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pa(卡帕)這個品牌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早已經被遺忘了,但是在十幾年前,卡帕可說是國際上的知名品牌,曾經和耐克、阿迪達斯並成為運動品牌的三大巨頭公司。當年的卡帕可謂是紅極一時,但是如今已經了日落西山、無人問津的地步。在2019年代3月份卡帕發布了2018年的財報,根據財報顯示,在2018年卡帕的營收只有11.6億元,相比較於其巔峰的時刻,已經下滑的太多了。
卡帕的成長歷史
作為運動時尚的知名品牌,卡帕誕生於義大利,上個世紀的60年代開始,在歐洲市場火爆起來。先後贊助了許多頂級球隊和比賽,逐漸發展成為了歐洲最有名的運動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卡帕的銷量一度超過了安踏和特步等國產品牌,成為了國內知名的運動品牌之一,而卡帕的能夠有如此成績離不開陳義紅。在2005年的時候,中國動向公司收購卡帕,卡帕成為了國產運動品牌之一,由陳義紅就任中國動向動向的董事長後,卡帕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裡。在2007年的時候,卡帕的母公司中國動向成功上市,市值高達300億。之後的卡帕開始瘋狂的擴充門店,在2010年的時候,卡帕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4000多家,銷售額也達到40多億。
和耐克、阿迪三足鼎立
卡帕的成功源於對品牌的定位,在義大利的時候,卡帕的品牌定位是傳統運動品牌,而在中國的市場當中,這條路並不好走。和當時中國市場的李寧、耐克等品牌相比,卡帕並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陳義紅髮現大部分的年輕人所需要的是一種運動的感覺,而不是需要專業的運動服裝。最終卡帕將自己的品牌定位在了運動和時尚。在之後卡帕的產品的設計中採用了諸多的時尚元素,充滿著潮流的給感覺。讓年輕人們眼前一亮,受到了當時市場的認可,並受到了大批的年輕人的追捧。
此時的卡帕在中國的市場中,可說的無人是它的對手,業績持續上漲。在兩年之後,卡帕的母公司中國動向,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舉超越了李寧、安踏等國產品牌成為了中國運動品牌的市值冠軍。在2010年代時候,卡帕的營業額高達42億元,那一年也是卡帕的業績最巔峰的時候,卡帕成為了讓耐克、阿迪平起平坐的公司之一。
業績大幅度下滑
在2011年的時候,由於奧運會的紅利過去,人們逐漸恢復了理性消費,國內的運動產品行業大受打擊,所有品牌的業績都在大幅度下滑。而卡帕的業務下滑的更厲害,卡帕的輝煌戛然而止,到了2017年的時候,卡帕的營業額只有9億元左右。而曾經被卡帕甩在身後的那幾企業,都已經超過了卡帕。其實卡帕一開始走的路線是高端品牌路線,而導致它下滑的原因其實是它自身的問題,瘋狂擴張,根基不穩,在營利下降後開始逐漸走向平民市場,甚至後來許多的山寨產品都開始「侵蝕」者卡帕。
如今這個這個曾經和耐克、阿迪並肩的企業,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它能否再度崛起,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