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創業境界(致潔力地墊百家號開篇)

2021-01-13 潔力地墊

記得剛來億潤公司,在公司的一隅,突然發現了幾摞精緻擺放的書。拿了一本《易經》翻看起來。

《易經》,也稱《周易》很長時間都被人們解讀成風水術數的玄學,其實《易經》是一本充滿人生智慧與哲理的書。

《易經》的第一卦是乾卦,是「至剛至陽」的。乾卦的爻辭是:「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把乾卦六爻逐一解開來看(又稱六龍),乾卦這個密碼我們分別用一字,兩字,三字,四字去解析那分別是:

1潛,〔潛龍〕,(潛勿用),【潛龍勿用】

2現,〔現龍〕,(現在田),【現龍在田】

3惕,〔惕龍〕,(終乾乾),【終日乾乾】

4躍,〔躍龍〕,(躍在淵),【或躍在淵】

5飛,〔飛龍〕,(飛在天),【飛龍在天】

6亢,〔亢龍〕,(亢有悔),【亢龍有悔】

易經乾卦帶來的人生啟示

《易經》的卦爻要從底下往上看。

第一個階段潛。在力量不夠強大的時候,要善於潛藏和隱匿,不能外露鋒芒。

第二個階段現。厚積薄發,實力有一定的積累了,就要薄發一下,以求能有伯樂發現你,或有貴人高人相助你,或有人才追隨你。這階段要注重組建和打造屬於自己的團隊。

第三個階段惕。就是學會洞察和內斂,在力量還不是非常強大的時候,要善於惕,善於和強者保持好距離,維護好關係。

第四個階段躍。躍是一種歷練,要在深淵大山中多歷練。躍是一種對機會的把握,抓住機遇就會躍登龍門。

第五個階段飛。人生和事業的大轉折,也是大境界。

第六個階段亢。人生境界在如日中天,不應有亢,亢應有悔。

一直以來,我都是金庸小說的擁躉者,這些年一直都沉浸在先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武俠世界中而不可拔。(今日突聞先生逝去的消息,扼腕嘆息,在此深切緬懷先生。)從很小的時候,83版「射鵰」風靡大陸的時候,小朋友之間經常以「降龍十八掌」切磋。年青的時候,聽著「許巍」的歌「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總嗟嘆這太平世界。現在想來很是好笑,亂世出英雄,但也更出屍體,天知道到時侯你屬於哪一種。

逐夢

先生在《神鵰俠侶》有幾段對獨孤求敗 「劍冢」的描述。

劍道人生

「凌厲剛猛,無堅不催,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關鍵詞:勇者。青澀。青色。二十來歲,年少輕狂,好勝鬥勇。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關鍵詞:奸者。奸滑。紫色。三十歲左右,已經開始理智的思考和處理問題了,開始工於心計,精於謀算了。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關鍵詞:王者,權威,玄色。四十來歲,掃六合,君天下,王者之風,威凜霸道。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關鍵詞:智者。善假於物也。萬色。四十多,能利用和役使萬事萬物,能把天時,地利、人合融合併用於已。

「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關鍵詞:明者。超脫。無色。垂垂老矣,這時候已經超然於物外,回歸於元無和本初。對有無的理解已經不那麼執著了。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慧能大師在《壇經》中寫道:「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弘一法師(李叔同):「一念放下,萬般從空」。

蘇曼殊:「一切有情,卻無掛礙」。

說到弘一和蘇曼殊,就不得不提一下王國維,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對人生創業同樣適用。

境界一,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初初創業的時候,眺望未知的心總是忐忑和迷茫。

境界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觀望不如行動。擁有不是最另人期待的,曾經擁有也不是最值得炫耀的,奮鬥拼搏的歷程才是最值得去享受的。

