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讀透1本書如何實現加速成長?樊登推薦這種方法

2020-12-19 愛讀書的百合

曾國藩說過:讀書相當於攻城略地。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每本書的知識都轉化為能力呢?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

01 什麼叫讀懂、吃透一本書

我經常會遇到一種這樣的情況,昏昏沉沉地讀完了一本書,腦子一片空白。似乎讀了又沒讀的感覺,說沒讀吧真的是用了幾個小時讀完了,說讀了吧完全不記得書裡講了什麼內容?又帶給我哪些啟發?

直到讀了樊登的這本《讀懂一本書》後,才明白原來是自己的讀書方法出了問題,正所謂: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分析一下我讀書的犯的幾個錯誤:

第一,只是純粹讀。看起來是讀完了一本書,卻並沒有深入書的內容,只是走馬觀花的瀏覽,所以沒有印象也是正常的。

第二,沒有抓住書籍的重點。沒有目的的讀書下來,只是頭昏腦漲,甚至連書裡講的觀點和重點都想不起來。

第三,讀書時沒有自己的理解。無論是讀書還是學習,重要之處都是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理解,這樣讀過的書才能轉化為知識和能力,而不是讀時感動和激動,讀完後一臉懵懂。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真正讀懂、吃透一本書:不僅要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而且要學會劃重點,最後就是升級成自己的思維認知。

02 讀懂、吃透一本書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我們知道了要把書讀懂、吃透,可是人人都想,該怎麼做呢?樊登也給出了4個建議:

第一,要學一些經濟學和心理學知識。經濟學基礎是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項基礎技能,還有心理學的一些知識也可以為我們讀書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疑惑提供原理和動機,這是一些基礎的必備知識。不過這些知識對於大部分非專業人士,無需特別精通,了解即可。

第二,要學一些國學常識。國學經典類的知識不僅是我們知識的積澱,也更容易甄別和加深理解。

第三,邏輯學知識。我們具備一些邏輯學知識就會知道如何去有效的提問?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是認知上的提升。

第四,生經驗。只有不斷地擴展我們的生活界限,才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局限在哪,從而努力地去突破界限。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經驗,就沒有辦法有這種意識和認知。

所以只有我們見過世面,閱讀足夠寬泛,才能有效的解讀一本書,然後去逐漸發現每一本書的價值和優點,實現讀懂一本書也能做到快速提升。

03 如何讀懂吃透一本書

讀懂吃透一本書除了自己身的閱讀量和積累,以及自身對於書的悟性外,還有重要的一種方式,要學會知識的自我反芻。

這句話聽著有點抽象,其實就是將學到的知識進行融合、歸納、總結、重建,這一系列的過程就叫「反芻」。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點做起:

第一,閱讀量儘量不要劃重點。而是讓自己的腦子去記憶。讀書後用思維導讀去劃重點。

第二,保持時間間隔。我們讀完一本書後,先可以不去管,然後過三個小時再去回想書裡的內容,過一周再去回憶這本書講的重點是什麼,過一個月再去重新回味。這樣就徹底做到了將一本書讀懂、記牢,這本書才算讀完。

