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國務卿訪臺為何參加李登輝告別式?看臺灣教授如何分析

2020-12-22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克拉奇17日起訪問臺灣。據報導,他將參加19日舉行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儀式。前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高官以參加李登輝告別儀式為由訪臺,是在逃避洽談臺灣民眾真正期待的雙邊貿易協定,「他們只是想在政治上不斷刺激北京,而完全不想談一點對臺灣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公開資料顯示,克拉奇此次訪臺,將是華盛頓與臺北1979年「斷交」以來訪問臺灣的最高級別美國國務院官員。也是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8月初訪臺後,今年第二位造訪臺灣的美國高階官員。

張亞中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美國副國務卿訪臺期間無論做任何安排,都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涵義,即向北京釋放「臺灣必須百分百服從美國」的信號。「讓兩岸關係繼續惡化,是克拉奇訪臺所有日程安排的最高原則。」

他表示,其實臺灣普通老百姓對克拉奇訪臺最大的期待,是他可以和臺灣洽談籤訂《雙邊貿易協定》的事宜,臺灣此前放開購買美豬、美牛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這個。但很顯然,這並不是克拉奇此行的主要目標。

「我不認為參加李登輝的告別式是克拉奇此訪真正的重要目的,他只不過是利用了最近剛好發生的這件事作為幌子,既迴避美臺間真正對臺灣民眾有價值的經濟議題,又可進一步嘗試激怒大陸。」他分析稱。

此前,張亞中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曾言,民進黨一定會把「李登輝之死」炒到極致。蔡英文一定會趁告別儀式的時候,邀請美、日等一些國家的人士,這有利於她在臺灣地位的鞏固和「對外關係」的拓展。

不過,在17日的採訪中,這名臺灣政治學者認為,現在的情況已和當時有所不同,民進黨當局現已完全淪為美國擺布的對象,「美國要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完全配合服從美國就好,發揮李登輝的政治效應都已經不重要了。」

另據美聯社17日報導,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周三與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李光章舉行了一次「午餐會晤」,這也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和臺高級官員的首次「會晤」。有輿論因此猜測,美國是否會公然違背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

張亞中認為,美國現在還不敢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或直接與臺灣「建交」,但蓬佩奧訪臺已並非不可能。「只要北京沒有反應,美國就會一直步步逼近『紅線』,拿棍子戳你,戳到你有反應、發脾氣為止;而你一旦發脾氣,採取軍事動作,就正中川普下懷,讓他在選舉中獲利。11月3日之前,美國都將會秉持這個策略。」

