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信郵政基本資訊

2020-12-16 中國臺灣網

電信

 

一.境外撥號至臺灣

00+866+臺灣區號+電話號碼(00為國際越洋電話代碼、866為臺灣區號)

 

二.電信查詢

本區查號臺:104

外縣市查號臺:105

英語查號臺:106

報時查詢:117

氣象查詢:166

報警電話:110

消防急救:119

觀光旅遊服務中心:02-2717-3737

 

三.臺灣各地區號

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02

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宜蘭縣、花蓮縣:03

苗慄縣:037

臺中市、臺中縣、彰化縣:04

南投縣:049

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05

臺南市、臺南縣、澎湖縣:06

高雄市、高雄縣:07

屏東縣:08

金門:082

烏丘:0826

東沙、南沙:0827

臺東縣:089

 

四.公共電話

臺灣街頭的公共電話分別設有投幣式、電話卡式及IC式三種;電話卡每張100元、IC卡每張200元,臺灣各便利商店均可買到。

 

五.國際電話

在臺灣欲撥國際電話則需購買臺灣境內撥往境外單項通話的「國際經濟電話卡」及臺灣境內外皆可使用的「國際電話預付卡」。此外,在國際機場、各大飯店、百貨公司、中華電信服務中心等地皆安裝有國際直通電話,可直接轉接,並無須當場付費。

 

郵政

 

臺灣各地都設有郵局提供郵寄包裹、匯款、劃撥等服務,營業時間從上午8點至下午5點半。若需郵寄一般信件則可使用街道上的郵筒。郵筒分為紅色與綠色,紅色為限時專送及航空郵件,綠色為平信。郵票則可於各便利商店購買。