境界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生其實好多時候真是富有戲劇性,就像一個男孩子在追求他心儀的女孩子,在苦苦追求而不得,正黯然神傷,幾經絕望時,驀然回首,那女孩子正在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記得前些年,有一檔馬雲參加的大型勵志節目《贏在中國》,它有一首主題曲《在路上》,歌中唱出了創業的的艱辛。我感覺應該樂觀地看待創業。人生的風景在路上,你在享受揮灑汗水帶來的暢快淋漓時,奮鬥拼搏帶來堅定踏實時,回首來路,你的既定目標也許已經被你遠遠地甩在腦後了。

人生風景在路上

相關焦點

  • 蘇軾感悟人生的詞,開篇就是問句,境界至高無人能敵,不愧為全才
    不過他雖然非常有才華,但是他的人生卻並不順利。在少年之時,他的人生還是比較順遂的,他年少成名,參加科舉考試時又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在文學方面兩人也惺惺相惜,彼此之間的關係,像朋友又像老師。從另一個方面講,如果不是因為有歐陽修的賞識,那麼蘇軾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名聲開外。
  • 人生感悟——原創
    人生感悟經過了歲月的漂泊,兒時那些美好時光已一去不返,就像時間機器一樣在無情的粉刷著那些個阿拉伯數字,無情的肢解這個世界上每一寸光陰的土地,想想童年的那個即短暫而又非常的快樂時光,就好像是每每過年的時候,爺爺奶奶家預備的美味大餐一樣那樣溫馨而又甜美
  • 蘇軾感悟人生的詞:人到中年,方能讀懂,開篇就引發千年思考
    一個清寒的中秋之夜,蘇軾卻表達了"世事一場大夢"的人生感悟中秋一個美好的日子,一個闔家歡樂的日子,在我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之中,描寫中秋的詩篇也是數不勝數,這其中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宋朝詩人蘇軾。"世事一場大夢"這也是詩篇的開頭,詩人開篇則點明了文章的主旨,"世事"我們可以看作是具體的歷史事件,猜測這個事件應該是蘇軾的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的事情吧,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就是詩人對人生命運最抽象的理解和認知。
  • 人生境界的大小
    但是,要想真正感悟莊子逍遙遊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夠超越名利。而有一個淡泊的心態,是超越名利的基礎。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淡泊為大?怎樣才能從莊子的故事中感悟世間的道理?怎樣才能超越自我,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  超越這個話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談到。  什麼是真正的超越?超越基於現實世界的認知,辨別在紛雜的現實生活中什麼是恆定不變的,本質是什麼。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敬業,人生的一種精神境界
    主持人:那麼在你創業過程中,是否感受到敬業的重要性?  袁吉峰:應該說,敬業在每行每業都存在,無論你是打工還是自我創業,都會要求具備這種素質,只是存在要求度的差異。同時,創業一定是和敬業緊密聯繫起來的,創業者一定需要敬業精神,但是敬業者未必適合創業,這個是兩者的較大區別。因為我們今天說敬業,只是說某人在某個崗位敬業,而對於創業者,他必須具備敬業素質才可創業。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喝酒的最高境界:你還知道他是誰,他已經不知道你是誰了。交友的最高境界:久不聯繫,常在心中。3一箱梨子的感悟一個人買了一箱梨,每天挑幾個爛的吃掉,最後卻吃了一箱爛梨。
  • 王國維:用三大境界凝聚出人生感悟,《人間詞話》值得一讀再度
    以上是王國維的人生經歷,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他最著名的《人間詞話》裡面的人生三大境界。眾所周知,王國維最著名的作品是《人間詞話》。這本著作不僅是一部開創了新紀元的詞話經典,更是一部影響深遠的文化經典。王國維先生將這句詞話看作是人生第一境界,認為凡是做大學問的人,首先要不為暫時的人生形勢所迷惑,要有篤定的目標和執著的追求,明確發展的方向,了解事物的大概面貌,抓住鬥爭的主要矛盾。這是取得成功的基礎所在。
  • 讀《窮爸爸 富爸爸》開篇感悟
    頓時感悟,思維確實太重要了,我們接受的是這樣傳統的一套教育,一方面傳授我們知識的同時,也把我們的思維束縛住了。而更令我擔憂的是,我們孩子也正在接受這樣教育,如果沒有質的改變,他們的明天,是不是也會和我們的今天一樣。
  • 葉朗:精神境界與審美人生
