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閱讀寫作究竟跟別人差在哪

2020-12-11 閃電新聞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他感慨說:孩子寫作沒一點文採,紅色也不會寫紅彤彤、紅豔豔;形容鮮花也就是「漂亮的花朵」,不會生動的描寫,反正就是看上很生硬,枯燥乏味。他說孩子從小讀過很多書,就像是白讀了,沒啥效用。寫個日記都是流水帳級別的......每次看著孩子的作文得分很是憂傷。

他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閱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作用?

閱讀多不一定寫作就會好

我們通常都認為,閱讀與寫作是一對輸入與輸出的關係。但這種輸入和輸出並不是一定的,並不是書讀得多,作文就一定寫得好。主要原因在一下幾點:

第一,讀得多,但讀得淺。孩子雖然讀了很多書,但讀的是沒營養的書。兒童閱讀這樣淺的書,並不會太多有實際的成效。所以一定要讀好書。

第二,讀得多,但想得少。很多時候,孩子讀書,只留意故事情節怎麼生動曲折,很少停下來研究作者是怎麼寫的,為什麼這麼寫的。這樣的閱讀,多則多矣,但從學習寫作的角度審視,效率就比較低下。

第三,讀得多,但丟得快。讀了很多書,但是從來沒有主動積累的意識。隨著時間的流逝,只記住了一個輪廓。書中最精華的語言,一句都沒有留下來。歲月流逝,連輪廓,都還給作者了。

第四,讀得多,但寫得少。寫作,不是牧羊——只要有草,羊是吃著吃著就會長大的;同理,寫作,不是讀著讀著,自然會的。「操千曲然後曉聲」,寫作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好多人,書一本又一本地讀,但就是不願意寫文章。寫的能力,沒有被充分發掘出來。寫不好,也就正常了。

如何引導孩子的閱讀?

第一、帶孩子進書店。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那麼「常在書店逛,哪有不沾書香」。帶孩子進書店,讓孩子徜佯在書的海洋中,通過書店的環境感受讀書的氣氛。在書店裡看書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著自己喜愛的書籍。書店就像一個「氣場」,孩子去的次數多了,也就產生了「效應」。

書店裡各種各樣的圖書齊全,有許多書一定是孩子們喜歡讀的。在這裡,不用教他們,他們自己就會翻開來讀,這對吸引孩子對書產生興趣非常有幫助。孩子在書店也許能發現自己喜歡的書,這些書可能不在父母的選擇之列。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購買喜歡的書,體驗到購書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對書產生興趣。

最初去書店,可跟著孩子,觀察孩子在看哪些書,必要的時候給予一些引導。以後,家長和孩子—進書店就「分道揚鑣」各看各的書去了。

第二、與孩子同讀書。無論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應當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分享名家經典,這對家長自身來說,是一種情操的陶冶,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有利於學生在品書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滋潤,得到淨化,更有利於親子雙方在文化修養上的共同提升。

讓書香瀰漫家庭,讓家長成為孩子讀書的榜樣。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刻也是家庭生活中很幸福的時刻,父母親和孩子一起讀各種各樣的書,增強了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對父母,對孩子,對家庭都是一種陝樂。書滋潤著兩代人的心田,也必然能提升了兩代人的素質。

另外,每天需有固定的讀書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在讀書,雷打不動,如果有事情錯過了,也一定要補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和訓練,固定時間內讀書,就成了一種習慣,和洗臉、刷牙、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一種需要後,想不讓孩子讀書,都難了。

第三、讀書給孩子聽。閱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來源於傾聽。經常給孩子讀一本經典童話或寓言,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書中的快樂和情趣。「為孩子大聲地讀書」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為簡易而有效的方法。這裡所說的「大聲」並不是發出很高分貝的聲音的意思,而是指「讀出聲音來」讓孩子能夠聽清楚。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就會發送一個「愉悅」的信息到孩子的腦中,甚至將之稱為「廣告」亦不為過。我們推銷的東西叫「閱讀」,而朗讀故事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推銷方式。

為孩子大聲讀書,本身並不困難,難在持之以恆。選擇合適的時間段,每天堅持至少讀20分鐘,和孩子一起快樂地享受這個過程。儘可能提早開始讀書給孩子聽,並且一直堅持下去,可以使孩子沉浸在一種豐富的、具有條理的,以及有趣的語言環境中。

