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主題是:工作後讀書不能盲目的追求數量
主要有下面幾句話,如果你已經非常理解或者很不贊同下面的話,可以不用再看下文。
1.網上教你如何一年速讀多少本書的文章,都不要信。2.真正的好書,一年哪怕你就讀一兩本,就已經夠了。3.關於書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人云亦云!4.人生不要錯位,工作後讀書不能還停留在上學階段。
1.網上教你如何一年速讀多少本書的文章,都不要信。
現在網上有很多人寫文章,有很多的大V開課,教你怎麼速讀,怎麼樣一年讀三百本書,網上是不是看到很多這種人教你怎麼樣十分鐘讀懂一本書。
一個人一年讀三百本書,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是我知道現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人寫文章都是這麼寫的,說誰誰誰一年讀三百多本書。我想了一下,如果他全年節假日也不休息一年,讀三百多本書也就相當於一天要讀一本書。如果這個人不用工作,整天呆在家裡一天看十個小時的書,有可能可以做的到,一年讀三百本書沒問題。
如果他要工作,要上班,我不知道他是怎麼怎麼看書的,如果你簡單的看一下目錄,把書簡單的翻幾頁也算是看書,那未免把讀書看得太容易了。
所以,這種教你什麼一年讀三百多本書,十分鐘讀懂一本書的,我希望大家都不要信,也不要去學。其實我發現人的年齡越大,我越懂得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什麼速成的事情,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沒有捷徑,只有方法跟堅持,只有持續的積累和堅持。最快的往往不是捷徑,而且快速的背後一定會隱藏著陷阱。
比如說讓你快速成功,快速賺錢,快速變瘦,快速變美,背後一定都是有陷阱的。讀書如果你盲目的追求數量,必然會是囫圇吞棗。
2.真正的好書,一年哪怕你就讀一兩本,就已經夠了。
我以前讀研究生的時候,我的導師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你們這輩子一定要徹底讀懂讀透一本經典的著作。你以後如果在學術圈子裡面生存,一定要把這個專業最經典的一本書研究透。這是你吃飯的傢伙,以後不管你從事什麼專業研究,這本經典的著作都夠你用了是吧。我對導師的這句話十多年過去了,印象還是非常深刻,而且也非常認同。
就是說,我們讀書不要盲目的追求數量。讀書不是比賽,讀書的也不是拿來裝叉,沒必要盲目的去追求數量,並不是讀的書越多,你就越厲害。
3.關於書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人云亦云!
講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讓我推薦書單。其實我的觀點向來都是,讀書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你不要去聽別人說,哪本書好,你就去看哪本書,你要選擇你感興趣的,你能夠讀得進去的書。
如果你要書單,其實你可以去豆瓣讀書,裡面找你可以去什麼新浪的圖書排行榜,當當網的這個年度圖書排行榜裡面去找。比如有人說,巴黎聖母院很經典,但是如果你去圖書館找一本巴黎聖母院回來讀,我估計你都十分鐘就讀不下去。因為你光記那些外國的奇奇怪怪的名字,你都記不住。
看了半天連主角是誰,你都沒搞明白。而且很多西方的著作,就是翻譯的很爛。本來西方人的創作思路,西方人的那種思維跟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就不一樣,再加上翻譯的原因,很多西方的經典名著你看起來就很吃力。我自己看起來也是這樣的。
其實人對書的認識就像人對社會的認識一樣,是一個不斷精進的過程。我們一般不太可能,一開始就會選書,一開始就知道什麼時候好,什麼書不好。其實讀書,該走的彎路就像人生該走的彎路一樣,一個也少不了。
