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寶寶積食的高發期,這幾類輔食最好別碰,既沒營養還不長個

2020-12-22 騰訊網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隨著冬日的臨近,全國各地的溫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人們不光把自己裹成了「肉粽子」,就連家中的小神獸,也是穿著厚厚的衣服,走起來一步一晃地,像是只小企鵝。

可氣溫變化帶來的不光是穿衣脫衣這件小事,氣候的變化也會帶來身體的變化。不少寶媽表示,入冬後自家的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

其實,冬季向來都是0~3歲寶寶積食的高發期。為此醫生建議,積食這種大多是從吃上引發的問題,解決方法最好也是從吃上入手。

為什麼冬季會成為寶寶積食的高發期?

俗話說:十個孩子九個積,還有一個在路上。

這裡的「積」,其實指的就是積食。之所以寶寶積食在冬天有這麼高的發生率,其實和天氣、寶寶自身和父母這三個方面有脫不掉的關係。

原因一:氣溫變化

氣溫的變化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人的活動量減少,並且由於外界氣溫的降低,為了保證體內溫度,人的腸胃活動能力也會相應減弱。這一點放到孩子身上也是如此。

寶寶的活動能力減弱,對於吃進去的食物也不能做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如果父母沒有做出適當調整,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就會堆積在寶寶的腸胃中,造成寶寶積食的現象。

原因二:寶寶自身

醫生表示,冬天寶寶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這是因為隨著天氣轉涼,寶寶因為身體發育沒有成年人成熟,不能很好地應對氣溫變化,出現脾胃虛弱的現象。

脾胃虛弱也會導致寶寶出現積食。

原因三:吃得太多太油膩

有些寶爸寶媽覺得,冬天正是寶寶為來年長高,儲備能量的關鍵時期。於是會選擇許多滋補食物讓寶寶吃。像是蔬菜汁、水果汁、排骨湯等等,但很少有人父母意識到,這些油膩的食物,寶寶根本消化不了。

反而讓寶寶落得個消化不良,脹氣,甚至是積食的現象。

粗糧、雞蛋登上「輔食黑名單」,越到冬天越要少給孩子吃

寶媽想知道寶寶冬季的輔食應該吃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排除法,特別是這些已經登上「輔食黑名單」的食物,越到冬天越不要讓孩子碰。

1)蔬菜汁、水果汁

許多父母在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常常會將蔬菜水果榨成果汁和菜汁,這樣既能減少做輔食的壓力,也能讓寶寶補充影響。

實際上,蔬菜和水果在榨汁過程中,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就已經被破壞掉了,孩子喝得更像是一杯沒有營養的糖水

最糟糕的是,蔬菜水果在被榨成汁後,草酸的含量上升,和寶寶體內的鈣離子結合成為難以消化的草酸鈣,增加了腸胃的負擔。導致寶寶出現積食現象。

2)粗糧、雞蛋

隨著健康飲食的觀念的進一步加強,越來越多的父母更關注寶寶營養的充分性。這時候,粗糧作為一種營養豐富而多元的食物,開始廣受寶爸寶媽的歡迎。

但寶媽們忽略了一點,寶寶,特別是0~3歲的寶寶幾乎很難消化掉粗糧中的粗膳食纖維,反而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出現積食。

對於雞蛋,則是需要分開對待。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適當吃一些蛋黃,但是高蛋白質的蛋清並不適合寶寶食用,因為蛋清中的蛋白質,會透過寶寶的腸壁,造成寶寶出現不適。

