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讓孩子也能讀懂經濟學 書籍解讀:小島經濟學(一)

2020-12-22 聶老六的號

感謝您遇到我,這裡是老六的讀書筆記。從今天開始,作者將會為您帶來各種書籍的文字解讀。為了方便您觀看,作者會儘量優化篇幅,以儘可能少的文字描述一本書的精髓內容。您還可以收藏關注,作者願常年伴您左右。

有沒有一本書能把經濟學說明白?可能您會說是《國富論》。那有沒有一本書既能把經濟學說明白,又能讓小孩也看得懂?我會給您講一個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名字叫作《小島經濟學》,本書原本是一個爸爸給兩個孩子講的小島、魚和美元的故事。三個小夥子把一個荒蕪的的小島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有秩序有政府的國度,又因為人為幹涉了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而導致危機……作者彼得·希夫和安德魯·希夫,就是聽爸爸講故事的那兩個小孩。

那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來看看小島究竟是怎樣發展成國家的。

一切從漁開始

從前,有三個人艾伯、貝克和查理,他們住在一座島上。這座小島地處熱帶,卻不是天堂。這裡的人們生活艱苦,沒有任何奢侈品,而且食物的種類極少,他們的菜單上只有一道菜:魚。

幸運的是,小島周圍有數量可觀的魚,每條魚都很大,足夠一個人吃一天。他們能做的只有跳進水裡,用手去抓住那些又黏又滑的傢伙。運用這種低效的技術,每人每天只能捕到一條魚,只能幫他們挨到第二天。捕魚成了小島經濟的全部。他們每天的活動就是醒來、捕魚、吃魚、睡覺。

一天夜裡,仰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艾伯開始思索自己生活的意義…「難道我的日子就這樣了嗎?肯定有比現在更舒心的日子。」

除了捕魚,艾伯還想做點兒別的事情。他想做幾件更好、更時尚的棕櫚葉衣服,他想要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當然他還想執導幾部故事片。但他每天忙於捕魚餬口,這些夢想如何成真呢?

他的大腦飛快運轉著……突然他想到了捕魚器,有了這個新裝置,他就能在較短的時間裡捕到更多的魚了!而那些空閒時間,他就可以用來做更好的衣服、建個住所,最後再拍部影片他決定給自己的捕魚器取個名字,叫作「漁網」,然後開始找材料織這張網。

第二天,貝克和查理注意到艾伯沒有捕魚,而是站在沙灘上用棕櫚樹皮搓繩子。「你在幹什麼呢?」貝克問,「難道在減肥嗎?你要是老坐在那兒弄那些繩子,會挨餓的啊。」

艾伯解釋說:「我突然有個靈感,想做個捕魚器,這樣捕魚的時間就能縮短,也不會挨餓了。」

查理驚得眼珠直轉,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瘋了。「你瘋了,這樣做,我告訴你……瘋了。要是你這捕魚器不好使,可別哭著來跟我要魚吃,一片也別想。我頭腦清醒,但這並不表示我會為你的瘋狂做法買單。」

艾伯沒有被查理的話嚇倒,仍然繼續織網。到這一天結束時,艾伯終於織完了自己的漁網。通過自我犧牲(挨餓),他創造了資本。

那天晚上,當貝克和查理吃飽睡大覺時,艾伯卻只能在腦海中想像著美味的魚肉來對抗難忍的飢餓然而,飢餓帶來的痛苦並不能澆滅他對未來的希望。他希望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第二天,貝克和查理對艾伯的發明好一頓嘲笑。

艾伯拿著漁網朝海浪衝去。他對如何使用這個奇怪的漁網還不得要領,因此不斷遭到兩個朋友的嘲笑。

但是幾分鐘後,他找到了竅門,很快就捕到一條魚。貝克和查理不再笑了。在接下來的一小時裡,艾伯又捕到了第二條魚。兩個夥伴驚嘆不已,畢竟,他們通常一整天才能抓住一條魚!

