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經濟對話」粉墨登場,臺島內外皆不看好

2020-12-20 臺海新觀察

導讀:臺灣被孤立於RCEP之外,引發島內人士的擔憂,認為這對於臺灣的傳統產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衝擊,將使得臺灣對外的經貿陷於十分被動和不利的局面。臺灣有識之士的這種擔憂是非常有道理的,清醒地看到自己不能加入到區域經濟整合之中所帶來的後果。不過,國臺辦在講話中給他們注入了希望。近日國臺辦發言人稱,歡迎臺灣同胞、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創業,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共享大陸發展的戰略機遇。

民進黨當局十分看重「臺美經濟對話」

但是民進黨當局另有所倚仗,對於大陸的好心意和熱情,蔡英文一向不領情。據媒體報導,近日臺灣與美國所謂的「臺美經濟繁榮夥伴(EPP)對話」粉墨登場了,雙方籤署了「經濟合作備忘錄」,確定以後每年這個時候舉辦一次「經濟對話」。民進黨當局聲稱這場談話取得了「九大成果」,為此感到洋洋得意,不過島內輿論卻沒有這麼樂觀。

對此,島內一些專家看得很清楚,美國和臺灣舉辦這個對話,是因為蔡英文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才換來美國共和黨的這種善意,而以後並不一定能夠舉辦。因為對話是在川普任期內促成的,拜登上臺會不會承認和舉辦這種對話就難說了,按照拜登所公布的施政方針,臺灣是指望不上美國的,所以這場首屆舉辦的對話有可能就是最後一屆。

「臺美」經濟對話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而臺灣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則宣稱這場對話是一個裡程碑,這對於「臺美」經濟合作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能加強臺灣在全球經濟關係中的布局。對於吳釗燮的這番講話,國民黨民意代表賴士葆則不以為然,他指出,這場對話舉辦得意義不大,並沒有具體實質性內容,只是談了一些寬泛的問題,看不出有什麼樂觀的,有什麼值得臺灣期待的,更何況還不知道下一屆美國政府會如何處理。

島內其它人士表達了擔憂,稱這場對話看不出臺灣方面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如果臺灣不搞好兩岸關係,加入RCEP的區域經濟整合,只想著依靠美國,恐怕臺灣會越來越受到孤立。

大陸學者認為,臺灣此舉毫無意義,美國想要遏止打壓中國大陸時,就會打臺灣牌來噁心中國大陸,而實際上並不會給臺灣什麼好處。臺灣不應想著成為美國手裡的一顆棋子,民進黨積極配合美國的表演只會引起大陸的反感。臺灣只有承認「九二共識」,回到兩岸關係正常的道路上,加強兩岸的經貿合作,臺灣才會有前途。

