轉頭把民進黨扶上了牆。他也被稱為「臺獨」的最早提出者,在民進黨地位中非常之高。可能克拉奇的到來,只是「訪問」時恰好碰上了,出於對中國政府施壓的需要,才會參加李登輝送別儀式。
而李登輝與日本的淵源頗深,早在日本佔領臺灣地區時,李登輝就受到了日本的教育指導。長大後,他去日本讀了大學,深受日本思想的影響。不僅對靖國神社非常敬重,而且還給自己起了一個日本名字。在李登輝效應的作用之下,「臺獨」勢力日益猖獗。或許是受到童年日本教育方式的影響,李登輝也提倡臺灣地區「去大陸化」,從而早日實現「獨立」。在他的思想指導之下,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也一直致力於通過抹黑大陸,從而激起民眾的反感,將大陸對臺灣地區的影響力最小化。
此次悼念儀式中,蔡英文表示「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換言之,「臺獨」思想仍不舍拋棄。臺灣地區根本不具備與大陸抗衡的實力,雖然一直巴結美國,但美國也表示不會為其提供任何的武力支持,民進黨可謂是孤立無援的。在島內官員和民眾不斷的反對之下,仍堅持一意孤行,當真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此前就有媒體揭露蔡英文在競選時的種種為民發言只是說說而已,如今,當初的誓言可謂是被拋諸腦後了。蔡英文不斷對美妥協,販賣臺灣地區的民眾利益,恐怕「臺灣地區永遠無法成為臺灣人的臺灣地區」,而只會成為美國的「財富來源區」。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