我跟大家說一說我自己讀書的過程。我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是隨便亂讀,什麼書都找來讀。什麼文學歷史,哲學,心理學,人物傳記,科幻小說,武俠小說,甚至是言情小說,成功學,讀者,知音,故事會,我都看過。比如說我讀初中的時候,我就喜歡看故事會的吧,那時候沒錢買,還是借的別人的,還有在路邊書店一口氣看完不買的。初中的時候,我還讀了很多武俠小說,那時候是租的,那時候流行租書一天三毛錢,租一個禮拜。就你看完一套三四本的武俠小說,就是幾天就能看完。高中的時候,我剛才講過了,就是我到了縣城裡面的重點高中去讀書。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最大的好處就是縣裡面有圖書館可以辦借書證五塊錢辦一本。我記得那時候工本費對吧,所以我那時候幾乎天天去借書,看過很多的散文和小說。
那個時候流行賈萍賈平凹的散文餘秋雨的散文,我那時候還看過不少魯迅的雜文,路遙的小說。還有什麼王安逸,什麼這些人的作品,還看過不少這種勵志成功學的書籍。當時我考進重點高中的時候是班上的前幾名,但是高一高二,我的成績一直都很一般,我記得那時候班上大概35-36個人吧,我大概排在22十名左右就是17,八名二十名這樣的樣子。因為那個時候有點青春,青春期的叛逆,我倒是過得很苦悶。那時候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上高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學習數理化的意義又是什麼,我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那個時候我老是在思考這些虛無縹緲的問題,而且找不到答案就是很苦悶的,很痛苦。
所以我就去書裡面找答案。那時候我基本上就沒怎麼聽課,整天看課外書。我在縣城裡面,父母也管不到我。一直到了高二的下學期,我才覺醒了,高二下學期開始努力學習。那時候,縣城重點中學十點鐘就熄燈了,晚上十點鐘以後就沒有燈了,我就點著蠟燭看書。後來,順利考上了大學,有了圖書館。大學的圖書館簡直就是書的海洋。有各種各樣的書,我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書。所以我那個時候就開始學會了選書了,不會什麼書都讀了。我開始知道哪些書是該讀的,哪些是哪些書是不用讀的。比如說上了大學,我就再也不看武俠小說了。
4.人生不要錯位,工作後讀書不能還停留在上學階段。
人其實看什麼書,跟你的年齡、閱歷是有關係的。男生他為什麼愛愛看武俠小說,因為所有的男生都有個夢想,就是想當英雄。想要除暴安良,想要替天行道對吧。然後,最好身邊還有美女相伴。你看幾乎所有的武俠小說都完美的符合男生的這種幻想。一般都是男主角,一開始默默無聞對吧,後來他無意之中得到一本武林秘籍,就開始變的武功蓋世稱霸武林,然後你身邊還有一個美女,或者是兩個美女,對他愛的死去活來的。所以男生愛看武俠小說,其實跟女性愛看韓劇,愛看什麼霸道總裁愛上我,其實是同樣的心理。
所以,為什麼我說讀書該掉的坑,該走的彎路一個也不能少。就像你小時候愛看抗日神劇一樣,那個時候對你來說,抗日神劇是很好看的,很刺激。但是如果你讀完大學,你還看抗日神劇,那就是智商的問題了。
所以你對書的選擇,都是隨著年齡,閱歷,你的知識水平的提高,會變化的。沒有看過爛的書,你就不知道什麼是好書。
你13-14歲的時候喜歡看武俠小說,那也那也是有好處的,至少他幫你渡過了那段苦悶的叛逆的青春歲月,他會豐富你的想像力。讀心靈雞湯有好處嗎,也是有好處的,人難免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都難免會有迷茫的時候,心靈雞湯它會幫助你調節情緒。
但是記住,人,你不能你總不能一直停留在某一個階段。如果你34-35歲,你還沉浸在武俠小說的虛擬世界裡面。你作為一個女生,你還整天看什麼芒果臺的各種電視劇,那只能說明說你的心智一直都沒有成長。
現在你讓我去讀任何心靈雞湯,我不會有任何感覺,因為到了我這個年齡到了我這個階段,我經歷的事情。內心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價值觀,有了自己的閱歷,有了自己的判斷,我不再需要任何的心靈雞湯,什麼成功學來調節和激勵我自己了。
上面就是今天講的內容,就是關於讀書,不要盲目的追求數量。然後,怎麼選書的問題,它會隨著你看的書越來越多。隨著你的閱歷,年齡,知識水平的提高,你慢慢自己就能夠分辨了,你的閱讀水平不會一直停留在某一個階段,你也要學會去超越他,不要只讓自己的閱讀水平一直停留在某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