文丨葉風 審丨陳城

本文由《臺海新觀察》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登場 島內民眾:又要交保護費了?
    據報導,11月20日「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臺北、華盛頓兩地以實體團與視頻團的模式同時舉行。此次對話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美方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主談,臺灣方面則由臺經濟部門副主管陳正祺在華盛頓與美方召開實體會議;臺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臺行政機構「政務委員」鄧振中及相關部門官員,則在臺北通過視頻方式同步參與討論。
  • 島內被曝熱炒美副國務卿躥訪惹怒美方,「臺美經濟對話」落空
    就在島內興高採烈地慶祝「臺美關係」升溫,期待克拉奇主持「臺美經濟商業高階對話」、甚至為雙邊貿易協定談判鋪路之際,美方卻當面潑來一盆冷水:美國國務院最後一刻確認,克拉奇此行只是為弔唁李登輝,並無其他安排。 此前被熱炒的「臺美對話」落空,島內輿論大失所望,開啟「甩鍋」模式。媒體爆料美方不滿臺灣提前高調宣傳,刻意取消對話、降低行程規格,臺當局則連忙否認。
  • 「臺美經濟對話」能談啥?臺灣的前途真在美國?
    導語:據相關媒體報導,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將於11月20日在華盛頓與臺北兩地同時舉行,其中美方的代表將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主導。民進黨當局此前一直在鼓吹「臺美關係」,迫切想要進行「臺美經濟對話」,然而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前途真的在於美國嗎?
  • 「臺美經濟對話」登場,柯文哲不評論:要保持跟蔡英文的良好關係
    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今日展開,將在臺北及華府兩地進行,並採實體與視頻並進,各界也都相當關注「臺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的談判進度。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下午出席酷課雲籤約儀式記者會後,被問到如何看到BTA,柯文哲態度保守說,「唉唷,我要保持跟小英(蔡英文)的良好關係,不可以隨意批評。」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蔡英文日前表示,「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對於蔡這番言論,柯文哲被問到時也避談,趕緊說「算了、算了,我們不要講。」
  •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蔡英文推「臺日安保對話」意欲何為
    去年6月,蔡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就曾為這個「法律障礙」作過注釋:不應將是否有「邦交」列為對話的前提,如果日方不希望公開進行,可以用非公開方式。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蔡英文通過日媒公開向安倍政府喊話,要求進行「安保對話」,意欲何為?我看有這樣幾點:首先,蔡英文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總統」選舉,但任期至今政績太差,鬧得天怒人怨。
  • 臺方面稱美大選無論誰勝出,持續深化雙方所謂關係不變!
    今年疫情以來,臺-當局一開始便借疫謀獨,在妄圖加入世衛組織的事情上,與美國不斷勾結。在嘗到甜頭後,臺美雙方又突破了一層界限,美國高級官員開始竄訪,美臺勾連不斷,最終造成了日益緊張的不可收拾局面。也由此,蔡當局一頭扎進了美國遏制大陸的計劃之中,並主動要求成為美國的棋子,充當美國打壓中國的橋頭堡!
  • 美臺再次聯手做局,大陸最後的耐心正被耗盡!!
    6月9日,環球時報援引臺媒消息稱,當日上午,美軍一架C-40A運輸機從衝繩那霸起飛,進入臺島北部海岸線,從基隆、桃園轉向西海岸,沿新竹、臺中、臺南海岸線飛行,從臺南離開臺島向南海方向飛去。臺防務部門對這則消息均予以證實,聲稱美機進入臺島空域,系按程序完成申請。美軍機此次飛經整個臺島西海岸線,事實上是臺當局和美方相互勾結對中國大陸進行的一次戰略試探。首先,美軍機是首次飛經整個臺島西海岸線。
  • 被美國拉進「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臺灣
    一、 「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舉行與選後美臺關係  首屆美臺「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臺灣時間11月20日晚上9點在華盛頓舉行,採實體搭配視訊方式舉行,對話會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
  • 臺灣經濟日報:臺當局救經濟 打底該靠誰?
    臺灣經濟日報:臺當局救經濟 打底該靠誰?》17日社論表示,臺「主計總處」上周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GDP成長率大幅下修至1.56%。此一說法似乎把搶救GDP的主要責任推給「央行」,但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央行」匯率及貨幣政策很難操之在己,能夠承擔多少責任,很難樂觀以對。  文章摘編如下:  從各種跡象顯示,GDP成長率預測值腰斬,恐怕還不是最壞情況,因為內外大環境都還在持續惡化中:就外部而言,世界主要經濟體包括美、歐、日、中國大陸成長皆不如預期。
  • 與美「政治軍事對話」、頻繁「無限高」發射,臺海局勢如何破解?
    新年伊始,1月7日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臺獨」分子就動作頻頻。2021年,我們如何破解臺海局勢?1月7日,美臺將通過視頻形式進行所謂的「政治軍事對話」。對話預計聚焦在區域情勢、臺美軍事合作與軍售等議題。美軍有人提出重新駐紮臺灣5個陸軍師首先看看「臺北法案」、「與臺灣關係法」等美國涉臺法案,都具有一個前提,即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美國政府宣布與臺灣「斷交」、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從臺灣撤出美國軍隊。也就是說,之後美國通過的涉臺法案,都不支持美軍和臺灣地區軍隊共同作戰。
