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有一種雞可以「賣到 60塊錢1斤,下的蛋可以賣到3塊錢一枚」嗎?在安徽臨泉縣農村,就有一位專門飼養這種「天價雞」的農民。因為他把黨參、人參、當歸等20多味中草藥粉碎,按照一定比例拌到玉米、豆粕等飼料中養雞,所以給這種雞取名叫「中藥雞」。 「中藥雞」不僅抗病性強,雞肉和雞蛋的口感好,而且經相關部門檢測,這種吃中藥長大的雞食用價值高,營養還十分豐富。
今年54歲的柳西文是臨泉縣楊小街農民。因為從事中藥加工和銷售多年,他對中藥的藥性熟知一二。所以20年前,家中飼養供食用的土雞發生瘟疫,他就嘗試著用中藥進行救治,沒想到這些病雞很快起生回生了。圖為9月23日,柳西文(右一)在向前來學習的村民介紹自己養雞用的中藥種類和藥性。
後來,每年家裡再餵雞時,他都會配製些中藥拌到飼料裡,結果發現自家飼養的小雞就是不打防疫,不餵其他任何藥都比鄰居家的成活率高,而且成雞的食用口感也普通的雞要鮮嫩的多。
經過多年的摸索,他終於掌握了中藥養雞的技術。2013年5月份,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投資近10萬元購置養殖用具,專門飼養了2000隻「中藥雞」。與別人不同的是,他飼養的這2000隻「中藥雞」,除了飼料中配有中藥外,從不用打防疫,也不用餵其他任何防治病疫的藥物,結果雞的成活率依然達到98%以上。
一年後,柳西文養的「中藥雞」體重已達3公斤左右。當他把長大的「中藥雞」拿到集市上去銷售時,多數人感到對他用中藥養雞感覺很稀奇,但是很少有人敢買回去吃。柳西文很是納悶:難道是擔心雞的味道不好?為此,他帶著飼養的「中藥雞」到縣城的幾家飯店求證,廚師長們給出的回覆是:味道很好。
經過深入了解,柳西文才明白,原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人們開始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了。因為一時找不到證據證明「中藥雞」食用安全,他只好將這一批雞低價銷售。這一年,他養的2000隻雞到最後總共虧了7萬多元。
2015年下半年,不服輸的柳西文又購進了2000隻雞苗飼養。為了證明自己飼養的「中藥雞」食用安全,在2016年4月份準備上市時,他四處打聽,帶著幾隻雞到了合肥一家研究院進行食品安全檢驗,結果他飼養的「中藥雞」各項指標全部合格,其中硒、鈣、鐵等含量較高。有了檢驗報告後,他把「中藥雞」按只銷售,一隻價格賣到了280元。圖為9月23日,柳西文展示2016年送檢的「中藥雞」檢驗報告。
「中藥雞」各項指標檢驗合格後,柳西文在銷售上一下有了底氣。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他把「中藥雞」下的雞蛋按每枚3塊錢進行銷售,結果仍供不應求。
據柳西文介紹,養雞是件辛苦的工作,如果2000隻「中藥雞」按每天二兩飼料計算,一天就要吃掉約400斤的飼料。為了保證飼料供應,他每天早晨要在5點鐘起床,粉料、拌中藥、加工成顆粒、上料、供水等,要忙到晚上10點左右能結束。
圖為9月23日,柳西文在準備把拌好中藥的原料加工成顆粒飼料。
圖為9月23日,柳西文加工好飲料後,準備給雞上料。
柳西文的幾個子女都已經大學畢業或正在上大學,看他養雞辛苦的樣子,都勸他在家休息。柳西文說,子女在外打工或做生意,每年都能會給近10萬元當作他和老伴的生活費,其實他完全可以不用每天這樣辛苦,日子一樣過得很好。「就是捨不得這個技術,因為在農村還有好多找不到外出的門路,我想把這項技術傳授給他們,幫他們一起富起來。」柳西文說。圖為9月23日,柳西文在外工作的兒子回家時,在養殖場裡幫助父親幹活。
據了解,柳西文已經發展和幫助周圍8戶村民養殖了「中藥雞」,並對其中6戶貧困村民提供資金和物資幫助。目前,他幫扶的8戶村民共養殖「中藥雞」10000多隻。圖為9月23日,柳西文到本村貧困戶楊子平家指導「中藥雞」飼養技術。
為了幫助其他養殖戶銷售,柳西文和合作戶們商議,實行統一包裝進行銷售,並為自己飼養的「中藥雞」建立身份查詢信息。他將這些雞的年齡、飼養過程、養殖用料等錄入網絡,消費者只要購買後掃描一下雞腿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了解相關信息。
據柳西文介紹,目前,他飼養的「中藥雞」已經通過網上銷售到浙江、上海等地。為了方便銷售,他還專門設計了印有「中藥雞」的包裝箱。圖為9月23日,柳西文在準備抓雞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