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隨著事情反轉,對苟晶突然就同情不起來了。
最近高考冒名頂替事件一再受到廣大群眾的高度關注。前有農家女陳春秀,後有「學霸」苟晶。
然而隨著真相的水落石出,陳春秀是很委屈,但苟晶卻怎麼都令人同情不起來。
按照苟晶最初的說法,自己一直是尖子生,高考前全區第四,1997年,第一次高考被班主任女兒頂替,去讀了一個北京的大學。
1998年第二次高考,還沒報志願就被錄取到了湖北黃岡的一個「野雞」中專,然後讀了一年就退學去打工了。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呢?
經過調查,苟晶1997年高考成績僅過濟寧市中專(理科)委培分數線,由於本人未填報志願,其身份成績被邱曉慧冒用,並不是所謂「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
而1998年,苟晶的成績雖達到濟寧市中專(理科)統招分數線,但本人志願服從調劑,最終被錄取到湖北黃岡水利電力學校上學,不存在冒名頂替問題。
之後,苟晶也順利拿到了中專畢業文憑,並不是她說的「讀了一年就去打工了」。
至於學霸人設,苟晶說自己成績全區第四,然而有網友查出她的高中會考成績,只有語文一科考了A,其他均是B和C。加上兩次高考成績,人設崩塌得稀碎。
當真相大白,苟晶口中的事實變成了故事,老實本分的受害者也變成了有著精明頭腦且滿嘴謊言的人,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諷刺。
然而,當被欺騙的網友對苟晶發出質疑時,苟晶非但不為自己的謊言感到羞愧,反而理直氣壯地問網友:
「就算我誇大其詞,你們又損失了什麼?」「那些說我誇大其詞來指責我的人,不是我請你們來看我的。」
話語間,苟晶得意的笑容以及輕蔑的語氣讓人感到非常刺心。
是的,除去同情和關注,我們似乎確實沒有損失什麼。
但我想對苟晶說,是的,我們沒有損失,因為有損失的是你。
你用一次蹭熱度的說謊行為,透支了下半生的誠信。你用一次虛假的吶喊,換取了往後在公共平臺的聲音。
聽過狼來了的我們,被你的謊言愚弄了一次,就不會再有第二次上當。
當你再有困難需要通過發聲來獲得大家支持的時候,大家連看都不看你一眼,你就會知道自己今天的得意是有多麼愚蠢!
有句話說,用非正義的手段來博取正義,本身就是很荒謬的事情。
苟晶事件反轉後,有網友稱,正義是該被伸張,但是如果是為這樣的人來伸張,我選擇沉默。
這句話雖然有些極端,但也情有可原。
在苟晶事件中,我們最初支持她,是因為我們相信她說的都是真的。
然而當這份信任被愚弄,被當做某種營銷手段來利用的時候,人們不再支持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人說,苟晶是受害者,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不能因為她不是個「完美」的受害者,就去指責她。
但我想說,一碼歸一碼。冒名者有錯事實,苟晶撒謊也是事實。
我們指責苟晶,不是指責她追求正義,也不是為給某些人遮掩,轉移公眾眼球。而是「誠信」作為這個社會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應該得到尊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苟晶與冒名者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做出了失信行為。
兩者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在誠信問題上,雙方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們追求的正義,是讓守信者得到該得的果實,讓失信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而不是只要能平冤,就可以罔顧誠信,滿嘴謊言,不擇手段!
事件最初,在人們都為陳春秀抱不平時,橫空殺出個「學霸」苟晶,在吸引了大眾眼球的同時,也截流了本該屬於陳春秀等人的流量。
其實,苟晶最應該感到愧疚和歉意的人,不是圍觀的群眾,而是以陳春秀為代表的、那些真正投訴無門、無權無勢也不懂營銷的老實人。
你怪別人偷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前途」,可你又何嘗不是偷走了本該屬於別人的熱度和關注?
原創不易,看完點個讚吧~
本文作者:決明子,以字為針,情為線,織就歲月。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