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哥大之前,我聽過許多學長學姐描述紐約寸土寸金的擁擠,幻想過無數次影視作品裡紐約繁華、快節奏的生活。然而開學已經幾周了,這些日子的所見所聞卻與原先的想像大相逕庭~
當驚喜與訝異並存,每天似乎都在領略一個新的世界,再想想我的申請經歷,也有了新的感觸。在這裡記錄下自己在哥大的見聞,項目學習的感受,為自己的碩士進修攢人品,更希望能給想要申請的小夥伴一個參考啦。
棕櫚學員 Mandy
985大學 金融本科哥倫比亞大學應用分析 (MSAA)碩士在讀
01、身處紐約的「頂配」校園「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上面這句話是哥大的校訓,中文的意思是:「借汝之光,得見光明」,出自《舊約·詩篇》。從充滿宗教與古典意韻的校訓中就可窺見哥大悠久的歷史。哥大成立於 1754 年,是美國最早成立的五所大學之一,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世界頂級私立研究型大學。哥大的醫學、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化學和商學等學科都十分強勢。
與沒有校園的 NYU 不同的是,哥大在宇宙中心曼哈頓佔地 32 英畝,跨越超過六個街區。雖然和各廣袤無垠的農村大學比哥大的校園面積小的可憐,但是在寸土寸金的紐約,這已經是頂配了!在校園設計上,為了避免與英國的大學雷同,哥大校園沒有採用哥德式建築風格,而是以巴洛克風格為主體,整體結構莊嚴又氣派。
在哥大校園裡,幾乎每個學生都行色匆匆,穿梭於各個圖書館和教學樓之間。忙於學業的學生們最多光顧的「食堂」就是位於校園街邊的各個餐車。其中主打中國美食的「洛陽大叔」與「青雲美食」餐車前每天中午都排滿了中外各國學生。而圖書館門口一排排席地而坐就餐的學生也成為了校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而學生們吃完餐車裡買來的快餐,就會轉身步入哥大的圖書館繼續學習和奮鬥。哥大的圖書館也是出了名的優秀,總藏書量達 870 萬冊並下設 23 座分館。其中巴特勒圖書館(Butler Library)和洛氏圖書館(Low Library)已成為了著名景點。
02、項目設置大揭秘我就讀的 MSAA 項目全程是 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Analytics,對應的中文名是應用分析,設置於 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之下。該學院還比較熱門的項目有企業風險管理(ERM)和人力資源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體育管理、戰略傳媒等。
MSAA 項目時長為一年或者一年半,具體可根據自己的選課情況進行調配。同時 AA 屬於 STEM 專業,畢業後的 OPT 比非 STEM 的專業有兩年的延長。加上紐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AA 專業的學生在留美就業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項目官網:https://sps.columbia.edu/academics/masters/applied-analytics)
MSAA 項目在課程設置上與傳統的BA項目都非常類似。該項目分兩類核心課程:Management Core(管理核心課程)和 Technical Core(技術核心課程),體現了該項目對於 business sense 和 data analytics 的結合,同時適合理工科和文商科背景的學生。
此外,AA 項目開設了很多實用又有趣的選修課,幫助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一步深入學習。其中 C++、Java 等課對零編程基礎的同學而言是提升自己代碼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而我選擇就讀 AA 項目的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它開設了加密貨幣相關的課程,這與我之前國內一段在網際網路做加密貨幣分析的實習有很好的契合。
同時,與許多 BA 項目一樣,AA 項目開設了 capstone project,相當於給了學生們一個實習的機會,讓學生把在 AA 課程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的商業案例中。
(部分選修課截圖)
由於 SPS 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3-5年)再來進修和提升自我,從而更好地適應管理層工作的,AA 也開設了很多管理類、培養領導力的課程。這一部分課程對於 fresh graduate 而言並不是畢業後馬上有用,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03、Why AA? & Why me?除了上述對 AA 項目本身設置和紐約地理位置的偏愛,AA 吸引我就讀的還有其廣闊的校友網和豐富的課外活動。上領英查哥大 MSAA 畢業的去向可以發現,進入 Amazon、IBM、德勤等 top tier 的公司的校友非常多,如果點開校友們詳細的 profile 還可以看到很多人入學前的 job title 已經是「senior」了,在 SPS 畢業後則直接晉升管理層。
與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同學分享職場上的故事、交流過來人的想法對於本科剛畢業的學生而言是難能可貴的機會。由於具有很多工作經驗豐富的學生,SPS 學院在實習和就業上與哥大商學院相比提供的資源較少。但找工作原本就要靠自己不斷搜集資料和去 networking,一味依靠學院資源也是行不通的。況且在紐約,就業的機會和美國其他城市相比並不少。
AA 項目在招生上沒有像許多非常 tech 的 BA 類項目一樣十分苛求學生的數理背景,對於文商科背景的同學也十分友好。但 AA 在招生上秉承了哥大十分注重學生 GPA 的一貫傳統,生源的本科 GPA 至少在 3.5/4.0,GRE/GMAT 相對要求低一些。另外 SPS 學院相對看重學生的工作背景,如有畢業後 full time 的工作經驗是很大的加分項。如果沒有則需要比較多的實習和較高的成績去彌補。
我在本科階段有兩段數據分析相關的實習,寫進 CV 和文書中就會比較加分,後來在面試時不斷被問到這兩段實習的經歷也證明了 SPS 學院是比較看重工作經歷的。
04、紐約生活初體驗由於 AA 項目才剛剛開學,我還沒有感受到很大的學術壓力,但教授們列出的 reading list 已經暗示了接下來的學習是不會有多輕鬆的。不過在哥大濃厚的學術氛圍裡,安心做一個學霸應該不難吧(但願如此哈哈)。與紐約大多數學校,比如 NYU 不同的是,哥大的校園並不是在市區,而是在上西區的最北邊。
上西區原本就離市區較遠,是紐約相對最為舒適的一個居民區,街道上完全沒有 SOHO、第五大道等地的時尚元素,也幾乎見不到拿著自拍杆的網紅或者 YouTuber。步行在上西區的 New Yorker 很少化妝,穿的也幾乎都是休閒服、運動鞋,而且經常能看到穿著拖鞋出來買菜的附近居民們。這些充滿日常生活氣息的景象讓我十分懷疑自己是不是去到了一個假的紐約。
而步行在哥大校園內,紐約的氣息會更加少一些。作為學術的天堂,哥大的師生們大多更加注重內心世界的充實,而不過分在意外表。擦肩而過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幾乎都背著大書包,穿著最樸素的 hoodie 或 T 恤衫,穿梭於精緻的哥大校園內。當然哥大學生的課外活動也是十分豐富的。學聯、新生遊輪會、各種社團活動層出不窮,通過 social 可以認識到非常有趣的同學。如果想學想玩,哥大會是天堂,因為這是地處紐約且集合美國教育體系資源最多的常春藤院校。
P.S. 哥大的畢業服是非常好看的藍色!
說了這麼多,我發現自己漸漸得對紐約的擁擠繁華、哥大獨樹一幟的「幽靜」還有 MSAA 項目的學習內容有了更多親近與熟悉感。新的一頁剛剛翻開,我也像充滿電的馬達一樣,準備好去為那一身藍色畢業服以及無限可能的未來奮鬥了~希望還在起點助跑、奮鬥的小夥伴們都能為自己的目標全力以赴,加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