第四、和孩子聊書。在與孩子一起讀完書後,許多大人喜歡向孩子提問,或要求孩子複述故事。這樣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記住了故事。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對這樣的考查感到不耐煩,而他們的反應又令大人不滿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漸漸對共讀活動感到厭煩。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人們共同經歷過一件事情後,這件事情就有許多可以交流的話題,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認同。親子共讀中大人與孩子的關係就類似這種關係。我們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並從中獲得決樂。所以重要的不是讓孩子「答對」,而是通過交流使雙方獲得認同,大人對虛構故事與現實生活的理解也由此自然而然地傳導給孩子。

如何將閱讀的輸入轉化為寫作的輸出?

廣泛閱讀是獲得知識、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條件。要取得好成績、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讀書。既要多讀,又要選擇地讀,更要讀進去,理解所讀文章的結構技藝、語言特點,並積極地思考和借鑑。學科有文理之分,課外書也分文理,理科書目的閱讀這裡就省略了。

為了在閱讀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提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是讀,就是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這裡所說的書,應該是你感興趣的書,只要是健康有益的書、報、刊,建議你都能有所涉及。所謂開卷有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讀書不要僅局限於課本或與課本有關的。你可以先從自己喜歡的書開始讀,慢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讀書的時間也不一定要非常固定,可以利用睡前、課間、周日等時間。讀書也不一定是作文或是寫作方面的,天文、地理、歷史、科技,可以廣泛閱讀。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你會覺得寫作時要說的話多了,寫出的東西也有血有肉了。同時,閱讀還會加深你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讓你變得成熟和懂事,這是讀書的又一收穫。

其次是走,就是要走出去。常言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要想寫好作文,僅僅是多讀書還不夠。建議你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多到外面走一走。大自然是非常好的寫作素材,你可以利用節假日,到公園、動物園、植物園、農村多去走一走,可以和同學,也可以和家長一起去。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對所見、所感,要及時記下來。這樣日積月累,你就會有話可說,你的作文水平也會與日俱增。

再次是想,就是要多動腦筋。寫好作文是有技巧的,因此,需要你養成愛動腦筋的習慣。對於課本上或是你看到的好文章,你要多分析,作者為什麼寫得好,好在什麼地方,自己在以後寫作中能否借鑑,等等。作文是表達思想的東西,因此在寫作之前要構思,要把你對一些人或事的體會和感想寫出來。一些優秀的作文集,也可以適當地參考一下,幫助自己形成自己的寫作思路。

最後是練,就是要多動筆。要提高寫作能力,最關鍵地還是要多練。要養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可能你開始時寫得不夠好,但這不要緊,只要你肯動手,你的寫作水平就會與日俱增。

哈佛家庭教師反覆強調積累的重要。建議你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同時對自己看到、讀到的好文章、好詞、好句用一個本子記下來,一些名家大作還可以背下來。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除了要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要勤於動筆,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