從這樣一個簡單的行動開始,這座小島上的經濟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艾伯提高了生產力,這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好事。

艾伯現在還在考慮他突然間得到的恩惠:「既然我一天捕到的魚可以吃兩天,那麼我可以利用隔天休息的時間做點兒別的事情。可做的事情太多啦!」

原來這就是貸款

親眼見證了艾伯輕鬆捕魚的全過程,貝克和查理央求他分享新發明的捕魚器。

但是艾伯還對昨天的事情耿耿於懷。他還記得自己的犧牲……他還記得他們倆的嘲諷,而且他還想到了風險。「如果他們把我的漁網弄破了怎麼辦?如果他們不還我怎麼辦?那我就要從頭再來了。」

想到這些,艾伯拒絕了兩人的要求。

儘管查理已經看到用漁網捕魚的效率,但他很擔心自己能不能編織出這樣一張網。

他對艾伯說:「我怎麼知道自己能不能編織出來?我以前從來沒做過這樣的東西,而且我也挨不了餓。我怕自己織好網前就餓死了!」

貝克提出了另外一個建議:「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編織漁網時,你把富餘的魚借給我們吃,那樣我們織網時就不用挨餓了。你借給我們一條魚,我們會還你兩條。這可是百分之百的利潤啊。除了這座小島,你到哪兒能找到這樣的高回報?」

最後,艾伯選擇把魚借給貝克和查理。

經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儲蓄

幾周之後,艾伯、貝克和查理憑藉新織的網迅速捕到了大量的魚,他們開始每天捕兩條魚。因為每人每天只需吃一條魚,島上的儲蓄很快開始膨脹。儘管他們偶爾決定揮霍一下,一天吃兩條魚,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非常節省。

小島上的三位居民從天天捕魚的日子中解脫出來,終於得閒去參加其他有創意、有意思的活動了。艾伯可以花些時間設計和製造更實用也更漂亮的棕櫚葉服裝;貝克採摘椰子,豐富了食譜,也提升了廚藝;查理則蓋起了小島上的第一座小茅屋。

三個人的日子過得很順心,但是貝克認為他們還可以過得更好。他說:「既然我們可以用漁網擴大生產,那為什麼不能更進一步形成產業呢?」他開始想像製造一件更大更好的資本設備。

他草擬出一種結構複雜的捕魚器的生產計劃,這個捕魚器將徹底改變這座小島的經濟。這個發明是一個巨大的水下巨型捕魚器,有一個單向的門,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不間斷地捕魚。是的,魚可以進來,但是出不去。如果這個巨型捕魚器管用,他們就再也不用親自捕魚了。

但是,貝克很快發現,單憑他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完成這樣一項複雜的工程。考慮到必需的材料、編織網、搭架子、建造等一系列工程實施問題,貝克認為只靠他一個人的儲蓄、體力和才智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樣一項巨大的工程。

考慮到這些問題,貝克決定提議創立一家合夥公司,即三個人共創一家公司,克服暫時的困難,集中他們所有的儲蓄,拿出整整一周的時間建造這個巨型捕魚器。

聽了貝克的計劃後,他們開始討論其中的潛在風險。跟艾伯的第一張網一樣,沒有人能保證這個計劃一定能成功。即便計劃成功,那個新發明的玩意兒第一次入海時也很有可能被海浪衝得支離破碎。而且這一次他們的風險可不是損失一條魚,而是20多條!

然而,他們對更多魚的需求最終戰勝了對失去全部儲蓄的擔憂。

三個人向著目標前進。

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他們成功地建成了小島上第一個巨型捕魚器。這個設備果然不負眾望,平均每周能捕到20條魚,而且毫不費力。除了幾次小修小補和維護之外,這個捕魚器幾乎是在自動工作。很快,三人便擁有了大量的魚。

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島上的儲蓄迅速增加,於是三人很快又建了一個巨型捕魚器。

現在,有了這麼多魚,他們就能騰出時間實施其他計劃了。

查理製作了一塊衝浪板,開創了一項很酷的新式休閒活動。

艾伯創立了一家服裝公司,不僅可以為自己製作衣服,還可以為所有想改變形象的小島居民提供服飾。在業餘時間裡,艾伯還開始策劃自己一個人的舞臺劇。

貝克則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考慮小島上惱人的交通問題,開始設計島上的第一條獨木舟和第一輛手推車。

這些豐富的活動說明了人類社會在農業發展之後所發生的變化。只有當我們能夠生產出額外的食物時,我們才有時間做其他事情。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下期節目我們會繼續講小島是如何變成國家的。

由於篇幅以及作者個人認知喜好等等的限制,作者只能帶您淺嘗輒止的領略書中片段,還有很多內容沒來得及和您分享。本篇文章很少涉及到具體的分析,但本書原文中有大量的補充分析以及現實連結待您去發掘,也是希望您能帶著自己的思考再去印證自己的想法。如果您也喜歡本書,歡迎購買紙質書籍去感受原汁原味的精彩。