    大學不僅要傳授知識和學習技術,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學生,使他們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引導學生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的人生,使他們注意拓寬自己的胸襟、涵養自己的氣質,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什麼是人生境界  「境界」就是經常講的人生境界或者精神境界,是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濃縮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體。
  • 人生中的天地境界——談賈寶玉
    第十五回裡的賈寶玉玩的其實蠻嗨的,從賈府的高牆大院裡突然來到了一家「農家樂」,體驗了一下和賈府不同的底層人民的現實生活,其實在很多紅樓夢人眼裡「農家樂」或許根本就是一個不入眼的地方,但是在寶玉的眼裡這裡的一切是那麼的新鮮,好奇,甚至還有更深層次的感悟:「怪道古人詩上說:『誰知盤中餐
  • 《易經》64卦的人生感悟
    第十六感悟:有備無患奉獻愛心——分享快樂 世界是美好的,當我們以微笑去面對世界時,我們徵服了世界;創業是艱辛的,當我們以微笑去面對創業時,我們成就了創業。創業是一種分享,一種付出。付出是一種愛,愛是快樂的,快樂需要微笑。微笑,沒有沮喪,也沒有失敗,只有進步,只有成功。
  • 華爾街英語創始人為創業青年分享創業經驗與感悟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日,華爾街英語創始人Pecce李文昊博士受邀出席了第十屆青年成長論壇,與創業青年們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驗與感悟。此次論壇由LEAD基金會—萌芽微創業組織舉行,近300名青年創業者在北京共同聚焦青年創業發展。
  • 在路上,在修行,一路感悟這人生
    孤獨寂靜中一個人獨處沉思,那是自我思想境界的一次升華。熙攘人群裡獨坐沽酒,這是本心抗禦雜念的一場修煉。人面千相,世事萬般。看著身邊這形形色色的旅行人的表情,或興奮,或焦急,或篤定,或小憩。我無法獲知他們是出還是回?是哪裡上的車?目的地又是哪裡?是去見什麼人?還是在辦什麼事?我只知道此刻我自己,是一個人在路上,是一個人在修行,是一個人在感悟人生。在路上,是修行。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而在他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經驚豔世人千年。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這首詞中蘇軾從古戰場中英雄豪傑的氣概開展,委婉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建的憂憤之情,更表現出自己對待人生和歷史的豁達心態。
  • 人生三境界,職場三層次
    來源:陳向東(ID:larry_chen_)1談到人生話題,人們喜歡用「境界」這個詞。境界多用於對人的評價,它是一個務虛的東西,非常微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人們評價一個人,說得太細不現實,人一輩子那麼多事怎麼可能說得完,因此只能使用一個籠統的概念,境界正合適。
  • 馮友蘭:人生的境界
    我曾提出,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這裡更清楚地解釋一下這個話的意思,似乎是恰當的。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麼,並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成各人的人生境界,這是我的說法。
  • 哲學筆記:境界
    人和社會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多寡,對人生的感悟有深有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無知,需要有追求和努力,人生在世放入忙碌追尋之中,結果有時心想事成,有時事與願違;或為生計為名利勞碌奔波,或為忠義為愛情追逐探尋,或為理想為社會兢兢業業,但最終化為殊途同歸而精神永恆。只因有追求才能去探索完美,只因有苦難才那去貢獻年華,只因有終結才會更熱愛生活,只因有離去才會為子孫造福。
  • 易經有3層境界,分別代表了人生3個階段,讀懂的都是高人
    人生在世,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地成長和修行。修行這個詞看似很高大上,其實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從上學讀書識字到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皆屬於一種修行。修行其實是人生不斷進步的催化劑,也是我們獲得知識和力量的主源泉。
  • 人生的三重境界,你到達了第幾個層次?
    枕邊一直放著著名的史學家、美學家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其中第二十六章有雲「古今之成大事業著、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