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影響下的賞石文化:奇石審美導向從日本到臺灣再到中國大陸

2020-12-23 貳哥奇石

新中國成立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中國大陸的賞石文化幾乎是停滯的。同一時期因為臺灣的經濟發展較快,賞石藝術開始在島內士紳間流行,在1967年左右臺灣民間成立了第一個地方上賞石團體「花蓮縣奇石聯誼會」。1969年臺灣省成立省級賞石協會組織。之後島內陸續有賞石團體和奇石博物館成立。臺灣的賞石同仁也出版了一些賞石專著。

剛開始的時候,臺灣賞石界接受和參考日本的賞石思想。日本的賞石品種比較少,但是他們對奇石的研究和認識非常深刻,他們擺設奇石的手法比較細膩考究。日本觀賞石以水石為主,日本人也把觀賞石統稱為「水石」。日本人對藝術的追求比較嚴謹,這一點在賞石文化上也能表現出來。他們擺放水石,人工做的底座、託盤非常考究,並且還要找專業的畫家給水石配畫。日本的奇石從業者很受尊敬,他們被人稱為「大師」,他們不僅賣石頭還出書、講學、帶學生。

賞石在臺灣島內興起以後,關於臺灣賞石的定位在業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主張傳統賞石觀,有人推崇日本水石美學,有人力主賞石文化的本土創意思維。最後經過大家的討論,達成了立足本土文化,吸收優秀文化的共識,同時為了區分日本的「水石」和韓國的「壽石」,臺灣賞石界決定以雅石來稱呼奇石。

日本水石受中國唐宋時期賞石玩賞理念的影響以及佛教禪宗理念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日本很注重自然景觀的造型石,尤其喜歡山形石,他們對於抽象的造型石和畫面石則極少涉及。日本水石以「靜」、「禪」、「空」、「寂」、「幽」為特點,相對於中國傳統賞石而言也是比較獨特的。臺灣賞石種類相對於日本而言要豐富得多,臺灣賞石界對各類奇石也有很強的包容性。臺灣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和中國大陸相近,臺灣人的奇石玩法我們也很好接受。臺灣人玩石頭也是喜歡玩巖石類奇石,對於礦物類、化石類奇石較少關注。臺灣賞石界在1988年左右開始,玩石頭的人數開始成倍增加。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中國大陸的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人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繁榮,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開始增大。我國大陸的賞石文化也開始復甦並逐步繁榮,賞石經濟在2013年左右達到高潮。2005年中國觀賞石協會正式成立,這標誌著中國觀賞石文化真正進入繁榮期。近年來由於日本經濟疲軟,日本的賞石風氣也逐漸式微,日本的賞石理論也在臺灣和大陸邊緣化。

近年來由於大陸經濟相對堅挺並且由於玩石頭的人群體量較大,中國大陸成了賞石文化的中心和最主要的賞石市場。早先年從大陸流向日本、臺灣的奇石也開始回流,中國大陸的賞石審美也開始影響臺灣、日本、韓國市場。中國賞石理論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同時也借鑑了其它國家和地區的賞石理論,最終提出了適應現代賞石文化發展的賞石4字訣「質、形、色、紋」。