相關焦點

  • 美副國務卿要參加李登輝告別式?這一次臺灣恐怕代價更大
    【兩岸快評第957期】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17日抵臺,19日將參加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儀式。這是美國今年第二次派高階官員造訪臺灣,上一次是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在8月初訪臺。民進黨當局本來預期克拉奇此行是來主持所謂的「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卻遭到了美國的否認。那麼,克拉奇將參加李登輝告別儀式到底是打的什麼算盤?
  • 李登輝告別禮拜,蔡英文追思文鼓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去年蔡英文公然「消費」香港黑暴,連任臺灣當局領導人後,臺灣民眾強烈反對收容暴徒,讓一直口說聲援暴徒的蔡英文的處境變得尷尬,最終推出所謂「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項目」,強調援助的對象必須是合法入境;而陸委會在李宇軒潛逃失敗後更實時劃清界線,表明絕不鼓勵港人以非法方式赴臺。   美副國務卿為何參加李登輝告別式?
  • 島內被曝熱炒美副國務卿躥訪惹怒美方,「臺美經濟對話」落空
    【文/觀察者網 郭涵】臺當局配合選舉季的川普政府「玩火」,是導致近期臺海局勢緊張的「幫兇」。17日,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副國務卿克拉奇躥訪臺灣,成為該機構1979年至今赴臺的最高級別官員。此時距離8月初美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問臺灣,不到2個月。
  • 美高官訪臺當心閃著腰,國臺辦立場堅定,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
    近幾個月以來,美國頻繁對中國出手,不僅抹黑污衊中國的抗疫努力和成果,還頻頻插手幹涉臺灣問題。9月16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宣布即將訪臺,並參加「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活動。對此,希望到訪臺灣的美高官當心點別閃著腰了。國臺辦亮明堅定立場,絕對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臺灣問題!
  • 美副國務卿「訪臺」,蔡英文甘當魚肉,這是在「玩火」?
    隨著蔡英文再一次成功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當局又開始肆無忌憚地推行其帶有「臺獨」色彩的政策,其中就包括與美國之間進行越來越多的接觸。美國方面出於遏制和挑釁中國大陸的考慮,也樂於同臺灣地區進行更多的接觸。
  • 李登輝告別禮拜,蔡英文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編輯:一水流殤9月19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禮拜在臺灣地區新北真理大學舉行,正在臺灣地區進行「訪問」的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等政要都會參加。這也被媒體評為「美日臺」首次同臺亮相的歷史性畫面,可見李登輝的個人魅力還是不容小覷的。李登輝作為臺灣地區的前領導人,雖然把他推上「寶座」的是臺灣地區國民黨,但他卻讓國民黨失去了執政黨的地位,轉頭把民進黨扶上了牆。他也被稱為「臺獨」的最早提出者,在民進黨地位中非常之高。
  • 蔡英文:目標美商務部長或副國務卿
    文丨南國一品 審丨暗藍民進黨當局欲邀請美國高級官員「訪臺」?由於此前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和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等高級別官員有過「訪臺」先例,因此,民進黨當局近期正積極推動其他高級別官員「訪臺」,以此提升臺灣所謂的「外交地位」。據悉,近期可能「訪臺」的高官包括美商務部長羅斯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等。甚至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擬藉此次美高級官員「訪臺」之際,和美國方面加強「雙邊貿易合作」。
  • 美對華鷹派人物拒絕出任新國務卿 原因竟如此簡單
    俄羅斯衛星中文網11月14日報導稱,美國國會眾議院前議長紐特 金裡奇在接受《瓊斯夫人》(MotherJones)雜誌採訪時稱,他拒絕出任新當選總統唐納德 川普政府的國務卿。  金裡奇強調:「我並不打算擔任美國的國務卿。」他在被記者問及做出此決定的原因時解釋道:「僅僅是因為我不想擔任。」  同時金裡奇也承認,他希望負責國家的長期計劃,分析政府機構的各項活動。 美國主流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認為,金裡奇去年曾是川普的首批支持者之一,他有意出任川普政府的國務卿。
  • 川普「閃電訪臺」?日媒突然爆出猛料,蔡英文開始慌了
    編輯丨青蓮 有日媒發布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有可能「閃電式訪臺並承認臺灣地區」,試圖打破一個中國原則。面對美國幹涉他國內政的行為,中方也有一個代號為「X-Day」的計劃,該計劃將「利用美國總統選舉造成的混亂時期,在三十天內對臺灣地區進行強攻」。
  • 日本新防衛大臣就臺日關係講話:臺灣是中國一部分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8日指控,克拉奇17日起訪臺,大陸18日起在臺海附近展開軍演是「軍事恫嚇」,他對記者說,「我們派代表團參加一場葬禮,而中國卻以軍事恫嚇來回應」。中國空軍專家傅前哨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臺灣所謂「領空」也是中國的領空,解放軍進行戰爭巡航巡邏是毫無爭議的,更不必限於所謂的「臺海中線」。
  • 李登輝今日告別禮拜,蔡追思文鼓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7月30日病亡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追思告別禮拜將於9月19日上午於新北真理大學舉行。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等政要皆會出席。臺媒大肆報導稱,這將是「美日臺」同框的歷史畫面。
  • 蔡英文吹噓克拉奇「訪臺」成果豐碩,馬英九:沒看到任何實質談判
    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19日結束訪臺行程,蔡英文20日吹噓其此行「收穫豐碩」,不過臺媒還原了克拉奇在臺期間,臺行政機構副職負責人沈榮津、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和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等人,魚貫進入克拉奇下榻的酒店拜會。
  • 美前副國務卿稱可以見到蔡英文很興奮 或談兩岸議題
    據臺灣「中央社」4月6日報導,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6日赴民進黨中央黨部拜會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阿米蒂奇會前受訪提到,很高興可以見到蔡英文,雙方也將觸及兩岸關係議題。
  • 美高官訪臺,蔡英文聯手川普,要搞一個「地動山搖」的大新聞?
    「美在臺協會」對此表示,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籤署「臺灣旅行法」,旨在派遣高階美國官員赴臺,重申「美臺友誼」,而「本次訪問為此項美國政策的一環」。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表示,這類訪問應成為例行性訪問。消息傳到臺灣,民進黨當局忙不迭地表示「歡迎」。
  • 美國次卿克拉奇今訪臺灣,蔡英文18日官邸設宴歡迎
    「臺美關係」看似持續升溫,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8月訪臺後,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今(17)日至19日率團訪臺,19日將參加已故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的追思告別禮拜。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說明,蔡英文預計18日晚間於官邸宴請美方代表團,促進雙方合作情誼。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
    第二次是在10月12日,日本《夕刊富士》雜誌報導了所謂「川普可能突襲式訪臺並承認臺灣」的消息。顯然,這是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訪臺掀起風浪之後,餘波未了。對此,臺當局緊急出面否認。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稱,從與美方官員互動中,並未聽到這個消息。蔡當局安全高層表示,《夕刊富士》本身以報導八卦新聞著稱,而且川普不太可能有訪臺時間。但傳聞並沒有絕跡,很快捲土重來。第三次仍是在《夕刊富士》上,日本政治評論家宮崎正弘12月1日撰文稱,川普可能考慮在最後時刻投出「重磅炸彈」,其中一項正是閃電訪問臺灣。
  • 率團訪臺,日本前首相:曾執意發籤證讓李登輝入日看病
    【文/觀察者網 龍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臺獨教父」李登輝生前身心高度「精日」,曾以日本人自居,與日本關係深厚。7月末李登輝病亡,日本朝野果然傳來一片哀悼之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外相茂木敏充等官員「大讚」李登輝對所謂「臺日關係」及臺灣「民主」所做的貢獻。
  • 臺「外交部長」叫囂:美臺交流不會停,還會促成美閣員級官員訪臺
    據臺灣媒體報導 彭博資訊報導,原定12月5日率團訪問臺灣三天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已取消這次訪問行程。民進黨當局外事部門表示感到惋惜。 民進黨當局外事部門吳釗燮今早受訪表示,已經從美方接到通知,就是因為行程改變因素,惠勒在年底無法到臺灣來。民進黨外事部門對此事感到惋惜,但臺美之間的交流不論在哪個層面或哪一個議題,交流都非常頻繁,接下來繼續就國際環保合作和美政府繼續來合作,不會停下來。
  • 李登輝:臺灣傳奇人物
    1941年畢業於淡水中學,考入臺北高等學校文科(即臺灣師範大學前身),1943年東渡日本入帝國大學農業經濟系。1946年返臺,轉入臺灣大學農學院農經系,參加「新民主義讀書會」,1949年與曾文惠結婚,並畢業留校任教。1965年,考取美國洛克菲勒農業經濟協會與康奈爾大學聯合獎學金,再度赴美,入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