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數:2096
預計閱讀時間:5min
下次推文時間:9月3日
Preface:
快要開學了!不知道各位斜槓er有沒有回到學校呢?新的學年請一定要保持閱讀、保持思考,好好聽課!!
今天的文章,小七學姐想講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敲黑板),學習「輸入」過程的高效率原則。
學霸鎮樓!
很繞對不對?
肯定會有學弟學妹來問,什麼叫學習「輸入」過程的高效率原則?它又是怎麼和「讀書」扯上關係的?
答:總的來說,學習階段一般都伴隨著「輸入」和「輸出」,就好比是我們學習編程,計算機專業的同學肯定有編程課,也有一些編程教材,更能去慕課聽線上課……那麼上學、讀書、聽網課,就是一個學習輸入過程。
純粹的輸入過程,通常是比較枯燥的,很難連續堅持超過一小時。更可怕的是,輸入過程一般都不高效。
比如讀書,有的人讀一遍,獲得10單位的知識,還能將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只獲得了5單位甚至是3單位的知識。讀完一遍你問他讀了什麼,他說不出來,仿佛1單位的知識都沒有獲得……
你有沒有那種,讀書時獲得感超強,但讀完後,覺得自己啥也沒記住的感覺?
而今天,小七學姐想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讓「輸入」過程更高效,損耗更少,更有獲得感。
01
「結果論」取代「過程論」
這個方法起源於小七最近要做presentation的經歷——
開學了,學院讓我給學弟學妹談談實習的體驗。一直以來,我都只是隨手寫寫實習報告,流水帳式地記錄一下自己幹了什麼。突然叫我做pre,還真沒有一個系統的思路。這時我打開了一個PPT,強迫自己梳理下去……
1、把自己做過的事,分類整合,看看自己是不是都一直在做同樣的事,要不要嘗試突破,做一些差異化;
2、有些我認為自己該明白的技能點,但在實習過程中沒有重視的,我就必須要繼續去尋找答案
我頓然發現,如果把整天的實習經歷做成PPT,想要和其他人分享,我就很容易記住過程,提取過程的高光點。
其實,實習也是一種「輸入」,和讀書一樣,都是用一段長的時間,去接觸沒有做過的東西,以獲得新的體驗或技能的提升。
實習、讀書、上課……如果你看重的是這樣一段過程,就是「過程論」。
但其實,我們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律是啥?是結果論。
你讀了這本書?好啊,你用5分鐘,講講這本書說了什麼?
你在XX實習過?好啊,你在實習中學到了什麼?碰到了什麼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
更準確地來說,這是一種「認知層面的結果論」,即你不需要在行動中驗證結果,但你要在認知上,將結果納入到你的思維體系中去。
這樣才不是白白浪費了「輸入」的時間。
很多人在「輸入」過程的開端,都無法認清自己其實是需要一份結果的。
就像最初開始實習的小七,從沒有一個清晰的結果論導向,每天都在實習,但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所以才會在「輸入」時低效,陷入「為了實習而實習」,就像也有的童鞋「為了看書而看書」、「為了看網課而看網課」,自己什麼都沒學到。
02
用「硬結果」代替「軟結果」
所以,請端正一個意識——每當你要經歷一段過程,都要告訴自己,你需要一個結果,至少得在認知層面有個結果。
如果你覺得「結果」這個詞太虛幻了,就用一種更為實物的輸出方式——PPT。
小七也是上個月才發現,PPT真的是非常好的「輸入」神器,簡直是實踐費曼技巧的最為方便的軟體!!!
這次做實習的pre,更是再次印證了我的這個觀點!!
這是小七從七月份一直到現在做的讀書筆記,一共10本!都是用PPT做的~(《裸猿三部曲》是三本書)
用PPT做讀書筆記可以把費曼技巧用到極致,甚至超越費曼技巧,更好地保存知識。
先溫習一下,費曼技巧是一種被譽為「終極學習法」的學習技巧,具體步驟為:
1、拿出一張白紙和你所要理解的一本書,然後翻開書本,開始閱讀你所要理解的內容;
2、在把所要理解的內容閱讀完之後,把你所要理解的知識點概括性的寫在你所準備好的白紙上;
3、寫下關鍵性的觀點信息以及過程信息。
這種從概括信息到關鍵信息的過程,不正是PPT的思路嗎?
PPT的思路就是目錄框架、條分縷析 、關鍵信息的點呈現。另外,PPT本身提供了非常多的繪圖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視覺化呈現書上知識。
比如關於關於費曼技巧,可以形象化地展示如下 ↓
03
幫助思考而不是妨礙思考
當然,白紙上也可以畫上面這樣的圖,但一來沒有電腦繪圖規範方便,二來也不適合保存。
除此之外,用PPT做讀書筆記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幫助思考,而不是妨礙思考。
真正好的讀書筆記,不應該成為妨礙思考的工具——比如手抄句子、做思維導圖等等,任何把原書照搬到紙上的行為,都是妨礙思考的。甚至當你手抄、做思維導圖時,要考慮美觀等要素,真的無法靜下心來思考。
PPT是可以幫助思考的,你需要拆解知識,濃縮關鍵語句,刪除書裡面那些冗餘信息,分析觀點之間的邏輯關係……不能不思考,要不然PPT做不出來。
總之,無論是讀書還是聽網課,都可以把你學到的輸出成一份PPT報告的形式,方便回顧和後續的消化,甚至可以成為你的知識產品!
最後祝大家在新的學期,有一個新的面貌。
小七會在斜槓一直陪伴大家——
Best W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