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雜談】玩石高手,都懂得「穩定」的重要性

2020-12-12 浙山越水

在奇石圈裡,新手玩石是激動不已的,他們會利用所有的空閒時間撿石頭,大包小包往回扛;他們會動用所有空閒資金買石頭,對於看中的奇石不惜一擲千金;他們會收藏各種各樣的奇石,總是想把全天下所有美石攬入懷中。

然而在玩石高手看來,奇石收藏不能只憑一時興起而激發的三分鐘熱度,他們認為玩賞奇石更要懂得「穩定性」。

合理安排玩石時間,不能影響工作和休息!

很多石友剛剛進入奇石圈時都對撿石、買石有癮,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瘋狂收藏奇石,日子久了親朋好友紛紛反對,認為他們花了冤枉錢買了一堆破石頭,時間不用再正事上耗費精力財力。

但是行家高手們玩石,卻總是會贏得周圍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因為他們合理利用時間,在不影響工作和休息的情況下穩步前進,玩石只是工作以外的興趣愛好,只有適度才能長久。

合理利用手頭資金,不要有任何攀比之心!

玩石頭是一件燒錢的事,說白了就是花錢買樂趣,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利用手頭閒置資金,把它發揮到最大極致呢?

高手與新手相比更懂得撿漏,他們眼力高、見識廣、懂鑑賞,而且了解行情。他們出手買石時撿漏的機會大,他們走自己的玩石之路,買石、賣石都根據自己的眼光和主張做出無悔的決定,他們合理利用手頭閒置資金,不與人攀比,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收藏奇石,因此總能做到輕輕鬆鬆、快快樂樂。

玩賞奇石節奏要慢,而不能夠太操之過急!

新手玩石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太操之過急了,撿石頭時不假思索地往回搬,買石頭時看到便宜就下手,他們在不懂得鑑賞的情況下,盲目收藏奇石,結果時間長了,家中堆滿了沒有收藏價值的廢石。

高手提醒玩賞奇石的節奏一定要慢,首先對於不懂的問題要多看書、多學習、多請教,不能不懂裝懂,更不能凡事靠想當然;其次一定要多欣賞精品,提高自己的眼力,多接觸行家,向他們學習玩石的方法;最後一定要自己學會感悟、理解和總結,把賞石提高到藝術文化的層面上,而不是整天瘋瘋癲癲地瞎玩。

玩石高手,都懂得「穩定」的重要性,首先家和萬事興,不能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降低了家人的生活品質,家庭關係的穩定性很重要;其實不能因為玩石影響了正常工作,經濟收入的穩定性,決定收藏奇石品質的高低;最後個人的文化修養、審美能力以及理論、經驗都有待於穩步提高。如此看來,要想把奇石收藏作為一輩子的興趣愛好,「穩定」的重要性真的不能忽略,您說呢?

