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2020-12-19 吉林通化婦聯

2019年1月23日,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病逝,

終年65歲。

就在逝世的前一天,老先生還發了一條微博: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一條簡單的微博,文字間,有他一如既往的禪意。

就好像預料到了生命的盡頭一般,人生在世,誰又不是那渺小的麻雀。但依舊不能放棄夢想,丟掉所熱愛、嚮往的自由。

林清玄從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首部書籍,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他的作品寫滿了對人世的思考,對美學的感悟,對生活的深層探索,對生命的崇高敬畏……

星雲大師讚嘆其「文如流水,語似冬陽」

一代宗師南懷瑾也笑言:「我的下冊,就交給林清玄寫了。」

如果說生命是一場修行,那麼,林清玄就是行走在紅塵中的修行者。

他留給我們的,除了清淨的文字作品之外,更多的是他不浮不躁的人生態度。

01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林清玄有個朋友,想讓他幫忙題幾個字,掛在新居客廳補壁。

他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使他感到有些為難。

朋友說:「怕什麼?掛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林清玄也很乾脆,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他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看到林清玄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見此,他便也不賣關子,直言道: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佔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生活猶如一架天平,要想生活保持平衡,就要學會做加減運算:「不思八九」是減法運算,減去生活中「不如意」的砝碼;「常想一二」是加法運算,增加生活中「如意」的砝碼。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萬事如意。

先生總能在生活中找到人生至理,字裡行間沒有華麗辭藻,但娓娓道來後,總能觸動人心。

02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03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

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04

浪漫,

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

浪費時間慢慢喝茶,

浪費時間慢慢走,

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05

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

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掉下來,

不要為明天煩惱,

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06

今天比昨天慈悲,

今天比昨天智慧,

今天比昨天快樂。

這就是成功。

07

只要心中有情,

處處在在都有清歡,

都有小小而確定的幸福。

08

喝淡酒的時候,宜讀李清照;

喝甜酒時,宜讀柳永;

喝烈酒則大歌東坡詞。

其他如辛棄疾,應飲高梁小口;

讀放翁,應大口喝大曲;

讀李後主,

要用馬祖老酒煮薑汁到出怨苦味時最好;

至於陶淵明、李太白則濃淡皆宜,

狂飲細品皆可。

09

白鷺立雪,愚人看鷺,

聰者觀雪,智者見白。

10

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

但凡茗茶,

一泡苦澀,二泡甘香,

三泡濃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

此後,再好的茶也索然無味。

誠似人生五種,

年少青澀,青春芳醇,

中年沉重,壯年回香,

老年無味。

11

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物,

都是語言文字難以形容與表現的。

那麼,讓我們保持適度的沉默吧!

在人群中,靜觀諦聽;

在獨處的時候,保持靈敏。

12

每個人的心裡都需要一個人、

一棵樹、一片草原、

一間木屋、一個故鄉,

也許不必真實存有,

卻是一個不變的碑石,

在每回想起、每次相遇,有一點光、

一點溫暖、一點希望。

13

年少青澀,青春芳醇,

如果沒有離別,

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時刻;

如果沒有離別,

人間就再也沒有重逢的喜悅。

14

我,寧與微笑的自己做搭檔,

也不與煩惱的自己同住。

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

不斷地穿過泥濘的路,看著遠處的光明。

15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

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

回到最單純的歡喜,

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林先生生前曾說: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想來這一生,老先生是做到了,他用筆墨在生命中靜靜地開著花,散發出來的芬芳,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淡然和灑脫。

他亦說著:人生一世,既苦也甜。鹹也好,淡也好,走過皆好。

相比起世俗的名利薰心,老先生清淡如水的人生觀就好比悠悠山谷中的疏柏修竹,亭亭而立,不為世俗所累。

他這一生雖不長,但卻活出了太多人望塵莫及的境界。

願我們也能如先生一樣,在複雜的世界裡,學會感悟簡單的真諦。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在浮躁的世界找到內心的平靜,不慌不忙,淡定從容地過好這一生。

先生,一路走好!

—《END》—

讓我們一起緬懷林清玄!

本文來自詩詞天地

觀自在菩薩,行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用一位作家朋友說的話,「醉裡挑燈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蜜多時,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用一位作家朋友說的話,「醉裡挑燈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相關焦點