3)高脂肪補湯

一些父母總想著為寶寶來年的長高「打基礎」,殊不知這些看起來營養豐富的補湯,營養價值實在是少得可憐。

研究發現,煮了一個小時的骨頭湯,從骨頭上析出來的蛋白質含量僅為骨頭蛋白質含量的6%~15%,補湯中更多的成分為脂肪和嘌呤。

如果寶寶冬天長期喝這種補湯,不光因為營養不足長不高,還會因為脂肪的攝入量過高,影響到寶寶身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大大縮短寶寶的長高區間。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又到了冬天寶寶積食高發期,這幾種輔食別多喂,影響吸收難長個
    」的寶寶,積食現象也變得嚴重,對於這一點,還需要媽媽們在寶寶的飲食上多費心。>為什麼冬天是兒童積食高發期輔食別多喂,影響吸收難長個◆ 生榨蔬菜汁為了給寶寶補充維生素,媽媽都喜歡讓孩子吃些新鮮的水果蔬菜。
  • 寶寶冬季積食易生病,大多是輔食營養不過關,冬季養胃刻不容緩
    嬰幼兒的消化系統還處在發育未完善的階段,吃的過多或者吃的不對很容易不消化,出現積食的問題。冬季本是進補養胃的好時機,但很多家長並沒有正確的幫助寶寶養好胃,反倒是造成了寶寶常常積食不消化。冬天是進補的好機會,可寶寶總是沒胃口相信寶媽們都了解冬季進補的好處,尤其是想給寶寶調理好腸胃,可是寶寶們不願意吃,又該怎麼補才好呢?
  • 兒科醫生:寶寶沒過1周歲,這幾種輔食不要碰,傷脾胃影響發育
    給孩子添加輔食,一般是從6個月開始的,因為隨著孩子長大,需要的營養更多,僅僅靠母乳是無法滿足成長需求的,必須從外界的食物中獲取。但是添加輔食對寶媽是一輪考驗,很多寶媽沒經驗,只想讓孩子吃好、吃飽,道聽途說了什麼有營養的食物,就用在孩子身上,結果導致輔食添加太雜、不合適,讓孩子的身體出現不適。
  • 大多數寶寶逃不過冬季積食,這三種輔食要遠離,難吸收又耽誤長個
    入冬後,寶寶積食不斷,愁壞了寶媽小蓮的寶寶已經2歲多了,是個古靈精怪的小男娃。小蓮對兒子其他方面都不愁,唯獨在吃飯問題上有些煩惱。寶寶因為「苦夏」,一直沒吃好,身材照同齡娃也瘦小了不少。現在來到了冬季,寶媽小蓮就準備給兒子多補一補,把營養都吃回來。
  •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奧運冠軍劉璇曾因「育兒」上了熱搜,起因是她主張1歲以內不能給孩子吃鹽,引發了網友們的批判,認為她過度重視孩子了:@網友:調料不放能理解,鹽也不給放,一點味道沒有,孩子能吃的下去嗎?
  • 這4種湯水沒啥營養,被列入寶寶輔食「黑名單」,假飽還影響長個
    不僅是湯泡飯,還有這些「湯湯水水」,假飽不說還影響長個,不少家長還在喂。種湯水沒啥營養,被列入寶寶輔食「黑名單」◆湯泡飯在不少人的眼中,湯是食材中的精華,再搭上香噴噴的大米飯,簡直是「輔食絕配」,殊不知這種輔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營養,還有很多危害。
  • 寶寶輔食也分三六九等?低等「毒輔食」沒營養易積食,別給娃亂吃
    很多寶媽會說,現在的娃可不比從前了,如今講究的是「精神餵養」,不僅得讓孩子吃飽,還得讓他們吃好,否則以後發育不良怎麼辦?但對於老一輩的人而言,可不這麼想,她們認為,自己從前就是這麼過來的,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嬌氣」,和大人一樣,吃點粗糧不好嗎?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要知道寶寶的輔食也分為三六九等,有些輔食不但沒營養,還容易積食,所以別給娃亂吃。
  • 勸告家長:孩子3歲之前,這些輔食儘量別餵,容易積食還不長個
    再加上如今每個人的生活條件都提高了不少,孩子受到的教育以及各方面都有了許多進步,但這也導致了許多問題。在飲食方面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但是過小的孩子其實並不適合吃一些大補食物。孩子剛出生6個月之前,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來源於母乳或者奶粉,6個月左右後開始增加輔食。
  • 寶寶「求放過」:沒過2歲,這4種輔食別餵,積食脾胃差還難長個
    同事蔡姐是個特別賢惠的女人,也是一位模範媽媽。產假期間雖然婆婆在身邊照顧,但關於孩子的一切蔡姐都親力親為,把寶寶照顧得白白胖胖,大人帶著很省心。蔡姐百思不解,回家後正好孩子奶奶做了飯,說是要餵孩子,蔡姐把輔食端過來嘗了嘗,才發現味道不對,孩子奶奶自作主張往輔食裡加了鹽和醬油,正是這一點調味品,把孩子坑慘了。
  • 1歲寶寶越吃越瘦,兒科醫生:4種輔食不能碰,坑娃,家長別大意
    寶寶6個月之前,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但是6個月之後,母乳中的營養成分跟不上寶寶的發育需求了,就得在母乳基礎上添加輔食。但是很多新手寶媽,在給娃吃添加輔食時總是手忙腳亂,不知道加什麼好,什麼輔食孩子能消化,什麼有營養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利。
  • 又到冬季積食高發期,4種食物孩子要少吃,不愛消化還耽誤長個
