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購買一臺汽車最直接的用途就是通勤代步,多年以來各大車企也針對這一基本需求推出了很多價格實惠、小巧好開的車型。隨著汽車電動化浪潮的到來,很多品牌也第一時間推出了採用純電動力的代步車。
與很多新能源車企動輒就要挑戰特斯拉的思路不同,國內的傳統車企似乎更傾向在入門市場多下功夫。作為中國品牌裡的「老江湖」。長安和長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多年以前長安首先憑藉奔奔EV在入門電動車的市場站穩了腳跟,近兩年長城又藉助「歐拉」品牌在這一市場區間掀起了一陣主打設計、時尚的風潮,整體看兩個品牌都擁有非常高的關注度。
今天我們對比的主角就是來自長安的奔奔E-Star和歐拉黑貓,可以說在這個價格區間,這兩款車代表了中國品牌新能源車的最高水準。
把兩臺車停在一起,你會發現歐拉黑貓的設計明顯更討好女性用戶的審美,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受眾人群。
歐拉黑貓的車身設計充滿了圓形元素,配色方面也屬於可愛風,雖然為了實用保留了五門設計,但你無法想像一個大老爺們從這臺車中出來的畫面;相比之下,奔奔E-Star還是延續了奔奔EV奠定的設計思路,無論看上去還是用起來都更接近傳統的微型家轎。
在外觀配置方面,奔奔E-Star採用的LED頭燈組顯然比歐拉的滷素燈更顯檔次,四輪碟剎在實際使用中也比黑貓的前盤後鼓制動系統更踏實。
內飾部分奔奔E-Star的設計頗具時代感,液晶儀表與中控兩連屏的樣式甚至有了一絲豪華品牌的影子,歐拉黑貓的內飾還是大量採用了圓形設計,但無論質感還是配置功能性都與奔奔E-Star存在著明顯差距。
可以說奔奔E-Star的內飾設計、配置水平以及易用度都明顯優於歐拉黑貓,兩款車展現出的差距會滲透在日常使用的方方面面,以此我們可以看出長安在入門電動車的研發和技術投入方面還是挺下本兒的。
空間表現上,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兩車的空間表現在同級別已經是翹楚水平。它們的前排乘坐空間比較接近,後排部分歐拉黑貓的腿部空間稍好,奔奔E-Star的頭部空間更勝一籌
後備廂部分歐拉黑貓的常規容積略大但是座椅只能整體放倒,此處應該給奔奔E-Star的4/6分體放倒式座椅點個讚。
把兩款車開上路能夠首先感受到奔奔E-Star更為充沛的扭矩輸出,由於電動機的扭矩輸出並不受限於轉速,所以這臺車在起步階段就能提供不錯的動力表現,歐拉黑貓受限於偏弱的扭矩,其所提供的加速感會弱一些。
兩臺車在操控方面都屬於輕盈順手的類型,它們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雖然無法提供精準的指向性和細膩的手感,卻能讓你在城市穿梭的過程中足夠靈活的閃轉騰挪,符合它們代步車的定位。
在日常使用情境下,奔奔E-Star的剎車腳感比較線性,四輪碟剎系統在抗熱衰性能以及制動力分配上都達到了同級車中的優秀水平。歐拉黑貓的剎車在腳感方面略顯粗糙了一些,但整體制動力的輸出還是令人放心的。
作為入門代步電動車,奔奔E-Star和歐拉黑貓都能在通勤場景下提供合格的動力表現和配置,但相比之下奔奔E-Star更容易值回票價,受眾更廣的整車設計以及走心的內部配置都表達了它不僅想做代步車的願望,更強的動力也比較容易獲得年輕人的青睞,無論作為年輕人的第一輛車還是家庭中的第二臺車,實用且極富品質感的長安奔奔E-Star相信都不會讓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