現在觀賞石的玩法也是多種多樣,文化也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賞石理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構建和完善,賞石市場也變得更加規範。總的來說賞石市場的繁榮和賞石審美導向主要受經濟影響較大,經濟是文化發展的動力。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賞石城:觀得奇石萬千姿
    烏海的奇山怪石鑄就了烏海人對石頭的喜愛,從1997年我市首次舉辦根雕奇石藝術展至今,23年間,烏海人從玩到藏再到賞,將「奇石文化」不斷發揚光大,奇石為烏海人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精彩。時下,烏海已經匯聚天下名石,除了「主項」大漠戈壁石,還有靈璧石、太湖石、雨花石、英德石等中國「四大名石」,奇石已然和烏海人的生活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有山有水的烏海出產奇石嗎?烏海的本土奇石又有那些品種呢?為了將烏海奇石較全面地展現給大家,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多位石友,聽他們講述了許多烏海人與烏海本土石頭的傳奇故事。
  • 《賞石之路》欄目組到深圳龍園拜訪《中華奇石》雜誌主編陳西先生
    2020年11月22日,《賞石之路》欄目總製片人李志寧、監製孔祥峰、宋一夫等一行到龍園深圳市奇石館參觀。期間拜訪了中國收藏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中華奇石》雜誌主編、深圳奇石館館長陳西先生。雙方就中國傳統賞石文化奇石藝術的發展交換了意見,共同探討了未來賞石文化奇石藝術事業的發展方向。陳西先生詳細介紹了龍園深圳奇石館的發展歷程,對未來的前景展望充滿希望。
  • 第十屆柳州國際奇石節暨賞石文化藝術節盛大開幕
    11月1日上午,第十屆柳州國際奇石節暨賞石文化藝術節在柳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柳州,具有別致的地理特點和秀美的山川地貌,蘊藏豐富的奇石資源,孕育了悠久的賞石文化。據悉,本屆奇石節圍繞「盛世中華·魅力石都」主題,將精品展示與奇石銷售相結合、賞石與文化藝術相結合、賞石與科技相結合。
  • 漫步天然奇石林苑 感悟賞石文化
    公元六世紀後期開始的隋唐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漢之後又一個社會經濟文化比較繁榮昌盛的時期,也是中國賞石文化藝術昌盛發展的時期。眾多的文人墨客積極參與搜求、賞玩天然奇石,除以形體較大而奇特者用於造園,點綴之外,又將「小而奇巧者」作為案頭清供,復以詩記之,以文頌之,從而使天然奇石的欣賞更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
  • 奇石市場升溫,投資天然奇石藝術品正當時
    奇石, 係指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收藏把玩,如中國四大奇石:《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奇石是大自然造就的神奇之物,可以說每一塊奇石都是地球上的孤品,具有不可複製的特性。人們通過欣賞形、質、色、紋、韻具佳的奇石,親近自然,回歸自然,感受奇石的內涵和意韻,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享受賞石帶來的寧靜與愉悅,返樸歸真,悠然自得。
  • 再好的奇石也是玩具,玩奇石不要被奇石玩了
    我們先梳理一下藝術的概念,藝術指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展示,人們可以通過感官感受這種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展示,使人從中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或情感共鳴。藝術品通過愉悅人的精神而對社會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發生影響。人們把生活分為物資生活和精神生活兩部分,物資生活是生存基礎,精神生活是情感需求。藝術品便是精神生活的一種供體。
  • 這幾個因素會影響到你手中奇石的價格!
    面對一方奇石,除了對美的欣賞外,不少人關心的便是它的價格,它能賣多少錢。不過,奇石與普通商品不同,沒有標準定價。正是如此,一些利慾薰心之人便胡亂喊價。但結合奇石市場的情況來說,主要有以下這幾個因素會影響一方奇石的價格!品 質對於普通商品來說,質量越好價格越高。
  • 「石城」賞石 南京清涼山公園五一推出精品奇石展
    今天(5月1日)起至5日,清涼山公園將舉辦「歡度五一·石城賞石」文化藝術展銷活動。江蘇資深藏石大家伍世發先生珍藏的50多件案頭石和把玩石將在現場一一展陳。   石城虎踞清涼山是南京城市起源地、金陵文化發源地和賞石文化勝地,享有盛名的「中華奇石館」就坐落於此。
  • 放棄奇石吧價值高低專家說的算樂趣何在?事實奇石並非家專一言堂
    那時候賞石文化盛行,並且因為傳統賞石與園林藝術的相映成輝的特點致使其流行於達官顯貴和皇親國戚之間,主要用來展現主人的身份尊貴以及家境的富裕,畢竟窮人是沒有閒情雅致去構建賞石、園藝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如今的賞石文化則因為受到了空開的限制發展受阻於是奇石文化崛起成為了傳統賞石的現代傳承人和繼承者!
  • 奇石江湖(十、愛石百屆)
