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絕大部分問題的出口,如果你正感到迷茫或焦慮,不妨開始讀書。
想要讀書,卻不知道讀什麼好;讀一本書,好似讀不太懂;讀完一本書,卻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不用焦慮,這並不是你的能力差,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我們普羅大眾都有的問題。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我們就可以改變現狀。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一套解讀圖書的方法,包括如何選書、讀書、拆解、輸出講書等內容。接下來,我選取其中有關於如何選書、讀書、內化知識這三方面內容,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如何選書?明確自己的閱讀需求,掌握一定選書準則,輕鬆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書。
1、明確自己的閱讀需求。
書海浩瀚,不明確自己的閱讀需求,就像一葉扁舟沒有方向,只能隨波逐流,一無所獲。明確閱讀需求,能讓我們快速找到自己想讀的書籍,開始汲取營養。
開始閱讀之前先問問自己讀書的目的是什麼。獲得新知、信息數據還是消遣娛樂?如果自己想要獲取新知,卻拿消遣娛樂的心態來讀書,當然什麼也記不住。以錯誤的方法讀書,不僅不會有所成長,投入的時間還會成為我們的沉沒成本。
2、遵循一定的選書原則,能讓自己著眼於內容優質的書。
明確了自己的閱讀需求,依舊有相當多的圖書可供選擇,我們怎樣才能選到有價值的書籍呢?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一套TIPS選書原則,能夠幫助我們選到優質內容的書。什麼是TIPS選書原則呢?
它包含4個方面:
T(Tools)是工具。就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針對某個問題、事件、現象較為完善的解決方法,並且這套方法讀者提煉起來不是太難。I(Ideas)是新的理念。就是這本書能夠提供我們所不知道的知識、觀點、理念等。P(Practicability)是實用性。即這本書中的知識,能夠讓我們應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給自己帶來改變。S(Scientificity)是科學性。即這本書的內容是科學的,不是憑空捏造的,經受住了權威、大眾或者時間檢驗。這個選書原則,我們可以通過對書籍目錄的了解來進行體現。
3、簡單的幾個小方法,讓你選到優質的書籍。
(1)選名家作品。選擇名家作品中口碑比較高的書籍。
(2)選比較大的出版機構出版的書,大機構一般比較注重自己的品牌。
(3)好書中一般會提到或參考不錯的書,這也是一種選書的好方法。
對於小白想要省事的話,有一個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我們可以在比較大的讀書平臺查詢某本書的評分,評分比較高的話,一般來說這本書的質量還可以。例如,某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大於7分,那麼這本書的質量就還算可以。
二、如何閱讀一本書?我們需要一定的閱讀方法,並不斷的擴展自己理解力的池子。
1、快速閱讀,即帶著目的去閱讀,切重點的閱讀。
這種方法針對於一些工具類教人解決方法的書。帶著目的閱讀時,要明確自己想要從這本書中得到什麼,然後切重點閱讀,而不是整本書從頭到尾一字不差的讀完。開始閱讀前,通過目錄,大致了解下這本書的框架和脈絡,找對於自己最有價值的內容進行閱讀。為什麼能夠進行快速閱讀?因為一本工具類書籍當中,一般只有20%的內容是重要的,另外的大部分都是解釋說明等論據。
快速閱讀的步驟可以簡單分為以下步驟:
(1)提問自己。問問自己想要從書中得到哪些知識,找到自己閱讀這本書的目標。
(2)對這本書進行預習。通過引言、序、目錄等了解這本書的大致內容、結構框架,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閱讀期望。
(3)掃讀。快速閱讀找到自己的目標內容。
(4)對於目標內容仔細研讀,力求掌握有關內容。
2、主題閱讀,即在某一段時間內針對某個主題進行大量相關聯的書籍閱讀。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我們在了解學習新知的時候,不能只通過某本書來學習,這樣會給我們造成較大的認知偏差。為了真正了解新知,我們需要儘量的從多角度進行深入了解。
3、平常也要閱讀一些和自己工作不強相關的書籍,培養提升自己的理解力。
曾國藩說過,讀書相當於攻城略地。
想要贏得勝利,單靠一類兵種肯定是不行的。為了更好的理解書中相關的內容,我們就必須不斷地擴展自己理解力的池子。
如何擴展自己理解力的池子?這就需要我們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樊登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說:我們需要了解有關於經濟學、心理學、國學、管理學、邏輯學、哲學、人生經驗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理解書中的知識。
為什麼?因為除了特別專業的書籍,現在知識的一大特點就是交叉融合,互相印證,更成體系。大致翻一翻現在不錯的書籍,很多書籍內容都夾雜著不同的學科知識。如果書中某個經典的論據正好是我們所不了解的,我們可能就讀不懂這塊的內容。
三、閱讀時劃重點,讀後不斷反覆思考才能更好的內化知識。
1、標記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想一想我們在平常閱讀的時候,標記的重點都是什麼?是不是大部分情況下會關注於書中用來總結提升的名言警句。
而樊登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說:這些名言警句雖然有價值,但更有用的並不是這些。那什麼更值得我們標記記錄呢?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提到:
(1)當你感覺一個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概念記下來。
例如我在讀《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時,我讀到了李笑來對於財富自由的定義: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這就是一個概念的清晰定義,我應該把它記下來。
(2)當你感覺問題很嚴重的時候,應該記住它。
書中強調的東西讓你覺得很嚴重,這些內容應該記下來並思考。
(3)當你感覺某種解釋很令你意外的時候,應該標記它。
令自己意外的東西,往往是自己不曾接觸過的,這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未知的邊界內容,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才能不斷成長。
2、不斷地回憶「反芻」學到的知識,真正內化它。
知識不是讀過、記過就能夠成為自己的。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大家都很熟悉,不及時複習,知識就會被自己遺忘,更別提知識內化了。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提到了作者複習所學的方法:
當自己讀完某塊內容後,給自己一段時間間隔,大約為一周。這時候自己一邊回憶一邊繪製當初閱讀內容的思維導圖。根據自己回憶的過程選擇性的打開書本進行知識點複習。如此重複幾次後,大部分的知識都能夠內化成為自己的。
這種方法其實就是《如何學習》這本書中提到的「分散式複習法」。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新接觸的知識當隔一段時間再複習時,記憶的提取雖然費勁,但是回憶起來的知識會被強化,為被回憶起的知識會被重點關注。這樣不但能夠加強我們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減少需要處理的信息,利於大腦的高效工作。
結語:
簡單回顧一下本文內容:閱讀開始前,我們首先要挑選合適自己且內容優質的書籍。TIPS選書原則和3個小方法能夠幫助我們選到不錯的書籍。在我們閱讀書籍時,我們可以採用快速閱讀和主題閱讀迅速汲取我們需要的養分,同時培養自己的理解能力。正確的標記重點、分散複習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內化知識。最後,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馳騁在書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