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看書150頁,比爾·蓋茨的記憶力有多可怕?

2020-12-23 騰訊網

每小時看書150頁,過目難忘

習慣思考時咬筆桿,問題越難越興奮

比爾·蓋茨的大腦藏著怎樣的秘密?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比爾·蓋茨在中國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詞,每年的「世界首富」幾乎被他包攬,他的微軟產品更是進入了千家萬戶。

事實上,早在2008年,比爾·蓋茨就急流勇退,從微軟卸任,把自己的金錢、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1994年創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比爾·蓋茨有多醉心於慈善?根據9月的最新統計數據,他對於基金會的投入金額已經超過了350億美元——儘管如此,蓋茨的財富依然高達106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離婚後的傑夫·貝佐斯仍是首富)。

本月,比爾·蓋茨以基金會主席的身份來到中國,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他肯定了中國近年來在減貧、健康、衛生等領域取得的成就,「為世界樹立了榜樣」。

螢屏上的蓋茨已經是一個兩鬢斑白的64歲老人,但是精神狀態依然活躍,整個對話過程裡講到興奮之處仍會標誌性地揮舞雙手,眼神中透著期待的光芒。

上周末,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上線了一套名為《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的紀錄片。

這套紀錄片的導演是奧斯卡得主、美國知名導演兼製片人戴維斯·古根海姆。他和比爾·蓋茨時而沿著林間小道漫步,時而在書房中相向而坐,試圖在一問一答中解構這個星球上最天才的大腦。

我們以此獲知了許多比爾·蓋茨的「秘密」——小到他的一天有多忙、平時會看哪些書,大到家庭環境和好友對他造成的畢生影響,以及和妻子梅琳達的關係等等,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

外灘君提煉了紀錄片中展示的以下八大「密碼」,讓我們一起來解碼比爾·蓋茨。

01

最難過的一天:母親去世

蓋茨很小就顯示出數學天賦,八年級時參加州數學競賽,擊敗了所有九年級—十二年級的對手獲得冠軍。

蓋茨說,從小是媽媽督促自己學習,「我爸更像是一個榜樣,我媽則會非常投入地參與我們每天的活動,試圖激發我的興趣。

蓋茨的母親在西雅圖的社交圈非常有名,主導了大量志願者和慈善活動,因此她得以成為大學、保險公司、電話公司等多個機構的董事會成員。她生前說過,「參與社會活動對我的商業生涯有很大影響」,這一點顯然也深深影響了兒子。

然而蓋茨和母親的關係也一度非常緊張,少年蓋茨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好幾個小時專注看書,媽媽則想讓他幹點別的,兩人在餐桌上大吵,最後全家都去看了心理醫生。

在蓋茨和梅琳達婚禮時,媽媽已經病得很重了,婚禮後不久她就過世了,蓋茨現在仍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如果她還在的話,她會為我驕傲的,當然她還會指出我的餐桌禮儀毛病現在仍沒改掉。」

02

家庭體育教育很重要

60多歲的蓋茨仍保持著運動的習慣,網球技術寶刀未老,他說這是小時候父母教他的。

「爸媽希望我們進行各種運動,每年夏天我們會全家去到胡德運河度假,他們會教我們網球、棒球、遊泳、橄欖球。」

每年夏天,蓋茨父親還會牽頭組織九到十個好友家庭,一起包下一整個度假村舉行「琪瑞夏令營」。

夏令營的傳統也是圍繞體育展開的,大人們會進行網球錦標賽,孩子們會進行兒童奧運會,麻袋賽跑、用勺子舉著雞蛋跑障礙賽,這培養了蓋茨好勝的性格,令他充滿鬥志。

03

妻子梅琳達也是天才

蓋茨的妻子梅琳達在杜克大學獲得計算機與經濟兩個學士學位之後,22歲就拿到了杜克的MBA,當時她的同班同學都26、27歲了。畢業後,梅琳達進入微軟消費者部門任職。

兩人在一次公司晚宴中鄰座相遇,蓋茨對她印象深刻,幾周後主動展開了攻勢。期間梅琳達意識到蓋茨除了技術宅之外溫情浪漫的另一面。

當兩人的感情進行到談婚論嫁的地步時,蓋茨面對著兩難境地,因為他們都清楚地知道婚後的蓋茨並沒有多少時間留給家庭生活。一天梅琳達回家時,發現蓋茨正在白板上列出結婚的好處和壞處。

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裡,蓋茨和梅琳達達成了完美的互補,相互尊重,相互傾聽。在基金會的工作上梅琳達和蓋茨分擔著同樣的重擔和職責,提供了蓋茨不具備的女性視角。

