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被曝熱炒美副國務卿躥訪惹怒美方,「臺美經濟對話」落空

2021-01-19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郭涵】臺當局配合選舉季的川普政府「玩火」,是導致近期臺海局勢緊張的「幫兇」。17日,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副國務卿克拉奇躥訪臺灣,成為該機構1979年至今赴臺的最高級別官員。此時距離8月初美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問臺灣,不到2個月。

就在島內興高採烈地慶祝「臺美關係」升溫,期待克拉奇主持「臺美經濟商業高階對話」、甚至為雙邊貿易協定談判鋪路之際,美方卻當面潑來一盆冷水:美國國務院最後一刻確認,克拉奇此行只是為弔唁李登輝,並無其他安排。

此前被熱炒的「臺美對話」落空,島內輿論大失所望,開啟「甩鍋」模式。媒體爆料美方不滿臺灣提前高調宣傳,刻意取消對話、降低行程規格,臺當局則連忙否認。有分析一針見血地指出,克拉奇此行就是川普打選舉牌、絲毫不顧及臺灣臉色。國民黨也批評民進黨「一廂情願」、「好大喜功」、「大內宣失敗後大甩鍋」。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克拉奇 資料圖

美方最後一刻確認行程,臺媒期待美臺對話落空

不顧中國大陸強烈反對,17日下午,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能源與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克拉奇躥訪臺灣。克拉奇作為職務僅次於正副國務卿的第三號人物,成為自1979年華盛頓臺北「斷交」至今,美國務院赴臺層級最高的官員。

本次行程最先由美方放風。8月31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史大偉宣布創立「美臺經濟商業高階對話」(下文簡稱,「臺美經濟對話」),美國在臺協會(AIT)透露對話將由克拉奇主持。有媒體認為,美方主動拋出這一話題,是回應臺當局數天前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的「誠意」。

消息傳出後,島內媒體與民進黨當局按捺不住激動,不等細節敲定就開始大肆炒作美國國務院實現「派員層級突破」、慶祝「臺美關係」升溫,給自己邀功。

臺「經濟部長」王美花9月2日稱,克拉奇將主持「臺美經濟對話」,內容涉及經濟、能源、半導體與5G。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此前透露,克拉奇來訪將是雙方進行雙邊貿易協定(BTA)談判的「重要前奏」。臺「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形容這一「高階對話」將可「令臺美經濟關係更上一層樓」。

據《聯合報》,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15日透露,已接到美國在臺協會向島內企業界人士發出的座談邀請,間接證實克拉奇將到訪。但相比臺灣輿論的聒噪,直到16日克拉奇出行的前一天,臺美雙方外事部門對於其行程安排卻三緘其口,令外界猜測是否尚有變數。

臺當局「外交部」稱,「在真正定案成熟之前,沒辦法透露相關細節」。「經濟部」則說,「目前僅確認是由美方親自來臺」,根據互動慣例,相關細節會由美方優先宣布。

事實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一直拖到當地時間17日凌晨、克拉奇的飛機起飛6小時後,才確認他將出訪,並強調克拉奇是參加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儀式,一句話都沒有提及「臺美經濟對話」。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證實,克拉奇此行將不會舉行「臺美經濟對話」。「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則以「主隨客便」回應,稱來訪的各項活動,向來是尊重訪客規劃。不過臺「經濟部」官員強調,「對話」並未取消,美方也沒有改變主持人選,只是不清楚「何時、以何種方式舉行」。

當天下午5點,克拉奇的商務包機抵達臺北松山機場。眼尖的媒體立刻注意到,這與8月初阿扎爾赴臺時乘坐印有美國國旗的行政專機相比是「降低規格」。克拉奇一行人下機後從「後門」匆匆離開,避開了守在機場正門抗議的民眾。

克拉奇17日下午乘商務機抵達臺北松山機場 視頻截圖

臺媒曝島內高調宣傳令美方不滿,臺當局忙否認

島內媒體爆料稱,經貿談判原本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負責,與美國務院提出的「美臺經濟對話」本就互不涉及。然而臺灣多個單位在這段時間持續宣傳「臺美經濟對話」有助於籤自貿協定,甚至不停向媒體洩露關於克拉奇行程的信息,讓美方相當不悅。

