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在修行,一路感悟這人生

2021-01-11 牛哥談人生

真喜歡這樣的一種心境和感覺,一個人上路,沒有明確的目的地,也無心去欣賞沿途的風景,就坐在假日期間擁擠熙攘的硬座車廂裡,一個人安靜的的喝著酒,看著窗外倒行而去的樹木村莊,內心沒有波瀾,甚至沒有漣漪,如老僧入定般,心無旁騖,寧靜致遠。

一個人在路上,看似是一個人在遠行,其實是一個人在修行。孤獨寂靜中一個人獨處沉思,那是自我思想境界的一次升華。熙攘人群裡獨坐沽酒,這是本心抗禦雜念的一場修煉。

人面千相,世事萬般。看著身邊這形形色色的旅行人的表情,或興奮,或焦急,或篤定,或小憩。我無法獲知他們是出還是回?是哪裡上的車?目的地又是哪裡?是去見什麼人?還是在辦什麼事?我只知道此刻我自己,是一個人在路上,是一個人在修行,是一個人在感悟人生。

在路上,是修行。既然是修行,就不要在乎路遠漫長,也不要懼怕崎嶇坎坷,更不要過度擔憂未來。會來的,那都是生命中注定的遇見;離開的,無緣無份又何須強求強留。在乎我的人,我拿命守候;不是我的菜,我毅然放手。

在路上,是修行。修行的路上,即使有狂風驟雨,哪怕是再苦再難,我也會坦然面對,我也應拼盡全力。天空沒有散不去的陰雲,霧霾散開,陽光將回歸大地;人生沒有停不了的風雨,逆境走過,更懂得感恩珍惜。

在路上,是修行。修行的路上,時常會感到疲憊又算什麼?一路艱辛苦累又有個啥?即使遭遇苦難也很正常。因為自己正走在修行的路上,苦心志,勞筋骨,都是為了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為?