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這對於我們提高寫作水平,也是很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與寫作水平
    孩子寫作會和別人有差距,關鍵還是方法的問題。葉聖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繫。」閱讀與寫作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佔有很大的比例,同樣寫作也是有技可循的,寫作的源泉是生活、寫作的基礎是課堂、寫作的關鍵是閱讀、寫作的秘訣是多練。
  • 孩子閱讀寫作能力差?怎樣幫孩子得語文天下?
    筆者是一位教育機構的語文老師,在平時與學生和家長們的接觸中,經常會有家長說:「我的孩子閱讀題做得最差,分扣得太多,怎麼辦?」 「我的孩子理解能力有問題,文章根本看不懂,怎麼辦?」 「我的孩子寫作文怎麼那麼難,根本寫不出東西,怎麼辦?」
  • 如何學好初中英語,你跟學霸究竟差在哪裡?
    如何學好初中英語,你跟學霸究竟差在哪學生學習問題安老師您好,孩子上初中語法基礎非常差,尤其是介詞這一塊內容總是記混弄錯安穎老師回復您好,介詞模塊確實知識點比較雜,讓孩子養成隨學隨記的好習慣才能輕鬆應對。學習心態上要積極主動,空閒了就為自己找點學習任務。學習上應付老師沒用,學好考好都是為了自己的將來,學校作業做完了,就給自己布置點作業吧。
  • 孩子閱讀能力差?用「CROWD」精讀方式,讓孩子輕鬆深入閱讀
    提升表達能力 想要讓孩子說出優美的詞句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夫的,而長時間的閱讀可以讓孩子對文字方面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並將那些優美的詞句積累。 一旦孩子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也會相應提升。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我們需要的是閱讀質量的保證,而不是追求量
    很多家長都會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已經很大了,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為什麼還是這麼差?其實孩子有這一方面的問題並不是閱讀量大不大的事,而且閱讀引導方法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每個孩子的學習基礎非常重要,尤其是閱讀能力。
  • 孩子語文成績差?原因只有倆:閱讀、作文不過關!
    就在這周星期一便收到了一位家長朋友的微信消息:這位家長一上來便問我,是專門提升孩子閱讀理解的提分老師嗎,孩子6年級閱讀理解差,急需要改善。我這邊便詢問了一些關於孩子的基礎情況,家長也如實反映了,說孩子平時讀書少,但是喜歡在喜馬拉雅上聽一些推理小說音頻。平時閱讀的時候也看書也挺快的,但是很少做筆記,看了之後沒有理解。
  • 跟名家學寫作 | 葉聖陶先生的寫作「奧秘」
    那裡有一朵花,別人沒看見,你看見了,走過去芬芳撲面而來,別人就失去了「芬芳」的機會。第二是要提高自己的感受,通過感受變成你自己的一種寫作財富。這兩點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願意寫東西,首先要在這兩點下功夫。當年莫泊桑請教福樓拜寫作方法,福樓拜讓他先騎馬轉一圈再回來,就是讓他先觀察。葉聖陶先生說要精密觀察,也就是說不能光掃一眼,走馬觀花。
  • 每個孩子從小的競爭對象,「別人家的孩子」究竟「強」在哪?
    這位「仁兄」可以說不光是我的髮小,相信也是很多人的髮小了吧,小時候的你有沒有被「別人家的孩子」比出了恐懼呢?,這個時候,他就會被父母看在眼裡,掛在嘴裡,順便就被安上了「別人家的孩子」這個神秘光環,不論你付出怎樣的努力,父母的嘴裡依然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讓你十分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父母親生的
  • 一百多跟一千多究竟差在哪
    就是一個用來吹乾頭髮的東西,為什麼有的吹風機產品就幾十塊錢有的卻高達幾千塊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百多跟一千多的電吹風究竟差在哪。  功率很多人都誤以為電吹風的功率越大越好,其實不然。一下價格不高的吹風機產品是直接靠大功率熱量將頭髮烤乾,溫度非常高,對髮絲的傷害也非常大。
  • 有種優秀叫「別人家的孩子」比起別人家的家長,我們到底差在哪?
    古往今來,「別人的孩子」仿佛像神一般的人物存在。 什麼故事大王,百科全書,英語詞典,數學小霸王,都通通收入囊中,她的頭銜不勝枚舉,好像他的出現,徵服所有的科目英語數體樣樣無敵,另其他同學們望風喪膽。 講真,接送孩子我們同樣的時間,陪孩子我們也在努力,好像我們都一樣,那我們到底比別人的家長差在哪?
  • 如何在閱讀寫作中完成孩子的性格養成
    這不妥妥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嗎?剛好小紅的媽媽跟我在同一個小區,有天我就問她,為什麼她家孩子如此優秀,她說自己除了平時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以外,每周都會給孩子買很多有趣的課外讀物,孩子自己喜歡閱讀,在興趣之外不僅增長了孩子的知識,也對孩子的
