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閱讀之路應該從哪開始?

2020-09-17 海之聲助聽器旗艦中心

孩子的閱讀問題可以說是當下兒童教育的熱門課題。試想幾十年前,我們還在為吃不飽、穿不暖而擔心,何談課本外的閱讀?但當物質資源極度豐富後,孩子們需要更有品味的精神食糧。

這是一個閱讀資源極度豐富、豐富到泛濫的時代,也是一個閱讀品質急劇下降的時代。家長如何在眾多閱讀資料中作出正確選擇?孩子的閱讀之路又應該從哪開始?

這就是我們要談「繪本」的意義!

在接下來的分享中,我們將共同探討「為什麼孩子的閱讀之路應該從繪本開始」、「挑選和使用繪本的正確姿勢」、「那些不能錯過的繪本資源」等等。

 1.什麼是繪本?

繪本這個詞中國家長並不陌生。繪本不等於「有畫的書」,它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特別強調圖與文的內在關係。圖畫不僅僅是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有些著名的繪本甚至只有圖。

繪本很簡單,就是一些圖,和一些簡單的文字

繪本很難,簡單的圖文背後有深刻的道理

這就是一些普通的插畫無法取代繪本的原因。

 2.讀繪本的意義

當代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曾說:人的一生要讀兩種書。第一種是打精神底子的書;第二種是打完精神底子再讀的書。什麼是打精神底子的書呢?這樣的書集大善、大美、大智慧於一身,它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叫繪本。

我們很遺憾,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缺失了這一部分,想想我們自己是否有這樣的問題:

1.缺乏想像力;

2.缺少創造力。

為什麼我們只能成為「世界的加工廠」,這和我們從小缺少藝術養分有直接關係,而繪本恰恰能彌補藝術修養的缺失。

英國的教育研究專家發現:從嬰兒時期就開始閱讀繪本的寶寶,上小學後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成績都比同齡人優秀。

 美國圖書館學會倡議」從出生就閱讀「(borntoread)

日本提倡」親子閱讀「運動,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伴孩子看書20分鐘。

國內調查顯示:愛聽故事、讀故事的小學生,其理解力和表達力是不常閱讀的孩子的2倍以上。

在國外,繪本幾乎就是童書的代名詞。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孩子省略了一個重要的閱讀環境。

期望每一位家長能充分認識繪本的重要性,孩子的閱讀之路應該從哪開始?您有答案了嗎?