歡迎收藏關注,感謝您的寶貴時間。

未來的路上,願您與智者同行。

相關焦點

  • 解讀《小島經濟學》1、一則小故事,讓9到90歲的人懂得經濟學
    《小島經濟學》1、一則小故事,讓9到90歲的人懂得經濟學今天要開始的這本書,和之前解讀過的《一課經濟學》《經濟學通識》一樣,是一本非常非常優秀的經濟學讀物。名字叫做《小島經濟學》。作者彼得.希夫、安德魯.希夫。這本書在羅輯思維上架的第一天我就買下來了。前段時間一直在看魔鬼經濟學,沒顧得上它,它就靜靜躺在我的床頭柜上。就在前幾天,我吃完飯上床,一口氣把整本書全部讀完。看完之後我馬上就決定,停止解讀魔鬼經濟學,趕緊把這本書帶給大家。作者彼得和安德魯是兩兄弟。小島的內容其實就是他們的父親經濟學家歐文.希夫給他們兩個講的一個故事。
  • 最通俗易懂的經濟學書籍——《小島經濟學》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小島經濟學》,相信大家能在其中獲取一些對實際生活有關的經濟學知識。而本書的價值有人形象地用一個等式比喻為:《小島經濟學》=《經濟學原理》+《經濟學概論》+《國富論》。它讓沉悶枯燥的經濟學變得如此通俗易懂,上至90歲下至9歲都喜歡的不得了,這本書告訴我們:經濟學本身並不複雜,是經濟學家們的解釋太複雜了!那還等什麼,我們就開始吧!
  • 《小島經濟學》一本通俗易懂的經濟學書籍
    這是令狐程的第60篇推送   一本通俗易懂的經濟學書籍《小島經濟學》   優加導師斌哥送的《小島經濟學》,讀完之後感覺真的好棒,要給好朋友們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魚、美元和經濟的故事的書。
  • 解讀《小島經濟學》前言
    關於本書《小島經濟學》通過一個寓言故事,講述了美國的經濟發展史和運行體系,提出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幾個重要觀點,並對美國所奉行的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進行了批判。 這本書的中文版大約14萬字,我會用大約21分鐘的時間來為你解讀這本書的精髓:通過一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幾個重要觀點,分析什麼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
  • 《小島經濟學》: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中三個元素適用於養育孩子
    《小島經濟學》作者彼得希夫是著名的經濟學家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總裁,他曾經成功預言了二零零八年全球金融危機,與弟弟經濟學與融資學領域專家安德魯斯合作而成。童年他們的父親曾帶他們自駕遊,為了消磨時間,講了一個關於小島和魚的故事。他們的父親是一位經濟學家,寫過《經濟增長模式與停滯的原因》一書。
  • 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超全整理,人人都該學點經濟學
    來源:財資一家來源 | 金融乾貨精選精選乾貨本期精選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包括:包括《經濟學原理》、《每天學點經濟學》、《魔鬼經濟學》《這年頭一定要會點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等等,包含pdf、mobi、epub等格式後臺回復 經濟學 限時免費領取提到經濟學,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這是一門教人怎麼賺錢的學問。
  • 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超全整理,人人都該學點經濟學(附下載)
    精選乾貨本期精選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包括:包括《經濟學原理》、《每天學點經濟學》、《魔鬼經濟學》《這年頭一定要會點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等等,包含pdf、mobi、epub等格式後臺回復 42 免費領取提到經濟學,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這是一門教人怎麼賺錢的學問。
  • 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超全整理(附下載)
    精選乾貨本期精選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包括:包括《經濟學原理》、《每天學點經濟學》、《魔鬼經濟學》《這年頭一定要會點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等等,包含pdf、mobi、epub等格式後臺回復 42 限時免費領取提到經濟學,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這是一門教人怎麼賺錢的學問。
  • 解讀《小島經濟學》2、一切經濟都從何開始
    相伴左右  從《小島經濟學》我看到了很多《一課經濟學》的影子。作者彼得和安德魯兩兄弟,同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鑑定擁護者。其中觀點確實讓我倍感親切與熟悉,也與之前我們所探討過的經濟學觀點相互印證! ㄟ(≧◇≦)ㄏ 棒棒噠!
  • 《小島經濟學》裡的七個教育啟示
    《小島經濟學》最初就是一個父親講給他的雙胞胎兒子的故事。從一個小島漁村的故事開始,將經濟學範疇內的各種現象和解釋,都融化在這個線索裡,並一步一步推演出資本、貨幣、公司、銀行、政府、經濟危機的出現。故事每發展一步,經濟世界每複雜一點,都有新的認知應運而生。啟蒙讀物最大的價值,就是保留孩子的好奇心。如果能在感受到樂趣的同時,多少領悟到一門學科的價值所在,以致於能產生些許的鑽研興趣,那更是再好不過了。這本書用寓言故事來說理,對任何學科的通識第一課都有借鑑意義。