當被導演問到:「如果今天你被車撞死了,你最遺憾還沒做的事是什麼?」蓋茨說:「感謝梅琳達。」

04

用「思考周」集中注意力

比爾·蓋茨會定期前往胡德運河,在那裡獨自一人過一個星期,別的什麼都不幹,只有讀書和思考,這就是所謂的「思考周」。

「思考周」就像是比爾·蓋茨為自己設置的「系統維護」,從上世紀90年代蓋茨還在微軟時,他就開始了這一周期性活動,以培養自己的專注力,拓寬思路。

蓋茨將自己的大腦比作電腦的CPU,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妻子梅琳達說蓋茨對於複雜的問題十分狂熱,「事情越是複雜,他越是興奮。

05

因工作狂性格和好友鬧翻

比爾·蓋茨無疑是個工作狂,而在他掌管企業時,他也會不自覺用同樣的標準來嚴格要求他人。

在微軟聲名鵲起時,比爾·蓋茨甚至憑藉超強記憶記下了所有員工的車牌號,這樣他看著辦公室窗外的停車場,就能知道還有哪些同事在公司裡加班。

當時微軟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微軟的工作是「兼職」的,員工可以自由選擇哪12個小時來公司上班。

蓋茨每天晚上都在公司通宵達旦,而和他相反的是,微軟另一位創始人保羅·艾倫則是典型的嬉皮士性格,熱愛搖滾樂和吉米·亨德裡克斯,彈得一手好吉他,熱愛生活和娛樂。

這兩位從少年時期就在一起焦不離孟的好友,在工作理念上的差異最終導致了不和,進而分道揚鑣。2018年10月15日艾倫因病去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和蓋茨都有心相互和解,但總差臨門一腳。

直到艾倫去世前,蓋茨才聯繫上了他,兩人解開了心結,但遺憾的是沒能再真正見上一面。

06

思考時一定要啃點什麼

比爾·蓋茨在看書時,經常會下意識做出一個小動作——摘下眼鏡,把眼鏡腿叼在嘴裡。

這其實是蓋茨在進入深度思考時的小習慣,嘴裡總得叼點什麼、咬點什麼。蓋茨姐姐說,小時候的蓋茨喜歡長時間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一邊讀書一邊咬鉛筆。

07

從來不會遲到

雖然早在2008年蓋茨就辭去了微軟的一切職務,退出了公司管理工作,但作為蓋茨基金會的管理者他的一天仍然十分繁忙。為他安排日程的基金會工作人員勞倫·基洛蒂簡單介紹了蓋茨一天的行程——

早上8點,接受《人工智慧技術評論》網站的採訪;

早上9點,和自己創立的能源公司「泰拉能源」開會;

上午10點半,出席微軟董事會;

會後半小時午餐時間,蓋茨打電話給巴菲特開了個午餐會;

中午12點半開始,蓋茨要接連參加基金會參與的衛生項目會議、教育戰略審查,接受媒體記者採訪;

結束一天工作後,蓋茨會去高智實驗室,在那裡呆一段時間再回家。

「他每次開會都準時到,從不遲到」,勞倫·基洛蒂說,「因為只有時間是他無法用錢買到的,他跟我們一樣一天只有24小時。」

08

讀書狂人

微軟前市場部總監麥可·斯雷德說,蓋茨如果想了解一樣事物,他不會只讀一本書,而是會直接讀個五本。「他看的大多數書籍很深奧,一般人完全看不懂。」

勞倫·基洛蒂負責為蓋茨打包出差時的書籍,她展示了本周的16本,分別為:

《衡量什麼最重要》《疫苗競賽》《海地要務》《區塊鏈革命》《力量與靜止》《改變世界的發明》《如何創造思維》《深度學習基礎》《量子力學和算法》《疑問之書》《壞血》《生命3.0》《受教》《成為機器》《完美的武器》《彈性》。

