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克拉奇17日起訪問臺灣。據報導,他將參加19日舉行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儀式。前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高官以參加李登輝告別儀式為由訪臺,是在逃避洽談臺灣民眾真正期待的雙邊貿易協定,「他們只是想在政治上不斷刺激北京,而完全不想談一點對臺灣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公開資料顯示,克拉奇此次訪臺,將是華盛頓與臺北1979年「斷交」以來訪問臺灣的最高級別美國國務院官員。也是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8月初訪臺後,今年第二位造訪臺灣的美國高階官員。
張亞中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美國副國務卿訪臺期間無論做任何安排,都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涵義,即向北京釋放「臺灣必須百分百服從美國」的信號。「讓兩岸關係繼續惡化,是克拉奇訪臺所有日程安排的最高原則。」
他表示,其實臺灣普通老百姓對克拉奇訪臺最大的期待,是他可以和臺灣洽談籤訂《雙邊貿易協定》的事宜,臺灣此前放開購買美豬、美牛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這個。但很顯然,這並不是克拉奇此行的主要目標。
「我不認為參加李登輝的告別式是克拉奇此訪真正的重要目的,他只不過是利用了最近剛好發生的這件事作為幌子,既迴避美臺間真正對臺灣民眾有價值的經濟議題,又可進一步嘗試激怒大陸。」他分析稱。
此前,張亞中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曾言,民進黨一定會把「李登輝之死」炒到極致。蔡英文一定會趁告別儀式的時候,邀請美、日等一些國家的人士,這有利於她在臺灣地位的鞏固和「對外關係」的拓展。
不過,在17日的採訪中,這名臺灣政治學者認為,現在的情況已和當時有所不同,民進黨當局現已完全淪為美國擺布的對象,「美國要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完全配合服從美國就好,發揮李登輝的政治效應都已經不重要了。」
另據美聯社17日報導,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周三與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李光章舉行了一次「午餐會晤」,這也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和臺高級官員的首次「會晤」。有輿論因此猜測,美國是否會公然違背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
張亞中認為,美國現在還不敢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或直接與臺灣「建交」,但蓬佩奧訪臺已並非不可能。「只要北京沒有反應,美國就會一直步步逼近『紅線』,拿棍子戳你,戳到你有反應、發脾氣為止;而你一旦發脾氣,採取軍事動作,就正中川普下懷,讓他在選舉中獲利。11月3日之前,美國都將會秉持這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