    八年多來,隨著「北京愛石日」的影響不斷擴大,現已成為享譽中國賞石界的一張文化名片。當代賞石文化以滿足大眾精神需求為目的,以群體性參與為特徵,雖說各地觀賞石組織自身條件不同,但總體目標不是停留於滿足娛樂需求,而是發揮組織能力和集體智慧,將賞石文化實踐與社會活動結合起來。
  • 一石一故事丨賞石就是悟己
    「一石一故事」賞石徵集活動自啟動以來,獲得了廣大石友的積極響應,小編也得以欣賞到全國各地的賞石。本期內容,讓我們一起看看廣西唐建國先生的珍藏吧。受父親的影響,我逐漸養成了觀石賞石的習慣。1995年,桂林奇石市場開始火爆,我亦加入了奇石賞玩、收藏和交易的浪潮。二十四年來,我雖接觸、經手了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奇石,但始終對桂林灕江畫面石情有獨鍾。如今賞玩奇石的石友越來越多,奇石的價值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肯定。今生,我與石有緣,願以此文與石友們共同分享奇石故事、交流賞石心得、學習奇石文化。
  • 做個名副其「石」的人——訪奇石收藏家齊西零
    日積月累下來,齊西零家中收藏的石頭越來越多,2008年,在朋友的建議下,齊西零在柳州市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奇石店。  因為收藏的奇石頗多,而且對奇石越來越有研究,還獲了不少獎,齊西零被推選為了廣西來賓觀賞石協會柳州分會副會長。近年來,他一直在致力於推廣奇石文化。
  • 「最貴中國古代藝術品」背後,賞石風尚如何跨越千年
    此幅圖卷長達27米,核心部分竟然只畫了一塊石頭——吳彬分別從十個側面對一塊著名的奇石做了「全息記錄」,奇石的擁有者也即畫作的授意者米萬鍾,進而又邀請一眾文人好友為圖卷題跋。其耐人咀嚼之處,不僅僅在於畫作本身,更在於其包蘊的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承載的別有意趣的時代審美風尚。 今天,讓我們循著《十面靈璧圖卷》,放眼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賞石文化以及賞石主題繪畫。
  • 陝西第六屆賞石文化藝術展西安漢城湖公園開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 記者 趙福生 )10月20日上午,「2019年中國陝西一帶一路(大漢風)·第六屆賞石文化藝術展」在西安漢城湖公園大風閣中心廣場開幕,展出廣西、內蒙、上海、福建、山西、青海、河北、湖北、湖南等20多個省市的180多家奇石商家的帶來的寶玉石、觀賞石、根雕等作品。展覽將展至10月27日結束。
  • 《中國當代名石大全》「道法自然」奇石藝術品權威發布!
    4,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古玉石收藏委員會顧問5,福建省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奇石寶玉石鑑賞專委會榮譽顧問6,南平市觀賞石協會法人兼常務副會長7,南平市收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8,福建省三明市觀賞石協會顧問9,海峽賞石文化研究會閩西北分會顧問10,福建省順昌縣收藏家協會兼石友會會長
  • 【澎湃藝術】「石不能言|石非石」:賞石精品首次集結上海藝博會
    出自南宋文學家、詩人陸遊的《閒居自述》,其中的「石不能言」也成為中國賞石的經典名言。12月3日晚,匯聚全國各地藏石名家精品賞石的「石不能言|石非石2020上海展」在上海藝博會主展廳對外展出,這一由北京匯石融通與無上堂主辦的賞石展通過觀賞石的不同藝術形式,呈現出中國當代藏石家的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觀,展現出賞石背後的中國美學。這也是精品賞石首次在上海藝博會集體呈現。
  • 臺灣紅珊瑚亮相大連首屆觀賞石寶玉石文化旅遊博覽會
    中國臺灣網6月14日大連訊近日,2018中國大連首屆觀賞石寶玉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大連開展,本次石展由中國觀賞石協會、大連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觀賞石協會小品石筋脈石專業委員會、大連市觀賞石協會共同承辦,以「弘揚賞石文化
  • 【賞石雜談】玩石高手,都懂得「穩定」的重要性
    然而在玩石高手看來,奇石收藏不能只憑一時興起而激發的三分鐘熱度,他們認為玩賞奇石更要懂得「穩定性」。合理安排玩石時間,不能影響工作和休息!因為他們合理利用時間,在不影響工作和休息的情況下穩步前進,玩石只是工作以外的興趣愛好,只有適度才能長久。合理利用手頭資金,不要有任何攀比之心!玩石頭是一件燒錢的事,說白了就是花錢買樂趣,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利用手頭閒置資金,把它發揮到最大極致呢?
  • 黑土地|白山松水育「奇石」
    松花石硯更是中國眾多名硯中之翹楚,松花石又是文房石中唯獨可以形神兼備再現秀麗山川的奇石,加之嬌豔的色彩,溫潤的質地,柔和的光澤,高貴的血統,無不向人展示著大清國寶的風採,為中華賞石文化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看古人的「宅」藝術 從宋代文人賞石說起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宋文化一方面是先秦、漢、唐以來儒家傳統文化的總結,一方面又是近世中國文化的開端。如果說唐代之前是以戎馬天下的「武功」彪炳史冊,那麼宋代便是以崇文抑武的「文治」安邦治世。北宋文人相對安逸,又基於崇雅的觀念,強調文才、學問、道德,宋代美學在崇尚理性的同時,又追求閒適,貼近生活,所謂「玩物適情」,便是追求藝術的生活化與生活的藝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