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更快更準確地讀完一本書?

2020-12-24 遇見悠揚讀書

快速地閱讀完一本小說,並且準確地把握小說的主旨,迅速找出整書的主線,釐清人物關係,提煉出小說的主題。這樣的能力想必大家都想擁有。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更快、更準地抓住一本書的精髓。

樊登在讀麥家的《人生海海》這部小說,只用了四個小時,而且讀完之後還能把整本書的主題非常精煉準確地表述出來,對書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發展都非常清晰。麥家對樊登的這種突出的解讀能力稱讚不已,同時也承認,這種能力真的是慢慢地練出來的。

記得《洋蔥閱讀法》中的彭小六曾打過精妙的比方,把讀書人比作劍士,在閱讀中出招要穩、準、狠,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才能完整高效吸收。不論是劍術高超的劍士,還是解讀能力出眾的樊登老師,他們的能力都是練就出來的。

那麼怎麼練就這種能力呢?

1.多維度打造理解力

樊登老師說,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讀懂多難的書。我把理解力比作結網,就好像打魚要有漁網一樣,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強大的理解力,才能更快地閱讀,不斷掃清途中遇到的障礙。

提升理解力的內容當然是涉獵面很廣的,但是對新手來說,必不可少的有以下幾方面:

①邏輯學

看到一本書要考慮它的觀點是什麼?又是怎樣進行論證的?論證過程是否嚴謹?懂得這些我們才能清晰地讀透一本書。

②心理學

一門實驗科學,可以從生理的層面進入神經元的刺激,從而引發相應的行動。某些行為的解讀都涉及到心理學的範疇。

③經濟學

經濟學並不小眾也不高冷,而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一點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發現很多現象原來是這樣的。

④.管理學

不管是個人發展的過程中還是日常生活,我們總要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包括怎樣交談,溝通,表達,這些都需要我們對關係做出管理。但是首先自己能夠做到說出來才能更讓人信服。

除此之外,還有哲學,國學,歷史等方面。我們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有儲備,就不會因為對相關術語不懂而造成閱讀的障礙。

所有的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多維度知識一方面能夠讓我們掃清閱讀中的障礙,另一方面也能夠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就像查理芒格所傳達的「臨界知識」,它是理解各種現象和本質的底層邏輯,通用於世界上的各個領域,或者說是一種「普世智慧」。

多維度打造我們的理解力,才能承接更多的知識,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就像樊登老師拿起一本書,就會想起與之相關的書,他要做的是看看這本書裡有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而不用再去重溫頭腦中已經存在的內容了。

2.適當挑戰一下「難啃的書」

閱讀輕鬆,對自己沒有挑戰,認知沒有新的拓展。越是讀起來有難度的書,說明自己越是缺乏這些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們不妨跳出閱讀舒適區,跳一跳,去摘到更高處的果實。

曾國藩曾經說過,讀書好比是攻城略池。把一本書攻下來,就是在自己的閱讀領域拓疆。把一座座難攻的城池攻下後,我們的閱讀能力提升也可想而知。

曾經買了《瓦爾登湖》來看,但是越讀越迷糊,後來我就乾脆放棄了,把翻了不到一半的書束之高閣。

其實樊登老師說他當初看《瓦爾登湖》也看不懂,這點好像找回了一點自信,原來都是可能有閱讀挑戰的。但是,遇到艱澀難懂的書不應該就此放手,還可以採取其他的方法進行迂迴破解,比如先去聽書,聽聽讀過的人是怎樣理解的,再去閱讀可能就會容易一些。

最後讀過後也許還是不完全理解,但是,讀的過程中,理解力是得到了鍛鍊的。以後重讀或者是再讀其他類似難度的書,會有一種輕鬆感。

閱讀力是「啃」出來的,適當走出閱讀的舒適區,挑戰一下理解力,才能有更多的提升。

3.養成讀書總結的習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方式。有的人喜歡一邊看,一邊畫。有的人喜歡一邊看,一邊摘抄。樊登老師說這些都不是最好的閱讀習慣。

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這種方法,先讀一遍書,不用在書上勾畫,也不要在本子上記錄。

之後,把書放置幾天,基本上是快要忘掉的時候,比如一周之後,再重新開始翻閱。

但是,在翻閱之前還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自己腦子裡對書中內容進行回憶,根據記憶畫出思維導圖等脈絡結構。