    兒童積食不容忽略,不然耽誤消化還影響長個。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隨著冬至的到來,意味著冬季裡最冷的階段開始降臨了。造成孩子積食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飲食,尤其是冬季,很多家長會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冬天天冷,孩子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因此在娃的飲食上很容易出岔子,給孩子吃錯了吃多了都容易引發積食。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以下幾種食物是引發小兒積食的「罪魁禍首」。
  • 又到冬季積食高發期,4種食物孩子要少吃,不愛消化還耽誤長個
    不容忽略,不然耽誤消化還影響長個。明明沒怎麼吃東西,他卻吵吵肚子疼(胃疼),那麼十有八九也是孩子積食了。造成孩子積食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飲食,尤其是冬季,很多家長會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冬天天冷,孩子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因此在娃的飲食上很容易出岔子,給孩子吃錯了吃多了都容易引發積食。
  • 忠告家長:這兩種常見的輔食,最好別給寶寶吃,長不高都是輕的
    聽完之後我也想起來原來我家寶寶剛添加輔食的時候也是這個情況,就是因為我給娃餵錯了輔食。問了問鄰居給孩子吃什麼輔食呢,鄰居就說就是平時正常的米粉米糊,有時候孩子不愛吃,就給孩子加點菜湯。忠告家長:這兩種常見的輔食,最好別給娃吃,後果不僅是長不高
  • 比麵條還不如:別再給娃吃這幾種輔食了,「毀」了脾胃寶寶長不高
    前幾天接到網友的投稿,說自家寶寶1歲半了,但是體質特別弱,入冬後不是感冒就是拉肚子,食慾也不好,令一家人都擔憂,上周去醫院檢查,發現身高和體重都「落後」,發育不是特別好,而究其原因,竟然是孩子的脾胃受傷,無力分解食物、運化營養,所以腸道有積食,孩子沒有胃口,體質弱還不長個。
  • 育兒專家:孩子沒過2歲,這幾種輔食別碰,越吃脾胃越虛弱
    家裡有寶寶的應該都知道,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了,一般來說,給孩子添加輔食應該是在孩子6個月左右的時候,讓孩子能獲取更全面的營養,但是有些家長缺乏育兒經驗,對於給孩子添加輔食來說,很多家長會給孩子「盲目」添加,會導致孩子的身體出現不適。
  • 兒科醫生:還不到3歲的寶寶,這四種輔食別吃,越吃越容易積食
    寶寶4、5個月大的時候,寶媽們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寶寶不再用舌頭向外推,緊盯著大人吃飯,脖子伸得老長,嘴裡還時不時發出「嗯嗯」的聲音,就說明孩子可以吃大人飯了。可豆豆剛吃沒多長時間就出現了上火的情況,每次餵給他都吐出來,後來小楊想著幫寶寶降火喝點米湯,改進後寶寶確實增加了食慾可越來越瘦、小肚子還脹起來、舌苔發白、口腔有異味。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後,兒科醫生告訴小楊:還不到3歲的寶寶不能給他喝米湯,除了米湯以外,還有這四種輔食別給他吃,越吃越容易積食。
  • 這6物,堪稱孩子的「毒輔食」,粗糧也上榜,傷脾營養少,易積食
    個月齡以內的寶寶營養所需,超過6個月後,孩子身體機能不斷發育所需營養要更豐富;兒科醫生:即沒有營養又容易積食的6種「毒輔食」,不少寶媽還深陷其中年輕的父母都知道6個月大的孩子就要添加輔食,但是他們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輔食」的概念,盲目聽從老人的迷信觀念,進行一些不好的餵養,造成幼兒積食後才後悔不已。
  • 三歲以內的寶寶,父母別讓他吃這8種輔食,很容易引起積食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寶寶的家庭,大概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在寶寶大約五個月左右,每次大人吃飯的時候,寶寶就在一邊「啊啊啊」地叫,還「譁譁」地流口水。有經驗的長輩表示,寶寶這是饞大人飯了。
  • 提醒寶媽:立秋後,孩子剛滿3歲,3類輔食別亂喂,容易咳嗽還積食
    立秋之後,天氣越來越涼爽了,很多孩子開始不停地咳嗽,不僅是去上幼兒園的寶寶,還是3、5歲的孩子,也沒有逃出生病的情況,最近麗麗的孩子食慾不好,也不知道該給孩子吃點啥,孩子一直在咳嗽,也害怕孩子嗆著,這幾天沒少給孩子吃藥,很多來串門的鄰居都說,他們家的孩子都是這樣,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但是這都很長時間了,每天聽著孩子不停地咳嗽,麗麗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後來去看醫生才知道原來是錯誤地給寶寶添加輔食,
  • 這4種輔食別再餵娃了,難怪寶寶光吃不長肉
    添加輔食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寶寶滿6個月後,逐步地添加固體食物,可以讓嬰兒慢慢適應不同的食物。然而關於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卻眾說紛紜。想要孩子長肉,長個子,只是吃的多,吃的營養足,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看孩子是否能吸收,營養是否是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