相關焦點

  • 玩石賞玉生靜境,日日賞石悟人生。
    玩石賞玉生靜境,月夜撫石悟人生,這就是賞石文化帶給奇石愛好者生活的寧靜和恬淡,賞石的過程中感到了一份安詳融洽和濃濃的禪意。雖然只能暫時放慢生活的節奏,但賞石心靜,會讓你忘記白天的煩惱和萬般瑣事。賞石靜心,思緒陷入混沌的境界裡,是鋪天蓋地的幽深,且在那種歲月的久遠裡逐漸懂得,可將萬般纏繞都精精減減,不好看的瑪瑙奇石一抬手就放逐遠空,精品的,可留下來做最美的印記。
  • 高手,懂得「穩定」的重要性丨可讀
    但真正的高手,早已擺脫了焦慮和浮躁,他們,都懂得「穩定」的重要性。情緒穩定,是對自己的負責人需要擁有多種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穩定。在《危險人格識別》一書中,情緒不穩定被視為危險人格。情緒不穩定的人往往缺乏控制情緒的能力,一點點刺激就能讓情緒成為他的主人。這就導致他們性情多變,且極端跳躍。人們都是追求安穩平靜的,沒有人喜歡在驚嚇中度日。過度的憤怒與抱怨,只會讓朋友、機會越來越遠。
  • 一石一故事丨賞石就是悟己
    「一石一故事」賞石徵集活動自啟動以來,獲得了廣大石友的積極響應,小編也得以欣賞到全國各地的賞石。本期內容,讓我們一起看看廣西唐建國先生的珍藏吧。石友介紹:唐建國,廣西桂林人。小時候居住在桂林灕江邊上,父親時常從江中收集一些形狀奇特,畫面有趣的石頭回家擺設。受父親的影響,我逐漸養成了觀石賞石的習慣。
  • 聽石館,袁玉良的極致賞石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瘦皺漏透,但在這個趨勢之下,我偏好雅靜、中正的石頭,想以藏石來展現隆安團隊的品格和追求。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瘦皺漏透,但在這個趨勢之下,我偏好雅靜、中正的石頭,想以藏石來展現隆安團隊的品格和追求。希望人們在為石頭之美駐足的同時,可以思考石頭所承託的含義」,袁玉良說道。 他在光影與陳設中,將石頭與隆安團隊的文化精髓相呼應,詮釋著團結、誠信、互助、共贏,記錄著過去,引領著未來。
  • 「賞石雜談」請多指教,什麼樣的奇石值得收藏?
    大千世界中奇石種類繁多,作為玩石新手進入奇石圈時,既好奇又陌生。每當看到各種不同的石種,具有千姿百態的造型、豐富多彩的顏色、不同成分的質地、獨特精美的紋理,以及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時,小白們總是迫不及待地請高手們指教,什麼樣的奇石值得收藏?他們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 「賞石雜談」因為奇石,我期待與你見面的日子快點來
    雖然我們素未謀面,只是在網上閒聊了幾天,但是因為奇石,我期待與你早日見面;雖然我們分別已久,但是曾經聊過的賞石的話題依舊記憶猶新,因為奇石,我渴望與你早日重逢;雖然我們昨日還在一起熱烈地討論玩石,但是今天似乎又有了新的感悟,因為奇石,期待與你再次見面交流。
  • 【澎湃藝術】「石不能言|石非石」:賞石精品首次集結上海藝博會
    《匯石融通》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賞石公眾平臺 高端觀賞石 | 交易 | 金融 | 展覽 | 鑑賞 |中國石譜雲 「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 藏家 ▏石痴張毅的雲林山房
    中國賞石文化由來甚久,宋代便誕生《雲林石譜》這樣的賞石專著,蘇東坡寫石畫石,米癲玩石成痴,皇帝宋徽宗更是搬弄了花石綱的是非
  • 玉山甘禮富,「富而思禮」傾心賞石藝術,以石會友提升人生境界
    懷玉山脈孕育了三清山、靈山、大茅山等知名景區,這裡富產奇石,以其品種之豐、形質之特、色紋之絕,在全國賞石文化界佔據重要一席,這些奇石以主峰為名,統稱「三清石」。三清石共分9大類47個品種,主要有米粒石、玉紋石、七彩石、鐵花石、青龍石、水衝墨石、銅花石、彩臘石、類太湖石等。
  • 中國賞石城:觀得奇石萬千姿
    賞石城石韻悠長烏海不僅有美石,還匯聚天下名石,黃河石、戈壁石、靈壁石、瑪瑙石、巴林石、樹化石……據統計,烏海石友手中的藏石品種達100多種,可謂包羅萬象。今年34歲的王粲家客廳、臥室、書房內均擺放著各類奇石,件件都是王粲的心頭寶。
  • 賞石界的「三力、三修、三養」是什麼?想玩好石頭就一定要搞懂!
