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師有一位企業家朋友,他先讀完一本書,還把裡面的重點內容畫了出來,之後,再去聽樊登老師講這本書。
企業家聽完之後,發現自己畫出來的重點和樊登老師講的重點完全不一樣,但是樊登老師講的明顯更重要,而他自己,畫的全是名言警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方法,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書中找到「黃金屋」和「顏如玉」。
更多的情況是:看完一本書,書中的內容了解個大概,如果要把這本書裡面的精華提取出來,腦子裡面就一團亂麻,不知道到底哪些才是最應該抓住的「黃金」。
解決專業問題要向專業的人學習,在讀書方面,樊登老師無疑是最專業的。到底如何才能找出書中的有價值的內容?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中,樊登老師就為我們總結了8條值得借鑑的標準。
01當你感覺概念被清晰界定時,一定要記下來
當一個你不理解的概念在書中有解釋時,就如同黑暗中看到一束亮光。
我第一次聽到「心流」這個詞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它是啥意思。《心流》這本書的解釋是:「心流」是指做事情時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進入心流狀態之後,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當前的任務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個地方使。
這樣一句解釋,還舉了一個例子,解決了我的疑惑。這種對概念的界定還有解釋方法,就是應該記下來的重點。
02當你感覺問題很嚴重的時候,要記住他
做演講的時候,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有一個技巧:開篇提出一個痛點問題。如果這個痛點是大家普遍遇到的問題,那麼大家就會有興趣繼續聽你講下去。
在一本書中,作者為了論證自己的內容很有價值,也會舉一些例子和場景,來證明如果不掌握這個技巧,那麼問題就很嚴重。
如果看到作者講述了問題的嚴重性時,那麼應該把這部分內容作筆記記下來,它是這本書存在的意義。
03當你感覺某種解釋令你很意外的時候
什麼是意外的解釋?其實意外的解釋,也就是這本書裡面比較新穎的觀點。
這個有一個例子:一般大家都會覺得戒菸這件事,是一件需要強大意志力才能做到的事,那些戒菸不成功的人,都是意志力不夠強大。可是在《這書能讓你戒菸》裡面,作者就說:戒菸最重要的是不要調動毅力。這個觀點意不意外?
一本書裡面其實很難找到幾個反常識的觀點,如果有,那一定是重點。
04當你看出遞進關係的時候,這部分很重要
書中什麼樣的講述是遞進關係呢?在《樊登讀書法》這本書裡面,前面幾個章節,樊登老師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講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開辦樊登讀書的。
其中包括在大學的時候參加辯論賽,鍛鍊了他的正確發聲和控場能力。畢業後到央視做主持人,培養了他的幽默感。後來又到大學講課,練就了他從一本書中提取出精華的能力。
他人生裡面的幾件事情,就是遞進關係。如果要跟別人介紹樊登老師,把這幾件事情講出來,大家就懂了,因此這也是一本書中的重點。這個標準在讀人物傳記的時候最有用。
05當你看出轉折關係的時候,要留意轉折後的內容
書中什麼樣的內容是轉折關係呢?我們還是以樊登老師來舉例。
樊登老師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中間也有不順的時候。他曾分享過自己做主持人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特別迷茫,於是開始定下來,讀《論語》,一年讀懂一本書,從《論語》中他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為後來的人生進階做了個鋪墊。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轉折的過程,人物從順境到逆境,再到順境,有了這個過程,人生才得到了升華。這個轉折的過程也是重點。
06不同側面彰顯書籍內在價值
從不同側面彰顯書籍的內在價值,其實就是作者提出一個觀點,然後找不同的論據加以論證的過程。
在《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作者為了說明讀書和講書的重要性,就從「反脆弱」、「緩解焦慮」、「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這三個方面加以論證。
在給大家分享這本書的時候,把這些論證方法分享出來,其他人也能從中獲取到有價值的信息。因此這也是一本書的重點。
07當閱讀的時候感受到心靈衝擊
我在看《用手帳管理時間》這本書的時候,心裡就受到了一些衝擊。以前我對手帳的認知是,一定要把手帳做的花花綠綠很好看。在《用手帳管理時間》這本書中,作者用自己使用手帳進階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手帳不一定要做得很好看,實用最重要。
看完這本書我就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原來手帳對人生的幫助這麼大,而寫手帳也根本不需要很多專業技巧,人人都可以做到。於是我就把這本書的內容提煉了一下,寫了一篇《<用手帳管理時間>:他用手帳實現人生的4次升級,走上人生巔峰》。
閱讀時感受心靈衝擊的內容,其實見仁見智。但是,對你觸動最大的,你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分享出來,才最有力量。因此,這也是一本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
08書中的奇聞逸事,增添講書的趣味性
為什麼聽有些人講課昏昏欲睡,而聽有些人講課卻能全神貫注幾個小時。其實,那些能抓住別人注意力的人,都是會講故事的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把書裡面的奇聞逸事記錄下來,不管什麼時候分享出去,都會讓大家覺得你是一個有趣的人。
09寫在最後
我選擇這本書來看,也是因為最近讀書寫作遇到了瓶頸。
我常常讀完一本書,去寫拆書稿的時候,發現腦子裡面空空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想做讀書筆記,又不知道書裡面哪些內容應該出現在筆記上。於是才想找讀書最專業的人學習經驗。
看完樊登老師的這幾條建議,我設計了一個讀書筆記的模板,以後讀書筆記這樣記,不怕遺漏任何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