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是修行》: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2020-12-19 四夕清荷

一本有魔力的書,能讓人靜下來,感受生活,感受自己,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更貼近心靈。

作者鬼腳七長期遠離城市喧囂,到山間居住,感受山間的晨鐘暮鼓、清晨黃昏,並記錄下自己的所歷、所思、所悟。在那裡,作者挑水、做飯,聽山谷深處空靈的鐘聲,看草木蟲鳥以及春秋更替,生活漸漸歸於平淡簡單。也許拋卻了世俗煩惱,跳脫思維的局限,更能找到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困惑及渴望。當生活返璞歸真,內心也就更為寬闊自在,抵達不一樣的安寧。

作者將生動有趣的紅塵故事融入人生的哲思中,當我們煩惱、迷茫、憤怒時,帶來撥雲見霧般的啟迪,時刻安住在當下,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一本以「清淨心」為主題的文集,在用心發現生活的清淨美。作者在文中對事物的描寫卻是充滿溫情和經歷世事的感悟。在世間紛擾中修得一顆清淨心,就可以看雲淡風輕,斷卻煩惱,得到自在。

57堂修心課,直面人生遇到的所有難題,一篇篇充滿智慧的文字,撫慰因生活疲憊的靈魂。

修行,修是調伏自己的心,行是踐行自己的願。人生處處是修行,在吃飯裡修行,在睡覺裡修行,在工作裡修行,在失戀裡修行,用戒智悲的方法,感悟佛性,獲得覺知。保持覺察,就是最好的修行。

關於情緒:情緒來了,就讓它來;走了,就讓它走,不迎不送。

關于堅持:守住自己的心,時間就回來了。

關於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學不來。唯一的方法,就是「靜」下來,讓水變得澄清。「知雄守雌」,智慧會自己出現。真正有智慧的人,一直活在當下。

關於孤獨:生活中很多事,並沒有答案。怎麼做,都不會有對錯,關鍵在於,你是否真實地活過。

關於痛苦:痛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想像」,而不是痛苦。相反,痛苦是人類智慧的源泉。

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機遇也是,不同的就是人的悟性,有人能從中看見機遇,從生活中看見教誨,而有的人只能看到生活的磨難以及人世的不公。

人一定是有煩惱的,但一定是也會有快樂的,因為是「人」。煩惱會過去的,快樂也會消失得,也因為是「人」。就如孔子所說希言自然,飄風終不朝,驟雨不終日。一切都會過去。

修煉內心、修煉頭腦、修煉體魄,人生處處是修行,對於修行,每個人也有不一樣的體會,要善於覺知,更要自知。正如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修行不一定要念佛打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做到自律,向善,寡慾,樂施,每個人永遠都在修行的路上,學無止境,善亦無止境!

世上沒有一種藥,可以治癒所有病人,也沒有一種修行方法,能解決所有人的痛苦。當心被降伏了,憤怒不再是憤怒,煩惱不再是煩惱,情緒不再是情緒,苦難也不再是苦難。其實現實生活中的任一場景便是修行的道場,人生處處都是修行,何苦再緣木求魚。

人生處處是修行,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心懷慈悲,向內修行,每天進步一點點,日新月異,感恩。

修行是人一生一輩子需要做的事!用平常心看事態發展,用善心對待發生的一切!

書中總有一篇,會讓我們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然有熱愛生活的勇氣,讓我們獲得重塑心靈世界的力量。

人生七苦,渡之不易。這本書像黑屋暗室中的一盞燭光,像晨昏寂靜中的一聲鐘鳴,用最白話樸實的文字,為在世事浮沉中的芸芸眾生指點迷津,撥雲見日。欽佩於作者跌宕的人生經歷,讚嘆於他因此而收穫到的智慧覺醒。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作者鬼腳七居山修行看世間,紅塵滾滾,且放下;觀自心,清心寡欲,一陣清風,一輪明月。這就是一個修行者的情懷。

人生處處是修行,常讀正能量的書,讓自己永遠心懷美好。學會思考,戒掉憤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學會與生活和解,與苦悶和解,與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希望每個人都越來越善良,希望每個人都越來越幸福,希望社會變得越來越好!