三、養成讀書後輸出的習慣。把自己的感受和認知都寫下來,這就是有效的讀書方法。

所以說讀懂、吃透一本書是需要我們建立底層積累,只有我們知識的積累越多,才能在一本書的受益上得到無限的放大。

相關焦點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教你如何選書、讀懂一本書、內化知識
    想要讀書,卻不知道讀什麼好;讀一本書,好似讀不太懂;讀完一本書,卻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不用焦慮,這並不是你的能力差,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我們普羅大眾都有的問題。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我們就可以改變現狀。《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一套解讀圖書的方法,包括如何選書、讀書、拆解、輸出講書等內容。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做讀書筆記?
    樊登老師有一位企業家朋友,他先讀完一本書,還把裡面的重點內容畫了出來,之後,再去聽樊登老師講這本書。企業家聽完之後,發現自己畫出來的重點和樊登老師講的重點完全不一樣,但是樊登老師講的明顯更重要,而他自己,畫的全是名言警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方法,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書中找到「黃金屋」和「顏如玉」。
  • 《讀懂一本書》:用樊登讀書法,繪製思維導圖,讀書效果增加3倍
    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數次提到一個好用的輔助讀書工具:思維導圖。樊登的讀書理念是我們讀完一本書後不僅要學到知識點,而且還要把它拆解出來,然後沉積於腦中。01 什麼是讀書思維導圖所謂讀書的思維導圖,就是將每一本書讀後進行梳理,把讀到的知識點和對自己啟發大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拿《讀懂一本書》的思維導圖來說,可以分為3個方面進行拆解後繪製導圖:第一,如何選書?
  • 《讀懂一本書》:用樊登老師的方法,你也可以讀懂所有書
    這時我了解到,樊登讀書的樊登老師出了一本書,就是關於怎麼讀書,怎麼做筆記,怎麼講書。於是我立馬入手了這本新書《讀懂一本書》,從底層解決了一些困惑,下面我按照自己的梳理邏輯,和大家一起走進這本書。找到適合自己的圖書,才能得到成長。讀書誤解二:書必須從頭讀到尾。世界上很多事情都符合「二八定律」,一本書的構成也是,很多人讀書之所以慢還沒有收穫,就是因為沒有掌握一本書的精華,僅僅是從頭讀到尾。
  • 《讀懂一本書 樊登讀書法》:閱讀是人類反脆弱的強大武器
    如何讀懂一本書?如果每本書的知識不能通過有效的途徑轉變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種沉沒的時間成本。最重要的不是讀書數量,而是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於是整本書讀下來,書本畫得花花綠綠,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其實根本找不到重點在哪裡。為什麼我喜歡劃線?因為劃線不用費腦子。把一個句子標識出來,我就以為自己記住了。其實根本沒有。《讀懂一本書 樊登讀書法》裡的第五章介紹了讀書方法。如何把書讀薄,如何結構一本書?首先,閱讀前摒棄壞習慣。
  • 《如何閱讀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更快更準確地讀完一本書?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更快、更準地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樊登在讀麥家的《人生海海》這部小說,只用了四個小時,而且讀完之後還能把整本書的主題非常精煉準確地表述出來,對書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發展都非常清晰。麥家對樊登的這種突出的解讀能力稱讚不已,同時也承認,這種能力真的是慢慢地練出來的。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送你三把斧,快速解讀一本書
    其實,大可不必煩惱,《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的作者樊登老師告訴我們,任何一本書都有其自身的結構。掌握了書的脈絡結構,加以時日的練習,你也能成就一項「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能。那麼,如何解構一本書呢?利用下面三把斧:1.一條主線: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
  • 樊登讀書經驗之談:如何讀懂一本書,這10件小事不能忽略
    閱讀《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突然有些醍醐灌頂,要想讀書有用,讀有所獲,不能忽略以下這10件小事。01閱讀重要性之反脆弱的武器。社會的進步,科技的變革,生活的重壓,讓我們越來越焦慮,無所適從。焦慮什麼?為什麼焦慮?我門該怎樣處之泰然?正如樊登所說,核心的焦慮來自未來的不確定性,個人缺乏對抗脆弱的能力。如何做呢?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讀書先要提升理解力
    今天讀的是《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不僅談了如何讀懂書,還談了一些作者的人生經驗,當然今天我們只說「怎麼讀書」。一、理解力的池子著名學者金克木先生曾寫過一本書叫《書讀完了》,書真的能讀完嗎?要知道天下書籍千千萬,好書也不計其數,他又憑什麼說「書讀完了」呢?