相關焦點

  • 7歲以上的孩子應該真正開始英語閱讀教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7歲以上的孩子應該真正開始英語閱讀教育 2012-08-23 11:42 來源:
  • 警告:英語改革閱讀佔比高達49%,KET卓越到FCE通過孩子應該怎麼做?
    小學生恰恰才是最應該重視英語的群體!小學生恰好處在人生中學習英語最黃金的時期,學起英語事半功倍,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吸收,錯過這6年,未來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如此絕佳的機會了。在小學階段,英語都考不到90分、95分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英語拖了後腿,想補都沒時間補!
  • 親自閱讀:時間去哪了,孩子告訴你
    我們總想說時光你慢些吧,可是它從不理會任何人的呼喚,徑直離去,時間都去哪了?幸好我們還來得及給彼此更多的陪伴,幸好我們可以將歲月記錄。本刊《親子時間》欄目,邀請各位寶爸寶媽,執筆操刀,雕刻親子時光。本期嘉賓:江蘇省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東校區三年級景姝寒的媽媽——朱芬。
  • 3歲才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太晚了!閱讀不等於讀書
    很多家長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開始重視寶寶的閱讀習慣,其實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應該是從父母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開始的!閱讀不僅僅是指讀書,世間萬物皆可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每一次對話每一次引領,都對會孩子的思維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單在閱讀這一方面來說,也是越早重視培養越好,但是很多家長提出疑問:年齡小的孩子,還不識字,有必要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麼?又要怎樣進行培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 保護孩子,早期性教育應該從家庭繪本閱讀開始
    性生理方面,孩子應該認識自己的身體,說出自己身體部位的名稱和功能;養成衛生習慣;探索自己的身體,包括生殖器官;感受身體接觸帶來的親密和信任。性心理方面,孩子應該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渴望,能夠表達「接受」和「拒絕」;學會積極的情緒表達,能夠談論自己身上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用關懷和親近表達情感和愛意。
  • 3歲開始伴讀,孩子還是不愛閱讀?讓娃學會自主閱讀,應該這樣做
    2年級,開始在爸爸的協助下,譯作品《聖誕老爸的來信》;3年級,開始寫劇本;5年級左右,就翻譯了3部英文作品……這就是黃磊的女兒,讀寫能力如此優秀,讓一般的同齡孩子無法企及。隨手一翻黃磊的社交平臺,從零幾年開始,就可以看到他開始陪女兒閱讀,從抱在懷裡開始,到可以一起躺在床上,各自拿著一本書看。而在爸爸的細心伴讀下,多多也徹底愛上了閱讀。
  • 難以走上自主閱讀之路?看看這份《閱讀的力量》作者的最新研究
    雖然茅根已經可以自主閱讀非拼音版的長篇純文字書並樂在其中,但是我仍然非常想知道:實現自主閱讀中的機理到底是什麼?識字量到底來自哪方面的積累?我是否走了彎路?我的經驗是否具有廣泛的借鑑性?《自主閱讀》作者:(美)史蒂芬·克拉生 李思穎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04月 克拉生認為孩子在早期聽故事階段,成人朗讀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應該重點應放在故事情節,而不是為了學習文字細節而中斷朗讀。
  • 把握孩子的「閱讀黃金期」,從親子閱讀開始
    而且閱讀已經成為了芬蘭家庭的休閒方式之一。在中國,家庭中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說是古代生活標配,時至今日,更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親子閱讀。許多家庭除了以往更多是母親參與親子閱讀,對於父親的參與度也在不斷提升。親子閱讀,不一定能延長孩子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拓展孩子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 孩子什麼年齡可以開始讀經典小說?談孩子的閱讀能力層次
    回顧我的閱讀的歷程,基本代表了那個時代孩子閱讀之路的縮影。小學和初中,除了課本,基本沒有讀過幾本課外書,高中時,從同學那裡轉借讀過有限的幾本瓊瑤的愛情故事,現在想來,也沒有學到什麼,只記得一絲愛情的滋味。看過古龍、梁羽生的幾本武俠小說,每逢大段的景色描寫和武俠招數的描寫,耐不下心來讀,都跳過了,只是追求故事情節而已。真正開始閱讀,是從大學開始。
  • 不雞血、不雞湯,真實記錄小葉子的自主閱讀之路
    今天我們來看看孩寶閱讀推廣人「小葉子媽媽」怎樣從小葉子18個月開始,默默陪伴她走過3年多的英語閱讀之路,這裡面是否也有和你相似的經歷?18個月開始聽鵝媽媽童謠磨耳朵;4歲左右開始自主閱讀簡單的分級讀物;5歲開始讀the Magic School Bus系列(藍思值410L-510L)。在同齡孩子裡算是比較早的,所以我經常被問:你是怎樣培養她自主閱讀的?
  • 推動兒童閱讀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2年以來,該區通過成立「星空教師讀書社」,引導和激勵教師走上以讀書為基礎的專業發展之路。與此同時,該區在書香校園建設中加大資金投入,每所學校都建有閱讀教室、閱讀書吧、閱讀走廊和班級圖書角。該區在心和公益基金會的資金和專家智力支持下,為25所鄉鎮學校提供了精美繪本、優質童書以及相關閱讀指導,通過專業培訓幫助教師理解:閱讀為什麼如此重要、師生應該讀什麼書、如何閱讀更有效。
  • 幫助孩子走上英文自主閱讀之路
    英文閱讀啟蒙一.親子共讀開啟英文閱讀啟蒙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的興趣比讓他學會英文閱讀的技巧更重要,贏在起跑線可能輸在終點。幫助孩子建立英文閱讀的興趣也一樣,家長需要建立與孩子定時親子共讀的習慣。入睡前,讀一本英文書是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最佳方式,也給孩子留下童年美好的回憶。如果可能的話,您可以從孩子1歲起為他讀故事,一直讀到他開始上小學。孩子年幼時,您可能每天要為他讀三到四本小書。 啟發孩子英文閱讀的興趣是您這階段的主要目標。
  • 孩子不愛閱讀?我這麼做後,孩子竟然也開始閱讀了!
    我問她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她回答我的是:夫妻倆每天會看書一個小時,孩子自然而然就跟著閱讀了!現在他們家每晚有一個小時是閱讀時間,一家四口各看各的,從不間斷!看看大佬尚且如此,我們有何理由偷懶!想讓孩子閱讀,就從自己做起,該孩子一個榜樣!
  • 幸福的教育育人之路,從讀書開始
    陶老師說「永遠不要等有時間才閱讀,見縫插針,想讀就讀;永遠不要坐進書房才閱讀,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永遠不要有用才閱讀,急功近利,立竿見影是妄想;永遠不要嫌自己讀得太晚,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我開始邁出自己的讀書步伐,久而久之,我接觸了大量先進的思想。 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提到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教師才算是優秀的?
  • 剛開始了解GMAT的小白應該從哪一步開始準備?
    那麼從來不曾接觸GMAT考試,小白們應該從哪一步開始了解整個考試情況?又應該如何準備這場考試呢?這篇文章將GMAT考試進行全面的分析,小白快收藏~1、GMAT考試介紹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縮寫,中文名稱為經企管理研究生入學考試。
  • 點燈人,點亮閱讀之路|謝坊鎮教師閱讀研習營
    教師閱讀研習營 2017年4月7日,由擔當者行動主辦,謝坊逸輝基金小學承辦的閱讀研習營活動在謝坊鎮政府會議室裡,在各位老師的滿懷期待下開始了
  • 這些寵壞的孩子就開始了敗家之路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因不缺生活資料,便把注意力投放到了感興趣的方面,恰巧罵國家的做法成本低,卻效果好,還能贏得「個人魅力值」,一開始只是覺得好玩,後來發現這似乎成了「機會」。這些寵壞的孩子就開始了敗家之路。
  • 孩子的閱讀寫作究竟跟別人差在哪
    閱讀多不一定寫作就會好我們通常都認為,閱讀與寫作是一對輸入與輸出的關係。但這種輸入和輸出並不是一定的,並不是書讀得多,作文就一定寫得好。主要原因在一下幾點:第一,讀得多,但讀得淺。孩子雖然讀了很多書,但讀的是沒營養的書。兒童閱讀這樣淺的書,並不會太多有實際的成效。
  • 讓孩子愛上閱讀,從出生開始就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起點越早越好,半歲就可以給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孩子剛出生,一開始並不具備彩色視覺,可以給他看一些寶寶專用的黑白卡。等到半歲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圖書」了——主要是色彩明快,不容易撕爛的布書或者寶寶專用手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