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教育業來說,可謂流年不利。
5月22日,仝卓在直播中談及了自己偽造往屆生身份參加高考。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人生小插曲,卻引發了全網熱議。
因為,偽造學籍身份這件事,涉及到了每個國家最敏感的話題——
教育。
人民網官方評論更是嚴肅指出「教育公平事關中國未來,容不得一絲舞弊造假」。
大概仝卓自己也沒想到,直播中這麼一句不經意的話,卻改變了自己本該金碧輝煌的命運。
▼
這件事持續發酵之後,各省都開始自查。
之後,爆出了山東省242人冒名頂替取得學歷的事件。
其中,在山東省的調查報告裡,網友注意到了陳春秀,這位在2004年被冒名頂替的受害者。
2004年,本該成為一名大學生的陳春秀沒有等來屬於自己的那份錄取通知時。
在她看來,這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
只是她不知道,她的成績單與通知書已經被人截胡,永遠都不再會寄到她的手上。
因為被冒名頂替,陳春秀的整個人生都被改變了。
二十世紀初的大學生有多值錢,我想不用多說。
這偷走的不僅是一個學籍,一個大學名額那麼簡單,更是偷走了一個人的人生。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公平。
▼
但今天,我想說的是另一件事——
山東省苟晶被冒名頂替一事。
6月22日,苟晶向山東省教育局實名舉報自己1997,1998兩年高考成績被班主任的女兒頂替。
據她的描述,她家裡很窮,是一名學霸,考上了北京的重點大學。
這在網友看來,又是一起陳春秀案,對於這種涉及教育的惡性事件,我想大多數網友都是零容忍。
但是,在新鮮出爐的山東省調查報告裡,事實與苟晶描述相差甚遠。
冒名,不假。
頂替,是假。
苟晶在1997年高考成績達到中專委培錄取分數線,但是其本人未填報志願。
這說明,那一年苟晶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選擇了復讀。
而頂替人拾人「牙慧」,冒用了苟晶的身份,去讀了中專。
若說陳春秀的成績是別人從她的手裡硬生生搶過去,那麼苟晶的成績,便是自己丟了,別人再撿起來。
陳春秀的人生被偷走了,但是苟晶人生從未改變。
苟晶在1998的高考成績並不像她所說是一名學霸,仍是只考上了中專,並且她的老師幫她偽造學籍,不影響這一年的高考成績。
這與她描述裡連續兩年被頂替以及學霸人設相互衝突。
我無意比對兩個事件,因為在我看來,冒用就是冒用了,凡是涉及教育公平的事件,都應該是嚴肅處理,零容忍。
頂替苟晶上學案的15名涉案者受到了應有的處罰。這是法律和社會正義應有的結果。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教育中的冒名頂替辯護和開脫。
但是,對於苟晶來說,她誇大其詞吸引了眾多本該屬於陳春秀們的注意力,她挾持了網友們正義的道德感,為自己獲取流量。
而這些流量,本該屬於那些真真正正被改變人生的陳春秀們。
若說苟晶的誇大其詞,是為了讓自己的正義得到伸張,那麼我想眾多網友也不會如此憤怒。
但顯然,這並不是苟晶實名舉報的初衷。
身為電商的苟晶,在陳春秀事件中敏銳的嗅到了流量的味道。
所以,她把所有的聚光燈打在了自己的身上,以此獲利。
對於電商,流量就是金錢。
當她在直播中回應自己誇大其詞的事時,她面帶微笑,這麼說的:
「就算我誇大其詞了,你有損失了什麼?你們損失了什麼?那些反擊我的,然後說我誇大其詞的,說我賣慘消費人們感情的。
我沒有請你來,沒有請你來對吧?」
苟晶真的非常精明。
她知道網友愛看什麼,知道網絡關注點在哪裡。
她在一個絕妙的時間點,打造了一個絕妙的完美受害者,把所有的輿論流量掌控在自己一個人的手中。
這件事就和之前我曾寫過的B站UP主虎子的後半生如出一轍。
網友的憤怒,並不是你有沒有得癌症,有沒有被頂替。
而是你賣慘,卻沒有這麼慘。
你的一切人設,一切說辭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博取同情心,綁架網友的道德感以此來獲取利益。
這一次次狼來了的事件,把社會的道德底線一次次的往下挪移。
因為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誇大其詞編造謊言,使得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無法發聲,壓縮了他們的生存空間。
當苟晶毫不在意地說出,「我誇大其詞,你又損失了什麼」的時候,在她看來——
你們只是敲敲鍵盤動動手指,沒有什麼損失,甚至我還幫你們抓出了教育腐敗份子。
我呢,得到了流量,網店的銷量一次次刷新最高紀錄,這是一個雙贏結局。
物質上的損失,確實沒有。
但是,那些被消費的善良,那些替你吶喊不公的網友,卻感覺到了被欺騙。
他們,成為了苟晶手中的槍子。
當下一個真正受害者站出來的時候,網友還能再次憑藉心中的道德準則,去幫人伸張正義嗎?
他們也許會調侃的說一句:
誰知道會不會反轉?讓子彈再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