  • 人活一世,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曾記得臺灣作家林清玄對於人生說過這麼一句話:人生本該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何謂清淨心?清,水清則無魚。淨,明淨。清淨心,也就是所謂的四無: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痴無惱、無怨無憂。佛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
  • 人活一世,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02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羨慕著別人,也有別人羨慕著你,誰是你的風景,你又是誰的夢。幸福其實就是一碗白開水,不要羨慕別人喝的飲料有各種顏色,其實未必有你的白開水解渴。
  • 寫在書籤上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To see the world with a pure heart and live with joy.我在等天氣轉暖,好褪下一身沉重風霜。那些你曾經期許過的,你所盼望的東西,都會千裡迢迢地與你相見。Those things you have ever hoped for, and what you hope for, will come all the way to meet you.
  • 積極心情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2、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3、生活變得有奔頭,才會讓每一天變得有一點追求。4、很多計較的人常常會在事情發生時計較,而你在事情發生前就想好了最壞的打算。5、成長不就是這樣麼?不是學到就是得到。有信仰的人,總是積極的。
  • 經典有悟性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一 *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 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是你的。你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麼,然後才可能得 到些什麼。你要學會接受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後,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
  • 林清玄:自心清淨,能斷煩惱
    文:林清玄 導讀 在不安的世界裡,只有放下執念,拋開焦慮和煩惱 這是一種豁然明朗的性情,更是自心清淨的處世之態。 一、人生滋味不易知 1/15 我們所經歷過的美好事物,其實都被卷存典藏著,一旦打開了,就從記憶中遙不可知的角落飄回來。
  • 《人生處處是修行》: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當生活返璞歸真,內心也就更為寬闊自在,抵達不一樣的安寧。作者將生動有趣的紅塵故事融入人生的哲思中,當我們煩惱、迷茫、憤怒時,帶來撥雲見霧般的啟迪,時刻安住在當下,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一本以「清淨心」為主題的文集,在用心發現生活的清淨美。作者在文中對事物的描寫卻是充滿溫情和經歷世事的感悟。
  • 境由心生,以清淨心看世界
    以前聽過這樣一段話: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身邊的人都說境由心生,那境由心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沉澱下來自己的心,對於身邊事物的變遷不去過多的計較,處事淡然,遇事緩下來,自然人生就會更加精彩。
  • 以清淨心看世界!
    以清淨心 看世界我們只願心懷清歡,以清淨心看世界, 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以柔軟心除掛礙!
  • 心若清淨,風奈我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障礙。以一顆純粹清澈的內心生活,便多了一分淡泊,少了一些紛擾;多了一分清閒,少了一分爭鬥。心若清淨,風奈我何,不染塵埃,清風自來。
  • 讀林清玄的書,就如同聽黑膠音樂,讓人以坦然的心對待生活!
    在他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我沒有看到他對死亡的畏懼,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灑脫和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猶如他說言:「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 重溫經典散文丨林清玄:清淨之蓮
    在大陸出版了《清歡》《願你,歸來仍是少年》《心的菩提》等100多本著作,有26篇文章被收入到小學至大學的課本中,《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曾被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陽光的味道》則曾出現在高考試卷裡。
  •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他的作品你讀過幾本?
    林清玄執筆45周年散文典藏,並親筆題寫書名「自心清淨,能斷煩惱」,且隨書附贈林清玄親筆書法作品「金粉畫像」復刻版藏書票。自己體會世界和人生,清淨那顆被寵壞的心,就會更通透,在安靜中修復生命的能量。」看似對於平常人、事、物的描寫卻是充滿溫情和經歷世事的感悟傳達。在紛擾中修煉一顆清淨心,看雲淡風輕,斷卻煩惱。
  • 感悟人生的經典佛理禪語: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再美的花園也有不潔淨的東西,再幸福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2. 生命是一條河,卻流向兩個地方:濁水流向輪迴苦海,清水流向佛智慧海。煩惱是濁水,安心是淨水。心性就是水,隨濁則濁,隨清則清。3. 佛說,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
  • 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人生就是詩意的風景,早安
    1、轉眼間,一年就要快過去了,時間來不及細算,甚至這一年都沒對自己好一點,但願屏幕前的你越來越好,珍惜眼前人,生活美一點!早安!2、風景因走過而美麗,命運因努力而精彩!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充實;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人生,在坎坷挫折中歷練。
  • 看了很多林清玄的書,最喜歡的還是這3本
    看了很多林清玄的書,最喜歡的還是這3本 少年時,喜歡讀林清玄。在那滿是青春迷茫和躁動的歲月中,林清玄的文字,如同一陣清風,為我拂去心頭的惶恐和疑惑,讓我安放自己的心。一本又一本的讀,讀了很多很多,被他的文字安慰和包裹,仿佛躺在柔軟的雲朵上,愜意至極。看到他離去的消息,久久不能平靜。對他的感謝,無法用言語描述。只能以這種方式來懷念他,向他告別。
  • 林清玄:保持一顆「如水的心」,才不會「迷失自我」。
    林清玄林清玄把心的狀態稱為「心水」,這有甚深微妙之意。但「包容的心」與「從容的生活」庶幾近之,包容的心是柔軟如心水,但從容的生活是心如止水。水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因為水性永遠不二。林清玄能把心比作水,說明他禪透了水。
  • 林清玄: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02孤獨的人內心清靜從汙穢的心中呈現汙穢的世界,從清淨的心中呈現出清淨的世界,人的境況不同,若能保有清淨的觀照——林清玄午後,林先生散步。看到一戶人家種了一顆高大的麵包樹,巨大的葉子猶如扇子,迎著冷風依然翠綠。他看了看這戶人家,發現主人還經營了花圃,明明是天寒,看到他家的院子,誤以為春天來了。
  • 保持清淨心,是最有智慧的生活方式
    境有心造,相有心生。佛家講,「心淨則佛土淨」。在生活中專心做一件事,也叫靜心做一件事。因此對清淨心的認知,在不同的場合解釋也有所不同。一、什麼是清淨心?在生活中。菩薩心地清淨無染,眾生把汙染舍掉,清淨心現前了,跟菩薩的心就融成一體了,我們心中有菩薩,菩薩心中有我們,感應道交。清淨心念佛,跟阿彌陀佛心相應,一定放光明,阿彌陀佛的智慧、德能加持到我們身上。念佛心不清淨就得不到感應。二、怎樣做到清淨心如何修清淨心?在生活中修行、在工作修行。
  • 嘈雜的世界裡,女人要養一顆清淨心
    前些日子每天追劇看香蜜沉沉燼如霜,男主長得帥,女主長得美,花界百花盛開,天庭廣闊清淨。凡人們生活的世界真是嘈雜。好羨慕香蜜裡的美麗仙境啊,真想住在花界中的水鏡,每天修行,與世無爭。可是我們畢竟生活在塵世之中,人是社會人,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我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我們不能避世。有人想出家到寺廟躲清淨,但沒有一顆清淨心,寺廟這一清淨地方也會被鬧得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