相關焦點

  • 中國電信與中國郵政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大數據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電信與中國郵政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臺灣郵政業發展概況
    臺灣郵政業發展概況 時間:2005-11-09 13:06   來源:中國網   臺灣郵政由「交通部」下設的「郵政總局」經營管理。「郵政總局」下設北、中、南三區「郵政管理局」及「郵政儲金匯業局」。
  • 臺灣最大的IDC服務商:臺灣中華電信IDC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服務商最新資訊 > 正文 臺灣最大的IDC服務商:臺灣中華電信IDC
  • 「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
    據新華社臺北8月1日電 「臺灣郵政」公司8月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恢復「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島內各地郵局將在8月4日中午以前改掛「中華郵政」招牌。  去年初,「中華郵政」曾被迫改名為「臺灣郵政」,此舉當時曾遭到「中華郵政」工會代表等抗爭。
  • 電信營業廳變身快遞網點 運營商與郵政構建服務新業態
    原標題:電信營業廳變身快遞網點 運營商與郵政構建服務新業態   南京郵政聯合三大運營商推出通信運營商營業廳疊加包裹自提
  • 中華郵政與臺灣行動支付公司攜手 推NFC移動金融卡
    百年老店的中華郵政公司也跟上金融服務數位時代。因應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以及行動支付技術成熟發展,中華郵政與臺灣行動支付公司攜手,同步推出郵政移動VISA卡及移動金融卡服務,將實體金融卡整合進NFC手機,出門消費就可利用手機感應方式付款,享受消費新生活。
  • 清末保定在京津保區域郵政電信系統中的地位考略
    在諸多舉措中,創辦近代郵政通訊業是重要方面。光緒初年,直隸總督李鴻章為加強直隸的軍事戰備,主持架設了多條電報線路,聯通了京津保的電信通訊網絡;1899年創辦的隸屬於北京郵政總局的保定郵政局和陸續建立的各縣郵政局、所,使直隸郵政融入了京津郵界範圍。清末京津保區域近代郵政電信系統的建立與發展推動了京津保甚至全國信息聯通的近代化進程。
  • 電信營業廳變身快遞網點,運營商聯合郵政構建服務新業態
    未來,把電信業務和快遞收發業務融合到一起,有助於合作共贏。「快遞+電信」合作遍地開花如今小區門口的電信營業廳就能自提快遞。11月11日,南京郵政聯合移動、電信、聯通舉行營業廳共建點啟動儀式,基於網絡節點共建共享、運力資源互用互補理念,共同推出營業廳自提包裹服務。
  • 國家郵政局談郵政虧損三大原因:基本資費長期偏低
    「信函資費上調基本不影響百姓生活」    本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劉世昕) 今天起國內20克以內的信函資費開始上調,本埠為0.80元、外埠1.20元,分別比原來上浮0.2元、0.4元。據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目前個人交寄的信函的數量不到信函總量的30%,這次資費調整對老百姓生活基本沒有太大影響。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四次調整信函資費。1990年以前的40多年,我國國內20克以內的信函資費一直是本埠0.04元、外埠0.08元。之後,我國曾在1990年、1996年、1999年調整信函資費。
  • 藍營不滿"中華郵政"正名:請"臺灣郵政"的出去(圖)
    圖片說明:「臺灣郵政」預算引發藍綠「口水大戰」    據臺媒報導,剛剛被「正名」的「臺灣郵政」才剛上路,即面臨預算被凍結的窘境。臺「立法院」昨天審理「臺灣郵政」預算,沒想到預算書封面上竟然還是印著沒改名的「中華郵政」。藍軍「立委」堅持不審,並請自認是「中華郵政」的官員留下,「臺灣郵政」的請出去;最後整個預算遭到凍結。
  • 「臺灣郵政」總部改回「中華郵政」招牌
    中新網8月4日電 準備在4日正式把名字改回「中華郵政」的「臺灣郵政」的儲匯大樓和郵政總局,3日下午就已悄悄換回「中華郵政」的招牌。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在換牌現場,作業工人仔細清洗、刮除招牌上的黑色痕跡;為了趕在8月4日回復法定名稱,工程單位十分繁忙。
  • 臺灣郵政「更名」被大陸歸為地方郵政 自稱吃虧
    臺灣郵政總經理吳民佑表示,這只是網站連結,不必有過多政治聯想。郵政工會則抨擊「中華郵政」偏改名,被大陸順理成章列為地方郵政,白白被「吃豆腐」。[點擊進入專題:臺當局「去中國化」]  新聞回顧:2月12日 臺灣「中華郵政」改名為「臺灣郵政」  人民網2月27日電 島內「臺灣郵政」才「正名」,就馬上被中國郵政納入地方郵政連結,與香港郵政、澳門郵政並列,臺北方面目前對此束手無策。
  • 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正名」鬧劇耗費兩千萬
    臺灣郵政今天宣布恢復「中華郵政」名稱,臺灣「中廣新聞」圖   中國臺灣網8月1日消息 臺灣郵政公司今天上午召開董事會,宣布「回復法定名稱」,即日起恢復「中華郵政」的公司名稱,去年2月9日陳水扁當政時「正名」的「臺灣郵政」僅存活近一年半,前後浪費了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一切回到原點。
  • 中華電信:明年臺灣上市手機需要支持 IPv6
    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日前表示,順應移動化和數位化的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中華電信2018年採購的手機、都必須支持IPv6,市場初估影響的手機總數量將超過200萬臺。臺灣網絡資訊中心(TWNIC)今年10月正式隸屬於臺灣地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NCC主委詹婷怡昨日表示,TWNIC是臺灣地區唯一統籌網域名稱註冊及IP位址發放的中立非營利組織,TWNIC將協助NCC推動臺灣地區數字產業發展。
  • 郵政代理金融成功堵截外部金融電信詐騙案例
    騰訊新聞網、陝西第一新聞網、中國長安網微博(中央政法委)、經濟網、人民網等均對此事進行了報導,其他媒體也陸續轉載,郵政員工機智救人的行為得到了大眾的點讚。□李瑩    ◆黑龍江:發現假彩票阻止真詐騙    5月22日上午,一位60多歲的大娘來到黑龍江省雞西市園林郵政營業所辦理匯款業務,金額為1萬元。
  • 中國電信與中國郵政籤署協議 將在物聯網、通信等方面展開合作
    中國電信與中國郵政籤署協議 將在物聯網、通信等方面展開合作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21日 消息:今日,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臺灣中華郵政推「兩岸郵政e小包」 寄大陸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華郵政16日推出「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2公斤以下掛號小包,寄到大陸任何城市,資費320元(新臺幣,下同)以內。  慶祝兩岸通郵5周年,中華郵政上午舉行「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開通暨「海峽兩岸珍郵特展」開幕典禮,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和海峽兩岸郵政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馬軍勝等人出席。
  • 中國電信與臺灣「中華電信」建立兩岸直接電信業務關係
    1996年,中國電信與臺灣中華電信建立兩岸直接電信業務關係。通過1999年、2000年先後建成的中美、亞歐、亞太海底光纜,建立了兩岸直達通信路由。    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電信與臺灣中華電信將在電子商務、智慧城市、雲計算、物聯網等領域進行合作,雙方將合作設立電子商務平臺。 >>詳細
  • 中華郵政推臺灣Pay「郵政金融卡雲支付」服務
    中華郵政公司持續在行動支付領域推陳出新,中華郵政公司繼與臺灣行動支付公司及財金信息公司合作開辦「郵政手機VISA卡」後,於3月20日推出臺灣Pay「郵政金融卡雲支付」發卡服務,提供全國1,500萬郵政金融卡儲戶於「臺灣行動支付」APP內申請下載後,即可在iOS及Android手機上金融卡交易,不須更換SIM卡及臨櫃申辦,便利又安全。
  • 臺"中華郵政"爭議聲中更名為"臺灣郵政"(圖)
    2月9日,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工會成員身著工作服在閱讀刊載該公司改名的報紙。在臺灣當局的要求下,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召開董事會議,擬更改章程,將「中華郵政」改名為「臺灣郵政」,遭到公司工會成員到場激烈反對,要求協商保住這一有111年歷史的金字招牌。董事會議四度更改開會地點,均遭到工會成員緊隨抗議,最終在警察的層層保護下,才於「交通部」內舉行,並通過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