有需要填充的地方再去翻開書本進行印證,補充。

如此這個過程下來就是大腦的主動運作過程,從自己的理解出發對知識做出的提煉與統合。

這樣的絞盡腦汁輪番上演之後我們的大腦就會超脫出原有的「待機」模式,充滿了運作的活力與創造的無限可能。

給每一本書都進行有效的總結,慢慢鍛鍊大腦的超能力,我們的大腦就會越來越強健,隨著時間的積累,讀起書來就會越來越快、越來越高效。

對照自己的閱讀習慣,如果每一本書沒有做到有效總結,沒有去磨練大腦,最後記憶很淺,閱讀力仍舊沒有長進。

一個人的記憶力,理解力及其他各項能力,都需要被不斷加深刻畫才能日益凸顯。閱讀,不能像風過無痕,而是要在大腦裡進行重組式的積累。

這個過程是我們一本書一本書練出來的。就像飯要一口一口吃,細嚼慢咽才能更好的吸收營養。

相關焦點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教你如何選書、讀懂一本書、內化知識
    想要讀書,卻不知道讀什麼好;讀一本書,好似讀不太懂;讀完一本書,卻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不用焦慮,這並不是你的能力差,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我們普羅大眾都有的問題。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我們就可以改變現狀。《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一套解讀圖書的方法,包括如何選書、讀書、拆解、輸出講書等內容。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做讀書筆記?
    樊登老師有一位企業家朋友,他先讀完一本書,還把裡面的重點內容畫了出來,之後,再去聽樊登老師講這本書。企業家聽完之後,發現自己畫出來的重點和樊登老師講的重點完全不一樣,但是樊登老師講的明顯更重要,而他自己,畫的全是名言警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方法,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書中找到「黃金屋」和「顏如玉」。
  • 《讀懂一本書 樊登讀書法》:閱讀是人類反脆弱的強大武器
    當我們在使用紙質版的詞典在查一個詞時,眼睛不斷地掃著其他的單詞而過,心中其實會留下不止一個單詞的印象。書本經過合理編輯,可以讓人系列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如何讀懂一本書?於是整本書讀下來,書本畫得花花綠綠,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其實根本找不到重點在哪裡。為什麼我喜歡劃線?因為劃線不用費腦子。把一個句子標識出來,我就以為自己記住了。其實根本沒有。《讀懂一本書 樊登讀書法》裡的第五章介紹了讀書方法。如何把書讀薄,如何結構一本書?首先,閱讀前摒棄壞習慣。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送你三把斧,快速解讀一本書
    每一本書都自帶使命,有的書教給我們怎樣閱讀一本書,有的教我們如何跟他人進行關鍵對話,有的讓我們認知覺醒,升級思維,還有的讓我們懂得如何修身、立命等等。不同種類的書都在傳播自身的價值,帶給人們以啟發和智慧,讓我們精神文化不斷在湧動中進化。每一位讀者也有使命,就是解讀出作者要傳遞的價值,並將之傳遞給更多人。
  • 書摘|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前言:讀書,不知不覺受薰染,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同時在談吐上也自然高遠不俗。不讀書,陷身於世網塵勞,困厄於名韁利鎖,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語言有味?第二,大局觀大局觀就是你拿起一本書以後,首先要知道這本書的大框架。在看一本書的時候,你看的不是細枝末節。大局觀是說,你拿到一本書後,要一步步地分析: 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 它的使命到底是什麼? 它是怎麼論證這個使命的? 它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假設? 怎麼驗證這個假設? 推理的過程是什麼?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讀書先要提升理解力
    今天讀的是《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不僅談了如何讀懂書,還談了一些作者的人生經驗,當然今天我們只說「怎麼讀書」。一、理解力的池子著名學者金克木先生曾寫過一本書叫《書讀完了》,書真的能讀完嗎?要知道天下書籍千千萬,好書也不計其數,他又憑什麼說「書讀完了」呢?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閱讀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是想要深入閱讀又是件難事。我非常喜歡看書,相較於買衣服買包我更捨得在書上花錢。而且這是項長期投資,只要堅持輸入,等到輸出的時候肯定會有回報。起初,我拿起一本書沒有目的和技巧地從頭讀到尾,讀完就扔一邊。但慢慢地我發現,我對讀過的書都沒有印象,更別提實際性的回報,閱讀這件事好像變成了一項任務。
  • 《讀懂一本書》:讀透1本書如何實現加速成長?樊登推薦這種方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每本書的知識都轉化為能力呢?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01 什麼叫讀懂、吃透一本書我經常會遇到一種這樣的情況,昏昏沉沉地讀完了一本書,腦子一片空白。
  • 樊登讀書經驗之談:如何讀懂一本書,這10件小事不能忽略