報導稱,「臺美經濟對話」尚未談妥,美方始終沒同意這是克拉奇此行的主軸,但臺灣方面卻從9月初就一直宣傳,讓美方「大為光火」。結果美國國務院推遲發布克拉奇行程,壓到最後一刻才通知媒體,連原本部分開放的行程,也全都改成閉門。

相關焦點

  • 「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登場 島內民眾:又要交保護費了?
    據報導,11月20日「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臺北、華盛頓兩地以實體團與視頻團的模式同時舉行。此次對話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美方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主談,臺灣方面則由臺經濟部門副主管陳正祺在華盛頓與美方召開實體會議;臺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臺行政機構「政務委員」鄧振中及相關部門官員,則在臺北通過視頻方式同步參與討論。
  • 「臺美經濟對話」能談啥?臺灣的前途真在美國?
    導語:據相關媒體報導,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將於11月20日在華盛頓與臺北兩地同時舉行,其中美方的代表將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主導。民進黨當局此前一直在鼓吹「臺美關係」,迫切想要進行「臺美經濟對話」,然而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前途真的在於美國嗎?
  • 美副國務卿要參加李登輝告別式?這一次臺灣恐怕代價更大
    【兩岸快評第957期】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17日抵臺,19日將參加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儀式。這是美國今年第二次派高階官員造訪臺灣,上一次是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在8月初訪臺。民進黨當局本來預期克拉奇此行是來主持所謂的「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卻遭到了美國的否認。那麼,克拉奇將參加李登輝告別儀式到底是打的什麼算盤?
  • 美高官訪臺當心閃著腰,國臺辦立場堅定,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
    9月16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宣布即將訪臺,並參加「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活動。對此,希望到訪臺灣的美高官當心點別閃著腰了。國臺辦亮明堅定立場,絕對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臺灣問題! 據央視新聞9月16日消息,近日,臺當局計劃與美方舉辦「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將應邀「訪臺」。
  • 「臺美」關係升級?蔡英文「高興壞了」
    導讀:據報導,臺灣和美國準備召開「臺美經濟對話」,據悉,此次對話是美臺首次進行所謂的經濟對話。此次經濟對話將於11月20日在美國和臺北同時進行。為了更好進行所謂的「經濟對話」,臺灣方面打算「派遣」高層官員前往華盛頓,臺美此舉遭到了島內和大陸的強烈反對。「臺美」進行「經濟對話」 蔡英文高興壞了據報導,此次「臺美經濟對話」,蓬佩奧表示將要派出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帶隊,與臺灣團隊代表進行對話。
  • 蔡英文:目標美商務部長或副國務卿
    由於此前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和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等高級別官員有過「訪臺」先例,因此,民進黨當局近期正積極推動其他高級別官員「訪臺」,以此提升臺灣所謂的「外交地位」。據悉,近期可能「訪臺」的高官包括美商務部長羅斯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等。甚至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擬藉此次美高級官員「訪臺」之際,和美國方面加強「雙邊貿易合作」。
  • 美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蔡英文向美承諾維持現狀
    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於當地時間11日表示,蔡英文向美方承諾會維持現狀,有義務提出維繫臺海繁榮穩定的政策,美方也與大陸方面會晤,兩岸都有意願談協商的基礎。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 董雲裳(Susan Thornton)在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的「美臺關係未來」聽證會中表示,美國選前與臺灣兩大黨候選人會晤,和「總統
  • 美國副國務卿:美方強烈支持韓朝合作
    (原標題:美國副國務卿:美方強烈支持韓朝合作) 據新華社12月10
  • 美副國務卿「訪臺」,蔡英文甘當魚肉,這是在「玩火」?
    在雙方都有意向的情況下,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政府官員頻繁對臺灣地區進行「訪問」,繼衛生部長阿扎「訪問」臺灣地區之後,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又於9月17日至19日「訪問」臺灣地區。名為經貿,實為政治這一次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名義上是為了與臺灣的企業界進行座談,並同臺灣各界開展經濟與商業對話。「美國在臺協會」也已經邀請了臺灣地區經濟界的重要人物參加。
