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車市有個看點,歐拉黑貓的銷量在快速崛起。前幾天,長城公布了11月歐拉黑貓銷量11592輛,同比增長415%,環比增長45%。
當歐拉黑貓還叫歐拉R1的時候,市場表現可遠遠沒有如此強勢。從歐拉黑貓的月銷量增長圖來看,歐拉黑貓的強勢崛起,恰是恰在今年7月底成都車展宣布更名之後。的確,僅僅只是換了一個名字,市場反響就截然不同。所謂的黑貓其實就是2019款的歐拉R1,外形配置都沒有什麼變化。
難道換名真的可以改運?這中間的道道非常值得琢磨,耐人尋味。
汽車命名之難,難於上青天
就像成龍原名陳港生,胡歌原名胡珂,汪涵原名汪建剛……這些明星改後的名字明顯比原名更具星味,也更易於傳播。
但是汽車品牌的命名則更為複雜,不僅僅要好聽好記有寓意,還要考慮到品牌的特性、內涵、歷史傳承,還要考慮到獨特性、辨識度等等因素。不知道有多少廠家明明產品都生產出來了,就因為一個名字搞不定,白白摳破了頭皮,甚至延誤了上市時間。
一個好名字,常常決定了一款汽車的命運。為了給汽車取一個好名字,汽車製造商除了發動自己的職員,還要調動廣告公司、諮詢公司、市場調查公司、業界意見領袖,甚至風水先生的力量。
某合資品牌公關部經理曾向我抱怨,市場部準備了上千個備選名字,為了選出最終的勝利者,多次推到從來,最接近的一次因為在風水大師那裡通不過,不得不再次放棄。
別克昂科拉是別克品牌在中國本土生產的第一款SUV。上海通用汽車市場部門從2010年8月開始琢磨,想啊想啊,終於在21個月後確定了這個名字。其實最終結果與和別克另一款SUV昂科雷只有一字之差,仿佛小學生也能輕易做到。為什麼會想這麼長的時間?
答案是:汽車命名實在太重要,萬萬不能馬虎,必須精益求精,而精益求精是沒有上限的。
不怕生錯命,就怕取錯名
由於命名欠妥,被白白耽誤的車型在汽車圈比比皆是。
DS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作為標緻雪鐵龍旗下高端車型,DS來自法語的Deesse,意為「女神」,但是兩個字母因為和網絡新詞「屌絲」如此接近,而遭到了網友的調侃。從女神變為屌絲,品牌形象徹底反轉。
為了拯救女神,DS公關部意圖推出中文名來以正視聽。但是最終推出的中文名「諦艾仕」聽起來像是一款化妝品或者皮包的名字,和汽車的調性相離甚遠,在民間也沒有流傳開來。
斯柯達Yeti也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取好中文名後又取消了。國產後上汽斯柯達給其取名為「野帝」,據說當時媒體一致反對「野帝」的中文名字,理由是自古帝王都是講究正統,「野皇帝」那不成了山寨版了嗎?當然野帝的銷量大家也看見了,相當尷尬。
有人說這是由於這些品牌競爭力本身一般,不能全讓名字來背鍋。但是,即使是強如豐田,也不免掉進命名坑裡面。
豐田旗下的RAV4是一款全球車型,連續多年獲得全世界SUV銷量排名第一。但放眼國內,只能勉強進入前10,大大遜色於老對手本田CR-V。其中原因之一就是RAV4啟用了「榮放」的中文名後,引發了眾多車友的吐槽。取中文名沒錯,但「榮放」是什麼鬼,和汽車扯得上關係?好好的RAV4就起了個榮放的名字,感覺瞬間變LOW了。時至如今,RAV4的知名度仍然大大強於榮放,足見「榮放」這一命名的失敗。
最常見的低端命名方式,就是跟風模仿其他品牌,無腦套娃。
「我新提了一輛x7」。這個x7,你能想到多少個車型?陸風x7、眾泰大邁x7、漢騰x7、寶馬x7?這些車型,都是火了一個,後面跟風的就有無數個。看看如今的汽車銷量排行榜,熱銷的車型還有誰在用這種跟風命名方式?
好的命名方式
最近吉利星瑞上市,當時就在想,吉利為什麼不取名為「星馳」呢?「雄州霧列,俊採星馳」是王勃《滕王閣序》的經典原文,似乎「星馳」比「星瑞」更響亮,也更貼近汽車。(周星馳:誰在背後叫我?)
嚴復在《天演論》中提到對翻譯需要做到「信」「達」「雅」。其實汽車命名也同樣適用,「信」,命名準確,最好讓消費者明白這是一臺汽車;「達」,通順明白,寓意美好;「雅」,詞語得體,簡明優雅。
讓我們來看看那些膾炙人口,赫赫大名的品牌命名。
奔馳,命名方式來源於創始人卡爾·本茨,香港引入時曾翻譯為「平治」,幸好在引入內地的時候得遇高人定為「奔馳」,做到了「信」「達」「雅」的極致。此等大氣恢弘的命名,無疑讓奔馳如虎添翼,成為豪華品牌的標杆。
寶馬,剛剛進入國內的時候並不叫寶馬,名字是音譯的「巴依爾」。是不是有種來自草原的感覺?換成寶馬之後,「信」「達」「雅」三方面全部上臺階,如今也是我們國內豪華車的象徵之一。
謳歌,起初的時候名字是為阿庫拉,之後改成了謳歌,換名之後感覺高大上了許多。在「達」「雅」方面滿分,但在「信」上有所欠缺。
捷豹,最初的名字是美洲豹,換了一個「捷」字後,整體感覺在信」「達」「雅」方面大上臺階。
天籟,英文名為「TEANA」,意思為黎明。天籟中文原意是指代音樂的最高境界,所謂天籟之音就是對某個歌手、某段聲樂的最高褒獎,天籟一詞用於日產車型則被延伸至舒適感等含義,這與日產所打造的「移動沙發」概念不謀而合。
雅閣,英文名「Accord」,含義是「協調、使合適」。雅閣當年國產時機智地取名「雅閣」,「雅」有優雅、典雅的意思,而「閣」字則有閣樓的意思,「優雅的閣樓」,與車型定位相吻合,頗有幾分中國風的味道,讓人立生好感。
相比之下,豐田的命名就不大講究了,卡羅拉、榮放這些就不說了,把陸地巡洋艦改為蘭德酷路澤,把大霸王改為普瑞維亞,把佳美改為凱美瑞,如此簡單粗暴的音譯,這是強迫中國人練好英語口語嗎?
寫在最後好的名字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好的名字是萬萬不能的。取個好名字可以拉近本土消費者的距離,意味著未來可以賣得更好。很多時候,看看車企的各車系的命名就會發現,一般車系名字規劃有章可循、血脈相承的,其對應的車型定位清晰、目標人群明確;反之,一些錯亂無章、四處跟風的車系命名,其對應的車型定位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