    閱讀《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突然有些醍醐灌頂,要想讀書有用,讀有所獲,不能忽略以下這10件小事。01閱讀重要性之反脆弱的武器。社會的進步,科技的變革,生活的重壓,讓我們越來越焦慮,無所適從。焦慮什麼?為什麼焦慮?我門該怎樣處之泰然?正如樊登所說,核心的焦慮來自未來的不確定性,個人缺乏對抗脆弱的能力。如何做呢?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講書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方法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引言,每一章和第二章閱讀輸出最好的效果是分享,把書中內容講出來,講書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方法。準備講一本書前,首先我們要保持注意力集中,把幹擾的物品,如手機放在視線範圍外,調成靜音或關機。然後開始想:架構是什麼?開篇先說什麼?
  • 如何精讀一本書?推薦SQ3R讀書法
    《怎樣幫助孩子愛上閱讀》一書中寫到美國依阿華大學最先提出:SQ3R讀書法。SQ3R讀書法是一種極其高效的閱讀方法,父母可以學習一下這種方法,並且靈活地運用到指導孩子讀書的實際當中去。所謂SQ3R,就是Survey(瀏覽),Question(提問),Read(閱讀),Recall(複述),Review(複習)。如何精讀一本書?推薦SQ3R讀書法。 01. 瀏覽(Survey)通過快速的預習或者瀏覽,儘量掌握你所看材料的大意。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在這本書中他提到了6大選書法則、57個讀書要點可以幫助我們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解讀力,讓閱讀的速度變得更快,把內容記憶記得更牢固,知識運用的更加靈活。從而逆轉學習困境。快速準確的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書讀透的能力叫理解力。從更深的層面理解文章,能夠清晰地把握書中脈絡的能力叫理論思考能力。能用簡單的話概括他人觀點的能力叫歸納能力。
  • 如何2小時高效讀完一本書?
    當時讀到覺得非常有收穫,我也很認可本文提到的閱讀方法和觀點,希望對你也有幫助!對於很多人來說,讀書有三大難:讀書太慢、讀不進去、讀了記不住。究竟怎樣才能快速高效地閱讀呢?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我的讀書心得和技巧。
  • 《如何讀懂一本書》:了解這幾點,才算會讀書
    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它是為人們解決什麼問題。讀過的書用不上等於白讀,我們要從自身出發,想一想自己讀一本書之前想要為自己解決哪些問題?讀完這本書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改變?這本書是否能幫我解決某個問題?這些目的可以讓我們啟動思考,真正關注自己的閱讀需求。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後來他通過自己獨創的學習方法顯著提升了腦力水平,從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小孩,變成閱讀速度比周圍都要快的人。如何閱讀一本書,只是這本書的其中一節內容。作者也沒有明確提倡一天一本書的做法。我想把從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運用於「一天一本書」這件事情上,證明這件事不是做不到,而是做到需要方法。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本書再讀書
    「你背過一本書的目錄麼?」
  • 《讀懂一本書》:用樊登讀書法,繪製思維導圖,讀書效果增加3倍
    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數次提到一個好用的輔助讀書工具:思維導圖。樊登的讀書理念是我們讀完一本書後不僅要學到知識點,而且還要把它拆解出來,然後沉積於腦中。01 什麼是讀書思維導圖所謂讀書的思維導圖,就是將每一本書讀後進行梳理,把讀到的知識點和對自己啟發大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拿《讀懂一本書》的思維導圖來說,可以分為3個方面進行拆解後繪製導圖:第一,如何選書?
  • 看了就忘,怎麼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我的床頭通常都有很多本書,至少三本以上吧。在閱讀中,當我讀不下去時,就換另一本調劑。小說是斷不會有的,不能一口氣讀完的算不上好小說,就算艱難似《百年孤獨》,我也是囫圇吞棗,一氣呵成。至於想不起來的內容,反正書在呢,有空再翻唄。
  • 《讀懂一本書》樊登私藏讀書法,書都不會讀,你還想要什麼成功
    作者樊登是一個靠讀書改變生活的人。作者樊登從大學畢業後發誓再也不讀書到工作後熱愛上讀書,靠讀書改變生活,成立樊登讀書會,吸引15億次收聽,幫助3億人養成閱讀習慣。這本書作者說出了自己讀書的方法,講書的經驗,讀書的誤區,幫你高效讀書,成就自己。作者給出了眾多讀書方法,簡單實用,輕鬆高效。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附思維導圖)
    昨天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後大呼過癮,一些原始筆錄的方法,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下面我從自身的需求方面整理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共享:《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提出,讀書活動要結構化,即: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看似簡單,其實操作起來有很多技巧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