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2020-12-19 京博國學智慧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林清玄

朋友失意,問我:什麼是人生?

他大學畢業後,孤身一人前往南方創業,三年過去,已是著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如今卻因為合同漏洞問題,公司即將分崩離析。

三年間,他的智慧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該享受的他也享受了。

三年間,願與他結髮的女孩子不說沉魚落雁,但也可謂是傾國傾城。

人生四大喜事已佔其二。

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是很完美了吧,可是看著朋友黯淡的眼神,我沉默了。

曾記得臺灣作家林清玄對於人生說過這麼一句話:人生本該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何謂清淨心?清,水清則無魚。淨,明淨。

清淨心,也就是所謂的四無: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痴無惱、無怨無憂。佛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又說:清淨心植眾德本。一切功德從清淨心來。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心清淨。

沒有妄念,堅持本我,心不隨外部環境的牽引,不隨其轉就是清淨的。

貞觀元年,太宗即位,玄奘請求西去天竺,求取佛經,太宗不允,但玄奘西行之意已決。他混雜在流民中,離開故土,前往心中嚮往的地方。

西行之路何其艱難?玄奘孤身一人需要面臨大漠、戈壁,以及隨時降臨的危險,望不儘儘頭的黃天大漠。

西行路中,玄奘不知道有多少次幾乎葬身在路上。這其中的艱難與困境,也曾讓玄奘動動搖過西行的念頭。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誓願「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

與其說玄奘憑藉信念西行,不如說其保持一顆清淨心對待世界。

起心動念,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 前念滅後念又生了,這樣只會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困苦,內心的波瀾永遠使得自己保持清淨心。

要想保持清淨心看世界,需要做到四點便可: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痴無惱、無怨無憂。

擁有清淨心的人,失意事來能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能視之以淡。榮寵事來能置之以讓,怨恨事來能安之以忍,煩亂事來能處之以靜,憂悲事來能平之以穩。

人活一世,總有太多夢想無法實現,人活一世,總有太多言語無可傾訴。

每個人的一生中,有過悲痛,有過絕望,有過困苦,有的人放棄了內心,甘願被困境所擊敗,有的人內心堅定,將困境作為磨刀石,磨練自己,使自己內心強大。

曾記得,在一部西遊題材影片中,有一句妖怪對唐三藏說的話:小和尚,人的惡,佛都渡不了,憑你?

這句話充滿著對世間的絕望,可是有人似乎忽略了下一句話:人的善,神看了都慚愧,善善惡惡,本塵世之常,守心渡世,持本性不壞。

很多事,穩定心態,堅持自我,保持一顆清淨心看世界,未嘗不可。人生,並不需要太多的輝煌,平平淡淡便好,莊子曾言「得而不喜,失而不憂」,便是此理。

人,生而耀眼,擁有智慧,肯付出勞動,產生了社會,有了律法,創造了國家。可以說,對於人而言,便是星球的主宰,為何不能歡樂地活在當下?

人生面臨的各種困境,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唯獨可以改變的便是自己的心態。若能以歡喜心過生活,時時刻刻對生活保持希望,那麼我相信,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時常仰望別人的歡樂,咀嚼自己的痛苦;

仰望別人的幸福,舔舐自己的傷口;

仰望別人的成就,鬱積自己的平凡;

於是,美麗總是別處,傷痛皆在心頭。

其實,你仰望別人的時候,也有人在仰望你。

與其仰望,不如以歡喜心面對。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光芒越耀眼,人生越苦短。

死亦輪迴生,生亦無知年。

我靜靜的看著朋友,笑了:

人生如戲,

戲結束了,可以重來,

人生,卻只有一次,

人生本該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人本是人,無須刻意做人,

世本是世,不必精心處世。

相關焦點

  • 人活一世,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01人活一輩子,總會明白所有的快樂,所有的傷痛,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會慢慢變淡,然後逐漸消逝。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讀懂自己的內心,承認自己、接納自己,然後找到自己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02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羨慕著別人,也有別人羨慕著你,誰是你的風景,你又是誰的夢。幸福其實就是一碗白開水,不要羨慕別人喝的飲料有各種顏色,其實未必有你的白開水解渴。
  • 林清玄|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他留給我們的,除了清淨的文字作品之外,更多的是他不浮不躁的人生態度。生活猶如一架天平,要想生活保持平衡,就要學會做加減運算:「不思八九」是減法運算,減去生活中「不如意」的砝碼;「常想一二」是加法運算,增加生活中「如意」的砝碼。
  • 積極心情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2、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3、生活變得有奔頭,才會讓每一天變得有一點追求。4、很多計較的人常常會在事情發生時計較,而你在事情發生前就想好了最壞的打算。5、成長不就是這樣麼?不是學到就是得到。有信仰的人,總是積極的。
  • 經典有悟性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一 *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 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是你的。你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麼,然後才可能得 到些什麼。你要學會接受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後,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
  • 寫在書籤上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To see the world with a pure heart and live with joy.我在等天氣轉暖,好褪下一身沉重風霜。那些你曾經期許過的,你所盼望的東西,都會千裡迢迢地與你相見。Those things you have ever hoped for, and what you hope for, will come all the way to meet you.
  • 《人生處處是修行》: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當生活返璞歸真,內心也就更為寬闊自在,抵達不一樣的安寧。作者將生動有趣的紅塵故事融入人生的哲思中,當我們煩惱、迷茫、憤怒時,帶來撥雲見霧般的啟迪,時刻安住在當下,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一本以「清淨心」為主題的文集,在用心發現生活的清淨美。作者在文中對事物的描寫卻是充滿溫情和經歷世事的感悟。
  • 境由心生,以清淨心看世界
    以前聽過這樣一段話: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身邊的人都說境由心生,那境由心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而人的涵養就體現在了緩這個字上,只有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都能如此,說話緩下來之後,自然就容易謹慎言行。舉止緩下來之後,自然就可以自我約束。沉澱下來自己的心,對於身邊事物的變遷不去過多的計較,處事淡然,遇事緩下來,自然人生就會更加精彩。
  • 以清淨心看世界!
    以清淨心 看世界我們只願心懷清歡,以清淨心看世界, 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以柔軟心除掛礙!
  • 人到五十歲,靜養自己,讓心清淨,讓世界安靜
    人到五十歲,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看過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有許多事該看淡了,有許多人該放下了,年輕時的生命象山洪,一旦暴發,就會帶著無所畏懼的勇氣和力量;五十歲的生命應該像大海,變得豐富而包容,有容納一切的胸懷。
  • 想活好,心簡單,人糊塗
    人活一世,是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懵懂走向睿智的過程,生命,就是一場修行。人活一世,不必強求太多東西,把一切看得簡單淡然,這樣,才能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不再被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左右。人生,心靈富足最重要,若困於物質欲望,即使擁有再多,也會永遠不滿足。
  • 心若清淨,風奈我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障礙。以一顆純粹清澈的內心生活,便多了一分淡泊,少了一些紛擾;多了一分清閒,少了一分爭鬥。心若清淨,風奈我何,不染塵埃,清風自來。
  • 感悟人生的經典佛理禪語: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再美的花園也有不潔淨的東西,再幸福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2. 生命是一條河,卻流向兩個地方:濁水流向輪迴苦海,清水流向佛智慧海。煩惱是濁水,安心是淨水。心性就是水,隨濁則濁,隨清則清。3. 佛說,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
  • 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人生就是詩意的風景,早安
    1、轉眼間,一年就要快過去了,時間來不及細算,甚至這一年都沒對自己好一點,但願屏幕前的你越來越好,珍惜眼前人,生活美一點!早安!2、風景因走過而美麗,命運因努力而精彩!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充實;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人生,在坎坷挫折中歷練。
  • 為人:以清淨心看世界,一切大不同
    多活一點兒給自己看吧,很多人很多事與我們毫不相干。01有時得不開心,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別人的感覺,一句非議,一件小事,都在心裡難以釋懷,讓外界控制了自己的心情。所以,什麼時候都要記住:別太高估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你是人,不是神,這世界上,沒什麼非你不可,也沒什麼唯你不行,魚離開了水會死亡,可水裡沒有了魚,反而更清澈;花沒有了土會枯萎,可土裡沒有了花,反而更肥沃。做好自己比取悅他人重要得多。
  • 老和尚說,當下無形無相、能知能覺、清淨無染的這念心,就是本性
    大和尚慈悲揭示:「心性本具,人皆可頓;當下即是,個個成佛。」,「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人人都有這一念心性,只是多數人不明此理,錯用了心,迷失心之體,而流浪於心之用上。由於一念不覺,而起惑、造業、受報,枉受生死。若能當下返照這念心,用不離體、體不礙用,自在如如。小時候常自問:「我到底是誰?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以清淨心看世界:活到一定歲數的人,要懂得人生「三戒」
    活在以往的人會沉淪,活在現實的人會遺憾,活在未來的人會迷茫。選擇怎樣的生活由自己決定,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上。沒有人永遠和快樂相伴,也沒有人永遠和幸福相隨。萬事萬物都會在乾坤中不斷變化,懂得取捨才是人生大智慧。
  • 王陽明:想讓自己心安,保持一顆清淨的心
    看透世間繁華,不動於心,人生,無論經歷什麼,做到寵辱不驚,無論挫折或者是成功,不驕不躁。有一句話叫做看破繁華,不動於氣。我們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凡塵俗世裡面,不動於心,保持住內心最純淨的安寧,保持住內心最,安穩的那一個狀態,不要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就左右搖擺不定。
  • 嘈雜的世界裡,女人要養一顆清淨心
    前些日子每天追劇看香蜜沉沉燼如霜,男主長得帥,女主長得美,花界百花盛開,天庭廣闊清淨。凡人們生活的世界真是嘈雜。好羨慕香蜜裡的美麗仙境啊,真想住在花界中的水鏡,每天修行,與世無爭。可是我們畢竟生活在塵世之中,人是社會人,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我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我們不能避世。有人想出家到寺廟躲清淨,但沒有一顆清淨心,寺廟這一清淨地方也會被鬧得不得安寧。
  • 保持清淨心,是最有智慧的生活方式
    境有心造,相有心生。佛家講,「心淨則佛土淨」。在生活中專心做一件事,也叫靜心做一件事。因此對清淨心的認知,在不同的場合解釋也有所不同。一、什麼是清淨心?在生活中。菩薩心地清淨無染,眾生把汙染舍掉,清淨心現前了,跟菩薩的心就融成一體了,我們心中有菩薩,菩薩心中有我們,感應道交。清淨心念佛,跟阿彌陀佛心相應,一定放光明,阿彌陀佛的智慧、德能加持到我們身上。念佛心不清淨就得不到感應。二、怎樣做到清淨心如何修清淨心?在生活中修行、在工作修行。
  •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一世為人,一生修心
    說一千道一萬,人生在世,就是一場修行,修煉的就是自己那顆心。當人在時間的長河裡磨礪多了,內心的需求,才會變得簡單純粹,是是非非,紛紛擾擾,不聽、不看、不想,才能心生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