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相關焦點

  • 人活一世,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曾記得臺灣作家林清玄對於人生說過這麼一句話:人生本該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何謂清淨心?清,水清則無魚。淨,明淨。清淨心,也就是所謂的四無: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痴無惱、無怨無憂。佛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
  • 林清玄|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他留給我們的,除了清淨的文字作品之外,更多的是他不浮不躁的人生態度。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02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 人活一世,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02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羨慕著別人,也有別人羨慕著你,誰是你的風景,你又是誰的夢。幸福其實就是一碗白開水,不要羨慕別人喝的飲料有各種顏色,其實未必有你的白開水解渴。
  • 經典有悟性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一 *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 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是你的。你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麼,然後才可能得 到些什麼。你要學會接受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後,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
  • 積極心情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2、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3、生活變得有奔頭,才會讓每一天變得有一點追求。4、很多計較的人常常會在事情發生時計較,而你在事情發生前就想好了最壞的打算。5、成長不就是這樣麼?不是學到就是得到。有信仰的人,總是積極的。
  • 參透佛句,領悟人生,得清淨歡喜
    由於這些佛句都是用古文翻譯而成,而且,裡面也帶有指導人修行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只有從修行的角度去理解它,再加以運用,才能明白它裡面的內涵。今天,就讓雲來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這些充滿內涵的佛句。只要參透了這些佛句,領悟了人生至理,就能得到真正的歡喜。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 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人生就是詩意的風景,早安
    1、轉眼間,一年就要快過去了,時間來不及細算,甚至這一年都沒對自己好一點,但願屏幕前的你越來越好,珍惜眼前人,生活美一點!早安!2、風景因走過而美麗,命運因努力而精彩!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充實;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人生,在坎坷挫折中歷練。
  • 寫在書籤上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To see the world with a pure heart and live with joy.我在等天氣轉暖,好褪下一身沉重風霜。那些你曾經期許過的,你所盼望的東西,都會千裡迢迢地與你相見。Those things you have ever hoped for, and what you hope for, will come all the way to meet you.
  • 嘈雜的世界裡,女人要養一顆清淨心
    前些日子每天追劇看香蜜沉沉燼如霜,男主長得帥,女主長得美,花界百花盛開,天庭廣闊清淨。凡人們生活的世界真是嘈雜。好羨慕香蜜裡的美麗仙境啊,真想住在花界中的水鏡,每天修行,與世無爭。可是我們畢竟生活在塵世之中,人是社會人,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我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我們不能避世。有人想出家到寺廟躲清淨,但沒有一顆清淨心,寺廟這一清淨地方也會被鬧得不得安寧。
  • 感悟人生的經典佛理禪語: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再美的花園也有不潔淨的東西,再幸福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2. 生命是一條河,卻流向兩個地方:濁水流向輪迴苦海,清水流向佛智慧海。煩惱是濁水,安心是淨水。心性就是水,隨濁則濁,隨清則清。3. 佛說,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
  • 真正修行是把自己內心的矛盾、對立、誤會化解,在這裡頭修清淨心
    從此以佛為依靠,不再以自己的煩惱、習氣為依靠;讓貪、嗔、痴的念頭,自我中心的慣性思維越來越「陌生」,讓阿彌陀佛的慈悲音容越來越熟悉、鮮明,讓諸上善人的生活言行對自己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周密,讓極樂淨土的風土民情全面填滿心間,讓娑婆世界的濁惡影響淡出自己的心念,不再困擾、糾纏,引發自己的痛苦煩惱,晝夜六時只有阿彌陀佛在心間。李炳南老居士曾說:「念佛不改心,喊破喉嚨也枉然。」
  • 修行:如何生清淨心?
    我們要如何來生出清淨心呢?釋迦摩尼佛說,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言辭簡潔優美,直指人心。感悟經典的過程,就好像是人在黑暗中,遠方有極為明亮的星星在指引著方向。修行的意義是為了讓個人最終體悟實相,也可以把實相稱之為如來本性、本心。其實本心一直都在,因為有本心的存在,我們才可以去覺察世間的種種。但是這個本心是極為特別的存在,它並非眼、耳、鼻、身、意所能認識的,它不在身體內也不在身體外。
  • 有了清淨心,處處是淨土
    這個人與他閒談,看你才華橫溢,為何考取功名?你到江西找馬祖,你可以成佛,比這個功名好。丹霞真去江西找馬祖,後來他還成為一代禪師。馬祖禪堂有一副對聯:「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意思這是選佛的考場,心空就是淨土,心空你就考取了。《金剛經》中,佛祖問須菩提,菩薩們是否有一個莊嚴又美好的佛國?答案是否定的。菩薩們沒有比我們多一個佛國,但是菩薩們過得很好。
  • 境由心生,以清淨心看世界
    以前聽過這樣一段話: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身邊的人都說境由心生,那境由心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沉澱下來自己的心,對於身邊事物的變遷不去過多的計較,處事淡然,遇事緩下來,自然人生就會更加精彩。
  • 心若清淨,風奈我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障礙。以一顆純粹清澈的內心生活,便多了一分淡泊,少了一些紛擾;多了一分清閒,少了一分爭鬥。心若清淨,風奈我何,不染塵埃,清風自來。
  • 王陽明:想讓自己心安,保持一顆清淨的心
    看透世間繁華,不動於心,人生,無論經歷什麼,做到寵辱不驚,無論挫折或者是成功,不驕不躁。有一句話叫做看破繁華,不動於氣。我們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凡塵俗世裡面,不動於心,保持住內心最純淨的安寧,保持住內心最,安穩的那一個狀態,不要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就左右搖擺不定。
  • 保持清淨心,是最有智慧的生活方式
    一心念佛,一心是清淨心。什麼叫一心,二六時中,一天到晚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憶佛念佛,心裡真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每個眾生,花草樹木,都是阿彌陀佛。一心稱念,一向專念,心就覺悟了。念佛、讀經、念咒、其根本作用是修定的功夫。戒、定、慧、是每個法門修行的根本。
  • 花開次第,跟著希阿榮博堪布學佛法,讓你的人生充滿修行
    勿擾眾生 道心永固 聖者教言 莫違亦莫忘 拳拳我心 願眾歡喜 千裡遙寄 吉祥祝福音希阿榮博堪布常在傍晚時分順著山間小路轉繞,時有虔誠的牧民等在路邊獻上燦爛的笑容與問候,聽見轉山者在歡快的歌唱。寧靜的山嶺上,圓圓的太陽,白白的月亮,升起落下,日復一日。
  • 學佛修行都發什麼心,發心有哪幾種呢?我們要如何發心?
    第二種:發信願心,常隨佛學常隨佛學,在佛家的經典中,是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之一。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學習佛菩薩的發心立願,我們要常跟隨善知識、老師、古賢大德們學習,有一份發心必有一番成就,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 人生,看開,看淡,看遠!
    看過清風明月,走踏萬水千山。即從鮮衣怒馬,又至盛雪銀碗。從青蔥蔥歲月,到白髮鬢霜染。人生場場得失,漸漸行徐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