路漫漫兮其修遠,我要走的無怨無悔;人生路又何其短,我要活的有滋有味。

人生就是一條漫長的修行路。我在路上,我在修行,一路上我在感悟這人生。

相關焦點

  • 旅行的意義,「在路上」的心靈感悟
    在路上",不僅僅是一個詞語,一種動態。而更深的含義是一個旅行愛好者對生活的一種精神,一種嚮往,一種心靈的升華。說到旅行。對於一般旅行者和旅行愛好者,是具有不一樣的含義的。一般旅行者到達一個旅遊景點對旅行的態度主要就是看風景,吃當地的各種美食,看各種表演。而對於旅行愛好者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具有一定文化追求的修身養性。
  • 人生就是修行:一路妖魔鬼怪,一路降妖除魔!
    人生大概也是如此,總要上這凌雲渡走一遭,過去了則是黃粱夢醒,過不去就老老實實做個凡夫俗子。卻說唐三藏醒悟過來後,反身就感謝幾個徒弟,這時孫悟空有句話很有意思:兩不相謝,彼此皆扶持也。我等虧師父解脫,借門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師父也賴我等保護,秉教伽持,喜脫了凡胎。
  • 人生天地間:一路懂得,一路修行。
    人生,是一場演出,每個人都是命運的主角。一旦粉墨登場,故事便在鑼鼓歡呼中啟開。相同的舞臺,不同的彩排。 穿越輪迴的四季,尋覓人生的渡口,持一份雄心壯志的桀驁,在變幻的風雲中升騰一腔信念。揣一顆戎馬倥傯的浪蕩,在紛擾的世事中求得一份不凡。
  • 五臺山大朝臺的人生感悟之一場500年的修行
    自己也曾發願在有生之年只要還能夠動得了,就要堅持每年都去一次,因為每去一次都會對人生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對於佛教徒來說,一次大朝臺相當於五百年的修行,所以我們能想像得到大朝臺並非易事。我不是佛教徒,大朝臺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那五百年的修行。通過每年一次大朝臺徒步的過程來自我反思,感悟人生。
  • 《一個人的朝聖》:人生其實是一場修行
    之後他將這種經驗融入到這本處女座之中,沒想到,一出版發行,就席捲全國。就好像一百個人眼裡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人解讀主人公哈羅德.弗萊也會不同。有的人佩服他的執著和勇氣,有的人看到了自我省察,有的人看到了自我冒險。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能夠讓不同的人從書中照見自己。一、故事簡介主人公哈羅德.弗萊已經六十歲了,剛剛從一個酒廠退休。
  •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們在這條路上如何才能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稻盛和夫將自己一生的修心感悟都寫在了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這本書裡。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稻盛和夫真正理解了人生是一場修行這句話的意義和價值。而他的一生就一直走在修行之路上。在耄耋之年,終於找到了心的本源:真善美!二、我們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 閒談出馬仙指點修行的那些夢境與感悟
    夢境我接觸到出馬仙這一行的時候,正好是我人生當中最低谷的時候,那個時候自己做著小生意,基本上是入不敷出,內心苦悶之極。無可奈何,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再加上生意當中遇人不淑,各種惡緣蜂擁而至。內心苦悶。道士醒了以後我仔細琢磨這個夢突然之間,就明白了,這是仙家看我迷茫無助,找不到方向特意點化我。夢醒以後突然之間那些負面情緒就全部沒有了。因為自己也知道了,這些所有的不順利都是,為了讓自己成長,也就沒有必要整天悶悶不樂。
  • 人生感悟的心靈雞湯句子: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追逐名利,生活的也許也是很快樂;還有更多的人是在平淡充實,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過平凡的每一天,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二、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趁年輕,好好珍惜以擁有的生活,為自己而活,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活出真正的自己!對自己更好一點,不讓自己委屈,這點要求我並不覺得自私。
  • 20句超讚的人生感悟,寫的不錯,很現實!
    2.感悟人生的句子:行走在紅塵,誰都不能拒絕厄運,堅持不住的時候,咬咬牙,告訴自己要挺住,生活給予以磨礪,就還生活以堅強。夢在遠方,路在腳下,只要是自己選擇的方向,跪著也要把它走完。一路荊棘磨得是腳,練的是意志;一路坎坷,顛簸的是身軀,考驗的是毅力。路上會有泥濘,天空會飄落風雨,倒運時,喝口涼水都會塞牙。
  • 《一個人就一個人》:人生是一個人的修行
    《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一個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當我看到這句話,便被這本書吸引。很多人想起「一個人」,聯想到的多半是「寂寞」、「孤獨」、「單身」、「傷感」之類的詞彙,但作者劉同不這麼認為。一個人就是全世界,多酷!
  • 困苦玉成,有這3點感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在紅塵中修行了
    誠哉斯言,古往今來,大凡有起色有出息的人生,大多數都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平常人生,在經歷是是非非之後,如果能有這3點感悟,就可以坦然面對人生中的一切,在紅塵中心安理得地修行了。一、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經歷人世的風霜,可以鍛鍊人的心境。
  • 《人生處處是修行》: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作者在文中對事物的描寫卻是充滿溫情和經歷世事的感悟。在世間紛擾中修得一顆清淨心,就可以看雲淡風輕,斷卻煩惱,得到自在。57堂修心課,直面人生遇到的所有難題,一篇篇充滿智慧的文字,撫慰因生活疲憊的靈魂。修行,修是調伏自己的心,行是踐行自己的願。
  • 一輩子是場修行,在路上的是最好的時光,美妙啊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這是旅行作家郭子鷹寫在《最好的時光在路上》的話語。初讀這本書,是因為看了這句話。在生活中也一次次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這本書是作者在長達十多年的旅行中,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記錄下來,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旅途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是沿途的心靈悟語。他用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最好的時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遠方;旅行,能讓我們遇到那個更好的真實的自己。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
  • 2018對人生感悟的句子勵志精選,學會欣賞學會感悟人生!
    捨棄不必要的執著和妄想,獲得自在輕鬆的人生,放下複雜,過一種簡單快樂的生活。生活是減法不是加法,減去煩惱和憂患,減去累贅和負擔,保持一種零的狀態,超越得失,超越苦樂,享受幸福的人生。下面來看看2018對人生感悟的句子勵志精選,學會欣賞學會感悟人生!
  • 《道德經》揭示人生修行的三個層次
    【百家號作者:天福悟道】認為《道德經》揭示了人生修行的兩個階段三個層次。具體如下:第一個階段: 在靜中修行——「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第一個層次:靜觀,即通過寂靜內心,通過「恆無欲」的靜,來體察、感悟事物細小的、微觀的狀態
  • 人生坎坷感悟的句子,多讀受益!
    1.人生有傷,有痛,有甜更有苦。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它使人思索,使人堅強,使人更懂珍惜。如果一個人沒有品過苦,就難以知道甜的滋味。勇敢的面對苦難,樂觀的克服苦難,也是一種修行。沒有永恆的夜晚,沒有永恆的冬天,苦難終會過去,而陽光總在風雨後!
  • 精選經典人生感悟說說,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
    人生是一個人的舞臺,舞臺之下亦有喧囂和吵鬧。然而不管境況如何,演出卻一如既往。當登臺的那一刻,就面臨著有謝幕的那一刻。是掌聲還是嘲笑聲關鍵在於你自己的表演,願賭服輸,如果不想被生活強姦,那麼就盡情強姦生活吧。如果生活給了你幾耳光,那麼請你給它一腳!謝謝!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 20條感悟人生的經典句子,人生就是一場無需邀約的重逢!
    4、人生感悟:人很多時候是為別人而活,誰又能夠真正一生為自己活過呢?這真的是要打個很大的問號?不是對人的不信任,而是這個社會卻實是很少人為自己活過。這很難做到,一天,一個月,一年。你可能能夠堅持住,但要一生真的很難,也很累。雖然能夠為自己活的人是很快活,很自由,很能夠從自己心裡體會到舒服很開心。
  • 修行路上,風光旖旎——海安實小四年級暑期《西遊記》閱讀之旅
    神遊其中自怡然孩子們被《西遊記》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閱讀中,孩子們把優美的詞彙、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進行語言的積累,也會有感而發,從而形成自己的閱讀感悟。讀書做批註,讀書做筆記,必能幫助孩子們積累語言,深化閱讀體驗,促進讀與寫的結合,也必將把孩子們引入「藕花」深處,開啟一場孩子們與作者的心靈約會。
  • 經典人生感悟:人生就像學算術,加法過後是減法
    人生就像一場修行,修行的路上你總會遇到各種苦難、坎坷,修行的多了,自然閱歷也多了,對於很多事情也就看的更明白了。只是修行者也會分聰明與愚笨。聰明的修行者善於總結經驗,為了成功不斷歷練,使得自己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而愚笨的修行者依然會懷揣一顆浮躁的心,糾結著某個事物或者某個人,不肯妥協,最終路途還是無比困難。有人說人的一生就像在做加減法, 做加法是為了得到,做減法也相應地意味著失去,畢竟有得有失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