    玩石頭的人注重德行的培養這是非常值得讚許的,當然一個玩石頭的人要想出類拔萃成為高手,他也一定要具備高超的奇石鑑賞哪能力。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一個玩石頭的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玩好石頭,他的努力方向以及能力培養與德行培養之間的關係。
  • 漫步天然奇石林苑 感悟賞石文化
    顯然,這些300O多年前的「怪石」和江邊「浮磐」都是作為賞玩之物被列為「貢品」的。很可能這就是早期的石玩,即以天然奇石(而非寶玉或石雕、石刻製品)為觀賞對象的可移動玩物。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園圃(早期園林)的出現,賞石文化首先在造園實踐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 看古人的「宅」藝術 從宋代文人賞石說起
    李彌遜《五石》序云:「置諸座隅,臥興對之」。奇石如佳友,坐臥相隨。宋人更將奇石置於書房几案之上,朝夕遊目暢懷。《雲林石譜序》雲,賞石「小或置於几案」。《洞天清祿集》云:「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巖岫聳秀峰嶺嶔嵌之狀,可登幾桉觀玩,亦奇物也」。據《雲林石譜》與《洞天清祿集》記錄,許多賞石如鬆化石、衡州石、虢石、清溪石、邢石、英石、襄陽石、小巧的太湖石等皆多置於几案間。
  • 尋訪紫禁城的自然空間|御花園賞石
    在傳統的選石、賞石實踐中,石因其幽微之妙而成為崇高的藝術形式,這是非常「中國」的。同時,這些石頭的存在、陳設以及對它們的玩賞,會為人敞開一扇通往無限時間的大門。在紫禁城中遊覽無疑證實了這一點,這個美好的石頭花園和這些石頭都非常的「中國」,以至於你會覺得它們就應該在這裡。
  • 增陵賞石|書籍讓位小石人:雲光法師登臺說法,太空人整裝待發
    我只是想強調,人物石更具文化歷史內涵,在賞石中,值得特別關注。圖一,近年來,滿架的書籍,都被我做的小石人給趕走了。近日,我忽然有一個發現:人物石中古人多。滿架人物石,不見有今人(圖一)。我家幾面牆壁,原來都是書架,滿屋書香。近年來,滿架的書籍,都被我做的小人物,給趕走了,只留下底層三排放書。這近千個小人物,居然找不出幾個今人,幾乎全是古人!
  • 經濟影響下的賞石文化:奇石審美導向從日本到臺灣再到中國大陸
    臺灣的賞石同仁也出版了一些賞石專著。剛開始的時候,臺灣賞石界接受和參考日本的賞石思想。日本的賞石品種比較少,但是他們對奇石的研究和認識非常深刻,他們擺設奇石的手法比較細膩考究。日本觀賞石以水石為主,日本人也把觀賞石統稱為「水石」。日本人對藝術的追求比較嚴謹,這一點在賞石文化上也能表現出來。
  • 第十屆柳州國際奇石節暨賞石文化藝術節盛大開幕
    11月1日上午,第十屆柳州國際奇石節暨賞石文化藝術節在柳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柳州,具有別致的地理特點和秀美的山川地貌,蘊藏豐富的奇石資源,孕育了悠久的賞石文化。據悉,本屆奇石節圍繞「盛世中華·魅力石都」主題,將精品展示與奇石銷售相結合、賞石與文化藝術相結合、賞石與科技相結合。
  • 增陵賞石|藏家要分享,賞家要創新,玩家玩組合,商家成敗在眼光
    有石友看過這組賞石系列文章後,問我:「那麼,商家呢?」我答:「商家成敗在眼光!」無論石農、石販、石商,石頭在他們手裡,就是商品,就是買賣。事關生計,不容閃失。錯買了,賣不出去;錯賣了,喪失良機。都屬於「走眼」,都蒙受損失。所以,眼光對於石商,至關重要。
  • 全面認識石頭,賞石藝術家閆志強老先生的方法值得學習
    2019年8月9日,賞石文化傳承人、賞石藝術家閆志強老先生特意從寧夏銀川趕來,在中國觀賞石協會演播廳接受了採訪。閆老一個人從銀川坐火車前來,帶著他喜愛的戈壁石和他專門手寫的文獻。閆老從小就在爺爺的影響和培養下接觸到了觀賞石,因為那份發自內心的熱愛,他從事了一生的地質事業,也正因為地質,閆老愛上了戈壁石,他主張要全面的和石頭的各個環節事項打交道,從一開始的撿、挖、到衝洗打磨、再到繪製底座、最後製成成品,都要一手操辦,這樣你才能對石頭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認知。
  • 「禪石」是賞石的最高境界,你理解「禪石」的含義嗎?
    我們大多的石友認為賞石的最高境界是「禪」石,就是通過對具有禪意的石頭進行欣賞後的思考,悟出一些較高層次的大道理。這些道理有些是可以言傳身教的,有些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賞石,悟石,禪石是三種不同的意識形態,「禪」石體會最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