  • 7宗罪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寫作能力 無效閱讀居首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寫出精妙絕倫的作文,甚至近兩年的高考滿分選手,一個個穿越到古代玩起了文言文,而自己家的孩子硬是坐在書桌前幾個小時也憋不出幾個字來呢?因為那些能寫出滿分作文、出口成章,並且從小熱愛寫作的孩子,根本就不是用你那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啊!說到培養天才小作家,上海作家葉開可以說是很有發言權了。
  • 暑假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卻讓孩子的成績更差了,老師:家長的差距
    作為語文老師,暑假針對閱讀和作文這兩大板塊的補習,最想說的是,其實補習更多的是學生掌握了技巧,閱讀的技巧和寫作的技巧,但是怎麼去運用技巧還是要靠練習。可能在補習班裡,老師帶著閱讀、領著寫作,這些技巧對於學生來說,是熟悉的。但是回到家裡自己再進行熟悉和磨練,是需要一個過程和練習的量。
  • 愛閱讀愛寫作,語文就不會差
    永正老師舉了不少的例子來說明,一個孩子喜歡寫字後,會帶來許多讓人喜出望外的轉變。我在這方面有自己的體會,與於永正老師的觀點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此,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包括朗讀),重視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同時要關注表達。要「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面」,重視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要引導學生關注「怎樣表達」。我認為,做一個語文教師成功與否,就是看他的學生愛不愛讀課外書,愛不愛寫作。要讓學生愛讀課外書,首先教師自己要愛看書,要手不釋卷。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說的是一個人,不閱讀,別人是能夠從與你的談話中看出來的。
  • 孩子寫作素材少?技巧差?語言俗?著名校園作家送「三寶」
    許多孩子最頭疼的可以說就是寫作課了,每逢寫作課抓耳撓腮、苦思冥想,卻總也寫不出像樣的東西。許多家長讓孩子上了各種寫作輔導班,孩子收穫的往往只有「累」「難」「煩」三個字。當今社會已進入「大語文」時代,語文科目不僅是各門學科的基礎,還是中高考拉分的重要科目,語文素養更是孩子學習其他知識技能的重中之重,而學習語文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寫作。可以說,不會寫作的孩子是很難取得學習和事業的成功的。究竟有沒有辦法快速提高孩子的能力?相信您耐心看完本文就會找到答案的。
  • 新生代語文領軍老師:古板的閱讀讓孩子錯失了太多提升寫作的機會
    馬伯庸的這條微博引發了評論區的議論,許多網友也亮出自己孩子或是自己小時候「奇思妙想」的小作文。連作家也在為自己孩子的作文發愁,這不禁讓外灘君好奇,寫作能力究竟是怎樣培養出來的?馬伯庸身為作家,作品又以歷史見長,閱讀量也十分驚人,那麼閱讀和寫作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寫作所需的邏輯思維又是怎樣煉成的?
  • 可遇而不可求,你可知,「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任真的媽媽是某小學的骨幹老師,帶著任真來聽我講作文,絕非是女兒的寫作能力差,而是她的各科成績已經到了最頂端,只有作文分數,貌似還有幾分提高的空間。 果然,任真對我的講解,具有非常明晰的領悟,很快,她就能按照我傳授的框架,寫出一篇精美的作文。任何老師教學生寫作文,最好教的是結構,最難教的是語言描寫。
  • 在閱讀與寫作中成長
    要成為一個好老師,我們首先要成為受人歡迎的人,要懂得理解別人,寬容別人,懂得愛別人,要懂得在被人需要的時候及時去幫助別人,這個時候你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人是複雜的,要純粹從人際關係中得到真正的幸福感也很難,所以精神的世界就顯得特別重要。在整個世界上只有人要過精神生活,只有人是一個符號型的動物,只有人能夠把前人所創造的智慧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讓我們能夠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 影子跟讀法:教你如何把雅思聽力、口語、閱讀、寫作一網打盡
    但是,雖然雅思口語很重要,但是雅思的閱讀、聽力、寫作同樣也很重要,如果在口語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勢必分配給其他考試的時間就會減少,那麼有什麼練習方法能夠既兼顧口語,又能兼顧聽力、閱讀與寫作呢?這種練習方法,不僅僅對一般學習英語的同學有奇效,甚至是高級口譯與同聲翻譯人員也是通過這種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的,並且最重要的是這一方法是真正的從聽力、口語、閱讀以及寫作四個維度去提高同學們的英語能力,所以同學們只要跟著接下來小編交給大家的方法練習即可,不必擔心付出努力,卻沒有效果!那影子跟讀法具體應該怎樣操作呢?
  • 我們究竟會不會跟孩子溝通?你是怎麼跟孩子溝通的?
    最近,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該怎麼跟孩子溝通?每次她考試成績差、出現各種各樣我不滿意的行為時,講題講了半天還不懂的時候,我那個血壓不斷上升的時候,我該怎麼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從前,我總是簡單粗暴的動手,打孩子!在打的同時還會忍不住的說出一下不該說的話,傷害孩子的自尊。你是豬嗎?你要是這樣就不要去學校了,浪費資源!