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錫林郭勒盟越來越冷,正因如此,你挑剔的胃告訴你,我們可以吃點肉補補熱量,那今天帶大家細品「手把肉」。
手把肉怎麼吃?「把」的是什麼肉?
錫林郭勒盟的手把肉把肥嫩的蘇尼特羊用傳統的方式宰殺,剝皮去內臟,去頭去蹄,洗淨,卸成若干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是的你沒有聽錯除了割肉的刀子,其他什麼餐具都不用。
手把肉是我們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也是我們錫林郭勒盟牧民家中的日常便飯,更是錫林郭勒蒙古族待客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
到錫林郭勒不吃一頓手把肉真的是虛此一行
手把肉是錫林郭勒盟草原牧民最喜歡的餐食,也是他們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這樣一種概念,即到草原觀光旅遊不吃一頓手把肉就算沒完全領略草原食俗風味和情趣,虛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羊肉款待遠方客人,在錫林郭勒盟地區已成為一種定規。
說了這麼多硬知識,手把肉味道怎麼樣呢?
在錫林郭勒盟牧民家的早晨是這樣的,手把肉配上美味的奶茶,炒米奶食,肥瘦相間掛著油花的羊骨頭,用蒙古刀一割,冒著熱氣的肉絲帶著肉筋,吃上一口,嚼勁十足,在這裡很多外來遊客可能接受不了蘇尼特羊獨特的羶味,小編建議可以蘸些牧民自製的辣醬,味道依然鮮香。
在錫林郭勒盟牧民家的午後是這樣的,煮上一鍋肉,約三五好友,一瓶草原白,載歌載舞!無論錫林郭勒盟冬季怎樣的寒冷,屋內卻是溫暖如春。
簡單了解下吃手把肉的小規矩和手把肉高能的營養
在錫林郭勒盟牧民家做客,主人會視客人的年齡和地位,為客人選擇不同部位的羊肉。老年人一般吃羊大腿,肉嫩好嚼;青年人吃羊肋巴骨和脖子肉;小孩啃羊小腿;女賓更受照顧,一般吃肥嫩的羊脯。
蘇尼特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愛吃肉卻怕胖的小夥伴的美味之一,另外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厲害的不得了,贊啊!)
清水煮肉一把鹽,不需要任何廚藝,一手刀一手肉,割、挖、剔把羊骨頭吃的乾乾淨淨,沒錯就是錫林郭勒獨特的「手把肉」美食。
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羊」
不是所有的羊肉都可以叫「手把肉」
唯有錫林郭勒盟天然放養出來的蘇尼特羊味道鮮美,肉質鮮嫩,營養豐富。
錫林郭勒盟的牧民,叫你趕緊來吃肉,相信第一次來吃的朋友,除了感到味美之外,還會感到新奇有趣。
.............................
來源:中國馬都錫林郭勒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