她說這些書籍每周更新打包一次,蓋茨每次出差就會帶這樣沉甸甸一大袋子書,全部讀完。

蓋茨的好友伯涅·尼奧說,有一回他和蓋茨一起度假,蓋茨一共讀了40多本書,閱讀速度極快,一小時能讀150頁,而且最終能記住至少90%的內容。

文 / 外灘君

圖片來自Netflix,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十六鋪生活家愛買好物

廣告聯絡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相關焦點

  • 記下所有員工車牌,一小時看書150頁,比爾·蓋茨的記憶力有多可怕?
    每小時看書150頁,過目難忘習慣思考時咬筆桿,問題越難越興奮比爾·蓋茨的大腦藏著怎樣的秘密?他和比爾·蓋茨時而沿著林間小道漫步,時而在書房中相向而坐,試圖在一問一答中解構這個星球上最天才的大腦。·蓋茨的「秘密」——小到他的一天有多忙、平時會看哪些書,大到家庭環境和好友對他造成的畢生影響,以及和妻子梅琳達的關係等等,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
  • 比爾·蓋茨:媽媽的力量有多大,看看我的故事就知道!
    儘管這句話聽起來不那麼讓人舒適,但比爾·蓋茨的確從小就展現了與眾不同的一些特質。比如樂觀。比爾·蓋茨天生愛笑,他小時候的外號就叫「快樂寶寶」。關鍵還特別愛學習,最熱衷的事是把自己關在房間整天看書。比爾蓋茨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他算術的速度,遠遠快過其他小孩子。別的孩子覺得題目念的速度太快了,而比爾·蓋茨卻能很快寫出答案。八年級的時候,比爾·蓋茨參加了數學比賽,成績是全州最好的。
  • 「億元女廳官」張家慧一審被判18年 150多頁判決書讀了近一小時
    針對這一判決結果,詐騙案的受害人代理律師劉超認為,判決總體公正、合理,既對她相應的罪行做出了處罰,也充分考慮了一些從輕情節。記者注意到,張家慧前夫劉遠生已與今年1月14日被免去海南省政協常委職務,後因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虛假訴訟罪被批捕。
  •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教你如何讀書 | 周一藍色學習日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喜歡讀書,並且為此專門創建了一個博客來分享他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他基本上保持著每周一本書的閱讀進度,所以一年下來他的博客上至少會有五十多本書的書評刊登出來。今天跟大家分享比爾·蓋茨在過往訪談中提到的三個讀書習慣。
  • 比爾·蓋茨推薦這五本
    今年的書單不多不少正好五本,一個冬天差不多能讀完。比爾·蓋茨說:「這些並不一定是今年我最喜愛的書,但我覺得它們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幫助你完成對2019年的總結或是很好地開啟2020年。」如果有機會從頭開始設計一所新學校怎麼辦?無需遵循典型的教育模式:教室前面的一位老師向25至30個就座的學生講課。也不需要遵循現有的課程。您可以完全重新想像一下良好的教育是什麼。你會上什麼樣的學校?
  • 一天看多少頁書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穫?一小時看完一本書給你方法
    有朋友問我,「巴菲特每天至少讀五百頁書,孫正義靜養兩年看四千多本書,是怎麼做到的?」前段時間聽關於書評的課程,有一種叫蘋果閱讀法,還有一種速讀法,是可以達到一小時讀一本書的,我驗證過。翻看這本書我還了解到有關於團隊解決困難的方法,因為現在並未組建團隊,暫時不需要這類內容,所以這本書看了大概三章左右,就算是看完了,且頗有所得,現在就是去寫一篇3000字以上的書評也可以做到。還有張德芬的《活出全新的自我》這本書我也用了一個小時看完,因為這是一本用童話方式寫的有關於自我療愈的書。
  • 比爾·蓋茨從小就具備的這種能力,讓他逐步走向成功
    比爾·蓋茨從小歡快活潑 ,而且精力過人,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件事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在比爾·蓋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他很有天賦,並且有一種酷愛鑽研的精神,因此父親也總是有意無意地為他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小學畢業後,威廉·蓋茨在到底送比爾上私立中學還是公立中學問題上十分慎重。
  • 收藏+|收集了整個世界的比爾·蓋茨
    去年為元素周期表被發明150周年紀念日,有一位藏家驕傲地介紹了自己一項特別的收藏——元素樣品牆。比爾·蓋茨:「每次有人來我辦公室參觀的時候,我就喜歡展示我最喜歡的這堵牆給他們看。這面牆每天都在提醒我當初痴迷科學和技術的理由。」
  • 看書的速度決定了你的高度,1小時掌握高效速讀法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閱讀是把一本書/一段文字看完,能否記下來是記憶力的事。事實上,除了記憶力的高低外,不同的閱讀方法也會直接影響我們對知識的記憶率。如果你仔仔細細地品味,能將內容記住當然最好,沒有記住的話,那就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沒有學到東西,得不償失。