  • 書摘|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前言:讀書,不知不覺受薰染,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同時在談吐上也自然高遠不俗。不讀書,陷身於世網塵勞,困厄於名韁利鎖,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語言有味?No.1講書的五種必備能力第一,邏輯思維能力很多人讀書抓不住重點,不知道一本書的主題是什麼,不了解一本書的論證過程。什麼是邏輯思維能力?就是要知道什麼叫作前提,什麼叫作假設,什麼叫作論證,什麼叫作論點,什麼叫作論據,這些東西要搞明白。
  • 《讀懂一本書》:如何快速找到書中精華內容?樊登給出這3點方法
    和我一起踐行每年讀200本書計劃在讀書過程中,有人總是喜歡將優美詞句或者名人名言下來,這些真的是精華內容嗎?這些我們認為的「精華內容」又對我們的進步有多大的提升?如何快速找到書中精華內容?樊登用這3點方法總結,給出了答案:01如何快速找到書中精華內容對於精華內容的分類,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 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讀懂一本書》中告訴我們每本好書都自帶使命,書中從選書的原則,讀書的方法和講好一本書的路徑等多個方面,為讀者打造了一場關於閱讀的盛宴。本書作者樊登老師是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讀書的會員已有3000多萬,樊老師每周用40-50分鐘的時間解讀一本書,幫助更多人養成讀書習慣。
  • 423讀書日|怎樣才能讀懂一本書
    同樣是讀書,為什麼樊登老師讀書的效果就這麼好呢?他讀書有什麼秘訣呢?其實樊登老師已經把他讀書的秘訣全都寫在了《讀懂一本書》裡,他在書中詳細解讀了從如何選書、如何讀書到如何講書的全部過程。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啟發。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講書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方法
    1.《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引言,每一章和第二章閱讀輸出最好的效果是分享,把書中內容講出來,講書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方法。準備講一本書前,首先我們要保持注意力集中,把幹擾的物品,如手機放在視線範圍外,調成靜音或關機。
  • 《如何讀懂一本書》:了解這幾點,才算會讀書
    所謂高效閱讀,其本質是以吸收書中內容為前提的,你不一定要全盤吸收,只做到1%也算是有收穫。但前提是進行了思考和轉化。知識在你的腦海裡不只是過一遍,而是被加工了一遍,以特有的形式創造了一次。如何真正做到會讀書?
  • 《讀懂一本書》第二期
    整理並且寫出來,或者像作者那樣講出來,一定是最好的讀書方法。3看完了,但不會寫,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那一定是你還沒有真正的讀懂那本書,這就要談到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閱讀要有大局觀。作者說了這樣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次,有位聽眾說他自己提前買好了《從0到1》,把他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全部劃下來,之後再去聽樊登老師講,想看看到底能不能和節目裡所講的點對應上。結果尷尬的發現,凡是他劃的「重點」,節目裡都沒講。
  • 讀書筆記|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的區別
    樊登的《讀懂一本書》中也說明自己當時也有類似的情況,大學畢業後把所有的書都扔進垃圾桶,發誓這輩子再也不讀書了。然而在工作中不斷出現問題卻又讓他重新拾起書籍,並最終成功通過知識變現站穩腳跟。也許這個問題從「讀書是為了什麼?」的答案開始,就已經錯了。讀書並不是為了要把一本書讀完,每天給自己定目標,一兩個星期看完一本。
  • 《讀懂一本書》:幫你趕走知識焦慮,提升自我價值
    靠著三本書撐起一門課程,而且投入產出比這麼高,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這是樊登的真實經歷,而且他的這個課程至少已經講了十年。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在《讀懂一本書》裡可以找到答案。作者樊登曾擔任過央視《實話實說》節目的主持人,現在是擁有2200萬會員,幫助3億人養成讀書習慣的「樊登讀書」創始人。書裡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如何用講書的方式,真正讀懂一本書,幫助你擺脫知識焦慮,提升自我價值。
  • 《讀懂一本書》樊登私藏讀書法,書都不會讀,你還想要什麼成功
    作者樊登是一個靠讀書改變生活的人。作者樊登從大學畢業後發誓再也不讀書到工作後熱愛上讀書,靠讀書改變生活,成立樊登讀書會,吸引15億次收聽,幫助3億人養成閱讀習慣。這本書作者說出了自己讀書的方法,講書的經驗,讀書的誤區,幫你高效讀書,成就自己。作者給出了眾多讀書方法,簡單實用,輕鬆高效。
  • 《如何讀懂一本書》:閱讀前的「壞習慣」,如何改掉這種習慣
    這本書給我啟發的點比較多,今天從閱讀前需要拋棄的「壞習慣」入手,從入手點切入,然後發現更多好的閱讀方法。《讀懂一本書》給出的壞習慣有兩種,一種是作者樊登在裡面講到的她母親的故事。他的母親是一位小學老師,她在讀書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字不認識,就會停下來去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