  • 屢被「洩密」,美方懷疑臺方有「內鬼」,說好的美臺互信呢?
    如果讓蔡英文講下何謂「美臺友好」,毫不誇張的說,估計光是演講稿就得做個三天。 畢竟,在島內綠媒的口中,美國就是他們的「救世主」。而最近,島內涉及刻意洩露「機密」卻讓美國不高興了。 一是前段時間傳聞美國海軍陸戰隊應邀赴臺授課,針對作戰課程進行交流之事。
  • 美國副國務卿:期待與蔡英文合作
    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期待與臺灣地區第一位女領導人以及所有政黨領袖合作,以進一步加強臺美關係;而臺灣也向全世界清楚展現什麼是民主選舉與民主輪替,這是非常強有力的訊息。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舉行「美國作為太平洋強權:在亞洲的挑戰與機會」聽證會,邀請布林肯出席作證。
  • 邀請川普卸任前抵臺?臺當局火速否認,黎建南:蔡英文沒這個膽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公然宣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美方還釋放出要與臺灣開展「經濟對話」的信號。在這之前,美國曾接連批准對臺軍售案,並且先後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如今,有島內輿論又開始炒作,川普卸任前可能突然「訪臺」。
  • 宣布解密電報系作秀 違反聯合公報遭批駁 美操弄對臺「六項保證」
    伴隨著美艦機頻繁現身臺海挑動的緊張氛圍,美國8月31日解密了有關對臺軍售和對臺「六項保證」的電報內容。在美智庫傳統基金會主辦的視頻論壇上,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聲稱,美政策一直以「與臺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裡根總統對臺「六項保證」為指導,這些保證至今仍有效。
  • 蔡英文訪美會晤麥凱恩等美參議員 促美臺加強軍事交流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在會面時,針對臺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軍事合作及未來臺美關係等議題,深入對話與交流。 她希望,身為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的麥凱恩,能持續加深臺美之間的軍事交流、資訊分享,及國防產業的連結,以強化臺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麥凱恩則回應表示,未來將積極推動臺灣有機會加入更多的多邊軍事演習,並透過實際行動支持臺灣發展不對稱的作戰能力及軍事人員交流。 蔡英文說,美國是臺灣的重要經濟、「國防」夥伴,未來會加強雙邊的合作機制。
  • 「臺美經濟對話」粉墨登場,臺島內外皆不看好
    近日國臺辦發言人稱,歡迎臺灣同胞、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創業,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共享大陸發展的戰略機遇。民進黨當局十分看重「臺美經濟對話」但是民進黨當局另有所倚仗,對於大陸的好心意和熱情,蔡英文一向不領情。
  • 蔡英文吹噓克拉奇「訪臺」成果豐碩,馬英九:沒看到任何實質談判
    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19日結束訪臺行程,蔡英文20日吹噓其此行「收穫豐碩」,不過臺媒還原了克拉奇在臺期間,臺行政機構副職負責人沈榮津、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和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等人,魚貫進入克拉奇下榻的酒店拜會。
  • 「臺美不建交論」在島內發酵
    蔡英文(資料圖臺媒)【環球時報記者陶欣然】民進黨當局一再宣稱臺美關係進入「史上最佳狀態」,但臺「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引起島內諸多猜測與解讀。自稱不追求「建交」中時電子報28日稱,臺美關係今年「突飛猛進」。5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麥考爾聲稱,「承認臺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接著美國在兩個月內接連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並宣布對臺多項軍售。
  • 蔡英文被邀訪美,她敢去嗎?美國環保署長被邀訪臺,他會去嗎?
    多家臺媒今(20日)早援引《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計劃12月率團訪臺,推動海洋保護合作。惠勒若赴臺,將是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後,四個月內第三位訪臺的美國內閣官員。對於"惠勒計劃12月率團訪臺"的消息,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今天(20日)在臺"立法院"回應聲稱,"臺美"互動一直升溫,而且往來密切,惠勒應"外交部長"吳釗燮邀請就要來臺,雙方將討論環保議題的國際合作,並稱"樂見此事,相信對臺美關係也會更好"云云。對此,島內網友批評稱,不知道美國又來"推銷"什麼東西,"沒安什麼好心"。
  • 若兩岸發生衝突,美會派兵援臺?島內有人說出實話,令蔡英文絕望
    除先後派遣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抵臺,還陸續批准多筆對臺軍售案,與此同時,美軍艦機頻繁來臺海周邊炫耀武力,向島內「臺獨」勢力傳遞錯誤信號。據臺媒報導,21下午,美國海軍兩架P-8海上巡邏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其中一架通過無線電廣播,別有用心的宣告所謂「國際空域自由飛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