  • 「臺美」關係升級?蔡英文「高興壞了」
    導讀:據報導,臺灣和美國準備召開「臺美經濟對話」,據悉,此次對話是美臺首次進行所謂的經濟對話。此次經濟對話將於11月20日在美國和臺北同時進行。為了更好進行所謂的「經濟對話」,臺灣方面打算「派遣」高層官員前往華盛頓,臺美此舉遭到了島內和大陸的強烈反對。「臺美」進行「經濟對話」 蔡英文高興壞了據報導,此次「臺美經濟對話」,蓬佩奧表示將要派出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帶隊,與臺灣團隊代表進行對話。
  • 近距常態化戰巡臺島!臺媒稱大陸軍機今兩度來飛 距臺島最南端僅103...
    有軍事專家指出,運-8、運-9飛抵臺島只需7、8分鐘,戰鬥機5分鐘,100多公裡只是大陸戰機普遍裝備的KD63、KD88空地飛彈的射程的一半,運-8反潛巡邏機光學偵察設備可看清左營軍港內的驅護艦和潛艇。 威武之師利劍高懸,臺島西南方向的海上活動兵力,基本都在大陸空中兵力的眼皮底下,隨時處在大陸空中力量的打擊範圍。
  • 蔡英文「笑了」,「臺美」關係將有新突破?
    導讀:據相關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所謂的」經濟對話」即將拉開帷幕,雙方也已經籤署了備忘錄。除此之外,民進黨宣稱此次對話成果將會非常顯著,但是關於雙方籤署的這份文件。相關消息顯示,這是在川普政府看守時期籤署的,因此,現在臺灣地區內部有很多輿論對此次雙方的經濟對話並不太看好。但民進黨當局卻對此抱有很大的期望。
  • 臺北與華盛頓舉辦「經濟繁榮夥伴對話」 籤署「合作備忘錄」
    據海峽導報社報導,「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20日晚間在臺北、美國兩地以實體團與視頻團的模式同時舉行,並籤署「合作備忘錄」。臺經濟部門20日晚間發布臉書表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蕭美琴與AIT執行理事藍鶯在開幕式中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持續進行此對話奠定基礎,並由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與「政委」鄧振中 共同見證籤署。臺媒報導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刻。蕭美琴在臉書上更新,分享籤署雙方籤署備忘錄的喜悅。
  • 臺灣駐美機構改名,這個花槍很無聊
    ▲圖/視覺中國熱衷一件無聊的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熱衷一件無聊的事。臺島的深綠分子一輩子最熱衷的一件事就是改名--把帶中國字眼的title 改成臺灣。似乎改個名就算大志得遂。日前,臺灣當局宣布駐美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改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改名大業又進一步,部分臺島綠媒和綠營政客彈冠相慶,紛紛歡呼「臺美關係取得了重大突破」。不過,這番自嗨姿勢遭到不少臺灣網友的嘲笑。有人問:「改個名改變了什麼?」有人說:「又當棋子了,看不懂嗎?」
  • 「臺美」順利合作?這次,蔡英文「下了血本」
    導讀:近日,民進黨當局大肆宣傳「臺美經濟對話」,試圖對外製造與美國關係友好的假象。在蔡英文的宣傳下,「臺美」關係似乎比以前更加親密,但事實真的是如此?「臺美」雙方籤訂了「合作諒解備忘錄」近日,「臺美經濟對話」在華盛頓進行,雙方籤訂了長達5年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在這場經濟對話中,「臺美」雙方將重點放在了半導體領域上,除此之外,雙方還打算進行「科技及技術協定」的談判。
  • 臺島戰艦病毒危機升級:近100人拒絕調查!輿論怒斥:是故意隱瞞
    21日,臺島傳來令人吃驚的新聞:臺島軍隊爆發病毒疫情的出訪艦艇編隊,居然有近百名官兵,拒絕配合醫療機構的病毒追蹤調查!這立刻讓輿論譁然,到底是誰下令這些官兵拒絕調查?臺島水面艦隊「敦睦艦隊」目前有24名官兵確診感染新型病毒,形成臺島巨大的病毒防疫缺口。高雄市行政機構21日召開防疫記者會,著名政客韓國瑜親自開炮,斥責居然有92名官兵拒絕配合調查。
  • 解放軍戰機「繞飛臺島巡航」 美國又跳出來"反對"了
    圖為臺防務部門發布的F-16A戰機與解放軍轟-6k合照。(來源:臺媒)海外網5月13日電空軍發言人11日發布消息,空軍組織東部、南部戰區空軍協同行動,出動轟炸機、偵察機雙向繞飛臺島巡航。蘇-35戰機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實現了繞島巡航模式的新突破。
  • 臺灣搞小動作 國臺辦:以「經濟對話」為由倚美謀「獨」不會得逞
    據臺媒報導 所謂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上月舉辦,雙方於12月15日籤署《臺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定》,未來將在科技領域更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臺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相信透過此協定能深化雙方科學研究、技術創新領域合作,提升雙方人才在先進科技上的交流並在科技領域展開戰略夥伴關係,共同維護繁榮且自由開放印太地區。
  • 數據新世代,萬物皆可中臺:2020中國數據中臺行業發展簡析
    2014年數字經濟佔當年GDP比重為僅為26.1%,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自身的數位化建設和對數據的應用已成為企業戰略、治理及運營的關注重點。除阿里外,騰訊、字節跳動、明略科技及恒生電子等多家企業也都對數據中臺給出了自己的解讀與定義,這些解讀雖各不相同,但都強調了數據及分析技術對於前臺業務的復用價值。此次報告中,「甲子光年」智庫研究、梳理了數據中臺的定義、概況及企業案例,並以明略科技和Kyligence為例,介紹了數據中臺企業的技術及業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