  • 可怕的兩歲?可愛的兩歲!一本好書教您育兒,可怕變可愛
    小淘氣本淘這種抓狂讓人挫敗,於是便想看書充充電。網上搜了半天,又問了幾個兒科工作的好友的意見,最後決定讀一下羅斯蒙德女士的這本《可怕的兩歲》。分享心得之前先吐槽一下我的看書速度,好書到手三天還沒看完,這真不是我讀書的風格!還是姑娘的時候,一本上萬頁的金庸小說全集我都能不吃不喝一口氣讀完,可現在要一口氣看完一本書真的只能是奢求,在照顧好小朋友的同時見縫插針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全職媽媽要修煉的高級功夫。
  • 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她大二開始確定目標考研,每天晚上在教室看書到十點多,平時就是去圖書館,娛樂就是晚上泡腳那點時間打打QQ小遊戲,後面以筆試第一名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法理學,還順便考過了司法考試。 進去後跟我講她研究生室友都是985、211名校的,覺得壓力很大,我覺得她真的厲害了,畢竟我們學校只是一個不入流的二本院校。
  • 德國人究竟多「可怕」,一年假期150天,經濟發展仍然世界領先
    但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種文化,比如德國,德國人究竟有多「可怕」呢?他們一年的假期多達一百五十天,一年總共就有三百六十五天,相當於一半的時間都在休息,他是怎麼做到休息這麼多天但是經濟發展依舊世界領先的呢?
  • 比爾·蓋茨簡介
    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篇有關人體物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頁的篇幅。結果蓋茨利用他爸爸書房裡的百科全書和其他醫學、生理、心理方面的書籍,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寫了30多頁。又有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麼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 這部豆瓣9.1分的紀錄片講述另類比爾·蓋茨,順帶推翻1萬小時定律
    美國著名科技作家、資深記者史蒂芬·列維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比爾·蓋茨對本片進行了評述,他認為本片所展現出來的另類比爾·蓋茨推翻了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其《異類》一書中所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如果說有什麼異類的話,那非比爾·蓋茨莫屬。
  • 他智力只有69,卻有超強記憶力和計算能力,能記全9000多本書
    如果一個人經常去圖書館,聚精會神看書,你會覺得他是怎樣的人?如果他看書是用翻的,分分鐘翻完半本書,一本接一本翻個不停,你對他的看法會改變嗎?如果他就這樣看似隨意地翻完書,過了很多年依然能背誦書中的段落,你是不是要懷疑人生了?
  • 睡足七小時,記憶力最好!
    最新研究顯示,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可能讓人記憶力變差。專家建議,睡足七小時最好。美國麻州布萊根婦女醫院分析超過1萬5千名護士參與健康研究,要求受訪者回答1986年(當時40~65歲)和2000年(當時54~79歲)時每天睡眠時間。當她們70歲之後開始接受一系列記憶測試,後續每隔一年再測試一次,長達6年。
  • 記憶力不好怎麼辦 怎樣才能提高記憶力
    記憶力不好怎麼辦?每次背幾個小時的東西,隔天就忘記了。領導交給的任務,一轉身就不知道具體是啥了。自己還年輕,感覺自己老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怎樣才能提高記憶力?1、年紀大了一般情況下,年紀大了,記憶力自然會有所下降,但也不是特別明顯,尤其是老年人,雖然記憶力下降,但實際上需要記憶的東西並不多了。所以一旦是年齡的問題導致,也不必過於悲傷,從容面對就好了。
  • 一個人的努力可以有多可怕?
    可怕,相信這兩個字大家並不陌生。有人說貧窮可怕,有人說失敗可怕,有人說努力有時候也很可怕。因為那段時間,他都是醒了就看書,半夜也要跑去圖書館。最開心的事就是學校的圖書館24小時開放,讓自己的學習有了保障。在校期間考了19張證書,還兼職在讀兩個函授課程。
  • 比爾·蓋茨的「新世代廁所」
    往年春節也常聽說有人回家時,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數小時,沒吃沒喝,沒地方上廁所。相對來說,男士比女士好解決。男士實在忍不住了找個角落就行了,老人和小孩也適用,成年女/性怎麼辦?提到廁所不由得聯想到了一個人,就是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以及他的「新世代廁所」。
  • 村民自辦圖書館給孩子看書,閱讀有多重要,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12年前,河南內黃縣李石村的李翠利把自家超市一角改成微光書苑,免費請孩子們看書。甚至起初,為鼓勵借閱,她還會自掏腰包獎勵小朋友。李翠利說孩子在這裡讀書比她自己賺錢還開心。她還去書攤、廢品站淘書,進城逢人就問「有書嗎」,甚至被當成「神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