  • 每個人都需要讀點經濟學——經濟學入門書籍
    經濟學並不是一門教你賺錢的學科,但是它能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加理性的人。扔掉複雜的數據模型也能玩轉經濟學,以下書籍都非常適合經濟學小白,通俗易懂,且貼近生活,很多實例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做理論參考,也可以是增進對世界理解的一種途徑。
  • 這五本書,讓你了解什麼是經濟學
    一提到經濟學,每個人都會想到複雜的數學模型以及大量的圖表。看到這些,許多人會本能的認為經濟學離自己生活很遠,根本用不到。經濟行為在人類社會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了,而人類社會經過上萬年的發展,可以說經濟學存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於準大學生來說,經濟類專業一直都是熱門。
  • 10歲還沒學經濟學就晚了!如何與孩子正確談「錢」?
    這些內容有必要讓孩子這麼早接觸嗎?有的問題咱們大人有時候都解釋不清楚,孩子能看得懂嗎?確實,經濟學這門研究經濟運轉規律的學科,聽起來好像離孩子還很遙遠。但現實生活中,因財商缺失而交的智商稅、因還不起校園貸而自殺的悲劇等事例,卻一再提醒地我們——「如果你現在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會有其他人取代你。
  • 小學生必修《10歲開始的經濟學》深刻、好懂!讓小孩子也能讀懂大經濟,培養全局思維和大局觀!
    有的問題咱們大人有時候都解釋不清楚,孩子能看得懂嗎?確實,經濟學這門研究經濟運轉規律的學科,聽起來好像離孩子還很遙遠。但現實生活中,因財商缺失而交的智商稅、因還不起校園貸而自殺的悲劇等事例,卻一再提醒著我們——「如果你現在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會有其他人取代你。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經濟學的100個關鍵詞》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經濟學的100個關鍵詞》內容簡介: 經濟學知識的大眾化普及是值得期待的。本書以通俗易懂為宗旨,選取100個關鍵詞,分別從經濟學的不同側面講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學概念。這100個關鍵詞涵蓋了經濟學的方方面面,如消費、金融、宏觀經濟、經濟指標、經濟現象等。可以說,了解了這100個關鍵詞,差不多就了解了生活中的經濟學。以複雜的圖表及公式闡釋經濟學不為本書所推崇,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通俗風趣的語言講述枯燥的經濟學。
  • 《雪人》繪本解讀:一個孩子和家長都應該讀一讀的故事
    PS:解讀是為了讓家長們更深刻的了解故事,更好的駕馭故事,可不要捨本逐末把解讀的道理直接講給孩子哦,那樣就失去了繪本的意義。   故事內容解讀   1   繪畫細節剖析   ▌拋開文字也能看懂畫面   當我打開繪本,給了我兩個感受:第一:整個故事的畫面都讓人感覺非常清新
  • 學會計的人越早看到越好的 10 本書!!
    上次推薦的小說很多人都被種草了哈哈,那麼今天繼續來推薦學會計的人應該看那些書~不管是轉行的會計小白,還是剛進大學的會計學生,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不知道怎麼開始一個陌生領域的學習,看教材當然是最專業最高效的學法,但是教材往往不夠有趣,也不夠循序漸進,很可能還沒看三頁就把人勸退了。
  • 書穎隨行|《解讀中國經濟》/《圍城》
    書穎隨行欄目組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楊笛同學,朱嘉琪同學和鍾翼同學的讀書心得體會,下面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的腳步去聆聽屬於他們的故事吧!聞道,以曉經略、知國情「經濟」一詞,最早出自《晉書·殷浩傳》:「足下沉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 王東京: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根據這一定位,作者運用中國案例對經濟學基本原理作破案式講解;並直面讀者困惑,對怎樣用經濟學邏輯破解現實難題作了大量示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趣橫生。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作者構建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體系。全書共20章,前10章講微觀經濟學原理,後10章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宏觀經濟。
  • 北外教授:讀懂「經濟學人」說明英語很牛?
    摘要:讀經濟學人對此類備考很有幫助,但考上譯訓班靠的是全面的,紮實的英語基本功,這可不是臨時讀幾本雜誌能解決的,而是日積月累的真功夫。 最近一條微博說,國內英語教育界流傳一個說法,即讀懂「經濟學人」和「金融時報」的文章說明你的英語很牛,並歡迎大家討論。我的評論說:這個話題有三個問題:一是,英語牛不牛的標準是什麼?二是,我在北外幾十年沒有聽說這個說法,北外也算是國內英語教育界一部分吧,此說法似乎不能成立。第三,英語專業很多,各種書籍報刊也很多,為什麼單挑出這兩種經濟方面為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