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挖野菜便成了一種生活情趣,一種綠色飲食的回歸。閒時不妨來挖挖野菜,憶苦思甜,位高權重者更應體驗一下以往的艱苦歲月,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練心練德的成長過程。
昨天和老婆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麥田,聽附近人說這片地裡的野菜比較多,就停下來到地裡挖野菜,果不其然,地裡的野菜非常多,不一會兒我們兩個人挖了有一大盆野菜,老婆非常高興的說這下可以吃野菜做美食了。
今天挖的野菜叫麵條菜,是和薺菜一樣的野菜,多生長在田埂地頭和初春的麥田,非常的嫩,葉片細長,形似麵條而得名。麵條菜家常的食用方法很多,可做湯麵的配菜、可涼拌、可熱炒、還可以做湯、菜饃、菜盒、餃子拌餡……
麵條菜是一種生存能力極強的食材,所以在各個地方都是可以看見麵條菜的生長的身影。一般在生活中的話如果認識麵條菜的話其實這種食材就很容易認出來,是屬於一種很常見的野菜,食用之後可以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幫助,是屬於一種能夠清熱下火、解毒去燥的食材,但是麵條菜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時候需要先將其進行焯水處理,因為麵條菜自身的口感比較苦澀,不焯水的話會比較影響口感,在日常生活中食用麵條菜的時候最好也是選擇比較鮮嫩一點的食材食用比較好。
麵條菜的主要價值
藥用:全草藥用,性涼,清熱養陰、潤肺止咳、涼血和血、止血調經,用於虛勞咳嗽、鼻出血、吐血、尿血、肺膿腫、月經不調。
食用:麵條菜食用部位為肥嫩的葉片和幼莖,味甜鮮美,富含維生素、胺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營養豐富。2012年,中國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引進麥瓶草(麵條菜)在南京等地試種,麥瓶草表現出耐低溫、抗寒的特性,適合冬、春季栽培,是一種亟待開發推廣的新型綠色保健蔬菜。
麵條菜又叫【麥瓶草】(學名:Silene conoidea L.)是石竹科、蠅子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25-60釐米,全株被短腺毛。根為主根系,稍木質。莖單生,直立,不分枝。基生葉片匙形,莖生葉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長5-8釐米,寬5-10毫米,基部楔形,頂端漸尖,兩面被短柔毛,邊緣具緣毛,中脈明顯。二歧聚傘花序具數花;花直立,直徑約20毫米;花萼圓錐形,長20-30毫米,直徑3-4.5毫米,綠色,基部臍形,果期膨大,長達35毫米,下部寬卵狀。蒴果梨狀,長約15毫米,直徑6-8毫米;種子腎形,長約1.5毫米,暗褐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和非洲。在中國分布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各省區,西至新疆和西藏。常生於麥田中或荒地草坡。
麵條菜可以做以下食物
蒸野菜麥飯
野菜卷卷
烙野菜盒子
野菜饃
野菜餃子
野菜蒸餃
涼拌野菜
野菜綠面
編輯:張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