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一個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當我看到這句話,便被這本書吸引。很多人想起「一個人」,聯想到的多半是「寂寞」、「孤獨」、「單身」、「傷感」之類的詞彙,但作者劉同不這麼認為。一個人就是全世界,多酷!
全書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一個人應該一個人,一個人可以一個人,一個人就一個人。從三個維度闡述了一個人的世界依然可以很美,很安靜,一個人的生活依然可以很好,很充實。作者並不是雞湯式的說教,而是從始至終貫穿著自己的生活經歷,表達著自己的人生感悟,場景都很生活化,語言像是跟老朋友聊天,娓娓道來,暢談生活,品味人生。隨時隨地,從任何一頁開始讀起,都很自然,絲毫不會彆扭。
讀完之後,感覺受益匪淺,多了幾分面對生活的勇氣,多了幾分豁然開朗的輕鬆:
1、生命終究是一個人的旅程。作者有很多朋友,有來自家鄉的,有來自工作的,也時常會與朋友小聚,交流感情。但是他告訴我們,人生路上,沒有任何人能永遠陪著我們,總要學會習慣,一個人前行。 是得,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所有相遇都有離別那一天,大可釋懷。
2、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把自己與親近的人綁定在一起,試圖依靠親朋好友,不願意獨自面對難題,不曾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人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便能不再依賴他人,不斷在生活中強大自己,學會將人生掌控在自己手中。
3、一個人的生活可以多姿多彩。當你為一個人的生活感到焦慮時,不妨像作者一樣,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沉浸在對生命的享受中。可以去健身,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可以去看書,努力豐富自己的思想,可以去旅行,盡情欣賞世界的美景……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前提是有一份對生活的熱愛,有一份付諸行動的自律。一個人的生活,可好可壞,或者是黑白的,或者是多彩的,全看你如何去看待。
4、所有困難都是幫我們找回自我。作者寫道「人的真實建立在與外界的碰撞上」。所謂當局者迷,我們對自己其實並不了解。當我們遇到困難和坎坷時,會鬱悶,會改進,會反思,所有這些,都很好地提醒我們正視自我,發現自我。遇到不如意之事,與外界發生碰撞時,不妨靜下心來,抓住這個機會,看清自我,更好前行。
在別人的世界,在茫茫人海中,我們只是配角,是插曲。只有在自己的世界裡,才是永遠的主角。人生,是一個人的修行,一個人,便可擁有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